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污水快滲土地處理系統

污水快滲土地處理系統

發布時間:2022-02-12 08:45:22

❶ 人工快滲污水處理工藝(CRI)為什麼不能算地方污染物減排量

僅採用人工濕地、土地快滲、氧化塘等處理工藝的,不予核算削減量

僅採用上述單一工藝,①消減量有限②處理效果有待檢驗③有效處理年限有待檢驗

如果是在農村地區採用上述單一工藝進行水質凈化,可能因為水量小,對污染物的削減量太少,對全局的影響較小,故不與核算消減量。可能你會說,讓每個村自己統計上報,不就能算出總量的嘛?我們就不說工作量有多大吧,單說統計出數據能有多少干貨呢?欺上一向是基 _ 層應對檢查的不二法寶。

再說,上述單一工藝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人工濕地單獨做水處理的話,進水水質不能太差,ss不能太高,不然容易堵塞,現在做人工濕地一般都會加前處理設施,就是要傳統工藝初步消減污染物負荷,不然對濕地的運行效果會有影響。同理,土地快滲和氧化塘也是一樣,需要較傳統工藝大得多的土地面積才能做好傳統工藝做的到的事情,而且相較於氧化塘和人工濕地,快滲的管理更麻煩。我去過深圳的人工快滲現場,工人們都是在不停的翻土,我問他,你們多久翻一次啊,工人說,天天翻,誒,我都替他覺得累。

三說,現在的農村啊、鄉鎮啊,你在那裡做水處理設施,如果你以為進水不會超標的話,那就太天真了,現在沿海一線城市的高能耗、高污染企業都在遷往內陸,雖然帶動的內陸的地方經濟,但是同來的環境污染問題決不能被小視,所以,在人工濕地、快滲、氧化塘加前處理是有必要的,既節省土地資源,又提升處理效果。

以上為個人淺見,如有錯誤敬請諒解。

❷ 污水-土地處理系統的工作原理及設計工程

土地處理機理可以歸結為:1、物理過濾廢水流經土壤時,懸浮物內被表層土壤團粒間的空隙容過濾截留;

2、物理和化學吸附:土壤中的粘土礦物顆粒能吸附水中的中性分子,廢水中的各種離子則因離子交換作用被置換吸附並固定在礦物晶格中;

3、絡合反應和化學沉澱;

4、微生物的氧化分解:土壤中種類繁多的大量微生物,能與被截留、吸附的污染物一起形成生物膜,對有機物有很強的降解轉化能力。

❸ 試說明什麼是土地處理系統及其作用機制

土地處理系統(land processing system)是利用土地及其中微生物和植物根系對污水(廢水)進行處理,同時又利用其中水分和肥分促進農作物、牧草或樹木生長的工程設施。屬於常年性污水處理工程,常用於中小城市污水二級污水處理之後代替高級處理。由污水的沉澱預處理、貯水塘湖、灌溉系統、地下排水等系統組成。處理方式一般為污水灌溉(通過噴灑或自流將污水排放到土地上以促進植物的生長)、滲濾(將污水排放到粗砂、土壤和砂壤土土地上竟滲濾處理並補充地下水)和地表漫流。
土地處理系統是一種處理污水的生態工程技術,它可以簡要定義為:污水經過一定程度的預處理,然後有控制地投配到土地上,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生態系統的自凈功能和自我調控機制,通過一系列物理、化學和生物化學等過程,使污水達到預定處理效果,並對污水中氮、磷等資源加以利用,使其成為植物自身營養成分的一種污水處理技術。土地處理系統是由若幹部分組成的整體,完整的土地處理系統由預處理、水量調節與儲存、配水與步水、土地處理田間工程、植物、排水及監測等七部分組成。污水土地處理系統與傳統的污灌農業有很大的區別,主要表現在:土地處理堅持處理與利用相結合的方向,在實現廢水資源化的過程中自始至終把環境效益和環境質量控制問題放在首位,它在設計、運行和管理方面遵循現代生態學三大原則:整體優化、循環再生和區域分異。並在嚴格控制重點污染源的基礎上,可通過低費用、低能耗的生態工程措施,達到社會、經濟、生態環境效益的統一。根據處理目標、處理對象的不同,土地處理系統可分為快速滲濾(RI)、慢速滲濾(SR)、地表漫流(OF)、地下滲濾(UG)、濕地系統(WL)等5種工藝類型

