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生活污水對地下水有污染嗎

生活污水對地下水有污染嗎

發布時間:2022-03-13 16:34:50

污水處理廠出來的水對地下水有影響嗎

沒有影響,因為污水在混凝土池中,不會滲透到地下 除非是水池有滲漏,會污染地下水

② 污水排到深十米的池子中,是否會對當地地下水造成污染

未經處理的污水,排到未經防滲處理的池子中,如果是滲透性好的岩土層,一定會對周圍的環境產生影響,如果有含水層,也會污染地下水。如果是滲透性特別差的岩層,污染傳播會速度慢一些,但是造紙廠的污水我見過,不經處理就排放,實在是污染太大了。而平原地區,多數是砂、礫等岩土,所以一定會對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③ 很多農村家庭在院子里挖個滲水井,直接把生活污水排到裡面,這樣會對地表水造成污染嗎

會,影響不大!!!

為了人類偉大可愛的地球著想,還是不要這樣做!!版!

一般的家庭排水也不會權很多,除非你是工廠,小作坊,如果這樣做的話,

那就確實是有點跟法律過不去了,呵呵!!

小家庭的話往地下排點水沒多大關系的(確認你家確實不好接排污水管情況下)

④ 生活垃圾對地下水有什麼影響

生活垃圾常年堆放,裡面有些物質會發生反應,進而會通過土壤滲透到地下,污染地下水資源。
垃圾污染組分隨滲濾液滲入含水層,其次為受垃圾污染的河湖坑塘再滲入補給含水層。垃圾填埋場的地下水污染影響因素主要有地形高差、降雨量、地下水水位、土層岩性及滲透性、處置場在地表和地下水流中所處的位置等。滲濾液流經土壤,然後直接下滲到地下含水層,對地下水產生一定的污染。
希望能幫到你!

⑤ 污染物對地下水的污染

5.2.1 地下水污染的含義

由上述已知,液體廢棄物造成地下水污染是主要的環境地質問題之一,研究其形成、變化規律和防治措施,必須首先弄清地下水污染的含義。

目前對地下水污染的含義,國內外尚無統一的定義。德國馬修斯教授(G.Martthess,1972)提出:「受人類活動污染的地下水,是由人類活動直接或間接引起總溶解固體及總懸浮固體含量超過國內或國際上制定的飲用水和工業用水標準的最大允許濃度的地下水;不受人類活動影響的天然地下水,亦可能含有超標準的組分,在這種情況下,亦可根據其某些組分超過天然變化值的現象而定為污染。」法國弗里德教授(J.J.Fried,1975)認為:「污染是水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特性的改變,這種改變通常會限制或阻礙地下水在各方面的使用。」美國學者米勒(D.W.Miller,1974)等在他們的論文中談到:「Contamination和Pollution這兩個詞是同義詞,意思是指,由於人類活動的結果使天然水質惡化到使其適用性遭到破壞的程度;……地下水通過含水層運動的天然結果,亦會使一種或多種組分的濃度增加,這種現象稱為礦化。」弗里基(R.A.Freeze)和徹里(J.A.Cnerry)在1979年出版的《Ground-water》一書中談到「凡由於人類活動而導致進入水環境的溶解物,不管其濃度是否達到水質明顯惡化的程度都稱為污染物(Contamination),而把污染(Pollution)一詞,作為污染物的濃度已達到人們不能允許程度的狀況的一個專門術語。」從上述所引用的一些論述中,可以發現一些相互矛盾的看法,主要分歧是對污染標准和污染原因兩個方面的問題認識有異。

在天然地質環境及人類活動影響下,地下水中的某些組分都可能產生相對富集和相對貧化,都可能產生不合格的水質。如果把這兩種形成原因各異的現象統稱為「地下水污染」,在科學上是不嚴謹的,在地下水資源保護的實用角度上,也是不可取的。因為前者是在漫長的地質歷史中形成的,其出現是無法防止的;而後者是在相對較短的人類歷史中形成的,其出現是可以防止的。

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地下水某些組分濃度的變化總是從小到大的量變過程,在其濃度尚未超標之前,實際污染已經產生。因此,把濃度變化超標以後才視為污染,實際上是不科學的,也失去了預防的意義。

