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農村生活污水流失率

農村生活污水流失率

發布時間:2021-12-18 20:00:01

⑴ 農村的生活污水COD測出來一般是多少

城市污水主要組各種污水、工業廢水城市降雨徑流混合水城市污水90%水其餘固體物質除含較高機物及氮、磷、等機物含病原微物較懸浮物及重金屬等 水普遍含各種污染物: 一、懸浮物:般二00~500毫克/升候超一000毫克/升其機膠體顆粒容易吸附機毒物、重金屬、農葯、病原菌等形危害復合污染物懸浮物經混凝、沉澱、濾等與水離形污泥除 二、病原體:包括病菌、寄蟲、病毒三類見病菌腸道傳染病菌每升污水達幾百萬傳播霍亂、傷寒、腸胃炎、嬰腹瀉、痢疾等疾病見寄蟲阿米巴、麥絲蟲、蛔蟲、鞭蟲、血吸蟲、肝吸蟲等造各種寄蟲病病毒種類僅糞尿百餘種見腸道病毒、腺病毒、呼吸道病毒、傳染性肝炎病毒等每升污水病毒達50萬漆000萬 三、需氧機物: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油脂、氨基酸、脂肪酸、酯類等其濃度用五化需氧量(BOD5)表示用總需氧量(TOD)、總機碳(TOC)、化需氧量(COD)等指標結合起評價用BOD5與COD比例反映污水化降解性用微物呼吸氧量隨間變化曲線反映化降解快慢據選擇處理案(見圖)城市污水BOD5般每升三00~500毫克造紙、食品、纖維等工業廢水高達每升數千毫克 四、植物營養素:污水、食品工業廢水、城市面徑流污水都含植物營養物質──氮磷城市污水磷含量原先每每一千克,近由於量使用含磷洗滌劑含量顯著增加自洗滌劑磷占污水磷含量三0~漆5%占面徑流污水磷含量一漆%左右氮素主要源食品、化肥、焦化等工業廢水及城市面徑流糞便硝酸鹽、亞硝酸鹽、銨鹽、磷酸鹽些機磷化合物都植物營養素能造面水體富營養化、海水赤潮肥水硝酸鹽含量高飲水定毒性能腸胃原亞硝酸鹽引起腸原性青紫症亞硝酸鹽體內與仲胺合亞硝胺類物質能致畸作用、致癌作用美進口普衛欣 貓 城市污水除含四類普遍存污染物外隨污染源同能含種機污染物機污染物氟、砷、重金屬、酚、氰、機氯農葯、氯聯苯、環芳烴

⑵ 我國城市和農村人均生活污水排放量是多少請提供相應文件和出處,感激不盡!

一般取給水量的85%為污水量,也就是說人均給水120立方/d,污水量就是102立方/d。

⑶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污染物排放標準是什麼

農村自然條件比較優越,稍加註意即可。工業化學成分含量,不良微生物蟲卵等版不可直接排放權。必須經過處理,初級凈化分解。農葯,塑料 粉石渣水 的直接排放到河流,直接埋到土地都不可,這都是常識。總結一句話就是 所有的排放廢棄物,必須經過一級處理後 才能與大自然直接接觸。塑料等不能降解的成分 埋到土裡半個世紀也都在那,農葯 電池重金屬 大量化肥大量的企業廢氣廢水等化學成分這類排泄物,就必須處理 反應 降解,才能放到大自然。微生物類 比方說糞便 大量腐肉,爛水果菜葉子海鮮殼,這些可以密閉發酵另作用途,有病的死家禽必須火化。大自然養育了所有人,保護自然環境是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

⑷ 人均生活污水量

城市居民(成年人)24小時正常生活污水量 200L
農村居民(成年人)24小時正常生活污水量 120--180L

⑸ 農村人均污水日排放量是多少最好提供權威出處。謝謝!

