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廢水中油的測定實驗結果分析

廢水中油的測定實驗結果分析

發布時間:2021-12-20 23:15:03

A. 含油污水測定哪些指標

需要測定含油量和含鹽量。

B. 實驗結果及分析怎麼寫

1、實驗名稱以及姓名學號:

要用最簡練的語言反映實驗的內容。如驗證某程序、定律、演算法,可寫成「驗證什麼」、「分析什麼」等。

2、實驗日期和地點:

比如2020年4月25日,物理實驗室。

3、實驗目的:

目的要明確,在理論上驗證定理、公式、演算法,並使實驗者獲得深刻和系統的理解,在實踐上,掌握使用實驗設備的技能技巧和程序的調試方法。一般需說明是驗證型實驗還是設計型實驗,是創新型實驗還是綜合型實驗。

4、實驗設備(環境)及要求:

在實驗中需要用到的實驗用物,葯品以及對環境的要求。

5、實驗原理:

在此闡述實驗相關的主要原理。

6、實驗內容:

這是實驗報告極其重要的內容。要抓住重點,可以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考慮。這部分要寫明依據何種原理、定律演算法、或操作方法進行實驗。詳細理論計算過程。

7、實驗步驟:

只寫主要操作步驟,不要照抄實習指導,要簡明扼要。還應該畫出實驗流程圖(實驗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再配以相應的文字說明,這樣既可以節省許多文字說明,又能使實驗報告簡明扼要,清楚明白。

(2)廢水中油的測定實驗結果分析擴展閱讀

實驗報告的寫作對象是科學實驗的客觀事實,內容科學,表述真實、質朴,判斷恰當。實驗報告以客觀的科學研究的事實為寫作對象,它是對科學實驗的過程和結果的真實記錄,雖然也要表明對某些問的觀點和意見,但這些觀點和意見都是在客觀事實的基礎上提出的。

確證性是指實驗報告中記載的實驗結果能被任何人所重復和證實,也就是說,任何人按給定的條件去重復這頂實驗,無論何時何地,都能觀察到相同的科學現象,得到同樣的結果。

C. 餐飲廢水中油的含量的測定

1、用紅外光度法測定水體中的油
通過對紅外光度法測定水質中石油類和動植物油方法的實際應用,對該方法的檢出限、精密度、准確度等進行測定,結果與標准方法基本一致。實驗著重對各種油品的萃取效率進行測定。5種不同油品的四氯化碳萃取率均在95%~101%之間。實驗結果表明,將紅外光度法測定油類作為環境監測的統一方法具有實際意義。

相關具體信息量太大(含具體實驗檢測操作過程),你可查看:
http://www.labbase.net/News/ShowNewsDetails-4-12-D696685FAB3417AF.html

2、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廢水中油的含量

相關資料下載地址: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XJB200701018.htm

D. 廢水含油量的測定實驗中加氯化鈉的目的是什麼

用氯化銀,因為硫化銀的溶解度要小於硫化銅,除去更徹底

E. 實驗結果與分析

1.斷裂單側與砂體相連

(1)當砂層1比砂層2滲透率小(相差2.76倍)時情形。油首先充滿斷層帶F,並很快運移到斷層帶F的頂部,當注入時間為30h11min,注油量為36.24mL時,油開始進入砂層。由於砂層1位於砂層2的上方,相對砂層1的油柱高度較大,足以克服進入砂層1的毛細管阻力,故油仍然首先充注砂層1,當注入時間為63h3min時,注入量為75.66mL,油在k1層運移了4cm。

(2)當砂層1的滲透率大於砂層2(相差2.76倍)時情形。油優先充注砂層1,隨著充注油量的增加,砂層2亦有油充注,但含油飽和度相對較小。油首先充滿斷層帶F,並很快運移到斷層帶F的頂部,當注入時間為23h15min,注入量為27.89mL時,油開始進入滲透率較大的上部砂層1,並在砂層1側向運移,運移速率為0.011cm/min。當注入時間為52h54min,注入量為63.48mL時,油開始進入滲透率較小的下部砂層2。當注入時間62h13min,注入量74.67mL時,油運移到砂層1右邊界,隨後砂層1顏色逐漸加深,砂層2不斷向前運移。當注入時間86h04min,注入量103.26mL時,砂層2的油運移了15cm。

