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橡膠製品業基準排放濃度怎麼計算
《橡膠製品工業污染物排放標准》中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中有基準排氣量限值,非甲烷總烴基準排氣量僅為2000m3/t膠,橡膠密封件製品屬於其它橡膠製品企業(3.3)
『貳』 1噸天然橡膠大約可以加工多少橡膠製品
一噸天然膠可以加工純天然的 橡膠製品1噸 (天然膠的原料,加入輔料 再減去邊角余料)
如果是加工成含有天然膠的橡膠製品 就看含量了 想出多少就出多少
『叄』 詳細的橡膠行業污水處理工藝
其實也就是 沉澱 濃縮 脫水環節
『肆』 天然橡膠加工過程需要哪些環保設備
優質的生態資源是海南省發展最大的優勢,是海南建設國際旅遊島的基本條件和最寶貴的財富。為保持優質的生態環境,海南省最大限度地慎重發展工業等易產生污染但經濟成果見效快的產業,並為此做出了經濟發展上的巨大犧牲。盡管如此,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污染現象和事件日益增長,特別是在農業與工業領域仍然存在許多污染環境的行為,海南來之不易的優質生態環境仍面臨巨大的壓力。
近兩年,由於天然橡膠產品走俏,海南許多落後的已被淘汰的初加工廠,爭相整修投產,再加上海南建設國際旅遊島,新建天然橡膠加工項目很難通過環保審批,在此制約下,原來「有證」的小型舊廠得以啟用,同時還有些初加工廠未批先建。這些橡膠加工廠普遍存在生產規模小、分布散落、管理水平低、部分環保意識非常薄弱,存在治理措施不夠完善和超標排放的環境污染問題,對海南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據有關資料顯示,天然橡膠加業已成為我省重點污染源之一。
一、治理現狀
由於歷史和體制的原因,海南省天然橡膠初加工一直由農墾系統和地方民營兩部分組成。
(一)海南農墾天然橡膠初加工情況
海南農墾集團天然橡膠面積353萬畝,年產干膠能力20多萬噸。為落實環保政策,變分散污染為集中治理,並降低成本,發揮規模加工效益,墾區近年相繼通過關、停並轉將89家小加工廠整合為15家現代化加工廠,設計加工能力為年產干膠32萬噸。海南農墾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積極主動採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大環保投入,集中處理和管控污染物,
海膠集團成立至今環保投入超過億元,僅2010、2011兩年的環保投入就高達5600萬元。二是促進節能減排,通過降低石油消耗,降低水資源消耗,實行中水回用等辦法,有效解決橡膠初加工污染問題.
(二)地方民營天然橡膠初加工情況
據調查了解,目前海南省民營橡膠種植規模330萬畝(其中開割面積約200萬畝),產量約15萬t/年。
海南省現有民營橡膠加工廠87家,加工廠總設計能力約30萬噸,加工規模大小不一。其中年加工能力在1000噸以下的約佔40%,1000~3000噸的約30%,3000~10000噸的約20%,10000噸以上約10%。這些民營橡膠加工廠分布區域較廣,其中澄邁縣16家,瓊海市10家,臨高縣9家,屯昌縣9家,儋州市8家,萬寧市8家,白沙縣5家,海口市4家,定安縣4家,保亭縣3家,樂東縣3家,瓊中縣2家,五指山市2家,文昌市2家,東方市1家,昌江縣1家。
在調研的21家產能在4000~40000噸的民營加工廠,其中白沙3家,儋州5家,樂東2家,保亭2家,萬寧2家,瓊海2家,定安2家,瓊中1家,屯昌2家,採用煤或重油為燃料的有17家。環保設施投入少則100~200萬,最多的1000多萬。有5家產能在5000噸以下生產濃乳的加工廠,廢水沒有厭氧處理,只是簡單經過氧化塘處理就排放,難以做到達標排放。只有少數新建的大型加工廠環保設施完善,運行正常,並有除塵、除臭設施。