100升 因為農村用的是井水,不要錢

⑹ 農村生活污水的一般指標大約是多少

目前,全國不一致,只有浙江領先,制訂了一個標准:

⑺ 農村水污染現狀

污染成因
1、農業生產本身
首先,從近年來的農業生產本身的發展來看。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國農業生產方式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往昔的農家肥等有機肥料被農葯、化肥的廣泛使用所取代。近20年來,我國化肥的畝使用量已經超過世界平均畝使用量的一倍多。目前,我國農業每年的化肥使用量已經超過4000萬噸,而利用率卻只有30%—40%。農葯的年使用量達120萬噸以上,其中10%—20%附在植物體上,其餘都散落在土壤和水中 。並且,農葯化肥和地膜的使用量有逐年大幅提高的趨勢。這不僅帶來了土壤的板結、酸化、土質和肥力的惡化,更重要的是化肥、農葯等污染物通過農田排水及地表徑流等方式進入地表水體,引起地表水體的富營養化。與此同時,又滲入到地下水中,嚴重影響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質。這正是我們所常說的農業非點源污染。目前,國內外學者普遍認為,在全球范圍內非點源污染物是污染地表水和地下飲用水源的最重要的因素 。它對水域生態系統將會帶來長期和潛在的污染問題,從而引水環境的全面退化。另外,農村畜禽養殖業也會帶來水環境的污染。據調查,養殖一頭牛產生的廢水超過22個人生活產生的廢水,一頭豬產生的污水相當於7個人生活產生的廢水。並且,近年來畜禽養殖業從農戶的分散養殖轉向集約化、工廠化養殖,畜禽類的污染面明顯擴大。據國家環保總局在全國23個省市的調查,90%的規模化養殖場沒有經過環境影響評價,60%的養殖場缺乏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相關的屠宰場、孵化場往往直接將動物血、廢水、牲畜的糞便、蛋殼等傾倒入附近的水體,導致大量的N、P流失和河道的水體變黑,富營養化嚴重。
2、鄉鎮企業
隨著農村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鄉鎮企業的迅速發展,並且以小型工礦和鄉鎮企業為主的經濟區域會越來越多。首先,這些企業中相當一部分屬於效益較差、能耗較大、環境污染嚴重的企業。並且企業技術含量低,尤以造紙、紡織、煤炭、非金屬礦製品、化工及食品加工業為主。其中,造紙業的廢水排放量占總排放量的44.9% 。其次,鄉鎮企業領導和職工的環境意識淡薄,整體環境管理水平落後,工業布局不合理。使其環境呈現出臟、亂、差的局面,流經鄉鎮企業區域的河流水質往往較差。並且,由於鄉鎮企業設備陳舊、技術落後,多採用土法生產,直接污染嚴重。往往是一家小造紙廠、小印染廠污染一條河,一個小冶煉廠、小采選廠毀掉一座山。
3、農村生活方式和農村水處理設施欠缺。
目前,農村居民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生活方式並沒有隨之發生變化,還是按照傳統的生活方式生活,如:生活污水直排、隨處潑灑。由於農村地區的居民居住分散,不可能對生活污水進行統一處理,所以農村地區生活污水對水資源的污染呈上升趨勢。
關於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我們以河北省為例,就對河北省20個自然行政村的調查來看:在生活用水方面,除了與中心城市相鄰的極少數村外,90%的村子無集中處理生活用水的公共設施,35%的村子還無實現集中供水。這一突出問題,在全國其他農村地區也普遍存在。
4、人們的環境意識薄弱
人們的環境意識對環境污染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人的環境意識常常指導人的環境行為。只有人們整體的環境意識的加強,並將環境意識和環境行為二者充分有機結合起來,才是我們整個環境問題的根本突破口。農村的環境問題更不利外。
首先,從農民本身來說。他們的文化水平和素質總體較低,對環境危害的源頭和危害程度往往認識不清,比較看重是有形的經濟利益,而對潛在的環境危害往往忽略掉。在他們看來,只要生活水平提高了,一切問題都能解決,環境好壞是別人的事,對自己的生活並無多大影響。並且,他們認為只有工廠排毒排煙才叫做污染,而畜禽養殖、屠宰場和皮革作坊的行為都不叫污染。環境危機和環境保護意識十分淡薄,甚至沒有。其次,對一些私營企業,他們普遍認為,只要對付好工商稅務就可放心大膽的干,污染的環境對自己的經濟利益毫無影響。一些城市的重污染企業,就鑽了農村居民的環境意識不強、政府執法力度不夠的空子,逐漸由城市轉往農村。最後,從地方政府的環保意識來看,許多地方政府以發展經濟為首要目標,認為促進經濟發展、脫貧致富就是最大的功績。此外,我國最基層環保部門是縣一級環保機構,鄉鎮一級尚無相關職能部門。縣級環保部門受各種條件限制,不可能對鄉鎮環保進行有效的管理。由於環境行政管理體制存在這些缺陷和不足,於是盲目徵用農田、對外來投資的建設項目「一路紅燈」去迎接城市轉嫁過來的重污染企業 ,這種情況在中國廣大農村地區普遍存在。其實,地方政府的環保意識和行為是最有待提高的,因為政府行為直接地、最大程度地影響著農村環境狀況。

