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微生物處理污水分類

微生物處理污水分類

發布時間:2021-12-08 14:39:27

Ⅰ 根據微生物生長狀態,污水處理有哪幾類

根據微生物與氧氣的關系,微生物可分為好氧微生物、厭氧微生物和兼性微生物.好氧微生物生活時需要氧氣,沒有氧氣就無法生存.厭氧微生物只有在沒有氧氣的環境中才能生長,甚至有了氧氣對它還有毒害作用.兼性微生物既可在有氧環境中生活,也可在無氧環

Ⅱ 活性污泥中有哪些微生物類別,各自在污水處理中的作用是怎樣的

1 微生物類群的分類
1. 1 肉足蟲
其細胞質可伸縮變動而形成偽足,作為運動和攝食的胞器,常見的有變形蟲和表殼蟲。
1. 2 鞭毛蟲
具有一根或一根以上的鞭毛,鞭毛是其運動器官,常見的有滴蟲、聚屋滴蟲、眼蟲、豆形蟲和粗袋鞭蟲等。
1. 3 纖毛蟲
動物周身表面或部分表面具有纖毛,作為運動或攝食的工具,具有胞口、口圍等吞噬和消化的器官,分固著型和游泳型兩種,常見的游泳型有漫遊蟲、草履蟲、管葉蟲、斜管蟲等;常見的固著型有鍾蟲、蓋蟲、獨縮蟲、聚縮蟲、吸管蟲、累枝蟲等。
1. 4 後生動物
在活性污泥系統中是不經常出現的,在出水水質較好或較穩定時出現,常見的有輪蟲、紅斑票貝體蟲等。根據污水廠兩年的鏡檢記錄,紅斑票貝體蟲平時幾乎不見,多在8 ,9 月份出現,這時水溫較高,一般為22 ℃左右。
2 代謝捕食方式
1) 通過體表吸收溶解性的有機物,吞噬廢水中細小的有機物顆粒,經過新陳代謝作用,然後使之氧化分解為穩定的無機物。
2) 捕食細菌或游離細菌,維持活性污泥系統中生態平衡及改善出水水質。通過捕食細菌,能促進細菌的生長,使細菌的生長能維持在對數生長期,防止種群的衰老,提高細菌的活力;由於游離細菌密度小,較難沉澱,易被出水帶出而影響水質,微型動物吞噬游離可大大改善水質。
3) 固著型纖毛蟲及吸管蟲還可分泌粘液,使之附著在絮凝體上生長;對懸浮顆粒及細菌均有吸附作用,從而有利於菌膠團及絮體的形成。
3 提高出水水質方面的作用
1) 通過某些原生動物的分泌物,在沉降過程中促進游離細菌的絮凝作用,提高細菌的沉降效率和去除率。
2) 原生動物捕食細菌,提高細菌活動能力,提高對可溶性有機物的攝取能力。
3) 原生動物和細菌一起,共同攝食病原微生物。
4 在活性污泥系統中的指示作用
4. 1 活性污泥良好時
當活性污泥性能良好時,活性污泥表現為絮凝體較大,沉降性好,鏡檢觀察出現的生物有鍾蟲屬、蓋蟲屬、有肋木盾纖蟲屬、獨縮蟲屬、聚縮蟲屬、各類吸管蟲屬、輪蟲類、累枝蟲屬、寡毛類等固著型種屬或匍匐型種屬。
4. 2 活性污泥惡化時
活性污泥惡化時,絮凝體較小,出現的生物有豆形蟲屬、滴蟲屬和聚屋滴蟲屬等快速游泳型的生物。當污泥嚴重惡化時,微型動物大面積死亡或幾乎不出現,污泥沉降性下降,處理水質能力差。
4. 3 從惡化恢復到正常時
活性污泥從惡化恢復到正常,在這段過渡期內出現的生物有漫遊蟲屬、管葉蟲屬等慢速游泳型或匍匐型的生物。
4. 4 活性污泥膨脹時

