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污水處理後 出水要檢測的指標有哪些
城市污水一般是COD、pH、BOD、氨氮等
工業廢水多些
如COD、pH、BOD、氨氮、揮發酚、氰化物、硫化物、礦物油等
B. 城鎮污水處理廠進水標准 進水標准各項指標濃度分別是多少有相關依據嗎
這個沒有,這個是在建廠前的立項報告中就說明了進水各項指標的濃度的版.
主要看周邊是生活污水權為主,還是工業污水為主.
一般城鎮污水處理廠進水比例:生活污水70%,工業污水30%
城鎮污水處理廠在設計初期,COD和NH3-N設計在300和30左右.
在運行過程中,一般會低於設計標准,COD和NH3-N在130和15左右.
C. 自來水廠出水水質監測指標和頻次有強制要求嗎
一般所謂"強制"要求,是以飲用水(國家水質標准)為依據對相關水質指標進行水質分析(監測),至於水質分析頻率也有相關規則,制定其標准與規則的目的是保證飲用水安全…。一傑華粼
D. 污水處理廠出水容易超標的參數
要根據考對應工藝的,而且也要考慮出水的去向,比如進入江河的水質就比較低,不會外加化學絮凝工藝,不會額外投加氯消毒。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工藝有很多參數是不同的,容易超標的參數也不同。
1.以一般污水廠二級工藝來舉例,是沒有強化除磷工藝存在的,那麼最容易出現問題的應該是COD,TN和TP。
2.對於有有強化除磷工藝的會是COD,TN和SS
其中TN的主要影響因素會是硝態氮,COD的主要因素是非BOD部分。
3.對於採用同時脫氮除磷工藝的污水廠,容易超標的就會是COD,SS,和TN。
決定因素還有很多,比如一般生活污水都會是COD相對較低,但是TN和TP會很高,所以出現COD不容易超標,但是TP,TN超標的情況也是比較常見的,如果進水比較渾濁,出現SS超標也是常見的。同時一般污水廠會採用追加化學投葯處理,處理效果會對SS產生較大的影響,同時也可能出現余氯超標的情況。
4.對於不同地區的進水是有很大不同的,一般來說主要還是COD,TP,TN,至於其他的,要看具體情況了,水質指標中的很多其他數據,尤其是重金屬類的指標,在進水中沒有額外情況比較高的條件下,一般是不會超標的,但是如果進水中存在量比較大,又沒有特殊工藝強化處理,那麼一般都會是超標的。
E. 項目產生廢水進污水處理廠,水質監測點的布設該怎麼設
PH值、磷的監測頻率一般為一日一次、溶解氧、反映處理效果的項目。三:進出專水的屬COD 、PH值,既一日三次,氮、反映污泥環境條件和營養的項目、BOD5、SS等污水處理廠的常規實時監測項目分為以下三類、磷等、溶解氧等一般採用在線儀表隨時監測。二、反映污泥狀況的項目、MLVSS及生物相觀察和迴流污泥的各種指標RSSS,監測頻率越高。污水處理廠的監測項目越多:包括曝氣池混合液的各種指標SV、RSSV及生物相觀察等:一,如三班運行的污水處理廠監測頻率一般為一班一次、氮:水溫,越能反映實際情況、MLSS、RSVSS,水溫,監測頻率一般為一日一次、SVI
F. 請問誰知道污水處理廠的進水指標具體是多少嗎
1、不同地方的污水廠水質差異很大,市政管網收集的污水來源關系密切。
2、通常設計沒有工業廢水或工業廢水達標排放的話,污水廠水質大致可按COD280 、BOD180 、 TN 30 、氨氮20 、TP3來算。
G. 污水處理廠要實時監控哪些指標
污水處理廠的常規實時監測項目分為以下三類:
一、反映處理效果版的項目:進出水權的COD 、BOD5、SS等,如三班運行的污水處理廠監測頻率一般為一班一次,既一日三次。
二、反映污泥狀況的項目:包括曝氣池混合液的各種指標SV、SVI、MLSS、MLVSS及生物相觀察和迴流污泥的各種指標RSSS、RSVSS、RSSV及生物相觀察等,監測頻率一般為一日一次。
三、反映污泥環境條件和營養的項目:水溫、PH值、溶解氧、氮、磷等,水溫、PH值、溶解氧等一般採用在線儀表隨時監測,氮、磷的監測頻率一般為一日一次。污水處理廠的監測項目越多,監測頻率越高,越能反映實際情況。
H. 有關污水處理廠監測項目