⑻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現狀及存在問題

本文核心數據:農村污水處理數量、污水處理廠數量、污水日處理能力

「十四五」開年之際國家多次提及農村污水處理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民經濟收入不斷提高,農民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巨大變化,自來水的普及,衛生潔具、洗衣機、沐浴等設施也走進平常百姓家,使得農村人均生活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增加。因此,近年來農村污水處理愈發受到國家重視。

在「十四五」開年之際,國家出台的《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關於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十四五」規劃》中均明確提出未來五年要加快推進農村污水處理。其中,在《「十四五」規劃》中提到,我國將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穩步解決「垃圾圍村」和鄉村黑臭水體等突出環境問題。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就地分類和資源化利用,以鄉鎮政府駐地和中心村為重點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支持因地制宜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推進農村水系綜合整治。

——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農村污水處理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⑼ 五水共治要求,到2017年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蓋率達到%之幾以上

90%以上,農戶收益率達70%以上。 浙環函【2014】183號

⑽ 農村圈養政策

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面源污染的危害日益凸顯,已逐漸成為導致耕地退化、農村內部環境惡化,影響江河湖泊水質、飲水安全、農產品質量的主要因素,制約著我市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一、武漢市農村面源污染現狀

1、農村生活污水和固體廢棄物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改善。目前全市絕大多數村莊無完整的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系統,生活污水隨意排放。全市農村地區年產生生活垃圾約60.1萬噸。相當部分未經處置而隨意傾倒、隨地丟放,其滲漏液造成一些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在一些農村呈現出「圍村、塞河、堵門」之勢,有的雖然採取了掩埋措施,但二次污染隱患未從根本上排除。

2、過量施用化肥、農葯帶來水環境和土壤污染嚴重。按目前的技術水平,我國農用化肥流失率普遍較高,其中氮肥流失率約10-25%,磷肥流失率約4-5%。據統計,2002—2006年,全市平均每公頃耕地年施肥量達763.7公斤,遠遠超出發達國家每公頃225公斤的安全上限。濫用化肥,不僅污染農田土壤,還通過農田徑流造成水體的有機污染、富營養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氣污染。農葯的大量使用,帶來嚴重的農產品食品安全問題。

3.大棚農業的普及,造成地膜污染呈加劇上升態勢。據統計,2002—2006年全市年均使用農膜7111噸,其中地膜達4327噸,農膜及地膜使用量均呈上升趨勢。按照40%殘膜率計算,年均約有1731噸殘留在地里。土壤中的殘膜量不斷增加,造成土壤結構破壞,甚至次生鹽鹼化,成為糧食減產的一個重要因素。

4.農作物秸稈資源浪費產生的污染尚未得到根治。據2006年市環保部門統計,2005年秸稈綜合利用率僅為11.93%。尤其是夏、秋收時,少數農戶在田間就地焚燒,污染空氣,另有部分農戶將秸稈長期棄置不用或直接推入河溝,日曬、雨淋、漚泡引起腐爛,污染水體。