二、存在問題
1.由於大多數民營橡膠加工廠普遍規模較小,分布較散,設備設施落後,管理水平較低,能源消耗較大。
2.民營橡膠環保意識較薄弱,環境治理投入少,存在未批先建、治理設施不夠完善和超標排放等違法行為,有的偷排至附近溪流,有的建在公路旁,臭氣難聞,嚴重當地優質的生態環境。
3.部分民營橡膠廠為降低生產成本,減少管理費用及運行費用,雖有廢水治理設施,但運行不正常或不運行,只是為了應付環保檢查才運行。
4.多數民營橡膠加工廠為降低成本仍採用高污染的重油或煤作為燃料,此燃料不易完全燃燒,加之設備設施落後,燃燒中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油滴或煤塵,污染周邊環境。
5.這些小加工廠加工的劣質產品流入市場,浪費了海南有限的、寶貴的橡膠資源,而且繳納的規費少(或者不繳納)、加工成本低,其存在空間不僅沒有縮小,相反還在擴大。這違背了國務院對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整體要求。
三、對策建議
1、完善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和問責制,把生態環境保護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和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加大對橡膠初加工破壞生態環境行為的懲處力度,避免地方保護主義。
2、嚴格執行環境准入制度。對橡膠加工廠產能過剩引起高度重視,從嚴要求,不再批准新建加工廠,避免重復建設和資源的浪費,切實控制好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
3、對不符合產業發展政策和環保政策、非法加工生產、無環評手續、違法排污、污染嚴重的中小加工廠關停取締。
4、嚴格執行能耗標准准入制度。對加工能力小於10000噸,技術落後,生產環境差,污染重,能耗高的企業進行限期治理、合並或關閉,逐步淘汰這類小企業。
5、對落後的橡膠加工工藝和設備實行淘汰制度。加強對嚴重落後的加工設備、加工工藝進行專項檢查,對加工能力低、能耗高、污染重的舊設備、舊工藝進行淘汰,以達到節能降耗,保護環境。
6、加大對橡膠加工廠的環境執法監管及檢測力度。深入開展「三同時」,違法排污等環境專項執法檢查,整治違法排污企業,堅決關閉無力投資完善治理設施的橡膠加工廠。
7、完善工業用地手續,清查膠廠非法用地,規范土地使用。
8、建立健全資金、技術和服務支持平台。加大財政資金對天然橡膠初加工污染治理項目的投入力度,建立政府引導、企業為主的天然橡膠初加工污染治理投入機制;加強環境污染防治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工作,鼓勵天然橡膠加工企業研發或引進先進技術治理環境污染問題,對重點企業天然橡膠加工治理治理研發項目給予資金支持;大力發展天然橡膠污染治理技術服務體系,促進治理技術產業化發展。
9、推行環保處罰機制,遏制天然橡膠初加工污染行為。一是經濟處罰。對於造成污染、有群眾投訴的加工廠、環境監測部門進行現場監測,並根據相關法律進行處罰。二是金融處罰。對企業違法排污造成污染的,由環保部門報告銀監會相關部門,要求銀行限制企業貸款。
『伍』 污水處理廠 污染物排放量怎麼計算 COD產生濃度為450,產生量為945.排放濃度為60,排量為多少
你這個問題沒有復表制述的太清楚,是哪個污染物的排放量?COD的?還有你也沒有註明單位。 如果是COD的排放量,很簡單,直接把COD的排放濃度乘以排水量就行了(注意單位換算,COD的單位一般是mg/L,排水量一般是T/d)。
假設你的COD排放濃度為60mg/L,排水量為945t/d,那麼COD每天的排放量=60*945/1000=56.7mg/d。
污水廠一般是算消減量,即:(進水濃度—出水濃度)*排水量。
望採納!
