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是新手 急求一篇醫院污水處理設計方案!
污水簡介
一般醫院污水由來自住院部、門診室、實(化)驗室、食堂、浴室、衛生間、試版劑室、洗衣權房等場所排放的污水組成。醫院污水中含有一些特殊的污染物,如葯物、消毒劑、診斷用劑、洗滌劑,以及大量病原性微生物、寄生蟲卵及各種病毒,如蛔蟲卵、肝炎病毒、結核菌和痢疾菌等。
污水特點
該污水是一種低濃度污水,水質與一般生活污水類似,其中除含有有機的和無機的污染物,如各種葯物、消毒劑、手術遺棄物等污染物,還含有大量病菌、病毒和寄生蟲,成份較為復雜。與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相比,它具有水量小,污染力強的特點。該污水如未經處理而直接排入水體,必然會污染水源,傳播疾病,會對周圍水域及土壤等造成較嚴重的污染,從而危害人們的日常生活。
處理方法
此類污水含大量有機物,可生化性好。針對醫院污水的特點和排放水質的要求,經綜合分析並結合醫院污水處理的有關規定,吸收相關企業污水處理實際經驗, 尤其是同類型污水處理中的設計、運行經驗, 本工程採用生化處理和二氧化氯消毒工藝,採用缺氧和好氧並用的方法來降低污水的COD和BOD,使污水達到凈化的效果。二氧化氯消毒是一種成熟、有效的消毒措施,而且操作和維護管理都比較方便。
Ⅱ 醫院污水處理設計方案(詳細講解步驟,要求和規格)
1、設計依據
·GB18466-2005《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准》
· GBJ15-188 -建築給水排水設計規范;
· 給水排水標准規范實施手冊;
·室外排放設計規范(GBJ14-87);
·環境雜訊標准(GB5096-93);
·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95;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農田灌溉用水水質》(GB 20922-2007);
·我公司所完成同類工程所取得的實際經驗和實際工程參數;
·《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
設計原則
1)嚴格執行國家現行的環保技術標准、規范,遵守國家和地方環保的有關法律、法規;
2)選用先進、合理、可靠的處理工藝,在確保處理排放達標的前提下,做到操作簡單、管理方便、佔地小、投資省、運行費用低;
3)本工程系環境工程,尤其要注意環境保護,避免和減少二次污染。要求改善勞動衛生條件,貫徹安全生產和清潔文明生產的方針;
4)為了提高污水處理站管理水平,設計採用的自動化程度較高,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低;
5)合理選用優質配件,降低能耗,提高工作效益和使用壽命,降低成本;
6)在工藝設計時,有較大的靈活性,可調性,以適應水量、水質的周期變化。採用一套污水處理設施,以提高系統的靈活性和可變性;
7)採用污泥前置迴流硝解工藝,以降低污泥產生量;
8)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有效地利用空間。
3、設計范圍
醫療污水處理設備系統從調節池出水口至排放出水口內的工藝、結構、設備、電氣與自控等。不包括土建工程的施工、處理站外輸送管道、裝飾工程、暖通和消防等。我廠提供土建基礎設計方案圖紙資料。
污水處理站的設計主要分為污水處理和污泥處理及處置兩大部分。
a)污水處理
調查研究污水的水質水量變化情況,選擇技術成熟、經濟合理、運行靈活、管理方便、處理效果穩定的方案。
b)污泥處理與處置
通常小型的污水處理站污泥處理有兩種方法:一是污泥濃縮機械脫水處理;二是污泥干化處理。考慮污泥濃縮機械脫水處理業主投資大,而污泥濃縮干化處理對周圍衛生有影響。由於本工藝中設有污泥消化系統,產生污泥量極少,為此,本工程產生的污泥進入污泥濃縮池只作簡單的濃縮處理後,採用糞車抽吸外運。
第三章 污水來源、性質、水量、水質排放標准及設計規模
1、污水來源
本污水處理系統的污水主要來源醫療廢水及生活廢水。該廢水經污水處理系統處理後,排放到城市管網。