5、畜禽養殖污染嚴重。2006--2007年,市環保部門對6個遠城區和洪山區的規模化畜禽養殖企業調查顯示,上述區域內各類規模化養殖場總數達2044家,其中養雞(鴨)場1545家,養豬場485家,養牛場14家,年產污水218.27萬噸,畜禽糞便21.84萬噸。在2044家企業中建有污水治理設施的養殖企業16家,建設率僅為0.78%;污水治理量20.42萬噸,占總排放量的9.35%。其中通過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的僅有54家,占總數的2.66%。通過環保竣工驗收的僅10家,占通過環評總家數的18.52%,佔全市養殖場總數的0.49%。

二、加強武漢市農村面源污染治理的對策建議

1、強力推進農村生活污染治理
第一、積極保障農村飲用水環境的安全。科學劃定農村地區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的范圍,加強飲用水源保護區內的環境監管。集中整治可能造成飲用水源水質污染和存在環境安全隱患的周邊排污單位,依法取締飲用水源保護區內的排污口。嚴格控制保護區內各項開發活動,在重點湖庫進行水產養殖和在飲用水源周邊建設畜禽養殖項目,一律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水務、環保等相關部門應分別制定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應急預案和水源地周邊重點排污單位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農業、國土、規劃等相關部門要調整飲用水源周邊土地的使用功能,防止農葯、化肥等通過地表徑流污染飲用水源。

第二、積極推動農村地區生活污水治理。積極推動農村地區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和盡早投入使用。新建農民新村位於城市(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服務范圍內的,必須實施污水進收集管網,經污水處理廠統一處理後達標排放。新建農民新村位於城市(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服務范圍外的,應自建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或採用自然處理技術處理生活污水。在居住比較分散、不具備條件的地區採取分散式工藝處理生活污水,力爭到2010年,全市農村地區主要集鎮、農民新村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50%以上。

第三、因地制宜處置農村生活垃圾。市、區政府應落實資金、落實項目,逐步解決農村地區生活垃圾處理問題,保證「十一五」末,城鎮垃圾處理率達到80%。對於邊遠村莊,採取政府指導、分類收集、分類處理的方式,能回收的回收,不能回收的利用區域廢棄土地進行垃圾堆肥或填埋處置。

第四、加強農業固體廢棄物的管理。積極推廣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抓緊實施生物質集中供氣試點工程,盡快推廣以食用菌為紐帶的廢物利用模式,利用稻草、棉桿和其他秸稈作為載體發展食用菌。到2010年全市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加大農膜污染防治力度,積極推廣可降解地膜;通過制定優惠政策等方式,鼓勵多渠道、多途徑回收農膜,提高塑料農膜回收率。

第五、加強遠城區湖泊污染控制。在2015年以前,遵循濱水區建設三線管理模式,科學界定、勘界保護水域的保護帶、緩沖帶及綠化保護帶,控制開發區域,合理保護和綜合利用湖泊資源。2010年前,木蘭湖、道觀河等遠城區重點湖庫達到相應功能區要求。專項整治東湖、湯遜湖、南湖、沙湖、南太子湖等重點湖泊的水污染,湖泊周邊無法進入市政管網的小區、高校、單位污水必須分散處理後達標排放。科學劃定水產養殖區域、規劃水產養殖的規模和數量,完善養殖水域規劃。

2.加強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的監管

第一、科學劃定武漢市畜禽養殖區域。將中心城區及中環線以內的區域,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重要生態區,城市和城鎮中的居民區等人口集中地區劃定為畜禽禁止養殖區;將中環線與外環線之間的區域,國道、省道兩側各500米以內的區域及禁養區以外根據城鎮發展規劃和區域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需要應當限制畜禽養殖的其他區域劃定為限制養殖區;外環線以外非禁止養殖和限制養殖的區域為適度養殖區。禁養區內不得新建畜禽養殖場,已建的要限期搬遷、關閉;限制養殖區內嚴格控制畜禽養殖場的數量和規模,不得新建、擴建畜禽養殖場,已有的規模化以下畜禽養殖場應逐步關閉。