2.斷裂兩側與砂體相連

(1)當斷裂帶兩側砂體為層內均質砂體時(砂層1的滲透率k1等於砂層2的滲透率k2):當油連續充注時,油氣首先沿斷裂帶向上運移至頂部,然後沿蓋層下部向斷層兩側的砂層側向運移,其中沿斷層上升盤砂層充注的油較多,斷層下降盤砂體油的充注較小。隨充注量的不斷增加,運移通道也不斷加寬,至實驗達到穩定時,斷層上升盤砂層為油運移的主要通道。

(2)當斷裂帶兩側砂體為層內非均質時情形。①砂層1滲透率(k1)大於砂層2的滲透率(k2)時(相差3.5倍),在連續充注條件時,至實驗達到穩定時,只有斷裂上升盤的砂層1為油運移的有效通道,充注的油比較多,而砂層2基本為水層,斷裂下降盤的砂層1充注很少量的油,而砂層2沒有油的充注。②砂層1的滲透率(k1)小於砂層2的滲透率(k2)時(相差3.5倍),油連續充注時,斷裂上升盤的砂層1和砂層2均可成為油的運移通道,但滲透率較大的砂層2的輸導油的能力更強一些,充注的油更多,而斷裂下降盤的砂層1和砂層2沒有油的充注。

(3)當斷裂帶兩側砂體為層間均質砂體時(砂層1的滲透率k1等於砂層2的滲透率k2

連續充注時,只有斷裂帶上、下兩盤的砂層1可形成油的運移通道,但上升盤的砂層1輸導能力更強一些,同時上升盤的砂層2亦有部分的油進入,但在實驗條件下,未能形成油的連續的運移通道。因此,當斷裂帶兩側砂體為層間和層間均質砂體時,連續注油條件下,油的運移通道和運移量存在著差異。

3.順向階梯狀斷裂

(1)當砂層1的滲透率小於砂層2時(相差2.76倍),即k1<k2時情形。油首先充注F1斷層帶,並運移到斷層帶的頂部。當注入時間為107m in,注油量為20.14m L時,F1斷層帶的油開始進入左邊的砂層1。隨後油繼續充注F1斷層帶,並在左邊的砂層1中不斷運移,當注入時間為2449m in,注油量為48.99m L時,左邊砂層1中的油已運移到右邊界,並進入到F2斷層帶,從上到下開始充注F2斷層帶。當注入時間為2782m in,注油量為55.64m L時,F1斷層帶的油開始進入左邊的砂層2,隨著注油量的增加,左邊砂層2的油運移到右側邊界並進入到F2斷層帶。當注入時間為6238m in,注油量為124.75m L時,F2斷層帶的油開始進入中間的砂層2,並沿中間砂層2上部進入F3斷層帶,同時油開始進入中部砂層1。當注入時間為13080m in,注油量為322.55m L時,油已完全充滿F2斷層帶,中部砂層1的油已運移到右側邊界,中部砂層2的油基本充滿,F3斷層帶的上半部分已完全充滿油,同時有油開始進入右邊砂層2。至實驗結束時,即注油18281m in,注油量519.42m L時,F3斷層帶基本完全充滿油,右邊砂層2也基本充滿油,同時油開始進入右邊砂層1。因此,由於砂層1位於砂層2的上方,相對於砂層1的油柱高度較大,足以克服砂層1的毛細管阻力,當油進入砂層2時,亦有一部分進入砂層1,但相同條件下,砂層2的含油飽和度大於砂層1。

(2)當砂層1的滲透率大於砂層2(相差2.76倍),即k1>k2時情形。油優先充注滿位於上方且滲透率較大的砂層1,隨著注油量的增大,階梯斷層系統中位於下方的砂層1和砂層2均可成為油的輸導層,但在階梯斷層最上方的砂層1優先聚集成藏,只有當注油量較大時,階梯狀斷層最上方的砂層2才能聚集成藏。

4.反向階梯狀斷裂

(1)當砂層1的滲透率小於砂層2時(相差2.76倍),即k1<k2時情形。在本實驗中,雖然砂層1的滲透率小於砂層2,但由於砂層1位於砂層2的上方,相對於砂層1的油柱高度較大,足以克服砂層1的毛細管阻力,因此當油進入砂層2時,亦有一部分進入砂層1,並且在一定的條件下,油首先進入砂層1,從而導致砂層1和砂層2均發生油的充注,但相同條件下,砂層2的含油飽和度大於砂層1。

