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豎流式沉砂池和平流式沉砂池以及曝氣沉砂池的優缺點和工作原理,詳細的!帶圖文介紹的最好!
嘿來嘿 不好傳圖
平流式沉源砂池 優點:截留無機顆粒較好,工作穩定,構造簡單 排砂方便。
缺點:表面附著15%有機物的沉砂容易發生腐敗,增加後續處理難度 還需進行洗砂處理。
曝氣沉砂池優點就是克服了平流式沉砂池的缺點 可以把沉砂有機物含量降到10%,
缺點:出水的溶解氧含量較高 對生物處理的厭氧及缺氧生物處理產生影響
旋流沉砂池(豎流式沉砂池)優點:沉砂效率高 佔地小 耗能低 運行穩定 維護管理方便
正逐漸取代前兩種
參見《水質工程)P326-P330
② 豎流式沉澱池的構造
豎流式沉澱池的構造:豎流式沉澱池的平面可以為圓形、正方形或多角形。為使池內配水均勻,池徑不宜過大,一般採用4~7m,不大於10m為了降低池的總高度,污泥區可採用多斗排泥方式。
豎流式沉澱池的直徑與有效水深之比一般不大於3。
③ 豎流式沉澱池
直徑與有效水深比值不大於3,直徑不大於8m(4~7m),中心管流速不大於30mm/s。
中心管面積f=Q/V (水量/中心管流速)
沉澱部分斷面積F=Q/Kv (水量/變化系數*沉澱池流速,沉澱池流速=表面負荷*1000/3600)
沉澱部分深度h=vt*3600 (沉澱池流速*沉澱時間*3600)
沉澱時間h 表面負荷
初沉池 0.5~2 1.5~4.5
二沉池 1.5~4 0.6~1.5(活性污泥法)
1.5~4 1.0~2.0(生物膜法)
f=Q/V =500/(3600*0.03)=4.63
v=1.5*1000/3600=0.4
F=(500/3600)/(1.4*0.0004)=248
D=(4*(f+F)/3.14)^0.5=17.9>8(採用多個沉澱池,比如6個)
D=7.32m<8
h=0.0004*2*3600=2.88m
D/h=2.69<3
沉澱池容積=121立方米
(總容積包括:沉澱池容積、污泥室容積(根據排泥體積計算)、錐形部分容積,總高度包括超高0.3、池深、緩沖層0.3、污泥室、錐形等)
《給排水設計手冊》
④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中的豎流沉澱槽是什麼東西
沉澱池是應用沉澱作用去除水中懸浮物的一種構築物,凈化水質的設備。而豎流式沉澱池是沉澱池的其中一種形式,是池中廢水豎向流動的沉澱池。池體平面圖形為圓形或方形,水由設在池中心的進水管自上而下進入池內,管下設傘形擋板使廢水在池中均勻分布後沿整個過水斷面緩慢上升,懸浮物沉降進入池底錐形沉泥斗中,澄清水從池四周沿周邊溢流堰流出。豎流沉澱池網路
在一體化設備中,豎流沉澱池多為鋼結構池,其原理、設計參數與混凝結構相同,具體設計參數請參閱《給水排水設計手冊》
⑤ 豎流式沉澱池污泥量計算公式
.貯泥斗的容積 一般按不大於2d的污泥量計算。對二次沉澱池,按貯泥時間 不超過2h計。
V=Qmax(C1-C2)*86400*100T/[Kzγ*(100-p0)]
qmax—每池最大設計流量 (m3/s)
v0—中心管內流速(m3/s)
v1—污水由中心管喇叭口與反射板之間的縫隙流出速度(m/s)
d1—喇叭口直徑 (m)
v—污水在沉澱池中流速(m/s)
t—沉澱時間(h)
S—每人每日污泥量(L/人/d)一般采 用0.3~0.8
N—設計人口數(人)
T—兩次清楚污泥相隔時間(d)
C1—進水懸浮物濃度(t/m3)
C2—出水懸浮物濃度(t/m3)
Kz—生活午污水流量總變化系數
γ—污泥的容量(t/m3)約值為1
p0—污泥含水率(%)
h1—超高(m)
h4—緩沖層高(m)
h5—污泥室圓截錐部分的高度(m)
R—圓截錐上部半徑(m)
r—圓截錐下部半徑(m)
⑥ 豎流式沉澱池一般多深
超高+有效+導流板縫隙+緩沖+斜斗 根據負荷 水量 都會有變化 你具體要什麼 給個滿意 我告訴你呵呵