2、污水性質
典型的醫院綜合醫療和生活污水。
3、污水水量
根據院方提供的資料,最大污水排放量大於等於30T/D,處理能力按1.5 m3 / h設計。
Ⅲ 醫療廢水該怎麼處理
醫療廢水處理的基本方法有三類:物理法、化學法和微生物法,了請網路「碧水藍天環保」擁有85項環保技術
Ⅳ 醫療行業污水排放等級是多少
序號 控制項目 排放標准 預處理標准
1 糞大腸菌群數(MPN/L) 500 5000
2 腸道致病菌 不得檢出 -
3 腸道病毒 不得檢出 -
4 pH 6-9 6-9
5 化學需氧量(COD)濃度 (mg/L)60 60
最高允許排放負荷(g/床位) 250 250
6 生化需氧量(BOD)濃度 20 20
(mg/L)最高允許排放負荷(g/床位) 100 100
7 懸浮物(SS)濃度 (mg/L) 20 20
最高允許排放負荷(g/床位) 6060
8 氨氮(mg/L) 15 -
9 動植物油(mg/L) 5 20
10 石油類(mg/L) 5 20
11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mg/L) 5 10
12 色度(稀釋倍數) 30 -
13 揮發酚(mg/L) 0.5 1.0
14 總氰化物(mg/L) 0.5 0.5
15 總汞(mg/L) 0.05 0.05
16 總鎘(mg/L) 0.1 0.1
17 總鉻(mg/L) 1.5 1.5
18 六價鉻(mg/L) 0.5 0.5
19 總砷(mg/L) 0.5 0.5
20 總鉛(mg/L) 1.0 1.0
21 總銀(mg/L) 0.5 0.5
22 總A(Bq/L) 1 1
23 總B(Bq/L) 10 10
24 總余氯1)2)(mg/L) 0.5 -
註:1)採用含氯消毒劑消毒的工藝控制要求為:一級標准:消毒接觸池接觸時間≥1h,接觸池出口總余氯3-10 mg/L。 二級標准:消毒接觸池接觸時間≥1h,接觸池出口總余氯2-8 mg/L。 2)採用其他消毒劑對總余氯不作要求。
Ⅳ 醫院廢水處理工藝
醫院廢水抄處理工藝流程 :
對於襲綜合醫用(不帶傳染病房)污水處理可採用「預處理→一級強化處理→消毒」的工藝。通過混凝沉澱(過濾)去除攜帶病毒、病菌的顆粒物,提高消毒效果並降低消毒劑的用量,從而避免消毒劑用量過大對環境產生的不良影響。
Ⅵ 醫院里的廢水怎麼處理
Ⅶ 醫院污水怎麼消毒
目前國內在水處理中,常用的方法有氯消毒、次氯酸鈉消毒、二氧化氯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線消毒和活性氧消毒劑法等。不同消毒方法的優缺點比較:
1、加氯消毒優點為具有效果可靠,投配設備簡單,投量准確,價格便宜,有持續消毒作用。缺點為余氯及某些含氯化合物對水生物有毒害,污水中有機物氯化後可能產生致癌物質。一般適用於大、中型污水處理廠。次氯酸鈉消毒主要優點為用海水或濃鹽水為原料,在污水廠現場生產並直接投配,使用方便,投量容易控制,有持續消毒作用。缺點為需現場制備,單台發生器產生量小,適用於中、小型污水處理廠。液氯消毒
1)液氯消毒原理。向水中加入液氯或者次氯酸鹽(如Na C lO)溶液消毒時,在水中發生如下反應:
HOC,lOC l- 之和稱作有效自由氯, 其中以HOC l消毒效果最好。排入水體時,氯會和水中的氨氮、有機氮反應生成消毒效果較差的無機氯胺和有機氯胺,稱作化合氯。總余氯是指有效自由氯和有效化合氯之和。氯的消毒效果受接觸時間、投加量、水質(含氮化合物濃度、SS濃度)、溫度、pH以及控制系統的影響。
2)加氯系統。目前常用加氯系統包括加氯機、接觸池、混合設備以及氯瓶等部分,如圖1所示。
2、二氧化氯消毒優點為消毒效率好,並能有效地控制水的色度、嗅和味,不產生有機氯化物,有持續消毒作用。缺點為需現場制備,設備復雜,成本高,需控制無機副產物產生,二氧化氯易揮發,氣體和液體的二氧化氯均易爆炸,故其發生裝置的安放場所、操作規程均應符合有關規定。該法適用於中、小型污水處理廠,醫院等污水處理設施。二氧化氯在水中溶解度是氯的5倍, 氧化能力是氯氣的2.5倍左右, 它是一種強氧化劑。溶於水後很安全, 是國際上公認的含氯消毒中唯一高效消毒劑。