活性污泥膨脹多發生在秋冬季節,此時污泥沉降性差,30 min沉降比高,而污泥濃度相對較低,導致污泥指數SVI 值相對偏高。絲狀菌是導致污泥膨脹的主要生物,由於絲狀菌大量繁殖,活性污泥呈棉絮狀,顆粒細碎且顏色相對較淺。
4. 5 溶解氧不足時
曝氣池中溶解氧持續不足時,活性污泥顏色較正常時發黑,並散發出臭味。
4. 6 溶解氧過高時
在一般情況下,每毫升活性污泥中通過鏡檢,可以觀察到300 個左右輪蟲,而在正常情況下,很少能觀察到肉足類生物。當曝氣池中持續曝氣量過高時,會出現大量的肉足類及輪蟲類生物。
4. 7 進水濃度和BOD 負荷過低時
當污水濃度和BOD 負荷過低時會出現表殼蟲屬,也標志著出現了硝化作用。
4. 8 其他環境變化時
當活性污泥中指示性生物量急劇減少時,可能是受到有毒物質的影響或某些環境條件的突然變化,此時必須相應採取措施以減小對微生物的影響。
在活性污泥法的污水處理工藝中,對曝氣池內微生物進行的鏡檢,是對活性污泥運行狀態的判斷,是污水處理的重要檢測手段之一。根據曝氣池內微

Ⅲ 微生物處理廢水

污水處理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化學方法和生物方法。而物理法和化學法的處理效率低,費用高,管理復雜,甚至可能造成二次污染,所以無法得到很好的應用和大范圍的推廣。而生物法則是目前應用最廣的方法。生物法通常是利用具有各種生理生化性能的微生物類群間的相互配合而進行的一種物質循環過程。從而使污水得到再生的過程。生物法處理污水具有效率高,費用低,能耗低,出水質好,管理簡單等優點。利用微生物進行處理使水資源再生,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都是污水處理的主要途徑之一。

微生物具有體積小,表面積大,繁殖能力強等特點,能不斷的與周圍的環境快速的進行物質交換。污水具備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條件,因而能使微生物從中獲得營養物質,同時降解和利用有害的物質,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依據處理過程中的微生物對氧環境的需求可分為好氧法和厭氧法。現在應用最廣泛的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氧化塘法均屬於好氧法;厭氧處理是現在研究的比較熱門的方法,現在比較流行的厭氧處理器有AF、UASB、EGSB。現在好氧法和厭氧法相結合的處理方法也是比較熱門的研究,因為處理效果要比傳統的方法好。

1、好氧處理系統

好氧微生物在有氧條件下,通過分解代謝、合成代謝和物質礦化,把環境中的有機物氧化分解成無機物,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同時使微生物得到增長繁殖。

1.1 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由Arden和Lockett於1914年在英國切斯特創建成試驗廠,是利用河流自凈原理的人工強化高效污水處理工藝。經過90多年的發展,該工藝已經成為當前污水處理方面應用得最廣泛的工藝。

所謂活性污泥就是以需氧性細菌為主體的微生物與水中的懸浮物質、膠體物質聚集在一起形成肉眼可見的絮狀顆粒,也稱絮凝體[2]。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為主體的污水生物處理技術,其原理是通過曝氣供氧,使大量繁殖的微生物群體懸浮在水中,並利用從而降解污水中的有機物,停止曝氣時,懸浮微生物群絮凝體易於沉澱與水分離,並使污水得到凈化、澄清[3]。其工藝流程如下圖:

污水預處理→ 曝氣池 → 二沉池 → 出水

↑ ↓ ↓

← 迴流污泥 ← → 剩餘污泥→

Ⅳ 污水處理過程中微生物種類都有哪些

污水處理過程的微生物包括厭氧菌、好氧菌、兼氧菌、硝酸鹽菌、產酸菌、甲烷菌、等不同的菌類所起作用不同、都是降低水中的污染物、使受污染的水最好的cod/氨氮等指標達到合格