因此,我們認為地下水污染的定義應該是:凡是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地下水水質變化朝著水質惡化方向發展的現象,統稱為「地下水污染」。不管此種現象是否使水質惡化達到影響使用的程度,只要這種現象一發生,就應視為污染。至於在天然環境中產生的地下水某些組分相對富集及貧化而使水質惡劣的現象不應視為污染,而應稱為「天然異常」。

當然,在實際工作中要判別地下水是否污染及其污染程度,最好以地區背景值(或稱本底值)作標准,有時也用歷史水質數據,或用無明顯污染來源的水質作對照值。

5.2.2 地下水污染源與污染物

5.2.2.1 地下水污染源

地下水污染源基本上可分為兩大類,一是人為污染源,二是天然污染源。

人為污染源包括:各種液體廢棄物,這是最普遍和數量最大的,具體特徵如前5.1.2小節所述;其次為生活垃圾、工業垃圾、廢礦堆與尾礦和污泥等固體廢棄物;還有殘留農葯、化肥及農家肥等。

天然污染源主要指:海水、原生含鹽量高水質差的地下水、含有害成分較高的礦體等。它們在天然條件下或是在附近合理開采地下水時,對原良好的地下水水質並不構成威脅,但若對這些污染源周圍的水源地進行不合理地或過量地開采,則可能引起海水入侵、礦體有害成分擴散、原生劣質水滲入,造成地下水污染。

5.2.2.2 地下水污染物

所謂地下水污染物(或稱污染組分)含義是:凡是人類活動導致進入地下水環境,會引起水質惡化的溶解物或懸浮物,無論其濃度是否使水質惡化達到影響其使用的程度,均稱為地下水污染物。地下水污染物種類繁多,按其性質大致可分為三類:

5.2.2.2.1 化學污染物

地下水中最普遍的無機污染物是、其次是Cl-、硬度(Ca2++Mg2+)和總溶解固體等。微量非金屬主要是As、F等。微量金屬主要有Cr、Hg、Cd、Zn等。許多為環境所關注的有機化合物含量甚微,一般為10-9級或ng/g級。

5.2.2.2.2 生物污染物

地下水中的生物污染物可分為三類,即細菌、病毒和寄生蟲。在人和動物糞便中有400多種細菌,已鑒定出的病毒有100多種。在未經消毒處理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細菌和病毒,它們可能進入含水層污染地下水。

5.2.2.2.3 放射性污染物

地下水中的放射性核素可能是人為的,如核電廠、核武器試驗的散落物以及實驗室和醫院等部門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也可能是天然來源的,如放射性礦床。

5.2.3 地下水污染的特點與途徑

5.2.3.1 地下水污染的特點

地下水污染與地表水污染有明顯的不同,其特點有二:

5.2.3.1.1 隱蔽性

即使地下水已受某些組分嚴重污染,但它往往還是無色、無味的,不易從顏色、氣味、魚類死亡等鑒別出來。即使人類飲用了受有毒或有害組分污染的地下水,對人體的影響也只是慢性的長期效應,不易覺察。

5.2.3.1.2 難以逆轉性

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就很難治理和恢復。主要是因為其流速極其緩慢,切斷污染源後僅靠含水層本身的自然凈化,所需時間長達十年、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難以逆轉的另一個原因是某些污染物被介質和有機質吸附之後,會在水環境特徵的變化中發生解吸-再吸附的反復交替。

5.2.3.2 地下水污染途徑

地下水污染途徑是指污染物從污染源進入到地下水中所經過的路徑。研究地下水的污染途徑有助於制定正確的防治地下水污染的措施。但是,地下水污染途徑是復雜多樣的,有人以污染源的種類分類,諸如污水渠道和污水坑的滲漏、固體廢物堆的淋濾、化學液體的溢滲、農業活動的污染以及采礦活動的污染等等,這顯得過於繁雜。這里介紹按照水力學上的特點分類,這顯得簡單明了些。按此方法,地下水污染途徑大致可分為四類,詳見表5.1和圖5.1及圖5.2。