二氧化氯性質不穩定, 只能採用二氧化氯發生器現場制備。用於水處理領域的小型化學法二氧化氯發生器主要有兩種:以氯酸鈉、鹽酸為原料的復合型二氧化氯發生器和以亞氯酸鈉、鹽酸為原料的純二氧化氯發生器,其中前者應用最為廣泛。
1)復合二氧化氯發生器原理。復合二氧化氯發生器以氯酸鈉和鹽酸制備二氧化氯為主、氯氣為輔的混合氣體。反應如下:N aC lO3 + 2H C l= C lO2 + 1 /2C l2 + NaC l+ H 2O 該反應的最佳溫度為70 ℃, 反應器採用耐溫、耐腐蝕材料製造。反應生成的二氧化氯和氯氣混合氣體通過水射器投加到被處理水中。
2)復合二氧化氯發生器的應用。復合二氧化氯發生器用於消毒時, 消毒劑投加點一般在濾後, 有效氯投加量一般為3m g /L ~ 5 m g /L; 用於脫色或降低COD時, 該復合氣體投加在硫酸鋁等混凝劑投加點之前效果較好,投加量應根據水質由試驗確定,同時也可以查看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更多關於二氧化氯消毒處理污水技術文檔。
3、臭氧消毒的優點為消毒效率高,比氯消毒具有更強的殺菌作用,對細菌的作用也比氯快,消耗量明顯較小。例如,在0.45mg/L臭氧作用下,經過2 min,脊髓灰質炎病毒及死亡,如用氯消毒,在2 mg/L 劑量下需經過3 h;能有效地降解污水中殘留的有機物、色、味等;不產生氯酚臭味、不產生三鹵甲烷等氯消毒副產物和氯代有機物。缺點為基建投資大、消毒成本高,設備復雜,運行管理難,無持續消毒作用。適用於出水水質好,排入水體的衛生條件要求高的消毒單元。
1)臭氧消毒原理。臭氧( O3 ) 是氧( O2 ) 的同素異形體, 純凈的O3常溫常壓下為藍色氣體。臭氧具有很強的氧化能力(僅次於氟), 能氧化大部分有機物。臭氧滅菌過程屬物理、化學和生物反應, 臭氧滅菌有以下三種作用:
a.臭氧能氧化分解細菌內部氧化葡萄糖所必需的酶,使細菌滅活死亡。b. 直接與細菌、病毒作用, 破壞它們的細胞壁、DNA和 RNA, 細菌的新陳代謝受到破壞,導致死亡( DNA—核糖核酸;RNA—脫氧核糖核酸。病毒是由蛋白質包裹著一種核酸的大分子;病毒只含一種核酸)。c. 滲透胞膜組織,侵入細胞膜內作用於外膜的脂蛋白和內部的脂多糖,使細菌發生透性畸變, 溶解死亡。因此, O3 能夠除藻殺菌,對病毒、芽孢等生命力較強的微生物也能起到很好的滅活作用。
2) 污水臭氧處理工藝。臭氧氧化能力強, 且很不穩定,也無法儲藏, 因此應根據需要就地生產。臭氧的制備一般有紫外輻射法、電化學法和電暈放電法。目前臭氧制備佔主導地位的是電暈放電法。由臭氧發生器制備好的臭氧氣體通過管道輸送到密閉的臭氧接觸池,與處理後的污水進行接觸反應。反應後的氣體由池頂匯集後,經收集器離開接觸池, 進入尾氣臭氧分解器, 在此剩餘臭氧氣體被分解成氧氣排入大氣中(見圖2) 。
4、紫外線消毒的優點為消毒效率高,殺菌作用快,無臭味,無雜訊,設備簡單,操作方便,無有機副產物生成。缺點為紫外線照射等更換頻率高,電耗較多,無持續消毒作用,消毒效果受濁度和懸浮物影響較大。適用於各種規模污水處理廠。紫外線消毒是一種物理消毒方法,紫外線消毒並不是殺死微生物, 而是去掉其繁殖能力進行滅活。紫外線消毒的原理主要是用紫外光摧毀微生物的遺傳物質核酸(DNA 或RNA ), 使其不能分裂復制。除此之外, 紫外線還可引起微生物其他結構的破壞。紫外線是一種波長范圍為136nm ~ 400 nm 的不可見光線。在該波段中260nm 附近已被證實是殺菌效率最高的, 目前生產的紫外燈的最大功率輸出在253. 7 nm 波長。該波長輸出在目前世界頂極紫外燈中已佔到紫外能量的90%, 總能量的30%, 由於高強度、高效率的紫外C波段的存在, 紫外技術已成為水消毒領域一個具有相當競爭力的技術。
紫外線消毒器的結構形式
1)敞開式結構。在敞開式UV消毒器中被消毒的水在重力作用下流經UV消毒器並殺滅水中的微生物。
2)封閉式結構。封閉式UV 消毒器屬承壓型,用金屬筒體和帶石英套管的紫外線燈把被消毒的水封閉起來。
5、電解法二氧化氯發生器是以食鹽電解產生次氯酸鈉,設備含鎮流器、電解槽、次氯酸鈉成品槽、投加系統等。最大優點:原料來源方便,用食鹽和電,在國內城市、鄉村或比較偏遠的地方原料都能較方便的組織到。
電解法二氧化氯發生器不足點:
設各系統復雜、件數多、佔地大、安裝較復雜、購買投資較大。