(2)當砂層1的滲透率大於砂層2(相差2.76倍),即k1>k2時情形。油首先充注F1斷層帶,然後進入位於上方且滲透率較大的砂層1,並沿該砂層上傾方向運移,分別進入F2和F3斷層帶及其上部的砂層l。隨著注油量的增大,階梯斷層系統中位於下方,靠近油源的砂層1和砂層2均可成為油的輸導層,均含油,當供油量不太充足時,階梯斷層最上方的砂層1可以聚集成藏,只有當注油量較大時,階梯狀斷層最上方的砂層2才能聚集成藏。

上述順向和反向階梯狀斷裂模型的模擬實驗,可以解釋百色盆地北部斷階帶沿順向和反向階梯狀斷裂分布的一些砂體為什麼含油,而另一些砂體為什麼不含油,在什麼情況下含油,在什麼情況下不含油,以及含油量的多少等問題。

5.地壘構造

模型5主要模擬雷公油田等的成藏問題。其中右側注油速率和注油量較大,代表田東凹陷的生油量較大,而左側注油速率較小,代表了頭塘凹陷的生油量較小。

(1)當砂層1的滲透率小於砂層2(相差2.76倍),即k1<k2時情形。因右側注油速率大,油先充注右F1´斷層帶,隨後充注左F1斷層帶,當注入時間為270m in,注油總量為13.49m L時,油基本充滿右F1´斷層帶,同時右F1´斷層帶有油開始進入其左側的砂層1。當注入時間為1350m in,注油總量為67.51m L時,油基本充滿右F1´斷層帶左側砂層1,並進入右F2´斷層帶,同時右F1´斷層帶有油進入其左側的砂層2,而左F1層亦有油開始進入其右側的砂層1,同時有油進入左F2層。當注入時間為3702min,注油總量為184.87mL時,油完全充滿左F1斷層帶右側的砂層1,而右F2´斷層帶的油通過其左側的砂層1、砂層2,與左F2斷層帶的油匯合。隨後注油壓力的進一步增加,油繼續充注F2和F2´斷層帶及各砂層1、砂層2。當注入時間為4758m in,注油總量為237.67mL時,油完全充滿右F2´斷層帶,同時左F1斷層帶的油通過其右側的砂層2進入左F斷層帶。當注入時間為8542min,注油總量為426.88mL時,油基本完全充滿各砂層1、砂層2。因此在一定的注油量情況下,地壘構造最高處及其兩側的砂層1和砂層2均可聚油成藏。

(2)當砂層1的滲透率大於砂層2(相差2.76倍),即k1>k2時情形。與上述實驗結果不同,若注油量不足,則油可能僅在砂層1聚集成藏,只有注油量較充足情況下,砂層2才可成藏。

上述實驗結果揭示了雷公油田的油氣成藏問題。在雷公油田兩側窪陷供油量不同的情況下,由斷層和非均質砂體組成的油氣輸導網路導致油氣運移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因此,在深入、細致的地質研究基礎上,結合模擬實驗研究成果,我們可以更加深入地認識雷公油田的油氣成藏問題,從而提高油氣勘探成功率。

6.主、次斷裂系統

(1)當k1<k2時,由於次生斷裂靠近油源主斷裂,因此導致油優先進入次生斷裂,並在其兩側的砂體中聚集成藏。只有當注油量較大時,油也可通過輸導砂層進入另一非油源主斷裂及其相鄰的砂層,並在其中聚集成藏。因此,在本類實驗模型中,如果供油量不太大,油氣主要在靠近油源主斷裂的次生斷裂及其砂體中聚集成藏,遠離油源主斷裂的砂體則不含油。只有當供油量較大時,遠離油源主斷裂的砂體才可能含油。

(2)當k1>k2時,油的運移情況就與前面的不一致,在同樣注油量或注油量更大時,油主要在砂層1和斷裂帶中運移,並在砂層1中的一些上傾部位聚集成藏。因此,在該類實驗模型中,無論是靠近油源主斷層的次生斷裂周圍的砂層1,還是遠離油源主斷層的砂層1,都有油的充注,都可能含油。