表5.1 地下水污染途徑分類

5.2.3.2.1 間歇入滲型

其特點是污染物通過大氣降水或灌溉水的淋濾,使固體廢物、表層土壤或地層中的有毒或有害物質周期性(灌溉旱田、降雨時)從污染源通過包氣帶土層滲入含水層。這種滲入一般是呈非飽水狀態的淋雨狀滲流形式,或者呈短時間的飽水狀態連續滲流形式。此種途徑引起的地下水污染,其污染物質原來是呈固體形式賦存於固體廢物或土壤里的。當然,也包括用污水灌溉大田作物,其污染物則是來自城市污水。因此,在進行污染途徑的研究時,首先要分析固體廢物、土壤及污水的化學成分,最好是能取得通過包氣帶的淋濾液,這樣才能查明地下水污染的來源。此類污染,無論在其范圍或濃度上,均可能有明顯的季節性變化,受污染的對象主要是淺層地下水。

圖5.1 地下水污染途徑

5.2.3.2.2 連續入滲型

其特點是污染物隨各種液體廢棄物不斷地經包氣帶滲入含水層,這種情況下或者包氣帶完全飽水,呈連續入滲的形式,或者是包氣帶上部的表土層完全飽水呈連續滲流形式,而其下部(下包氣帶)呈非飽水的淋雨狀的滲流形式滲入含水層。這種類型的污染物質一般是液態的。最常見的是污水蓄積地段(污水池、污水滲坑、污水快速滲濾場、污水管道等)的滲漏,以及被污染的地表水體和污水渠的滲漏,當然污水灌溉的水田(水稻等)更會造成大面積的連續入滲。這種類型的污染對象亦主要是淺層含水層。

上述兩種途徑的共同特徵是污染物都是自上而下經過包氣帶進入含水層的。因此對地下水污染程度的大小,主要是取決於包氣帶的地質結構、物質成分、厚度以及滲透性能等因素。

5.2.3.2.3 越流型

圖5.2 地下水污染途徑

其特點是,污染物通過層間越流的形式轉入其他含水層。這種轉移或者是通過天然途徑(水文地質天窗),或者通過人為途徑(結構不合理的井管、破損的老井管等),或者人為開采引起的地下水動力條件的變化〔圖5.2(a)〕而改變了越流方向,使污染物通過大面積的弱隔水層越流轉移到其他含水層。其污染來源可能是地下水環境本身的,也可能是外來的,它可能污染承壓水或潛水。研究這一類型污染的困難之處是難於查清越流具體的地點及地質部位。

5.2.3.2.4 徑流型

其特點是,污染物通過地下水徑流的形式進入含水層,或者通過廢水處理井,或者通過岩溶發育的巨大岩溶通道,或者通過廢液地下儲存層的隔離層的破裂進入其他水層。海水入侵是海岸地區地下淡水超量開采而造成海水向陸地流動的地下徑流。此種形式的污染,其污染物可能是人為來源也可能是天然來源,可能污染潛水或承壓水。其污染范圍可能不很大,但其污染程度往往由於缺乏自然凈化作用而顯得十分嚴重。

⑥ 城市生活污水危害有那些

城市生活污水主抄要是人們日襲常洗刷、洗澡、洗衣用水、排泄物及沖洗水等幾個方面。城市生活供水的80%都轉化為了污水,城市生活污水主要為有機物。基本都會有一下特點:(1)衛生上安全可靠,無有害物質,其主要衡量指標有大腸菌群數、細菌總數、懸浮物量、生化需氧量、化學耗氧量等;(2)外觀上無不快的感覺,其主要衡量指標有濁度、色度、臭氣、表面活性劑和油脂等;(3)不引起設備、管道等嚴重腐蝕、結構和不造成維護管理的困難,其主要衡量指標有PH值、硬度、溶解性固體等。但其仍有危害,主要是水體污染,進而影響整個生態環境,具體如下:惡臭污染、地下水硬度升高、需氧有機物污染、病原體污染、酸鹼鹽污染、富營養化污染。

⑦ 地下水污染的污染來源

進入地下水的污染物有來自人類活動的,有來自自然過程的。
1.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會造成地下水的總礦化度、總硬度、硝酸鹽和氯化物含量的升高,有時也會造成病原體污染。
2.工業廢水和工業廢物可使地下水中有機和無機化合物的濃度增加。
3.農業施用的化肥和糞肥,會造成大范圍的地下水硝酸鹽含量增高。農葯對地下水的污染較輕,且僅限於淺層。農業耕作活動可促進土壤有機物的氧化,如有機氮氧化為無機氮(主要是硝態氮),隨滲水進入地下水。天然的鹹水會使地下天然淡水受鹹水污染等。

