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工業廢水需要檢測哪些指標
(1)微生物:菌落總數抄、大腸菌群、黴菌、酵母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大腸埃希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產氣夾膜梭菌、蠟樣芽孢桿菌、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軍團菌、霍亂弧菌、阪崎腸桿菌、空腸彎桿菌、銅綠假單胞菌、腸球菌等
(2)感官性狀:色度、渾濁度、臭和味、肉眼可見物等
(3)物理指標:PH值、電導率、總硬度、溶解性總固體、揮發酚、陰離子合成洗滌劑等
(4)綜合指標:耗氧量、生化需氧量、總有機碳等
(5)金屬元素:鈹、鉛、鎘、鉻、汞、鉈、鉀、鈣、鈉、鎂、磷、鐵、砷、硒、鋅、錫、錳、鈷、鎳、碘、釩等
(6)無機非金屬:硫酸鹽、氯化物、氯酸鹽、亞氯酸鹽、氟化物、硝酸鹽氮、硫化物、磷酸鹽、硼、氨氮、亞硝酸鹽、碘化物、溴酸鹽等
(7)有機物:苯、二甲苯、苯並芘、雙酚A、甲醛、四氯化碳、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三溴甲烷、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基)酯等
㈡ 工業廢水的常規項目檢測哪些內容
工業廢抄水:電導率、透明度、PH值、全鹽量、總硬度、色度、濁度、懸浮物、酸度、鹼度、六價鉻、總汞、銅、鋅、鉛、鎘、鎳、鐵、錳、鈹、總鉻、鉀、鈉、鈣、鎂、總砷、硒、鋇、鉬、鈷、溶解氧、氨氮、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硫酸鹽、總氮、總磷、氟化物、硫化物、高錳酸鹽指數、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揮發性酚、石油類、動植物油、陰離子表面活性劑、苯、甲苯、乙苯、對二甲苯、鄰二甲苯、間二甲苯、苯乙烯等
㈢ 工業水中鈣鎂離子的測定方法
巧了,我也是.聽說過水體硬度的測定嗎,水體硬度包括鈣硬度和鎂硬度,按照該方法,先測鈣鎂離子的含量,然後換算就可以了.以下摘抄的水體硬度的測定方法,其實你自己看參考資料是最好的.
110 總硬度的測定
——EDTA滴定法
本方法適用於循環冷卻水和天然水中總硬度的測定。
1.原理
在pH=10時,乙二胺四乙酸二鈉(簡稱EDTA)和水中的鈣鎂離子生成穩定絡合物,指示劑鉻黑T也能與鈣鎂離子生成葡萄酒紅色絡合物,其穩定性不如EDTA與鈣鎂離子所生成的絡合物,當用EDTA滴定接近終點時,EDTA自鉻黑T的葡萄酒紅色絡合物奪取鈣鎂離子而使鉻黑T指示劑游離,溶液由酒紅色變為蘭色,即為終點。其反應如下:
Mg2++Hlnd2- Mglnd-+H+
Mglnd-+H2Y2- MgY2-+H++Hlnd2-
Ca2++Hlnd2- Calnd-+H+
Calnd-+H2Y2- CaY2-+H++Hlnd2-
式中Hlnd2-——鉻黑T指示劑(藍色);
Mglnd-——鎂與鉻黑T的絡合物(酒紅色);
H2Y2-——乙二胺四乙酸離子(無色)。
2.試劑
2.1 6mol/L鹽酸溶液。
2.2 10%氨水:量取440mL氨水,稀釋至1000mL。
2.3 1+1三乙醇胺溶液
2.4 鉻黑T指示劑
稱取0.5g鉻黑T和4.5g鹽酸羥胺,溶於100mL95%乙醇中,儲於棕色瓶中。
2.5 pH=10氨-氯化銨緩沖溶液。
稱取54g氯化銨,溶於200mL水中,加350mL氨水,用水稀釋1000mL。