『陸』 橡膠製造業廢水怎麼處理
一、合成橡膠廢水特點:
合成橡膠廢水中約85%是來自乳液聚合生產過程,以乳液聚合生產中產生的工業廢水為例,簡述其來源及特性。
苛性鈉洗滌器;污染源為廢苛性鈉溶液。廢水特性是高PH值,呈鹼性,有色。
單體回收和凝聚工序;污染源為分離出的水層和溢出的絮凝液,內有懸浮物和溶解的有機物,呈酸性。
膠粒脫水工序;污染源為膠粒漂洗水,內有不溶性有機物和可溶性固體物。
單體回收槽和反應器;污染源為汽提塔和反應器的清洗水,內有各種有機物,不溶性和可溶性固體,大量未凝聚的膠液。
車距地面水;污染源為地面和設備的清洗水,內有溶解的和可分離的有機物,懸浮的和溶解的固體。
二、天然橡膠加工廢水特點
天然橡膠加工廢水,主要是以天然膠乳或膠園凝膠為原料生產天然生膠,以及以天然膠乳為原料,生產濃縮膠乳和膠清橡膠所排放的廢水。橡膠廢水的成份復雜,除主要含橡膠乳清外,還有蛋白質,脂類,糖類和無機鹽類。天然生膠加工廢水又細分為凝固廢水、洗膠廢水、沖洗水等。天然橡膠(標准膠)加工過程中,鮮膠乳凝固自然流出的乳清為凝固廢水的主要部分,凝塊經壓薄、壓縐後還需洗滌,這就產生了主要包括凝塊通過壓薄、壓縐脫出的乳清,壓薄(縐)後凝塊在洗滌浸泡過程中又脫出的乳清等的洗膠廢水。沖洗水為後續的清水沖洗過程中產生的。這3類廢水水質和污染物組成基本相同,但濃度依次降低。
三、常用處理方法:
1、氧化塘-活性污泥機械強制曝氣法,佔地面積大,處理時間長,連續曝氣效率較高但缺少後續脫氮環節,致使NH3—N處理效果差。
2、氧化塘自然曝氣氧化法,佔地面積大,不充分曝氣時有惡臭產生。有的膠廠生產車間的佔地面積甚至不及一個單一氧化塘的面積。氧化塘以延長HRT降解污染物的方式與規模化膠廠產膠的較短生產時間很不協調。涉及厭氧處理的,若要回收沼氣,須進行較大投資選擇適宜的工藝參數和路線來完善沼氣工程的設計和沼氣的利用,才能創造出較高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3、厭氧-氧化塘自然曝氣法的優點是結構簡單,但佔地面積大,處理時間長,厭氧段有惡臭產生。厭氧-活性污泥機械強制曝氣氧化法雖省去氧化塘,佔地面積小,但厭氧段增加了後續負荷(不論厭氧發酵還是UASB等其他工藝),還產生惡臭,處理時間長。
4、厭氧+好氧生物接觸氧化工藝,接觸氧化池中使用LW立體填料,能達到更高的有機物去除能力和對氨氮去除效率。降低運行費用。通常情況下,不需要投加任何化學葯劑即可保證廢水達標排放,處理工程的主要運行費用是工藝所需的電耗。優勢高效菌及配套工藝技術的優勢,確保了生物處理工程的電耗非常低。
『柒』 如何處理加工天然橡膠產生的廢水
1、氧化塘-活性污泥機械強制曝氣法,佔地面積大,處理時間長,連續曝氣效率較高但缺少後續脫氮環節,致使NH3—N處理效果差。
2、氧化塘自然曝氣氧化法,佔地面積大,不充分曝氣時有惡臭產生。有的膠廠生產車間的佔地面積甚至不及一個單一氧化塘的面積。氧化塘以延長HRT降解污染物的方式與規模化膠廠產膠的較短生產時間很不協調。涉及厭氧處理的,若要回收沼氣,須進行較大投資選擇適宜的工藝參數和路線來完善沼氣工程的設計和沼氣的利用,才能創造出較高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3、厭氧-氧化塘自然曝氣法的優點是結構簡單,但佔地面積大,處理時間長,厭氧段有惡臭產生。厭氧-活性污泥機械強制曝氣氧化法雖省去氧化塘,佔地面積小,但厭氧段增加了後續負荷(不論厭氧發酵還是UASB等其他工藝),還產生惡臭,處理時間長。