⑧ 生活污水危害有哪些

生活污水是我們人類生活中必須面臨的一個問題,生活污水危害有哪些?下面工業污水處理廠家給大家詳細的講解一下生活污水的危害。

病原物污染

主要來自城市生活污水、醫院污水、垃圾及地面徑流等方面。病原微生物的特點是:數量大;分布廣;存活時間較長;繁殖速度快;易產生抗性,很難消滅;傳統的二級生化污水處理及加氯消毒後,某些病原微生物、病毒仍能大量存活;此類污染物實際上通過多種途徑進入人體,並在體內生存,引起人體疾病。

需氧有機物污染

有機物的共同特點是這些物質直接進入水體後,通過微生物的生物化學作用而分解為簡單的無機物質二氧化碳和水,在分解過程中需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在缺氧條件下污染物就發生腐敗分解、惡化水質,常稱這些有機物為需氧有機物。水體中需氧有機物越多,耗氧也越多,水質也越差,說明水體污染越嚴重。

富營養化污染

是一種氮、磷等植物營養物質含量過多所引起的水質污染現象。水生生態系統的富營養化能通過化學污染物由兩種途徑發生:一種是通過正常情況下限定植物的無機營養物質的量的增加;另一種是通過作為分解者的有機物的增加。

惡臭

惡臭是一種普遍的污染危害,它也發生於污染水體中。人能嗅到的惡臭多達4000多種,危害大的有幾十種。惡臭的危害表現為:妨礙正常呼吸功能,使消化功能減退;精神煩躁不安,工作效率降低,判斷力、記憶力降低;長期在惡臭環境中工作和生活會造成嗅覺障礙,損傷中樞神經、大腦皮層的興奮和調節功能;某些水產品染上了惡臭無法食用、出售;惡臭水體不能做游泳、養魚、飲用,而破壞了水的用途和價值;還能產生硫化氫、甲醛等毒性危害。

酸、鹼、鹽污染

酸、鹼污染使水體pH發生變化,破壞其緩沖作用,消滅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妨礙水體自凈,還可腐蝕橋梁、船舶、魚具。酸與鹼往往同時進入同一水體,中和之後可產生某些鹽類,從pH值角度看,酸、鹼污染因中和作用而自凈了,但產生各種鹽類,又成了水體的新污染物。因為無機鹽的增加能提高水的滲透壓,對淡水生物、植物生長有不良影響,在鹽鹼化地區,地面水、地下水中的鹽將進一步危害土壤質量。

地下水硬度升高

高硬水,尤其是永久硬度高水的危害表現為多方面:難喝;可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亂、腹瀉、孕畜流產;對人們日用不便;耗能多;影響水壺、鍋爐壽命;鍋爐用水結垢,易造成爆炸;需進行軟化、純化處理,酸、鹼、鹽流失到環境中又會造成地下水硬度升高,形成惡性循環。

有毒物質污染

有毒物質污染是水污染中特別重要的一大類,種類繁多,但共同的特點是對生物有機體的毒性危害。

想要了解更多工業污水處理知識,歡迎訪問:http://www.hainawater.com

⑨ 地下水的污染源

地下水的污染源種類繁多,按照其形成原因可分為兩大類:人為污染源和天然污染源。

5.1.2.1 人為污染源

(1)城市液體廢物

城市液體廢物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工業污水及地表雨水徑流。

① 生活污水:其中SS(懸浮固體)、BOD、氮(主要為氨氮)、磷、氯、細菌和病毒含量高;其次是鈣、鎂等;重金屬含量一般為微量。

② 工業污水:工業污水種類繁多,不同污水污染參數具有很大的差異,表5-1-1列出我國各行業工業廢水的主要污染參數。

③ 地表雨水徑流:城市地區的地表雨水徑流中往往含有較多的SS,病毒和細菌的含量也較高。在北方地區,由於冬天在路面拋撒融雪劑(如NaCl和尿素),使得地表雨水徑流中Na+、Cl-和的含量較高。

(2)城市固體廢物

城市固體廢物包括生活垃圾及污水河渠和污水處理廠的污泥等。

① 生活垃圾:新鮮的生活垃圾含有較多的硫酸鹽、氯化物、氨、BOD、總有機碳(TOC)、細菌混雜物和腐敗的有機質。這些廢物經生物降解和雨水淋濾後,可產生Cl-、、BOD、TOC和SS含量高的淋濾液,還可產生CO2和CH4等氣體。淋濾液中上述組分的濃度峰值出現在廢物排放後的1~2 年內,此後相當長的時間內(或許幾十年),其濃度無規律地降低。TOC的80%以上為脂肪酸,經細菌降解可變為高分子有機物,在潮濕的溫帶地區,其降解期為5~10年。在乾旱地區,由於缺乏水分,其降解速度可能受到限制。