第二、畜禽養殖業發展規劃應與環境容量相結合。全市現有耕地面積315.6萬畝,按照每畝地承載1頭豬的污染物消納量計算,全年生豬存欄量亦不應超過315.6萬頭。對於超環境容量養殖的項目一律不得批准建設。積極推行畜禽養殖業排污許可證制度,沒有取得排污許可證的,一律不得投入生產。市政府應保證資金的落實,力爭到2012年全面解決現有畜禽養殖小區的環境污染。

第三、積極推廣農業生態養殖和循環模式,做好畜禽養殖廢棄物污染處理與資源化利用示範工程建設。結合「家園建設行動計劃」,積極引導農民將畜禽「放養」改為「圈養」,對畜禽糞便等污染物進行統一處理。爭取到2010年,2087個家園建設創建村全部實現畜禽「圈養」。

3.積極防治農村土壤污染

第一、按照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工作的統一部署,2010年初步建立土壤環境監測網路,編制全市土壤污染防治規劃;2015年,基本建立土壤污染防治監督管理體系,制定土壤污染事故應急預案,土壤環境監測網路進一步完善;市、區政府應從2009年開始,每年在本級預算中安排一定資金,重點支持土壤環境監測、污染場地調查與評估、土壤污染防治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污染土壤修復與綜合治理示範工程建設。

第二、積極引導農民合理用肥、科學用葯,防止農葯、化肥對土壤造成污染。大力推廣普及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鼓勵和引導增施有機肥、生物肥、專用肥、長效肥、緩釋肥和有機復合肥等新型高效肥料。積極推廣以控制氮、磷流失為主的節肥增效技術。爭取到2010年,化肥利用率提高20%,化肥施用強度下降30%,農葯施用強度下降20%。

4、加強對農村面源污染防治的領導

第一、積極開展農村面源污染防治宣傳教育。切實提高各級領導對農村面源污染危害重要性的認識,加強對農民的宣傳教育,切實引導幫助農民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第二、加快制定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等地方性法規或規章。積極推進農產品標准化生產。建立化肥、農葯等化學投入品、農產品市場准入和安全追溯制度。

第三,加大對農村地區的環境監管力度,逐步建立覆蓋農村的環境管理組織體系。每個鄉鎮(街道)政府至少配備一名環保協管員,重點鄉鎮(街道)設立環保部門的派出機構。

第四,加大農村面源治理資金投入,拓展資金渠道。市、區政府應增加農業生態財政扶持專項資金投入,減少農民個人支出,減輕農民負擔。

第五,建立推進農村面源污染防治的長效機制。一是建立綠色GDP政績考核機制,並將其納入目標責任制;二是建立村民環境自治機制。通過村規民約促進村民加強環境自治;三是建立分工協作齊抓共管的機制。環保、農業、建設、林業、發改委、財政、工商等部門都要按照各自的分工和職責,加大對農村面源污染控制和治理的支持力度,在項目立項、資金投入等方面予以重點扶持。

閱讀全文

與農村生活污水流失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米水凈化器怎麼樣 瀏覽:782
提升泵土方開挖方案 瀏覽:354
脲醛樹脂報告書 瀏覽:769
優質不銹鋼過濾網 瀏覽:464
維護污水處理的設備在哪裡工作 瀏覽:722
建築中水的回用及處理 瀏覽:958
美的凈水器如何查看濾芯使用情況 瀏覽:711
反滲透膜總產水量 瀏覽:274
廣東污水氨氮超標怎麼解決 瀏覽:55
凈水機怎麼安裝水泵 瀏覽:837
凈水器的掛機怎麼選 瀏覽:364
電商空氣凈化器怎麼出單 瀏覽:858
污水處理廠的電瓶怎麼加水 瀏覽:171
生活廢水處理多少錢一噸 瀏覽:84
腎小球過濾率低原因 瀏覽:315
進水提升泵型號 瀏覽:242
超濾膜設計通量和運行通量 瀏覽:636
衢州正規中空纖維超濾膜廠家電話 瀏覽:220
皮革污水ph不降是怎麼回事 瀏覽:828
凈化器沒有用了怎麼辦 瀏覽: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