❹ 什麼是人工快滲系統

人工快滲(CRI系統)源自快速滲濾污水土地處理系統(RI系統),並沿用了其中的干濕交替工作方式,因此, 水力負荷周期同樣也成為CRI系統的重要設計參數,也是系統設計的一大難點.目前CRI系統水力負荷周期的設計,不僅需要根據已有的經驗,而且還要通過一段調試運行才能確定,設計過程中缺乏理論依據和設計原則.為此,筆者研究了CRI與RI系統兩者之間的差異,充分考慮水力負荷周期調整對CRI系統運行的各方面影響,分別從防止NH4-N穿透和保證系統NH4-N充分硝化兩個角度,提出了水力負荷周期中淹水時間和落干時間確定新方法,並通過松崗試驗實例進行了初步驗證,為今後CRI系統水力負荷周期的設計提供了有效的理論依據和設計原則.

❺ 什麼是污水土地處理系統

污水土地處理定義:是指利用農田、林地等土壤-微生物-植物構成陸地生態系統對污染物進行綜合凈化處理的生態工程;它能在處理城鎮污水及一些工業廢水的同時,通過營養物質和水分的生物化學循環,促進綠色植物生長,實現污水的資源化和無害化。
污水土地處理系統具有的優點:1)促進污水中植物營養素的循環,污水中的有用物質通過作物的生長而獲得再利用;2)可利用廢劣土地、坑塘窪地處理污水,基建投資省;3)使用機電設備少,運行管理簡便低廉,節省能源;4)綠化大地,增添風景美色,改善地區小氣候,促進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5)污泥能得到充分利用,二次污染小。
污水土地處理系統如果設計不當也會造成許多不良後果:1)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特別是造成重金屬污染、有機毒物污染等;2)導致農產品質量下降;3)散發臭味、蚊蠅滋生,危害人體健康等。
污水土地處理系統由污水的預處理設備、調節儲存設備、輸配送設備、控制系統與設備、土地凈化田和收集利用系統等組成。


污水土地處理系統中的4種主要處理工藝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口的增多, 水資源更為短缺,人們不得不重新考慮利用土地處理凈化污水。因為污水土地處理系統是現代污水處理的新技術,且具有投資少、能耗低、成本低等特點,因此這一技術在許多國家得到了運用和發展。土地處理系統會根據處理目標和處理對象選擇不同的工藝,像慢速滲濾、快速滲濾、地表漫流和地下滲濾等工藝類型均是土地處理系統中最為常見的類型。土地處理系統中的各種工藝在污水處理過程中,對其處理的程度、工藝參數等方面會有著一定的差異。



污水土地處理系統中的4種主要處理工藝


(1)慢速滲濾系統

慢速滲濾系統將污水緩慢灌溉至種有農作物的土地表面,其主要利用了地表的土壤和植物根系對污水進行凈化。與其他土地處理系統不同的是,慢速滲濾系統一般不往外排水,其投配的水量一部分被農作物吸收,一部分由於蒸發而散失,另一部分滲入地下。慢速滲濾系統的設計水流方向需要與地塊內地下水水流方向相同。慢速滲濾系統是一種將污水作為資源進行利用的系統,其在處理生活污水的同時可以為地塊種植的農作物提供營養,從而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

同時,由於採用了慢速滲濾的設計,水力停留時間長,污水的處理效果非常好,且由於不往外排水,受場地坡度的限制較小。但慢速滲濾系統也存在一些缺點,首先,由於水力負荷小,處理相同量污水需要的土地量就較大,限制了其在地價較高的地區的應用。其次,滲濾系統的處理效率與場地種植的農作物有很大的關系,作物的營養需求及水量需求通常是設計該系統的關鍵因素,同時也對該系統的處理能力起著限制性作用。