表5-1-1 我國各行業工業廢水的主要污染參數

續表

② 工業垃圾:工業垃圾來源復雜,種類繁多。冶金工業產生含氰化物的垃圾,造紙工業產生含亞硫酸鹽的垃圾,電子工業產生含汞的垃圾;石油化學工業產生含多氯聯苯、農葯、酚焦油、礦物油、碳氫化合物溶劑及酚的垃圾;燃煤熱電廠產生粉塵、粉煤灰,粉煤灰淋濾液含砷、鉻、硒、氯等。

③ 污泥:污泥除富集有各種金屬外,還有大量的植物養分,如氮、磷、鉀等。

(3)農業生產及采礦活動

農業生產中使用了大量的殺蟲劑、殺菌劑、除莠劑、化肥以及農家肥等。這些物質被施用後,除被生物吸收、揮發、分解之外,大部分殘留在土壤和水中,然後隨農田排水和地表徑流進入水體,造成污染;揮發進入大氣中的部分仍有可能隨降水過程進入水體,也造成污染。天然水體中的有機物質、植物營養物(氮、磷)、農葯等主要來源於農田排水。從長江水質監測結果知,在雨季和農田耕作季節,長江水中的有機氯農葯含量往往上升,約為枯水期和農閑時節的2倍多,因此,對農田排水造成的水污染不可等閑視之。

農業活動對地下水環境的污染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如土壤中殘留的DDT、六六六和未被植物全部吸收的化肥,隨水一起下滲會污染地下水。此外,我國部分地區利用污水灌溉,也會對地下水造成大面積的污染。

在礦床開采過程中,可能成為地下水污染源的是尾礦淋濾液及礦石加工廠的污水。此外,在礦坑疏干過程中,氧氣進入原來的地下環境里,使某些礦物氧化可成為地下水的污染源。例如煤礦,其主要污染來源是含煤地層中的黃鐵礦,它被氧化並經淋濾後,使地下水的Fe和濃度升高,pH值降低;此外,採煤過程中從地層中分離出的水,也可使地下水的Cl-濃度升高。開採金屬礦時,其主要污染來源是尾礦及礦石加工的污水,它可使地下水中相關的金屬離子的濃度升高。

5.1.2.2 天然污染源

天然污染源是天然存在的,地下水開采活動可能導致天然污染源進入開采含水層。天然污染源主要是海水及含鹽量高和水質差的地下水。

在沿海地區的含水層,如果過量開采地下水,則可能導致海水(地下鹹水)與地下淡水界面向內陸方向的推移,從而引起地下淡水的水質惡化。地下鹵水也可能產生類似的後果。我國沿海的一些城市和地區都已先後出現了上述的地下鹹水入侵問題。

閱讀全文

與生活污水對地下水有污染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業排水管道除垢 瀏覽:287
硅磷晶除水垢的水可以洗漱嗎 瀏覽:431
飲水機有渣怎麼回事 瀏覽:429
揚子負離子空氣凈化器怎麼樣 瀏覽:604
水溝的污水倒冒上來這是怎麼回事 瀏覽:372
什麼叫ro純水機 瀏覽:27
反滲透膜的污染及其化學清洗 瀏覽:274
飲水機換濾芯怎麼排氣 瀏覽:653
飲水機為什麼有雜質 瀏覽:528
維修污水井發生事故心得體會 瀏覽:562
污水泵故障怎麼回事 瀏覽:277
廣州怎麼使用純水機 瀏覽:922
超濾膜進水含油量 瀏覽:764
海南省城鄉污水處理現狀 瀏覽:30
ro膜一級2段什麼意思 瀏覽:86
純水機中間的水是什麼 瀏覽:38
蒸餾酒可以和啤酒一起喝嗎 瀏覽:345
污水消毒接觸時間怎麼計算 瀏覽:864
污水廠硝化作用是什麼 瀏覽:675
凈水機需要辦什麼證件 瀏覽: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