F. 污水中的含油量,都用什麼分析方法

含油廢水主要來自於石油,石化,鋼鐵,焦化,煤氣站,機械加工回等工業部門。廢水中的油污答染物,除了至少為1.1重量焦油的相對密度,小於1油物質的廢水中的相對密度的其餘部分通常是三種狀態。 (1)浮動油滴尺寸大於100微米,從廢水中容易地分離。 (2)分散的油。間10液滴直徑100μm左右,肯浮在水面上。 (3)乳化油,液滴尺寸小於10微米,容易從廢水分離。由於在工業部門中含油污水的濃度差排出大,如在煉油過程中產生的廢水,中石油大約為1501000mg / L時,焦化約500廢水焦油含量為800mg到/ L,廢水排放氣體站高達2000的焦油含量為3000mg / L。因此,含油廢水處理的應先用隔油,浮油或重油回收,60%的處理效率,以80%的油在水中的約100至200毫克/ L,廢水的乳化油和分散油更難以治療,應該防止或減輕乳化。一種方法是要注意減少油浪費在製造過程中的乳化;第二,在此過程中,以最小化的次數,泵提升的廢水,以免增加乳化程度。處理方法常用的浮選法和破乳。

G. 廢水中動植物油脂的測定方法

嘗試一下破乳劑吧。

H. 廢水測含油量的方法,

你別告訴我說不用國標啊!

重量法
原理以硫酸酸化水樣用石油醚萃取礦物油蒸除石油醚後稱其重量此法測定的是酸化樣品中可被石油醚萃取的且在試驗過程中不揮發的物質
總量溶劑去除時使得輕質油有明顯損失由於石油醚對油有選擇地溶解因
此石油的較重成分中可能含有不為溶劑萃取的物質
儀器
1.分析天平
2.恆溫箱
3.恆溫水浴鍋
4.1000mL 分液漏斗
5.乾燥器
6.直徑11cm 中速定性濾紙
試劑
1.石油醚將石油醚沸程30 60 重蒸餾後使用100mL 石油醚的蒸
干殘渣不應大於0.2mg
中國化工儀器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
權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復制
2.無水硫酸鈉在300 馬福爐中烘1h 冷卻後裝瓶備用
3.1+1 硫酸
4.氯化鈉
測定步驟
1.在採集瓶上作一容量記號後以便以後測量水樣體積將所收集的大約
1L 已經酸化pH 2 水樣全部轉移至分液漏斗中加入氯化鈉其量約為
水樣量的8% 用25mL 石油醚洗滌采樣瓶並轉入分液漏斗中充分搖勻3min
靜置分層並將水層放入原采樣瓶內石油醚層轉入100mL 錐形瓶中用石油醚
重復萃取水樣兩次每次用量25mL 合並三次萃取液於錐形瓶中
2.向石油醚萃取液中加入適量無水硫酸鈉加入至不再結塊為止加蓋後
放置0.5h 以上以便脫水
3.用預先以石油醚洗滌過的定性濾紙過濾收集濾液於100mL 已烘乾至恆
重的燒杯中用少量石油醚洗滌錐形瓶硫酸鈉和濾紙洗滌液並入燒杯中
4.將燒杯置於65 5 水浴上蒸出石油醚近於後再置於65 5 恆溫箱內
烘乾1h 然後放入乾燥器中冷卻30min 稱量
計算
中國化工儀器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
權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復制
式中 W1 燒杯加油總重量g
W2 燒杯重量g
V水樣體積mL
注意事項
1.分液漏斗的活塞不要塗凡士林
2.測定廢水中石油類時若含有大量動植物性油脂應取內徑20mm 長
300mm 一端呈漏斗狀的硬質玻璃管填裝100mm 厚活性層析氧化鋁在
150 160 活化4h 未完全冷卻前裝好柱然後用10mL 石油醚清洗將石
油醚萃取液通過層析柱除去動植物性油脂收集流出液於恆重的燒杯中
3.采樣瓶應為清潔玻璃瓶用洗滌劑清洗干凈不要用肥皂應定容采樣
並將水樣全部移入分液漏斗測定以減少油附著於容器壁上引起的誤差

