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北湖污水處理站。由硚口區漢正街乘坐哪路公交車
502路 → 215路 → 407路39.8公里
漢正街
步行約600米,到達沿河大道利濟南路站乘坐502路,經過31站, 到達工業四路23街坊站
步行約70米,到達工業四路23街坊站乘坐215路,經過20站, 到達青化路群力村站
乘坐407路,經過3站, 到達勝英路北湖農場站
步行約50米,到達武漢鋼鐵(集團)公...武漢鋼鐵(集團)公...
2
502路 → 201路 → 367路42.4公里
3
579路 → 地鐵6號線 → 地鐵4號線 → 525路 → 407路40.6公里
4
608路 → 地鐵4號線 → 525路 → 407路39.9公里
5
24路 → 地鐵4號線 → 525路 → 407路39.9公里
『貳』 污水處理常用什麼設計軟體
我建議用鴻業水處理設計軟體,此是鴻業公司研製的CAD系列軟體之一,由給排水專業人員和計算機專業人員共同開發而成。可完成工藝流程圖、水處理構築物的設計,材料自動匯總而且可實現圖面材料與材料表的自動對應標注。管道、管件、閥類、設備等真實表示,針對不同構築物特點,採用參數化繪制和工具集式繪制,達到設計的快速性和靈活性相結合。適用於規劃院、工業院、市政院、環保公司等。鴻業水處理設計軟體的CAD操作平台為美國AutoDesk公司的AutoCAD R2006~2009。
軟體特點
1.參數化構築物繪制配水井、沉澱池、污泥濃縮池、氧化溝等平面、剖面、詳圖
2.參數化和工具集相結合繪制AAO/SBR池 、CASS池、
3.豐富構築物設計工具、水處理設備、標注工具繪制污水泵房、脫水機房等
4.雙線管道表示,真實尺寸表示三通、彎頭、異徑管
5.豐富的流程圖建構築物圖庫、設備庫、閥類庫
6.標准化的構築物計算書
7.自動繪制材料表、設備表、圖例表,自動標注編號
8.真實表示設備,動態拖動設備尺寸
流程圖設計
1.進行工藝流程圖和水力剖面圖的設計。豐富的構築物和設備圖塊,可以滿足設計人員快速完成圖形繪制。
2.流程圖管線種類齊全,而且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任意添加。
3.快速實現管道遮擋斷線,快速標注構築物特徵點標高、管道直徑、管道代號。
4.自動繪制流程圖圖例表。
『叄』 花山生態新城的新城規劃
花山新城3年內將現雛形,已於2004年開始計劃
花山新城加速「變臉」
武漢市召開花山生態新城規劃現場辦公會,市領導楊松、阮成發出席會議。據介紹,今後花山新城將圍繞國際一流生態城、生態文化區的目標,把新城打造成武漢東部地區產業支撐服務區、武漢新港江南核心港區、大東湖生態建設區。
按照最新的規劃結構,新城分為新港、新城和生態保育三大功能區,重點發展港口和保稅加工、生態研發和教育、養生與居住等產業。
據建設方花山生態新城投資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洪山區政府將新城建設作為發展戰略重點來抓,每月召開現場辦公會,協調項目建設。今後3年,花山新城將正式進入全面實施階段,計劃投資262.29億元,基本建成首批五大類十大工程,初步形成生態新城的框架和雛形。
「綠色」新城惹人注目
未來的花山生態新城絕對一座「綠色樣板城」,在這個66.4平方公里的小城裡,將有147公里的自行車路網系統,200公里以上的步行系統,交通體系將完全低碳化;此外,城內用的電可能是自己利用風能發出來的,路燈用的是太陽能,沖廁所用的水可循環使用,城內的產業都要過綠色環保關……
規劃中的花山生態新城,東至左嶺鎮,南接武漢科技新城,西臨東湖風景區,北抵武漢北湖新城,是湖北兩型社會首個生態城市。新城未來將投資20億元建設大東湖水網和水生態修復工程,興建5萬噸污水處理廠。
此外,花山新城投資12億元,將規劃區域內的農民全部遷出,退耕還林、退漁還湖,建設「花山」、「花果山」兩座生態綠化帶。
生態新城需符合生態指標
現場辦公會上,《花山生態新城指標體系(討論稿)》首次被披露。據介紹,該指標體系參照了天津生態城的指標體系,進行定性定量分析,提出了29項生態城市建設指標。