⑦ 豎流式沉澱池的豎流式沉澱池簡介
豎流式沉澱池又稱立式沉澱池,是池中廢水豎向流動的沉澱池。池體平面圖形為圓形或方形,水由設在池中心的進水管自上而下進入池內(管中流速應小於30mm/s),管下設傘形擋板使廢水在池中均勻分布後沿整個過水斷面緩慢上升(對於生活污水一般為0.5-0.7mm/s,沉澱時間採用1-1.5h),懸浮物沉降進入池底錐形沉泥斗中,澄清水從池四周沿周邊溢流堰流出。堰前設擋板及浮渣槽以截留浮渣保證出水水質。池的一邊靠池壁設排泥管(直徑大於200mm)靠靜水壓將泥定期排出。豎流式沉澱池的優點是佔地面積小,排泥容易,缺點是深度大,施工困難,造價高。常用於處理水量小於20000m³/d的污水處理廠。
理論依據:豎流式沉澱池中,水流方向與顆粒沉澱方向相反,其截留速度與水流上升速度相等,上升速度等於沉降速度的顆粒將懸浮在混合液中形成一層懸浮層,對上升的顆粒進行攔截和過濾。因而豎流式沉澱池的效率比平流式沉澱池要高。
⑧ 豎流式沉澱池設計
參照設計計算書籍,如化工版的水處理設施設計計算叢書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⑨ 污水凈化器怎樣凈化水的步驟和內部結構的圖片
蒸餾操作
加料:將待蒸餾液通過玻璃漏斗小心倒入蒸餾瓶中,要注意不使液體從支管流出。加入幾粒助沸物,安好溫度計。再一次檢查儀器的各部分連接是否緊密和妥善。
加熱:用水冷凝管時,先由冷凝管下口緩緩通入冷水,自上口流出引至水槽中,然後開始加熱。加熱時可以看見蒸餾瓶中的液體逐漸沸騰,蒸氣逐漸上升。溫度計的讀數也略有上升。當蒸氣的頂端到達溫度計水銀球部位時,溫度計讀數就急劇上升。這時應適當調小煤氣燈的火焰或降低加熱電爐或電熱套的電壓,使加熱速度略為減慢,蒸氣頂端停留在原處,使瓶頸上部和溫度計受熱,讓水銀球上液滴和蒸氣溫度達到平衡。然後再稍稍加大火焰,進行蒸餾。控制加熱溫度,調節蒸餾速度,通常以每秒1~2滴為宜。在整個蒸餾過程中,應使溫度計水銀球上常有被冷凝的液滴。此時的溫度即為液體與蒸氣平衡時的溫度,溫度計的讀數就是液體(餾出物)的沸點。蒸餾時加熱的火焰不能太大,否則會在蒸餾瓶的頸部造成過熱現象,使一部分液體的蒸氣直接受到火焰的熱量,這樣由溫度計讀得的沸點就會偏高;另一方面,蒸餾也不能進行得太慢,否則由於溫度計的水銀球不能被餾出液蒸氣充分浸潤使溫度計上所讀得的沸點偏低或不規范。
觀察沸點及收集餾液:進行蒸餾前,至少要准備兩個接受瓶。因為在達到預期物質的沸點之前,帶有沸點較低的液體先蒸出。這部分餾液稱為「前餾分」或「餾頭」。前餾分蒸完,溫度趨於穩定後,蒸出的就是較純的物質,這時應更換一個潔凈乾燥的接受瓶接受,記下這部分液體開始餾出時和最後一滴時溫度計的讀數,即是該餾分的沸程(沸點范圍)。一般液體中或多或少地含有一些高沸點雜質,在所需要的餾分蒸出後,若再繼續升高加熱溫度,溫度計的讀數會顯著升高,若維持原來的加熱溫度,就不會再有餾液蒸出,溫度會突然下降。這時就應停止蒸餾。即使雜質含量極少,也不要蒸干,以免蒸餾瓶破裂及發生其他意外事故。
蒸餾完畢,應先停止加熱,然後停止通水,拆下儀器。拆除儀器的順序和裝配的順序相反,先取下接受器,然後拆下尾接管、冷凝管、蒸餾頭和蒸餾瓶等。
⑩ 豎流式沉澱池和高密度沉澱池的區別
豎流式沉澱池:是池中廢水豎向流動的沉澱池。
豎流式沉澱池的工作原理:在豎流式沉澱池中,污水是從上向下以流速v做豎向流動,污水中的懸浮顆粒有以下三種運動狀態:①當顆粒沉速u>v時,則顆粒將以u-v的差值向下沉澱,顆粒得以去除;②當u=v時,顆粒處於隨機狀態,不下沉亦不上升;③當u<v時,顆粒將不能沉澱下來,而會被上升水流帶走。
高密度沉澱池主要的技術是載體絮凝技術,這是一種快速沉澱技術,其特點是在混凝階段投加高密度的不溶介質顆粒(如細砂),利用介質的重力沉降及載體的吸附作用加快絮體的「生長」及沉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