I. 實驗結果及分析

1.常規實驗結果

四塊全直徑岩心的取心資料及常規孔隙度、滲透率、初始含油飽和度及水驅油采出程度等常規實驗結果見表4-1。

表4-1 四塊全直徑岩心的取心資料及常規實驗結果

2.核磁孔隙度

圖4-1~4-4分別是1~4號岩心在100%飽和水狀態下,取回波時間0.6ms和等待時間8000ms時測得的核磁共振T2譜,利用圖4-1~4-4計算核磁孔隙度。核磁孔隙度測量的物理基礎是:樣品的核磁信號大小與樣品內流體(如油、氣、水等)中所含的氫核(1H)數目成正比即與流體量成正比,對100%飽和水的岩心而言,核磁信號大小就與孔隙體積即孔隙度成正比。岩心核磁孔隙度的測量方法是:首先對定標樣進行核磁共振T2測量,所有測量參數與岩心均相同,建立單位體積定標樣核磁信號大小與孔隙度的相關關系,即核磁孔隙度測量的刻度關系式;然後對100%飽和水狀態下的岩心進行核磁共振T2測量,計算單位體積岩心核磁信號大小,對照用定標樣建立的核磁孔隙度測量刻度關系式,即可計算得到岩心的核磁孔隙度。所分析4塊全直徑岩心核磁孔隙度的實驗測量結果見表4-2,核磁孔隙度與常規孔隙度的相關關系如圖4-5所示,從圖中可直觀看出,核磁孔隙度與常規孔隙度接近。

圖4-1 1號(沈223)岩心核磁共振T2譜的頻率分布和累積分布

圖4-2 2號(沈625-12-12(2-10/15))岩心核磁共振T2譜的頻率分布和累積分布

圖4-3 3號(沈625-12-12(3-6/15))岩心核磁共振T2譜的頻率分布和累積分布

圖4-4 4號(更沈169岩心)核磁共振T2譜的頻率分布和累積分布

圖4-5 四塊全直徑岩心的核磁孔隙度與常規孔隙度相關關系

3.核磁共振可動流體

利用圖4-1~4-4計算核磁共振可動流體飽和度。可動流體飽和度計算首先需要確定可動流體T2截止值。大量低滲透岩心室內核磁共振分析實驗結果表明,對於低滲透岩心而言,可動流體T2截止值通常取16.68ms,且可動流體T2截止值通常位於T2譜上兩峰(表徵可動流體的譜峰和表徵束縛流體的譜峰)之間的交匯點(凹點)附近。本項實驗所分析四塊全直徑岩心的可動流體峰與束縛流體峰之間的交匯點均在16.68ms附近(1號岩心偏右一個點,2號岩心偏左一個點,4號岩心偏右兩個點,3號岩心正好在16.68ms點處),因此對於本項實驗所分析的四塊全直徑岩心而言,可動流體T2截止值可取16.68ms。可動流體飽和度的計算方法是:首先對T2譜上大於可動流體T2截止值各點的幅度求和,然後再對T2譜上所有點的幅度求和,最後用大於可動流體T2截止值各點的幅度和除以所有點的幅度和即可計算得到可動流體飽和度。所分析四塊全直徑岩心可動流體飽和度的實驗測量結果見表4-2,可動流體飽和度與常規孔隙度的相關關系如圖4-6所示,與空氣滲透率的相關關系如圖4-7所示,從圖中可直觀看出,可動流體飽和度與孔隙度、滲透率之間的相關關系均很差,與滲透率之間的相關關系略好於孔隙度。

已知核磁孔隙度和可動流體飽和度後,容易求得可動流體孔隙度和束縛流體飽和度,可動流體孔隙度等於核磁孔隙度乘以可動流體飽和度,束縛流體飽和度等於100減去可動流體飽和度。所分析四塊全直徑岩心可動流體孔隙度和束縛流體飽和度的實驗測量結果見表4-2。

表4-2 四塊全直徑岩心的核磁共振實驗測量結果

圖4-6 四塊全直徑岩心的可動流體飽和度與常規孔隙度相關關系

圖4-7 四塊全直徑岩心的可動流體飽和度與空氣滲透率相關關系

4.核磁滲透率

利用圖4-1~4-4分析計算核磁滲透率,計算過程中,選用了如下兩個常用的經驗公式:

裂縫性儲層流體類型識別技術

式中:BVM——實測可動流體百分數;

BVI——實測束縛水飽和度;

φnmr——核磁孔隙度(式4-1取百分數,式4-2取小數);

T2g——T2幾何平均值(ms);

Knmr1、Knmr2——核磁滲透率(×10-3μm2);

C1、C2——待定系數。

T2幾何平均值(T2g)的計算方法是:

裂縫性儲層流體類型識別技術

式中:i=1~100,代表T2譜上的100個點,Ti和ni分別代表各點處的T2弛豫時間及其相應的幅度。

待定系數C1和C2的計算方法是:用核磁孔隙度和常規滲透率代入式4-1可計算得到每塊岩心的C1值,同理用核磁孔隙度和常規滲透率代入公式4-2可計算得到每塊岩心的C2值,所分析四塊全直徑岩心的C1和C2值的計算結果見表4-2。

岩心核磁滲透率的計算方法是:所分析四塊全直徑岩心的C1平均值為1.430,將該值和各岩心的核磁孔隙度、BVM、BVI值代入式4-1,可求得每塊岩心用式4-1計算得到的核磁滲透率Knmr1值,結果見表4-2;同理,將所分析四塊全直徑岩心的C2平均值(140659.5)和核磁孔隙度、T2g值代入式4-2,可求得每塊岩心用式4-2計算得到的核磁滲透率Knmr2值,結果見表4-2。

如圖4-8所示是四塊全直徑岩心核磁滲透率Knmr1與常規的空氣滲透率之間相關關系的直觀顯示,圖4-9是核磁滲透率Knmr2與空氣滲透率之間相關關系的直觀顯示。分析圖4-8和圖4-9可直觀看出,圖中各點偏離對角線較遠,表明核磁滲透率與常規滲透率相差較大。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如下三點:①四塊全直徑岩心的孔隙度均極低;②四塊全直徑岩心之間岩石礦物組成差異很大;③四塊全直徑岩心之間裂縫發育程度差異很大。

5.不同回波時間條件下的T2譜比較

保持其它測量參數不變,僅改變回波時間,對100%飽和水狀態下的四塊全直徑岩心均分別進行了四個不同回波時間(0.6ms、1.2ms、2.4ms和4.8ms)條件下的核磁共振T2測量,還對四塊全直徑岩心在飽和油束縛水狀態下進行了同樣的測量。圖4-10a是1號岩心在100%飽和水狀態下四個不同回波時間條件下測得的核磁共振T2譜直觀比較,圖4-10b是1號岩心在飽和油束縛水狀態下四個不同回波時間條件下測得的核磁共振T2譜直觀比較,同理,圖4-11~4-13分別是2~4號岩心在100%飽和水狀態和飽和油束縛水狀態下四個不同回波時間條件下測得的核磁共振T2譜直觀比較。四塊岩心兩種不同狀態四個不同回波時間條件下核磁共振T2譜特徵的分類統計結果見表4-3。

圖4-8 四塊全直徑岩心的核磁滲透率(Knmr1)與空氣滲透率相關關系

圖4-9 四塊全直徑岩心的核磁滲透率(Knmr2)與空氣滲透率相關關系

圖4-10a 1號岩心飽和水狀態四個不同回波時間下的T2譜直觀比較

圖4-10b 1號岩心飽和油束縛水狀態四個不同回波時間下的T2譜直觀比較

圖4-11a 2號岩心飽和水狀態四個不同回波時間下的T2譜直觀比較

圖4-11b 2號岩心飽和油束縛水狀態四個不同回波時間下的T2譜直觀比較

圖4-12a 3號岩心飽和水狀態四個不同回波時間下的T2譜直觀比較

圖4-12b 3號岩心飽和油束縛水狀態四個不同回波時間下的T2譜直觀比較

圖4-13a 4號岩心飽和水狀態四個不同回波時間下的T2譜直觀比較

圖4-13b 4號岩心飽和油束縛水狀態四個不同回波時間下的T2譜直觀比較

分析圖4-10~4-13和表4-3可看出:①隨著回波時間的延長,由於擴散弛豫作用得到加強,使得T2譜的右邊譜峰明顯左移(表現為移譜效應),同時T2譜的左邊譜峰明顯右移(部分短弛豫組分被丟失掉),T2譜的分布范圍變窄,幅度減小,T2幾何平均值(T2g)增大;②所分析四塊全直徑岩心的T2譜均具有上述變化規律;③岩心在100%飽和水和飽和油束縛水兩種不同狀態下,上述規律相似。