2.6 0.01mol/L EDTA標准溶液。
2.6.1 配製
稱取乙二胺四乙酸二鈉(C10H14O8N2Na2�6�12H2O)3.72g溶於1000mL水中,搖勻。
2.6.2 標定
稱取0.2g於800℃灼燒至恆重的基準氧化鋅(稱重至0.0002g)。用少許水濕潤,加2mL 6mol/L鹽酸溶液至樣品溶解,移入250mL容量瓶中,稀釋至刻度。吸取此溶液20mL,移入 250mL錐形瓶中,加30mL水,用10%氨水中和至pH7~8(稍有氨味),加5mL氨一氯化銨緩沖溶液,加2~4滴鉻黑T指示劑,用EDTA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紅色變為天藍色。同時做空白試驗。
2.6.3 計算
EDTA標准溶液摩爾濃度M(摩爾/升),按下式計算:
式中:G——氧化鋅的重量,克;
V1—— EDTA溶液的用量,毫升;
V 0 ——空白試驗EDTA溶液用量,毫升;
81.39——氧化鋅摩爾質量,克/摩爾。
3.儀器
3.1 滴定管:25mL酸式。
4.分析步驟
4.1 吸取水樣50mL,移入250mL錐形瓶中,加入5mL氨-氯化銨緩沖溶液,2-4滴鉻黑T指示劑,用0.01mol/L EDTA標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紅色變為純藍色即為終點。
5.分析結果的計算
水樣中總硬度含量X(毫克/升,以CaCO3計 ),按下式計算:
式中:V——滴定時EDTA標准溶液消耗體積,毫升;
M——EDTA標准溶液濃度,摩爾/升;
VW——水樣體積,毫升;
100.08——碳酸鈣摩爾質量,克/摩爾。
6.注釋
6.1 若水樣中有鐵、鋁干擾測定時,加1+1三乙醇胺1~3mL加以掩蔽。
6.2 若水樣中有少量的鋅離子時,取樣後可加β-氨基乙硫醇0.5mL加以掩蔽,若鋅含量高,可另測鋅含量,而後從總硬度中減去。
6.3 若測定中有返色現象,可將水樣經中速濾紙干過濾,除去懸浮的碳酸鈣。
7.允許差
水中總硬度在300mg/L(以CaCO3計)時,平行測定兩結果差不大於3.5mg/L。
8.結果表示
取平行測定兩結果算術平均值,作為水樣的總硬度含量。
111 鈣離子的測定
甲 EDTA滴定法
本方法適用於循環冷卻水和天然水中鈣離子的測定。
1.原理
鈣黃綠素能與水中鈣離子生成瑩光黃綠色絡合物,在pH>12時,用EDTA標准溶液滴定鈣,當接近終點時,EDTA奪取與指示劑結合的鈣,溶液瑩光黃綠色消失,呈混合指示劑的紅色,即為終點。
2.試劑
2.1 1+1鹽酸溶液。
2.2 20%氫氧化鉀溶液。
2.3 鈣黃綠素酚酞混合指示劑
稱取鈣黃綠素0.2g和酚酞0.07g置於研缽中,再加入20g氯化鉀,研細混勻,貯於廣口瓶中。
2.4 0.01mol/L EDTA標准溶液。
同總硬度的測定。
3.儀器
3.1 滴定管:25mL。
3.2 移液管:5mL。
4.分析步驟
吸取經中速濾紙過濾的水樣50mL,移入250mL錐形瓶中,加入1+1鹽酸3滴,混勻,加熱煮沸半分鍾,冷卻至50℃以下加5mL20%氫氧化鉀溶液,再加約80mg鈣黃綠素酚酞混合指示劑,用0.01mol/L EDTA標准溶液滴定至瑩光黃綠色消失,出現紅色即為終點。
5.分析結果的計算
㈣ 工業用水的總硬度(水中鈣鎂離子總含量)的測定
水硬度的測定
實驗目的:
1 .了解水的硬度的概念,測定水硬度的意義,以及水的硬度的表示方法;
2 .理解 EDTA 測定水中鈣、鎂含量的原理和方法,包括酸度控制和指示劑的選擇;
3 .測定過程中加入 Mg-EDTA 的作用及其對測定結果的影響。
實驗原理:
水的硬度最初是指鈣、鎂離子沉澱肥皂的能力。水的總硬度指水中鈣、鎂離子的總濃度,其中包括碳酸鹽硬度 ( 即通過加熱能以碳酸鹽形式沉澱下來的鈣、鎂離子,故又叫暫時硬度 ) 和非碳酸鹽硬度 ( 即加熱後不能沉澱下來的那部分鈣、鎂離子,又稱永久硬度 ) 。
硬度的表示方法尚未統一,目前我國使用較多的表示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將所測得的鈣、鎂折算成 CaO 的質量,即每升水中含有 CaO 的毫克數表示,單位為 mg·L-1 ;另一種以度 ( °) 計:1硬度單位表示 10 萬份水中含1份 CaO( 即每升水中含 10mgCaO) , 1° = 10ppm CaO 。這種硬度的表示方法稱作德國度。
【工業用水和生活飲用水對水的硬度的要求】我國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規定以 CaCO3 計的硬度不得超過450mg·L-1 。
Ca2+ + EDTA = Ca-EDTA
Mg2+ + EDTA = Mg-EDTA
實驗預習:
了解配製和標定EDTA標准溶液的方法;
了解測定的水的總硬度的原理和方法 。
基本操作:
EDTA標准溶液的配製和標定;
酸式滴定管的基本操作。
實驗步驟:
在一份水樣中加入 pH=10.0 的氨性緩沖溶液和少許鉻黑 T 指示劑,溶液呈紅色;用 EDTA 標准溶液滴定時, EDTA 先與游離的 Ca2+ 配位,再與 Mg2+ 配位;在計量點時, EDTA 從 MgIn- 中奪取 Mg2+ ,從而使指示劑游離出來,溶液的顏色由紅變為純藍,即為終點。
當水樣中 Mg2+ 極少時,由於 CaIn- 比 MgIn- 的顯色靈敏度要差很多,往往得不到敏銳的終點。為了提高終點變色的敏銳性,可在 EDTA 標准溶液中加入適量的 Mg2+ (在 EDTA 標定前加入,這樣就不影響 EDTA 與被測離子之間的滴定定量關系),或在緩沖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Mg—EDTA 鹽。
水的總硬度可由 EDTA 標准溶液的濃度 cEDTA 和消耗體積 V1 ( ml )來計算。以 CaO 計,單位為 mg/L.
注意事項:
測定總硬度時用氨性緩沖溶液調節pH值;
注意加入掩蔽劑掩蔽干擾離子,掩蔽劑要在指示劑之前加入;
測定總硬度的時候在臨近終點時應慢滴多搖;
測定時要是水溫過低應將水樣加熱到30~40�0�2C再進行測定。
問題分析:
1 .本實驗中移液管是否要用去離子水潤洗?錐形瓶是否要用去離子水潤洗?
2 .絡合滴定近終點時, EDTA 置換 M-In 中的指示劑的反應速度略慢,因此需多搖慢滴。
3 .剩餘的 EDTA 溶液回收(塑料回收桶在通風櫥內),將用於設計實驗。
常用工具:
主要試劑和儀器
0.02mol/LEDTA , NH3-NH4Cl 緩沖溶液( pH~10 ), 10%NaOH 溶液,鉻黑 T 指示劑
鹼式滴定管,錐形瓶,洗瓶,容量瓶,吸移管,吸耳球,燒杯,試劑瓶,分析天平,稱量瓶
㈤ 水溶液中鈣離子測定的方法
加NaOH後,再通入二氧化碳氣體,測沉澱物碳酸鈣的量,再計算。
㈥ 工業廢水中鉛含量的測定論文
水中鉛測定方法詳解(1)
在中性和鹼性溶液中,雙硫腙與鉛反應生成單取代雙硫腙絡合物,溶於有機溶劑而呈洋紅色。反應靈敏,最大吸收波長為520nm,摩爾吸光系數(ε)6.86×104L/(mol·cm)。
有機溶劑通常使用三氯甲烷或四氯化碳,四氯化碳可比三氯甲烷在較低pH值萃取鉛,不形成二鉛酸鹽,且四氯化碳不溶於水,揮發性較低,比重較大。另一方面,鉛一雙硫腙絡合物在三氯甲烷中溶解度較大,可萃取較大量的鉛。由於雙硫腙在三氯甲烷中溶解度比四氯化碳為大,因此,當需要從三氯甲烷中完全除去雙硫腙時,必須保持較高的pH值。