(2)快速滲濾系統

快速滲濾系統是一種將污水投配到具有良好滲濾性能的土壤中進行處理的方法。與其他滲濾系統不同的是,該滲濾系統對土壤的滲濾性要求較高,且污染物主要依靠滲濾過程去除。在滲濾的過程中除了發生著物理的過濾和沉澱作用以外,同時也發生著生物的氧化、硝化、反硝化等作用。快速滲濾系統在處理期間通常處於水淹、干化交替進行的過程中,干化期的目的是為了恢復土壤的好氧環境,這也可加強水往下滲透的效果。快速滲濾系統的優點如下:

首先,由於滲濾速度快,停留時間短,其相對佔地面積較小,單位面積負荷高。其次,該滲濾系統對氨氮、有機物及懸浮物都具有較高的去除效率,且整套系統投資省,管理簡單,運行受季節性影響較小。但快速滲濾系統也存在一些缺點,其對場地土壤條件及水文條件較其他工藝要求較高,總氮的去除率低,同時也容易造成地下水的污染。

(3)地表漫流系統

地表漫流系統是將污水控制於地表,使其在緩慢流動的過程中得到進化的污水土地處理系統。與其他污水土地處理系統相比,該系統需要在具有緩坡和低滲透性土壤的場地內運行,場地內常以種植牧草為主,由於水力停留時間短且土壤的滲透率低,污水由於蒸發和滲漏而損失的部分較少,大部分污水經過處理後匯入排水溝中。該種處理系統對土壤的滲透性要求較低,處理過程簡單且對預處理要求低,適用於多種污水。經過其處理的污水可以達到二級排放標准,處理後的污水也適用於回用。但其容易受到氣候和水量的影響,且對坡面設計的要求較高。

(4)地下滲濾系統

地下滲濾系統是指利用預先的埋置將污水投配至一定深度的土層中,污水經過緩慢的滲濾作用得到凈化。地下滲濾系統的特點在於其土層需要具有一定的構造和良好的滲透性,通常需要對場地進行人工改造。通過布水管的污水緩慢滲入周圍的碎石和砂土層中,在土層中由於毛細管作用進行著擴散,同時土壤中的過濾、吸附以及一些生物作用對污水起到了凈化作用。

其作用與慢速滲濾系統類似,同樣具有水力停留時間長、處理效果好的特點,運行簡單穩定,氮磷去除率高。且由於是採用地下布水的設計,不會影響地面的景觀,可與原本的綠化和生態景觀相結合,具有更強的適用性。缺點在於工程建設較復雜,較其他幾種系統需要更多的前期投資,且對前處理要求較高,負荷較小,否則容易造成土壤堵塞。