Ⅳ 微生物污水處理

微生物污水處理做法有很多種,而且微生物產品用來治理污水的也有很多品種!但是用納豆菌來處理污水是最理想的!
● 納豆菌活性微生物水處理劑生物法的特點及工作原理
(一)、特點
納豆菌活性微生物水處理劑採用天然原材料,由發酵的枯草桿菌屬中發酵提煉,並採用生物技術製成。微生物菌劑可以看作是一座小型的化工廠,並且自備酵素,將水中的有機物攝食後,經過一連串的反應而得到能量與細胞構成。而有機物則分解成CO2,水及許多對水質沒有影響的小分子。
利用多種不同的菌群,分解不同的污染物,使處理槽內的菌群互相依賴而形成特殊的分解鏈。菌群的整體耐溫系數為攝氏50度至零下40度,繁殖溫度為攝氏80度至零度,繁殖速度為4小時達成10萬倍以上,繁殖能力高於普通菌10萬倍以上,菌種體積高於普通菌4—10倍以上,好氧、厭氧皆能生存並快速繁殖。
納豆菌活性微生物水處理菌劑,經過特殊的馴化及強化,其能力特性如下:
1、納豆菌活性微生物水處理劑本身無毒性,無致病性,不會造成二次公害。
2、分解或降低廢水中COD、SS、BOD含量及濃度所造成的污染,速度快且效果好。
3、消除NH3-N、P、H2S及有機酸之能力強,故能除臭。
4、納豆菌所需的含氧量僅為傳統活性污泥法的60%。
5、系統污泥產生量少,每公斤的剩餘污泥量約0.1公斤。
6、污泥沉降性佳,緊密度高,穩定性高。
7、操作成本低廉,故障率低。
與傳統的活性污泥法水處理系統比較,納豆菌活性微生物水處理劑具有明顯的優勢!
在這我介紹一家專門生產納豆菌的公司給您-廣東省中山市納豆微生物製品有限公司,下面是這家公司的介紹:
中山市納豆微生物製品有限公司原名叫中山市納豆微生物(肥料)有限公司,於2010年5月公司變更了名字。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微生物產品研發、生產、銷售與技術服務的高科技微生物企業。公司生物專家通過多年不懈努力獲得「納豆菌活性制劑及製作方法」的國家發明專利(ZL220510101983.9),成功完成納豆菌制劑的國產化,打破了日本企業對該項產品的壟斷地位,為我國綠色環保事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公司主要產品有:納豆菌制劑(國家發明專利產品)、納豆菌原液、微生物污水處理劑(處理工業污水、生活污水及凈化養殖水質)、微生物除臭劑(垃圾處理場、養殖場、居家、汽車等除臭消毒)、微生物土壤改良劑、機肥發酵菌、微生物肥料(添加劑、葉面肥、助長劑等)等及環保工程產品與技術服務。
公司始終以「治理環境污染,改善生存環境;面向未來,造福子孫後代」為企業使命,以「質量第一」為企業生命。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公司繼續以「客戶至上」為企業服務宗旨,秉承「科學、誠信」的理念,竭誠與海內外同行進行精誠合作,攜手並進。
公司的合作夥伴——「上海羌郎生物工程公司」無論在「節能減排」領域——各類污水處理系統的設計、新建、改建以及採用活性微生物水處理劑系列生物處理污水的日常運行管理,還是在「化廢為寶」項目——城市污水污泥處置以及綠色環保有機肥製作,特別是應用生物修復原生態的技術解決河道污染方面,均取得了傲人的成績。特別是給於客戶提供從設計、施工、安裝、調試、驗收直至辦理許可證的一條龍服務,滿足客戶在達標排放、杜絕再污染、降底能耗、緊縮佔地面積等多元化的要求。

Ⅵ 廢水處理中常見的微生物有哪幾類

細菌,如假單胞菌,芽孢桿菌等;酵母菌:如假絲酵母;黴菌:如白腐菌、白僵菌、青黴菌等.