表4-3 四塊全直徑岩心四個不同回波時間(TE)下的T2譜比較分類統計表

6.不同恢復時間條件下的T2譜比較

保持其它測量參數不變,僅改變等待時間,對100%飽和水狀態下的四塊全直徑岩心均分別進行了四個不同等待時間(8000ms、4000ms、2000ms和500ms)條件下的核磁共振T2測量,還對四塊全直徑岩心在飽和油束縛水狀態下進行了同樣的測量。圖4-14a是1號岩心在100%飽和水狀態下四個不同等待時間條件下測得的核磁共振T2譜直觀比較,圖4-14b是1號岩心在飽和油束縛水狀態下四個不同等待時間條件下測得的核磁共振T2譜直觀比較,同理,圖4-15~4-17分別是2號~4號岩心在100%飽和水狀態和飽和油束縛水狀態下四個不同等待時間條件下測得的核磁共振T2譜直觀比較。四塊岩心兩種不同狀態四個不同等待時間條件下核磁共振T2譜特徵的分類統計結果見表4-4。

表4-4 四塊全直徑岩心四個不同等待時間(TW)下的T2譜比較分類統計表

分析圖4-14~4-17和表4-4可看出:①改變恢復時間對T2譜的右邊譜峰(長弛豫組分)有明顯影響,但對T2譜的左邊譜峰(短弛豫組分)影響很小;②對於裂縫較發育的1號和4號岩心而言,等待時間應取4000ms以上,等待時間取4000ms時的T2譜與8000ms時的T2譜相比基本不變,但等待時間取2000ms和500ms時,T2譜右邊譜峰的幅度明顯降低,等待時間越短,降低越多;③對於裂縫不發育的2號和3號岩心而言,等待時間取2000ms以上即可,等待時間取2000ms時的T2譜與4000ms和8000ms時的T2譜相比基本不變,但等待時間取500ms時,T2譜右邊譜峰的幅度明顯降低;④岩心在100%飽和水和飽和油束縛水兩種不同狀態下,上述規律相似。

7.不同飽和狀態下的T2譜比較

圖4-18是1號岩心在100%飽和水、飽和油束縛水和水驅剩餘油三個不同驅替狀態下核磁共振T2譜的直觀比較,同理,圖4-19~4-21分別是2~4號岩心三個不同驅替狀態下核磁共振T2譜的直觀比較,三個不同驅替狀態下核磁共振測量的測量參數均相同,回波時間取0.6ms,等待時間取8000ms。從圖4-18~4-21中可直觀看出,對同一塊岩心而言,三個不同驅替狀態下的核磁共振T2譜基本相同,表明岩心內飽和的原油(1號油樣,凝析油)與大孔隙內的水具有基本相同的核磁共振響應特徵。

圖4-14a 1號岩心飽和水狀態四個不同等待時間下的T2譜直觀比較

圖4-14b 1號岩心飽和油束縛水狀態四個不同等待時間下的T2譜直觀比較

圖4-15a 2號岩心飽和水狀態四個不同等待時間下的T2譜直觀比較

圖4-15b 2號岩心飽和油束縛水狀態四個不同等待時間下的T2譜直觀比較

圖4-16a 3號岩心飽和水狀態四個不同等待時間下的T2譜直觀比較

圖4-16b 3號岩心飽和油束縛水狀態四個不同等待時間下的T2譜直觀比較

圖4-17a 4號岩心飽和水狀態四個不同等待時間下的T2譜直觀比較

圖4-17b 4號岩心飽和油束縛水狀態四個不同等待時間下的T2譜直觀比較

圖4-18 1號岩心三個不同驅替狀態下的T2譜直觀比較

圖4-19 2號岩心三個不同驅替狀態下的T2譜直觀比較

圖4-20 3號岩心三個不同驅替狀態下的T2譜直觀比較

圖4-21 4號岩心三個不同驅替狀態下的T2譜直觀比較

8.高分辨CT成像

CT圖像反映岩石內部的岩石密度分布,岩石內部某點處的岩石密度越大則圖像越亮,反之圖像越暗,因此岩石內部的裂縫在CT圖像上顯示為暗條帶(有效的低密度裂縫,裂縫內充填物疏鬆)或亮條帶(無效的高密度裂縫,裂縫內充填物緻密)。圖4-22是1號(沈223)岩心三個橫截面上的高分辨CT圖像,從圖中可直觀看出,該岩心內裂縫發育,裂縫個數多,呈交錯網狀分布,但裂縫寬度窄,且裂縫內填充物多,填充物的次生溶蝕作用弱。圖4-23是2號(沈625-12-12(2-10/15))岩心三個橫截面上的高分辨CT圖像,圖4-24是3號(沈625-12-12(3-6/15))岩心三個橫截面上的高分辨CT圖像,該兩塊岩心內裂縫均不發育,裂縫個數少,且裂縫寬度窄,裂縫內填充物多,填充物的次生溶蝕作用弱。圖4-25是4號(更沈169)岩心四個橫截面上的高分辨CT圖像,該岩心內裂縫發育,與1號岩心不同,岩心內裂縫寬度寬,但裂縫個數少,部分裂縫為低密度縫(裂縫內填充物少,填充物的次生溶蝕作用強),另有部分裂縫為高密度縫(裂縫內填充物緻密,填充物的次生溶蝕作用弱)。