❻ 請問下,有誰知道土地法處理生活污水的工藝流程麻煩說一下,謝謝了。

土地處理系統
污水土地處理系統在人為調控的前提條件下,把污水投配到土地上,使污水在土壤-植物-微生物復合生態中,經物化和生化的綜合作用,達到預期目的,是一項投資少,能耗低技術。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和環境來處理廢水,使之再生利用。
廢水土地處理系統一般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①預處理設施;鑒於鐵路車站的實際管理水平,採用設置格珊井,井內配置平板格珊,垂直兩層布置。
②調節與儲存設施;設置一條調節池,控制出水速率。
③輸送、布水與控制系統;採用UPVC管道配水。
④土地凈化地塊;重要考慮水位控制系統,使土地處理單元處於濕地系統還是地下潛流系統。
⑤凈化出水的收集與利用系統。
地下滲濾系統土壤表層的好氧帶是主要的起處理BOD作用的部分,一般的包氣帶很薄,故此需要大量的土地來處理。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車站地形高差,跌水曝氣,提高污水進入處理單元的溶解氧量。
我們國內設計基本上按每噸水佔地3到4平方米計算,英國有人提出應達到6到10平方米才能穩定運行,
通過廢水向快速滲濾地塊周期的布水,使地塊表層的土壤處於厭氧、好氧的交替狀態,即不同種群的微生物對被土壤阻截的懸浮有機物進行分解,從而防止了土壤空隙的堵塞。由於厭氧-好氧過程的交替進行,可以去除廢水中BOD、N和P;通過過濾和滲濾作用,又可以去除幾乎全部的BOD、SS;如果投配污水中C/N≥3,且採用較低的水力負荷時,可以通過反硝化作用去除大量的氮,對磷的去除也很有效。所以快滲系統凈化效率很高。由於在穩定的快滲系統中,有機污染物的去除主要發生在氧化還原作用頻繁更替的表層100cm以內,即好氧—厭氧交替帶。正是由於RI系統內部的這種特殊作用的規律,使得其對有機污染物的去除優於其它單獨的以好氧或厭氧為主的傳統生物處理系統;過濾與吸附是RI系統中污染物去除的中間過程,懸浮物、重金屬、氮和病原微生物等污染物的去除,幾乎總是藉助於過濾與吸附作用,而有機耗氧物質(BOD、COD)以及磷等,則為部分直接降解,部分藉助過濾和吸附作用。與其它污水處理系統相比,RI系統的介質顆粒小,過濾與吸附明顯。
根據當地場地狀況、土壤性質及水質、水量狀況,位於農村地區,征地容易、土地便宜,且處理單元佔地對景觀影響不大,採用以慢速滲濾為主。
以濕地和慢滲為輔助的廢水土地處理系統。因濕地和慢滲尚未運行,所以主要介紹快滲系統。
慢速滲濾系統(SR-33.12ha)此工藝適用於滲透性能較差的粘土場地。以低水力負荷均勻布入土壤—植物生態系統而得以處理。凈化機制類似固定膜生物處理法,對BOD、SS和N的去除率比較高。上面長有牧草,投配的污水一部分被作物吸收,一部分滲入地下,牧草的生長期長,對氮的利用率高,可耐受更高的水力負荷。
位於城鎮附近的中間站,根據車站當地場地狀況、土壤性質及水質、水量狀況,處理單元佔地對車站景觀影響不大,採用以快速滲濾為主。
快速滲濾系統(RI-141.78ha)將污水有效控制地投放到具有良好滲透性能的土壤表面,污水在向下滲濾過程中,由於氧化還原、硝化反硝化、過濾和沉澱等一系列的作用得到凈化的一種污水土地處理工藝類型稱為快速滲濾處理系統。快速滲濾系統是一種高效、經濟、低能耗廢水處理與再生的方法。
快滲系統適用於滲透性能良好的砂層厚度大於2米的場地,共分成多個單元,來自輸水干管的污水分別由兩個分水口將污水投配到消力池,然後進入各單元,採取淹水/干化期比為2/8交替進行。污水主要以垂直下滲方式通過表層2.5米厚土層後得到凈化,設置集水管收集,進入再生水回收管道系統。各單元均設有1個溢流口和1個翻耕通道。
濕地系統工藝適用於滲透性能差的場地,地表生有沼澤植物,繁茂的水生植物,為微生物棲息的場所,可以減緩水流速度和風流,有利於SS的去除和底泥上浮。其次植物也能吸收和分解污染物。
濕地處理工藝共有可考慮分成多個單元,經水平和垂直方式通過表層1米厚得到凈化,一部分再生水回收,供車站綠化使用,少部分排放。

❼ 污水土地處理系統和生物濾池有什麼共同點

污水土地處理系統和生物濾池的共同特點就是把那些大的情的垃圾都經過沉澱過濾都處理掉了。

❽ 哪種處理效率高生物接觸氧化法、HSBR、土地處理系統,處理生活污水

生物接觸氧化來法處理生自活污水工藝比較成熟,屬於好氧處理工藝。
HSBR是新型不完全厭氧反應器--不完全厭氧序批式反應器(HSBR)處理生活污水的特性.在容積負荷0.41~0.63kgCOD/(m3?d)的運行條件下,取得了75%以上的COD去除率;在2.77kgCOD/(m3?d)的沖擊負荷下,取得35%的COD去除率.應該屬於厭氧工藝。
而土地處理系統我覺的是污水處理比較邊緣的工藝。
不能簡單的拿出一個工藝分析效率怎麼樣,要根據整個進水水質情況,水量來組合工藝,比如,在接觸氧化前面+水解酸化池可能效果更好,、
厭氧工藝一般適合處理COD1000以上的,而好氧工藝一般都處理COD相對比較低的,厭氧COD處理率應該在70-75%左右吧,好氧工藝是在85-95%左右,NH3-N,TP在好氧工藝
是大約有50-70的去除率,在厭氧中應該沒有什麼去除率吧