Ⅶ 污水生物處理依據微生物在反應器中的生長方式可分為哪三類

溫度對曝氣生物濾池反應器影響是多方面的。溫度改變,參與凈化的微生物內種屬與活容性以及生化反應速率都將隨之改變。任何一種微生物都有一個最適的生長溫度,在一定的范圍內,隨著溫度的上升,微生物生長加速。另外還有最低生長溫度和最高生長溫度。最低生長溫度,就是指低於這一溫度時,微生物的生長就停止,但並未死亡。最高生長溫度就是指高於這個溫度微生物生長停止,並最終導致死亡,當水溫高於40℃時,其處理效率會急劇降低。由於生物膜內的微生物是由多種菌共同組成的復雜群體,各種細菌的生長溫度范維和最低、最高生長溫度都不一致,在水溫隨季節逐月緩慢變化時,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存在著一個天然的馴化和淘汰的過程,與變化的水溫相適宜的細菌逐漸繁殖並不斷增多。因此,當水溫在15~35℃范維內運行時,對污水處理廠的處理效果有影響,應通過降低水力負荷等措施加以解決。另外,由於曝氣生物濾池反應器中微生物的食物鏈長,同時在反應器底部強制供氧,經過濾料的反復切割作用,氧的吸收利用率較高。

Ⅷ 微生物處理污水

首先排除光能的,該種微生物通過光就能合成自身需要的能量物質,就不會降解廢水中的污染物了;然後排除自養型的,自養是指通過無機C來合成能量物質,而廢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有機物,自養型微生物達不到降解的作用,因此,本題選B。

Ⅸ 污水處理常用的微生物有哪些

分解氰:諾卡氏菌、假單胞菌、腐皮鐮孢霉、木素木霉等菌種
分解丙烯腈:內珊瑚諾卡氏菌等菌種
分解多容氯聯苯:紅酵母、無色桿菌等
運用活性污泥處理污水中,其中活細菌主要有生枝動膠菌、浮游球衣菌、一些假單胞菌等
而原生動物用在污水處理中的主要有:獨縮蟲、蓋纖蟲、鍾蟲