4、厭氧+好氧生物接觸氧化工藝,接觸氧化池中使用LW立體填料,能達到更高的有機物去除能力和對氨氮去除效率。降低運行費用。通常情況下,不需要投加任何化學葯劑即可保證廢水達標排放,處理工程的主要運行費用是工藝所需的電耗。優勢高效菌及配套工藝技術的優勢,確保了生物處理工程的電耗非常低。
『捌』 橡膠行業生產時主要產生什麼廢氣
在橡膠工業生產中,其廢氣的90%以上為揮發性有機物,該物質對大氣會產生嚴重的危害,也影響到周邊居民的身體健康。我國國內的石油化工生產企業對待廢氣的方式,往往是降低濃度後進行排放或者不經過任何處理就直接排放,危害十分嚴重。因此,對橡膠生產中伴隨的廢氣進行揮發性有機物的清理是十分重要的課題。
1.橡膠生產的廢氣來源
在我國的石油化工生產企業中,橡膠的生產全過程具有四個步驟,(1)聚合、(2)回收、(3)凝聚,(4)後處理,後處理的主要任務是對上一個單元中的橡膠顆粒進行脫水處理,並進行乾燥,在這個過程中一共有四處會伴隨廢氣的產生,分別是進料口與螺桿擠壓機處排放的閃蒸氣,還有在利用風力輸送固體的過程中與對固體顆粒進行乾燥的過程中產生的排放氣體,這四處都會產生相似成分的廢氣,主要成分有乙烷、水汽、油霧與伴隨揮發的固體顆粒。
2 橡膠廢氣的處理技術
在橡膠生產的排放廢氣上,已經形成了些有效的處理方式,但由於處理方式不同,在處理的效果上與優缺點上也不相同,這幾種方法與催化氧化方法相比都具有一定的不足。
熱力燃燒法具有較高的處理效率,可以一次處理濃度較大的廢氣,但是處理過程也需要大量燃料消耗,且必須連續進行,伴隨氮氧化物的排放,因此成本較高;生物處理法能夠處理較低濃度的廢氣,並且具有低成本的優勢,但是在高濃度廢氣的處理效果上並不好,需要佔用大量的空間,生物環境較難獲得,因此也不方便;催化氧化是一種在特定壓力和溫度條件下,運用金屬材料作為催化劑,將橡膠廢氣中的物質與空氣、氧氣等氧化劑物質進行氧化反應的處理工藝,該種方法與上述兩種方法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它的處理效率很高,可以一次處理較高濃度的廢氣,並且不需要較高的溫度條件,成本也比較低廉,唯一的缺陷是隨著處理過程的進行,廢氣中會含有多種粒狀物使催化劑中毒,從而降低處理的效率。
『玖』 天然橡膠初步加工產生的廢水成分
膠清廢水系天然橡膠初加工時的一種工業廢水,具有較高的生化需氧量(BOD),其中約含有1%蛋白質版,0.05~0.3%氨權態氮等。我們曾利用這種廢水培養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m)作為單細胞蛋白飼料,從而減少對環境污染。本文敘述了利用膠清廢水培養白地霉的最適工藝條件。試驗採用多因子正交設計法。試驗結果表明:在採用的四個菌株中以順糖2號自地霉的容積生產效率(VPE)最高,在培養基中僅需添加1~1.5%的碳源,該菌株在膠清廢水中就能良好生長,干菌體產量達1.52%。此外,耗糖少(菌體與還原糖之比為1:0.6),殘糖低(0.1%以下)。試驗表明,最適培養條件是:糖蜜作碳源、碳氮比10:1,通氣量(V/V)1:1,pH值5.5,發酵時間9~10小時,溫度29~31℃,攪拌速度450轉/分等。其菌體含粗蛋白質53.85%,脂肪3.65%,核酸6.34%,並含有18種氨基酸,具有賴氨酸等8種營養必需的氨基酸,和乙族維生素等,黃麴黴毒素B_1<5 ppb。所得菌體營養豐富,不僅供作禽畜的單細胞蛋白質飼料,並可抽提核酸,同時可減少膠清廢水的生化需氧量(BOD)。
『拾』 天然橡膠的主要成分
是聚異戊二烯
結構式-【CH2-CH(CH3)=CH-CH2】-
右下角有個n……聚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