當使用三氯甲烷作溶劑時,鉛可在pH8~11.5被定量萃取。,通常採用百里酚藍(pH8.O~9.6)作指示劑,調節水相由綠變藍(pH~9.5),然後進行萃取。亦有建議在高pH值進行萃取,如SnydercsJ提出,在含檸檬酸銨和氰化鉀的pH9.5~10.0水溶液中,用雙硫腙一三氯甲烷溶液萃取鉛,繼用稀硝酸反萃取,最後用氨性氰化物溶液調節至pH11.5,以雙硫腙三氯甲烷溶液萃取,在pHll.5的高pH值下,使過量雙硫腙成為銨鹽而進入水層。
影響鉛的萃取率,除pH外,還與所用溶劑、存在陰離子的種類和數量、兩相的體積比、雙硫腙在有機相中的濃度等參數有關。陰離子由於與鉛形成絡合物而影響萃取平衡,如在同樣的pH,當含一定濃度的乙酸鹽、酒石酸鹽和檸檬酸鹽時,可使萃取率降低。
雙硫腙法測定鉛,可採用單色法,亦可採用混色法,前者以氨性氰化物溶液洗去有機層中過量的雙硫腙後,測量絡合物的吸光度,後者則有機層中殘留過量的雙硫腙不經除去直接測量吸光度,操作簡便。然而對鉛含量極微的水樣,由於受基體影響,當採用混色法測定,以無鉛水制備的空白試驗為參比時,往往會出現負值,而單色法則無此現象。
干擾及其消除
在最適pH萃取鉛時,Ag+、Hg2+、Pd2+、Au3+、Cu2+、Zn2+、cd2+、Co2+和Ni2+亦可與雙硫腙絡合而被萃取,可加氰化物掩蔽之。如有大量的Ag+、Hg2+、Pd2+、Au3+和Cu2+存在(每一種金屬離子超過1mg),則最好是在強酸性溶液中,甩雙硫腙一氯仿溶液預先將這些金屬離子萃取除去。而後再測定鉛。
Bi2+、In3+、Tl+和Sn2+不能為氰化物所掩蔽,鉍在較低pH時比鉛易於被雙硫腙萃取,因此可將水層調節至一定pH(通常為2.O~3.5),鉍被萃取而鉛仍在水液中,然後提高pH值而萃取
鉛。亦可先在較高pH值,使鉍和鉛一起被萃取,然後用緩沖液洗有機層使鉛進入水層(如用
C014作溶劑則pH為2.3~2.5,用CHCl3則為pH3.4),或用鹼性溶液(通常pH大於1l的0.5~
1%氰化鉀溶液)洗有機層,使鉍先行解離。
鉍量很大時,可用溴和氫溴酸處理,使成三溴化鉍使其揮發。
銦的干擾:銦萃取的最適pH為5.2~6.3(CCl4)和8.3~9.6(CHCl3),因此可採用pH值大
於lO,以CCl4為溶劑,當銦存在100倍過量時,可進行鉛的萃取。
鉈的干擾嚴重:可調節pH至6.0~6.4,用雙硫腙萃取鉛,此時鉈不被萃取。或將萃取物與
0.5%氰化鉀溶液振搖,此時鉈一雙硫腙鹽解離而鉛一雙硫腙鹽則不解離。
大量的鉈亦可以在2~4mol/L HCl中,用乙醚萃取除去。
Fe3+可由於氰化物的存在而形成高鐵氰化物,使雙硫腙氧化而干擾,如加鹽酸羥胺、肼、亞硫酸鈉或其他還原劑,使變成亞鐵氰化物則不幹擾。銅亦可能有類似的干擾。
含大量Fe3+時,可在1.2mol/L HCl介質中,加過量銅鐵試劑,用CHCl3萃取之,此時鉛不被沉澱亦不被萃取,而Cu3+、Bi3+、Tl3+和Sn2+亦被除去,過量銅鐵試劑用CHCl3萃取除去。
Sn2+可引起干擾,而Sn4+則不幹擾,含量大時,可形成溴化錫揮發除去。
在鹼性介質中可產生沉澱的金屬(氫氧化物),以檸檬酸銨或酒石酸鹽絡合掩蔽之。
另外還有一些金屬可妨礙鉛的萃取,特別如鈦(5mg或以上)可阻礙鉛從pH7~11的氨性檸檬酸鹽溶液中的完全萃取。含高濃度鋁時,亦有類似情況。遇此場合,可先用硫化物沉澱分離,必要時加少量銅作為共沉澱劑。
陰離子的影響,硫化物是較重要的,試劑級的氰化鉀中常發現含有硫化物。其他陰離子如檸檬酸鹽、酒石酸鹽。存在高濃度時,因絡合作用而阻礙鉛的萃取。高濃度的磷酸鹽、膠體狀的硅酸亦可使鉛的萃取發生困難,必要時以較濃的雙硫腙溶液反復萃取之。