❾ 污水土地處理系統有哪些種類

地表漫流:氧化塘
灌溉
滲濾

❿ 怎樣運行人工快滲污水廠

幾個問題你必須知道的
1)基本上很好,處理生活污水很好,工業廢水稍微濃一些或者生化比低的都有些沒轍。工業區一般都沒法用好,只能做深度處理,而且前處理需要好好認真的做。
2)佔地有些大,但是還能接受,一般生活污水類一噸水佔地一平米。
3)管理即簡單又困難,簡單在於確實只需要普通農民工就能管理好,缺點是因為都是農民工在管理,結果造成系統反倒是因為他們素質太低責任心太差所以管不好。——加薪請有責任心的人即可解決。
4)冬季北方使用時需要防止結冰的問題,必須做保溫。否則根本沒法處理,但是做了保溫以後負荷就不能太高,幸好北方冬季水量都不大季節性較強。所以可以做少數幾個池子單元的保溫還能省些投資。但是保溫棚通風不好,不利於污染物去除,夏天又影響暴曬池子不利於復氧。所以基本上只在黃河以南使用比較好。
5)填料用久了出水PH會偏酸性。需要再補充些東西。——再花錢吧。。。
6)受填料加工配製影響,很多山寨小公司小個體做出來的填料一塌糊塗沒法用久。
7)前處理必須做好,而且要認真做,無良JS經常省去這部分東西造成系統用不久就完蛋了。特別是格柵、沉澱池必須做好,否則使用幾年填料系統就面臨崩潰。
8)水力負荷不能太高,填料處理效率隨時間下降的比較快,一般水處理效率每五年會降低20—30%所以初期都很好,但是時間一長就說不清了,一般用十年左右效率可能會減半,所以初期設計時的水力負荷不能太樂觀。
9)國家減排檢查不允許單獨使用CRI技術,否則不予核算減量,必須前處理做傳統技術,如AO、接觸氧化、SBR等技術。——僅僅限於地方政府建設的縣鎮級市政工業區等污水處理廠,私人私企使用、或者農村微型處理站國家管不著的除外。
10)出水水質較好,但是總氮處理效率最多不超過30%(一般是0—10%常見),總磷處理效果很一般,生活污水類很難做到0.5mg/L以下,需要結合化學絮凝沉析除磷工藝聯合使用,但是投葯會對填料層造成嚴重的板結,日常長時間投填料則板結會日益嚴重,兩三年可能就不能滲下水了。
11)人工維護體力強度大,現在工人越來越不能吃苦了,需要用機械,而很多情況下需要深度維護的填料池沒法用機械,故造成長期SS等物質累計,直至徹底崩潰。所以還是前處理SS必須做好處理才行。

閱讀全文

與污水快滲土地處理系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燒結機廢水 瀏覽:773
廢水木質素如何處理 瀏覽:80
混凝沉澱池對工業廢水的去除率 瀏覽:922
賣飲水機水卡怎麼掙錢 瀏覽:541
奧拓用什麼機油濾芯最好 瀏覽:195
蒸餾水能做化妝品嗎 瀏覽:404
污水降氨氮PH范圍 瀏覽:163
飲水機里進入異物了怎麼辦 瀏覽:264
直飲凈水器有什麼用 瀏覽:405
污水泵浮球控制 瀏覽:94
廣州廢水零排放設備 瀏覽:687
過濾水中的不溶解雜質 瀏覽:244
雅馬哈r6多少公里換機油濾芯 瀏覽:683
市政污水管安全技術交底 瀏覽:282
凈水機組合閥是什麼配件 瀏覽:168
朗逸的空調濾芯怎麼裝 瀏覽:292
光面樹脂瓦好還是毛面樹脂瓦好 瀏覽:676
環氧樹脂加工品 瀏覽:274
epp回用 瀏覽:559
飲水機反滲透裝置 瀏覽: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