這29項指標與天津生態城指標相比,更具「武漢特色」:花山新城自然生態覆蓋率需達到60%,顯得更「綠色」;綠色建築節能措施要細化,居住建築能耗能不能高於35千瓦時/年;非傳統水源利用率要達到30%以上,加強循環水利用;轄區內的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利用要達到15%。
據介紹,武漢未來還要在花山新城設立「生態研究院」,擬邀請國務院參事、中科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組長、首席科學家牛文元擔任顧問。
『肆』 花山的花山新城規劃
花山新城3年內將現雛形,已於2004年開始計劃
花山新城加速「變臉」
武漢市召開花山生態新城規劃現場辦公會,市領導楊松、阮成發出席會議。據介紹,今後花山新城將圍繞國際一流生態城、生態文化區的目標,把新城打造成武漢東部地區產業支撐服務區、武漢新港江南核心港區、大東湖生態建設區。
按照最新的規劃結構,新城分為新港、新城和生態保育三大功能區,重點發展港口和保稅加工、生態研發和教育、養生與居住等產業。
據建設方花山生態新城投資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洪山區政府將新城建設作為發展戰略重點來抓,每月召開現場辦公會,協調項目建設。今後3年,花山新城將正式進入全面實施階段,計劃投資262.29億元,基本建成首批五大類十大工程,初步形成生態新城的框架和雛形。
「綠色」新城惹人注目
未來的花山生態新城絕對一座「綠色樣板城」,在這個66.4平方公里的小城裡,將有147公里的自行車路網系統,200公里以上的步行系統,交通體系將完全低碳化;此外,城內用的電可能是自己利用風能發出來的,路燈用的是太陽能,沖廁所用的水可循環使用,城內的產業都要過綠色環保關……
規劃中的花山生態新城,東至左嶺鎮,南接武漢科技新城,西臨東湖風景區,北抵武漢北湖新城,是湖北兩型社會首個生態城市。新城未來將投資20億元建設大東湖水網和水生態修復工程,興建5萬噸污水處理廠。
此外,花山新城投資12億元,將規劃區域內的農民全部遷出,退耕還林、退漁還湖,建設「花山」、「花果山」兩座生態綠化帶。
生態新城需符合生態指標
現場辦公會上,《花山生態新城指標體系(討論稿)》首次被披露。據介紹,該指標體系參照了天津生態城的指標體系,進行定性定量分析,提出了29項生態城市建設指標。
這29項指標與天津生態城指標相比,更具「武漢特色」:花山新城自然生態覆蓋率需達到60%,顯得更「綠色」;綠色建築節能措施要細化,居住建築能耗能不能高於35千瓦時/年;非傳統水源利用率要達到30%以上,加強循環水利用;轄區內的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利用要達到15%。
據介紹,武漢未來還要在花山新城設立「生態研究院」,擬邀請國務院參事、中科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組長、首席科學家牛文元擔任顧問。
十大兩型示範項目、千萬平米綠色社區
1. 結合啟動項目建設,建設綠色建築示範工程。從啟動項目中選擇一定規模的功能建築,按照綠色建築的有關指標要求組織建設。重點嘗試地下水循環空調系統的技術和應用措施,並從建築選址、節水、節能、材料使用、室內環境質量等五個方面,探索夏熱冬冷地區的綠色建築體系和建設模式。
2. 以嚴東湖保護工程為核心建設水生態示範項目。按照「大東湖水網」項目總體要求,盡快建設嚴東湖水質保護工程,建設具有景觀生態功能的人工強化濕地系統和近岸自然濕地相結合的水生態示範區,探索濱水生態敏感地區水環境保護措施,為世界水資源危機下河湖密布地區城市化發展模式提供經驗和示範。
3. 中水利用與生態用地的耦合改造示範項目。通過建設分散收集、處理、回用再處理系統,對污水及初期雨水進行相應處理,提供城市維護綠化及清衛使用;並將再處理過程與其周邊非開發建設用地的生態化改造同時進行,在削減城市建設和運營過程中的排放污染物的同時,實現水資源的節約利用和生態用地的功能提升。