電流效率低:所用食鹽沒有可能象電化廠電解操作一樣,先將食鹽凈化,除去鈣、鎂、硫酸根等雜質離子,這些雜質離子在電極間反復放電,消耗電能,造成電解過程電流效率很低,用電成本大。
電極放電會引起爆槽:電解槽的正負極一般都是從上插入食鹽水中,在電解過程中,電解產生的氫氣和水蒸汽會含帶食鹽一道從食鹽水中揮發出來,造成液面上的電極結鹽,電極間距很小,結鹽會造成電極短路、打火花,引起可爆氣體爆槽,許多電解法次氯酸鈉設備都發生過此事故。
電極需定期做表而重塗:電極一般採用鈦材,在表而需要塗稀有金屬塗層,使用一段時間後,塗層脫落,需重新做表而塗層,不然嚴重影響電流效率和效果,一般重塗花費較大。
電解法設備結構復雜,操作、維護也較復雜。
電解槽的氣密性不好,會有氯氣等刺激、腐蝕性氣體擴散出來,使得設備操作間刺激氣味大,對設備造成腐蝕嚴重。
電解法二氧化氯發生器電解生成產物主要是次氯酸鈉和氯氣,二氧化氯含量極少,次氯酸鈉與氯氣會與水體中有機物發生氯代反應,生成三鹵甲烷等致癌物質。
6、活性氧消毒劑主要是單過硫酸氫鉀復合粉,也稱作過一硫酸氫鉀,它與硫酸氫鉀、硫酸鉀結合成三和鹽的形式存在,故稱為單過硫酸氫鉀復合粉,復合鹽的分子式為2KHSO5·KHSO4·K2SO4為白色粉末,該乾粉高於65 ℃時易發生分解反應,放出氧氣和硫化物,但在水中分解放出氧氣和硫酸鉀,不會產生有害物質。 單過硫酸氫鉀復合粉消毒法所產生的有效活性氧濃度達7%~9%,僅需15 min 與水體接觸即可取得有效殺菌效果;持續殺菌能力強,多種活性組分並存,抗菌譜得到擴展,對細菌及其芽孢、真菌,病毒有效,殺滅微生物影響因素少,不產生有毒有害的三致副產物。缺點為單過硫酸氫鉀復合粉易吸潮或溶於水中,會迅速分解釋放出氧氣和硫酸鉀,故復合鹽單劑不能直接用於消毒劑,而只能以其為主要活性成分建立成一個平衡穩定的系統,讓其固態時穩定性大大提高,以延長產品有效期。
綜上總結:目前國內醫院污水消毒普遍採用二氧化氯發性器進行消毒,但是二氧化氯消毒方式存在不安全、不環保、具有腐蝕性等問題。所以無氯活性氧消毒劑最合適
Ⅷ 帶傳染科的醫療機構廢水執行什麼標准
根據GB18466-2005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准和2013年7月1日起實施的我國最新《醫院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中的要求。帶傳染科的醫療機構廢水應執行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准中表2的排放標准,且污水處理工藝最好採用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可一步到位,無需進行深化,就能達到目的。,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使污水在同一個處理池內,完成兩次曝氣,兩次沉澱、兩次過濾,解決其它污水處理需要四個池子才能完成的工藝流程,特別是在連續進水條件下,實現間隙曝氣,活性污泥迴流,整個運行沒有閑置,其優點較處理其它方法較為突出,處理效果尤為顯著。2009年被列為「創新項目」;同年12月又被列為「國家鼓勵發展的環境保護技術」;2010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新產品」;12年又被列為十二五期間,國家加大投入在城鎮、村鎮、農村、工業、養殖、以及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升級改造、脫氮除磷、中水回用等領域中推薦使用、鼓勵發展的環境保護技術。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充分借鑒了曝氣生物濾池法、接觸氧化法、生物膜法、間隙曝氣法、人工快濾法、沉降分離法、硝化返硝化法、給水快濾法等八者設計手法,並結合二級或三級污水處理工藝而研製出來的污水處理新工藝、新技術。2005年獲得國家專利。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在我國的北京、山東、河北、貴州、山西、四川、內蒙古、黑龍江、江蘇、吉林、河南、湖北、天津、新疆等地已有工程實例,案例涉及生活、醫院、化工、屠宰、食品、亞麻、酒精、制葯、榨菜等領域的污水處理。大量的應用證明:出水水質CODcr一般在20mg/L以下,最低5.95mg/L;BOD5一般在10mg/L以下,最低3.50mg/L;SS一般在20mg/L以下,最低6.55mg/L。具有以下優點:
(1)、技術前瞻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是一種典型的高負荷、淹沒式、固定化生物床的三相導流,脫氮除磷反應器,在不加大投資的前提下,使處理後的污水優於排放標准,達到中水回用水質,因此技術前瞻性。
(2)、工藝創新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使污水在同一個處理池內,解決其它污水處理需要四個池子才能完成的工藝過程。整個運行沒有閑置。 因此工藝創新性。
(3)、工程投資經濟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的BOD5容積負荷是常規二級生物處理的5~10倍,並將兩個曝氣池、兩個沉澱池、兩個過濾池合為一體,因此,工程投資經濟性。
(4)、處理效果穩定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具有硝化、反硝化功能,沒有污泥膨脹之慮,不受水力負荷的沖擊,因此處理效果穩定性。
(5)、處理流程簡化性
導流曝氣生物過濾能將污水理後,在不用深度處理設施和設備的條件下,達到中水回用水質,因此處理流程性簡化。
(6)、運轉費用經濟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利用濾料切割、阻擋、細碎氣泡,強化氣、液傳質效應,增加微生物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和時間,大大提高充氧率,減小耗電功率,因此運轉費用經濟性。
(7)、操作管理簡單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採用PLC實現程式控制運行,即通過通過液位感測與設備連鎖,做到有污水自動開機,無污水自動停機;通過溶氧測定儀變頻器連鎖,實現曝氣量調節;通過無錢傳輸,實現遠程監控,達到水質監控、故障判等目的,因此操作管理簡單性。
(8)、脫氮除磷典型性
通過內錐的下部、和外錐的上部的自養型細菌(如硝化菌)等,使氨氮被兩次硝化,能將氨氮脫到3mg/L以下,最低的小於0.068mg/L,因此脫氮典型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的除磷,是在內錐、和外錐這兩個好氧段產生的聚磷菌,能大量攝取溶解性磷,並且通過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的錐底沉降後,很順暢的排泥,因此出水中的磷一般小於0.5mg/L,最低的達到0.08mg/L,因此除磷典型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有效解決了BAF(曝氣生物濾池)、脫氮效果好,除磷效果差的技術難題。同時還解決了A2/O在二沉池中N2附著污泥上浮,沉澱效果不理想。增大二沉池還原電位增高、造成磷釋放,除磷效果不盡人意等技術難題。
(9)、氣溫及運行方式適應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能在1℃—50℃之間正常運行,不受地理氣候條件影響,適用於南方,也適合於北方,加上大量的微生物不會流失,即使長時間不運轉也能保持其菌種的活性,進水後很快正常運行,因此氣溫及運行方式適應性。
(10)、檢修換件方便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的主要轉動設備置於地上,加上採用的是國產設備,並且設有故障判報警統,因此檢修換件方便性。
(11)、工程建設靈活性
導流曝氣生物過濾池為模塊化結構,可集中設計,也可分開設計,有利於工程的升擴建,能較好地適應各個地區地貌,對於舊污水處理工程的升級改造也時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