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一套圖和設計方案給你,請笑納…
Ⅱ 那個設計手冊或規范可以查到污水處理中各個構築物污染物去除率范圍
在來《給排水設計手冊》源中的第5、第6冊可以查到污水處理中各個構築物污染物去除率范圍、用途、構造等技術數據。
Ⅲ 各污水處理構築物對各種污染物的去除率
濾網和格柵 BOD COD 5%-30% ss 20%-50%
沉澱池 5-20% 50%
好氧膜法 60-90 50
厭氧膜法 50-80 50
好氧污泥法 60-90 50
厭氧污泥法 50-80 50
最好去查設計手冊
這里給的都是大概值,水質不同會有變化。
Ⅳ 污水處理各構築物對各污染物的去除率是多少或者告訴我在哪裡找。
粗格柵,細格柵是物理去除部分,對水體中的指標無明顯去除效果,主要去除較大版的雜物。
提升權泵房無去除污染物作用
生化池為主要去除水質污染物工藝段,水中cod、bod、氨氮、總氮、總磷均在此階段去除。但此階段主要是將水體中的物質集中到活性污泥中,直接測量生化池出水除N的指標外無明顯下降
二沉池主要將活性污泥沉澱,與水體分離,所有指標明顯下降,為實現水體與污染物分離的主要階段。
絮凝沉澱池、活性砂濾池與二沉池功能基本一致,實現污染物與水體的分離。
消毒池主要為殺滅水體中的微生物,無明顯去除污染物的效果。
總體而言,水中污染物去除在前段均為從水體中轉移到污泥中的過程,只有分離階段(二沉池、砂濾)實現從水體中去除污染物。具體去除率數據沒接觸過,根據各段功能可以大體估計,以cod為例,沉澱之前基本為的去除率基本為0,沉澱池的去除率基本接近整體工藝的去除率。
沒有確切回答你的問題,希望對你有幫助
Ⅳ 水處理構築物去除率
格柵 SS 去除5-10%
混凝沉澱 SS 70-75% COD 15% B0D 5-10%
厭氧消化 SS 5%
曝氣 B0D 85-90% COD 90% SS 40-50%
二沉 ss 30-50%
混凝氣浮和混凝沉澱一樣
各個構築物具體能去除多回少還答要看具體工藝,構築物的排列方式不同也會影響去處理,不能一概而論,我這個去除率是按你上面的排列來的,最後那個化學氧化池是不是消毒池?(如果是消毒的,原則是沒有去除率的)殺菌的。每個百分比是每個(構築物進水-出水水質)/構築物進水來的
Ⅵ 各污水處理構築物對各種污染物的去除率 在哪查到的
不要追求去除率,那東西都是看廢水情況來的。具體設計要根據設計規范來做
Ⅶ 污水處理構築物的去除率問題。
看一下下面的圖片吧,COD/BOD主要去除還是在O段,SS在O段一般還會有所增加,SS主要在沉澱階段去除,至於氨氮,在反硝化過程中降低。我這里還有A/O的計算軟體,及相關方案,需要的話可以留下郵箱。
Ⅷ 各出水構築物的處理率都是多少
水解酸化池用於工業廢水比重大的城市污水處理廠,COD去除率為57.62%,BOD5去除率為51.64%,SS去除率為85.9%,氨氮去除率為32.13%,總磷去除率為62.01%
Ⅸ 請問污水處理中各處理工藝對不同污染物的去除率分別為多少
粗格柵,細格柵是物理去除部分,對水體中的指標無明顯去除效果,主要去除內較大的雜物容。
提升泵房無去除污染物作用
生化池為主要去除水質污染物工藝段,水中cod、bod、氨氮、總氮、總磷均在此階段去除。但此階段主要是將水體中的物質集中到活性污泥中,直接測量生化池出水除N的指標外無明顯下降
二沉池主要將活性污泥沉澱,與水體分離,所有指標明顯下降,為實現水體與污染物分離的主要階段。
絮凝沉澱池、活性砂濾池與二沉池功能基本一致,實現污染物與水體的分離。
消毒池主要為殺滅水體中的微生物,無明顯去除污染物的效果。
總體而言,水中污染物去除在前段均為從水體中轉移到污泥中的過程,只有分離階段(二沉池、砂濾)實現從水體中去除污染物。具體去除率數據沒接觸過,根據各段功能可以大體估計,以cod為例,沉澱之前基本為的去除率基本為0,沉澱池的去除率基本接近整體工藝的去除率。
沒有確切回答你的問題,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