4. 建設集中式太陽能農民社區示範項目。結合首期農民還建房建設「集中式太陽能應用示範社區」,和有關科研機構和廠家合作,從整體上、過程上、管理上落實太陽能的應用推廣。
5. 建設慢行優先的低碳化綠色交通示範項目。建構「以人為本、慢行優先」的新城內部公共電動車網路系統、自行車路網系統、步行系統,打造低碳化綠色交通體系。
6. 建設分區布點與移動式相結合的「大氣質量實時監控中心」。對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數據進行24小時立體化實時監測,並且通過有線、無線兩套數據傳輸系統實時發送至檢測中心並公布,以確保花山新城良好的大氣環境。該項技術對創造「環境友好」的城市環境具有重要示範意義。
7. 建設「花山、花果山」,組建生態農業公司。修復山體、改造提升林地林相景觀,廣泛種植杜鵑、薔薇、紅果、冬青等木本藤本開花結果植物,打造真正意義的「花山」、「花果山」。
『伍』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北湖污水處理站西南門。由硚口區漢正街乘坐哪路公交車嚇到
502路抄 → 215路 → 407路39.8公里
漢正街
步行約600米,到達沿河大道利濟南路站乘坐502路,經過31站, 到達工業四路23街坊站
步行約70米,到達工業四路23街坊站乘坐215路,經過20站, 到達青化路群力村站
乘坐407路,經過3站, 到達勝英路北湖農場站
步行約50米,到達武漢鋼鐵(集團)公...武漢鋼鐵(集團)公...
2
502路 → 201路 → 367路42.4公里
3
579路 → 地鐵6號線 → 地鐵4號線 → 525路 → 407路40.6公里
4
608路 → 地鐵4號線 → 525路 → 407路39.9公里
5
24路 → 地鐵4號線 → 525路 → 407路39.9公里
『陸』 長春北湖規劃圖
南區規劃:優化提升南區,重點規劃發展創意與軟體產業園區、動漫產業園區和商務體育休閑中心「兩園一中心」,使南區成為高新高端產業集聚區和長春南部新城的副中心。
北區(長東北核心區)面積:155平方公里(含規劃控制面積60平方公里)
北區規劃:重心是打造環境、強化功能、集聚產業。開發建設長春北湖城市濕地公園,長春北湖位於伊通河下游以東,寬城區奮進鄉隆西村內。重點發展先進裝備製造、生物與醫葯、光電子、新材料新能源、精優食品加工等產業,使之成為以先進製造業為主的產業集聚區和長東北開放開發示範區。
本報訊 (記者李珉琦)昨日,長春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高新區)召開新一輪發展動員大會,落實部署全區新一輪戰略規劃工作。長春市市長崔傑到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專家把脈
新階段新規劃
會上,長春市市長助理、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孫亞明作動員講話。
從去年開始,高新區聘請深圳和省內專家,對32個問題進行調研後,結合高新區的實際,制定了新一輪發展規劃:提升南區,建設北區。
孫亞明表示,高新區新一輪發展規劃,主要是在新的發展機遇下,結合高新區發展實際,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以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為宗旨,突出主導產業擴張、大項目帶動和園區支撐,優化提升南區,拓展構建北區(長東北核心區),推進綜合配套改革,統籌資源整合,集聚創新要素,優化功能配置,發展新興產業,打造長春市產業升級主導區、吉林省高新高端產業集聚區、國家級自主創新示範區、東北亞高新技術合作區,把高新區建設成為國際先進水平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高地。
發展規劃
三階段實施 12年完成