比較岩心的高分辨CT圖像和核磁共振T2譜可以發現,裂縫(低密度縫)在T2譜上具有明顯的響應特徵。裂縫內流體的T2弛豫時間比基岩孔隙內流體的T2弛豫時間要大很多,因此裂縫發育岩心(1號和4號)T2譜的右邊譜峰幅度大,分布范圍寬,4號岩心的T2譜具有三峰態,右邊峰對應於裂縫孔隙,這類岩心可動流體飽和度高,而裂縫不發育岩心(2號和3號)T2譜的右邊譜峰幅度小,分布范圍窄,這類岩心可動流體飽和度低。

9.原油的T1、T2弛豫時間

對1號油樣(凝析油)進行了6個不同溫度(對應於6個不同粘度)條件下的T1、T2弛豫時間測量,對2號油樣(高凝油)進行了8個不同溫度(對應於8個不同粘度)條件下的T1、T2弛豫時間測量,實驗測量結果見表4-5,1號油樣6個不同溫度條件下的T1、T2弛豫時間測量結果直觀顯示如圖4-26所示,2號油樣8個不同溫度條件下的T1、T2弛豫時間測量結果直觀顯示如圖4-27所示。實驗結果表明,1號油樣(凝析油)具有與水溶液相似的核磁共振特徵。

圖4-22 1號(沈223)岩心三個橫截面上的高分辨CT圖像

圖4-23 2號(沈625-12-12(2-10/15))岩心三個橫截面上的高分辨CT圖像

圖4-24 3號(沈625-12-12(3-6/15))岩心三個橫截面上的高分辨CT圖像

圖4-25 4號(更沈169)岩心四個橫截面上的高分辨CT圖像

表4-5 不同溫度條件下兩個原油樣品的T1、T2弛豫時間測量結果

圖4-26 1號油樣(凝析油)6個不同溫度條件下的T1、T2弛豫時間測量結果直觀顯示

圖4-27 2號油樣(高凝油)8個不同溫度條件下的T1、T2弛豫時間測量結果直觀顯示

J. 廢水中石油類物質怎麼測定

石油類有專門的測油儀可以測。你想知道那段廢水石油類的含量,你就內取那段的水咯。一般工業容生產中都有除油工藝,特別是電鍍,表面氧化廠,直接去這兩種廠取就可以。水.處.理問題可到環-保-通進行交流。石油類主要含芳香烴、烷烴、環烷烴的混合物,原水可以從電鍍廠、機械廠等獲得。

閱讀全文

與廢水中油的測定實驗結果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深圳濾芯怎麼樣 瀏覽:980
濾芯沖洗時為什麼不能搖晃 瀏覽:510
沁園凈水器濾芯都有什麼型號 瀏覽:933
小區綠化用水的回用表 瀏覽:199
空氣凈化器怎麼安裝正確 瀏覽:899
可用於表徵環氧樹脂固化 瀏覽:750
怎麼做好污水處理成本的日常管理 瀏覽:429
a6空調濾芯和什麼車一樣 瀏覽:206
現代千里馬空調濾芯在哪裡 瀏覽:722
用泡椒泡回孑白怎麼做 瀏覽:298
供應室水處理設備原理 瀏覽:20
豆漿機過濾網更換教程 瀏覽:53
利歐污水提升器的原理 瀏覽:313
市政給水雨污水如何進行設計 瀏覽:707
純化水系統換ro膜需做驗證嗎 瀏覽:858
飲水機一直燒水是什麼原因 瀏覽:898
污水管道下水口如何安裝 瀏覽:226
酚醛樹脂是有機物還是無機物 瀏覽:9
碧然德過濾是軟水嗎 瀏覽:921
繞線濾芯是什麼 瀏覽: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