Ⅹ 廢水生物處理法的分類

利用需氧微生物在有氧條件下將廢水中復雜的有機物分解的方法。生活污水中的典型有機物是碳水化合物、合成洗滌劑、脂肪、蛋白質及其分解產物如尿素、甘氨酸、脂肪酸等。這些有機物可按生物體系中所含元素量的多寡順序表示為 COHNS。在廢水需氧生物處理中全部反應可用以下兩式表示:
微生物細胞+COHNS+O2─→ 較多的細胞+CO2+H2O+NH3
生物體系中這些反應有賴於生物體系中的酶來加速。酶按其催化反應分為:氧化還原酶:在細胞內催化有機物的氧化還原反應,促進電子轉移,使其與氧化合或脫氫。可分為氧化酶和還原酶。氧化酶可活化分子氧,作為受氫體而形成水或過氧化氫。還原酶包括各種脫氫酶,可活化基質上的氫,並由輔酶將氫傳給被還原的物質,使基質氧化,受氫體還原。水解酶:對有機物的加水分解反應起催化作用。水解反應是在細胞外產生的最基本的反應,能將復雜的高分子有機物分解為小分子,使之易於透過細胞壁。如將蛋白質分解為氨基酸,將脂肪分解為脂肪酸和甘油,將復雜的多糖分解為單糖等。此外還有脫氨基、脫羧基、磷酸化和脫磷酸等酶。許多酶只有在一些稱為輔酶和活化劑的特殊物質存在時才能進行催化反應,鉀、鈣、鎂、鋅、鈷、錳、氯化物、磷酸鹽離子在許多種酶的催化反應中是不可缺少的輔酶或活化劑。在需氧生物處理過程中,污水中的有機物在微生物酶的催化作用下被氧化降解,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大的有機物分子降解為構成單元──單糖、氨基酸或甘油和脂肪酸。在第二階段中,第一階段的產物部分地被氧化為下列物質中的一種或幾種:二氧化碳、水、乙醯基輔酶A、α-酮戊二酸(或稱 α-氧化戊二酸)或草醋酸(又稱草醯乙酸)。第三階段(即三羧酸循環,是有機物氧化的最終階段)是乙醯基輔酶A、α-酮戊二酸和草醋酸被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有機物在氧化降解的各個階段,都釋放出一定的能量。在有機物降解的同時,還發生微生物原生質的合成反應。在第一階段中由被作用物分解成的構成單元可以合成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再進一步合成細胞原生質。合成能量是微生物在有機物的氧化過程中獲得的。 第一、二階段又稱為液化過程。第三階段是在甲烷菌的作用下將第二階段產生的揮發酸轉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因此又稱為氣化過程,其反應可用下式表示:
一些有機酸或醇的氣化過程舉例如下:乙酸:
CH3COOH─→CO2+CH4
丙酸:
4CH3CH2COOH+2H2O─→5CO2+7CH4
甲醇:
4CH3OH─→CO2+3CH4+2H2O
乙醇:
2CH3CH2OH+CO2─→2CH3COOH+CH4
為了使厭氧消化過程正常進行,必須將溫度、pH值、氧化還原電勢等保持在一定的范圍內,以維持甲烷菌的正常活動,保證及時地和完全地將第二階段產生的揮發酸轉化成甲烷。
生物化學反應的速度直接受溫度的影響。進行厭氧消化的微生物有兩類:中溫消化菌和高溫消化菌。前者的適應溫度范圍為17~43℃,最佳溫度為32~35℃;後者則在50~55℃具有最佳反應速度。
近年來,厭氧消化處理法發展到應用於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如屠宰場廢水、肉類加工廢水、製糖工業廢水、酒精工業廢水、罐頭工業廢水、亞硫酸鹽制漿廢水等,比採用需氧生物處理法節省費用。
利用生物法處理廢水的具體方法有〖HTK〗活性污泥法〖HT〗、〖HTK〗生物膜法〖HT〗、〖HTK〗氧化塘法〖HT〗、〖HTK〗土地處理系統〖HT〗和污泥消化等。〖HT〗

閱讀全文

與微生物處理污水分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純凈水裡放什麼可以防凍 瀏覽:777
激光凈化器什麼價格多少錢一台 瀏覽:760
貓為什麼要打翻飲水機 瀏覽:309
airx空氣凈化器怎麼連手機 瀏覽:620
熱熔污水管對接怎麼做 瀏覽:699
怎樣做可剝離丙烯酸樹脂 瀏覽:987
汕尾城區農村污水ppp中標 瀏覽:353
污水泵用什麼機封 瀏覽:249
飲水機為什麼有兩個閥門 瀏覽:27
陶氏超濾膜生產基地 瀏覽:142
過濾所需要用的玻璃儀器 瀏覽:384
霍曼三代飲水機濾芯怎麼拆開 瀏覽:848
武漢消毒車載型空氣凈化器多少錢 瀏覽:357
注入版wpe過濾器怎麼用 瀏覽:501
小米凈水器一直亮出水怎麼回事 瀏覽:680
垃圾站怎麼處理污水 瀏覽:600
檸檬酸除垢劑只能除水垢嗎 瀏覽:470
呼和浩特污水廠在哪 瀏覽:628
鹽酸水壺除垢 瀏覽:254
陰離子交換柱多糖上樣量 瀏覽: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