高新區新一輪規劃為12年,分三個階段整體規劃、分步實施、滾動開發、梯次推進。
第一步,利用兩年完成基礎設施綜合配套、創新平台建設,軟硬環境實現整體提升,到2010年,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長23%以上;第二步,利用五年快速發展,到2015年,經濟總量迅速增長,創新和轉化能力大幅提高,產業結構明顯改善,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長24%以上;第三步,利用五年優化提升,到2020年,經濟總量、質量和效益同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產業集群優勢已經形成,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長20%以上。
新一輪發展規劃分為南區、北區兩個板塊,發展總規劃面積210平方公里。
北區重點規劃發展「五園三中心」: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園區、生物與醫葯產業園區、光電子產業園區、新材料新能源產業園區、精優食品加工產業園區,以及長東北科技創新中心、長東北科技生產資料集散中心和長東北商務中心。
孫亞明表示,產業是高新區發展的根基,規劃中確立六個主導產業,明確了產業發展方向;基地是產業的高度集中,有技術依託、有龍頭帶動,能夠形成產業鏈條,具有一定經濟規模和競爭力,具有較強的集聚效應和品牌影響力。園區是產業發展的平台,是承接項目的載體;中心實際上是功能性園區,主要發展高端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為高新技術產業提供技術支撐和服務。
河湖分治
長春北湖規劃年內啟動
在高新區新一輪發展規劃中,北區板塊中,北湖城市濕地公園開發方面,主要是建設與之相融合的現代商務、生態居住、時尚休閑、主題公園、景觀旅遊、民俗文化等六個功能分區,圍繞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需求,重點打造金融、證券、保險、商業、貿易以及中介服務機構等功能齊全,總部大廈、商務辦公、會議展覽、酒店公寓等設施完備的長東北CBD(中央商務區)。
對於北湖的開發,採取的是整個區域的規劃一次做完,河湖分治的新規劃辦法,在伊通河邊建湖、建濕地公園,利用北郊污水處理廠處理過的、達標的水,引進北湖建成城市濕地公園,這一嶄新的規劃方案已經得到長春市政府批准,將在年內正式啟動。
三點要求
新戰場打造新城區
會上,崔傑對高新區新一輪發展規劃給予了充分肯定。崔傑說,新一輪規劃符合長春市委、市政府對高新區未來發展規劃確定的各項原則。
同時,崔傑對高新區提出三點要求,第一,希望大家要立足新起點,抓住新機遇,利用新空間,努力實現高新區的新飛躍,希望高新區在推進長春的科技成果轉化、科技創新方面,能有更大的作為;第二,要整體推進、突出重點、真抓實干,把規劃的藍圖變成美好的現實,長春市工業結構升級發展方面,市委明確提出了「三優四高」的產業范疇,包括汽車的製造、軌道客車、農業的產業化、光電、醫葯、新能源、新材料7個方面的突破,期望高新區能夠站在高科技發展的最前沿。同時,在引進重大項目上實現突破,走國際化,市場化的道路,靠開發引進項目,用大項目來推動大開發、大發展;第三,要激發內力、強化外力,合力攻堅,迅速掀起高新區新一輪的發展熱潮。
崔傑說,高新區在新一輪發展中,要抓好南北兩區,南區要提升,要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集聚,而北區也要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優化生態環境,迅速形成承載能力,形成高新區的一個新的主戰場。相關各部門要像過去一樣給與高新區發展新的支持,想其所想、急其所急、幫其所需,幫助研究辦法,解決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