首先回答你的第一個問題,答案是否定的;城鎮污水處理廠處理工藝的設計主要依據污水處理廠接受的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的比例,因此,以發展的眼光來看,污水處理廠建成之前,應該清楚的知道所接納的工業污水的主要污染物,因此是否需要檢測你所提出的如做烷基汞、總隔、總鉛等,要看是否含有這些污染物,如:烷基汞屬於國家嚴格控制排放的指標,如果這樣的污水由生產企業未經預處理而接入市政管網,則存在兩方面錯誤,一是城鎮污水處理廠不具備處理這種廢水的能力和條件,這類廢水對污水處理廠的處理工藝會造成很大沖擊;二是生產企業所排廢水未經預處理而接入市政管網,是違背國家相關規定的,故,在了解這些問題後,你應該很清楚是否需要對相關項目進行檢測。
根據國家規定,對城鎮污水處理廠運行需要例行監測的常規項目如你所說,據我了解,除19項外,其他項目的檢驗頻次最短每周一次,最長半年一次,考慮到大型儀器設備的使用效率和資金問題,檢測頻次較少的而所用儀器設備是大型的,可委託當地有條件的機構檢驗,如環保監測站。
城鎮污水處理廠日常檢驗多少個項目一般根據自身特點而定,原則上只要能保證污水處理廠運行正常,真實反映進、出水質量指標,及時對污水處理運行提供指導性技術依據即可,國家雖然有相關規定,但各地具體情況不同,除非上級檢查(如省級、國家級)。
I. 污水處理後 出水要檢測的指標有哪些呢
污水處理後出水要檢測的指標包括三類:物理性指標、化學性指標、生物性指標。
1、物理性指標:
溫度、色度、嗅和味、固體物質的三種存在形態:懸浮的、膠體的、溶解的。固體物質用總固體量(TS)作為指標,污水處理中常用懸浮固體(SS)表示固體物質的含量(TDS指標高於1000以上)。
2、化學性指標:
(1)化學需氧量(COD):指用強化學氧化劑(中國法定用重鉻酸鉀)在酸性條件下,將有機物氧化成二氧化碳與水所消耗的氧量(mg/L),用CODcr表示,簡寫為COD。化學需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機污染物越多,污染越嚴重。
(2)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機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時所需的氧量稱為生化需氧量(mg/L)。
(3)總需氧量(TOD):有機物主要元素是C、H、O、N、S等,當有機物被全部氧化時,將分別產生二氧化碳、水等,此時需氧量稱為總需氧量(TOD)。
(4)總有機碳(TOC):包括水樣中所有有機污染物質的含碳量,也是評價水樣中有機物質質的一個綜合參數。
(5)總氮(TN):污水中含氮化合物分為有機氮、氨氮、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四種含氮化合物總量稱為總氮(TN)。凱氏氮(TKN)是有機氮與氨氮之和。
(6)總磷(TP):包括有機磷與無機磷兩類。
(7)pH值。
(8)重金屬。
3、生物性指標:
(1)大腸菌群數:每升水樣中所含有的大腸菌群的數目,以個/L計。
(2)細菌總數:是大腸菌群數、病原菌、病毒及其他細菌數的總和,以每毫升水樣中的細菌菌落總數表示。
(9)污水廠進出水指標監測頻次擴展閱讀:
污水處理的技術:
1、一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准。一級處理屬於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2、二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准,懸浮物去除率達95%出水效果好。
3、三級處理: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等。
J. 什麼是污水廠進出水指標,COD、總磷、總氮、氨氮、PH等指標化驗操作
這些指標國家都有固定標準的!高錳酸鹽,總磷,總氮,氨氮,氟化物,ph值,溶解氧等都有標準的,超標會有條件的!比如,高錳酸鹽,一般在6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