鉛一雙硫腙絡合物可被稀酸溶液所解離這一性質,有助於干擾物質的分離,即第一次用較濃的雙硫腙溶液萃取分離之後,用稀酸液振搖,使鉛返回水相,然後再調節至最適pH,第二次用雙硫腙溶液從水相中萃取鉛 。
水中鉛測定方法詳解(2)
(《生活飲用水檢驗規范》部分)
在地殼中,鉛是一種相對少的元素,以低濃度廣泛存在於未受污染的沉積岩與土壤中。未受污染的海水約含0.03μg/L,而接近表層與海岸則濃度可增高10倍。淡水的含量較高,約為1~50μg/L。
由於使用含鉛汽油和冶煉廠的煙塵使大氣中含有鉛,從而使水中濃度增高。工業生產,采礦或冶煉廠廢水均可污染水體。使用含鉛高的管道或含鉛化合物的塑料管作自來水管,可使飲水中鉛含量增高。
鉛可在人體內蓄積,主要毒性為引起貧血、神經機能失調和腎損傷。
27.1水中鉛的測定方法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示波極譜法、電位溶出法等。
與其它元素相比,鉛測定方法的發展較慢。雖也有一些新方法的報導,但有實用價值的
不多。孫勤樞等報導的氧化電位溶出法是一種較好的方法,可以同時測定水中銅、鉛、鐵、
鋅、鎘。其中鉛的線性范圍為0.1~3400μg/L,用來測定水中鉛與原子吸收法基本一致,但精
密度優於原子吸收法。
在報導的分光光度法中,比較好的有碘化鉀-丁基羅丹明B-阿拉伯膠-曲拉通x-100體系分光光度法。該法靈敏度較高,摩爾吸光系數為6.2×105L·mol-1·cm-1,可以滿足要求。水中常見的離子無干擾,少見的離子如Ag+、Cu2+、Cd2+、Hg2+等,可用巰基棉預處理消除。它測定湖水中鉛的結果與原子吸收法一致。
27.1原子吸收法測鉛,靈敏度及精密度均不太理想。有文獻報道同時應用高性能空心陰極燈,超聲波霧化器和縫管式原子捕集器可使靈敏度大為提高,精密度明顯改善。詳細情況請參考第二篇第五節。
27.2無火焰原子吸收法測定鉛時,經常使用次靈敏線283.3nmo雖然用靈敏線217.0nm測定鉛的靈敏度比用次靈敏線283.3nm高約2倍,但在217.0nm處的能量很難與氘燈能量平衡。若用塞曼效應校正背景時可採用217.0nm分析線。
27.2參見25鎘的註解25.2。
27.2.1有文獻指出:用HGA-72型石墨爐測定鉛時發現,K、Na、Al的氯化物不幹擾鉛的測定,ca、co、Fe、Mn的氯化物對鉛的測定有干擾。濃度為1g/L的NiCl2能將鉛的信號全部抑制。除了濃度為lg/L的NaNO3干擾鉛的信號約為20%外,其餘的硝酸鹽對鉛的測定沒有影響。若使用經LaCl3處理過的石墨管測定,濃度高達500mg/L的氯化物也不幹擾鉛的測定。
27.2.2 當鉛濃度為10μg/L時,10mg/L的K、Cd、Zn、Be、Fe、Mn無干擾,100mg/L的Na、Ca 無干擾,S042-、P043-有干擾,加入7.5g/L的La可降低干擾。
27.2.3.4可作為鉛的基體改進劑的無機試劑還有:NH4NO3,(NH4)2HPO4,CaCl2,Pt和Pd等。有機試劑有:草酸、抗壞血酸和硫脲等。
27.3.2雙硫腙分光光度法是一種比較古老的方法,但至今仍有一定的實用價值。雙硫腙在弱鹼性溶液中與鉛形成紅色絡合物。
27.3.3.4有人作過試驗,使用的雙硫腙透光率為60%比70%的標准曲線線性關系好,試驗結果見表27.1。
表27.1 雙硫腙透光率對線性的影響
27.3.5.2.2水中鈣、鎂離子在鹼性溶液中可形成沉澱析出,影響對鉛的萃取,加入檸檬酸銨可防止析出沉澱,因檸檬酸銨可與鈣、鎂等離子形成穩定的絡合物。
27.3.5.2.2銅、鋅等金屬離子也與雙硫腙反應生成紅色絡合物,對鉛的測定有干擾。加入 氰化鉀可與這些離子形成穩定的絡陰離子如 [Cu(CN)4]3-和[Zn(CN)4]2- ,故可消除它們的干擾。
㈦ 一般情況下工業廢水的檢測項目有哪些
工業廢水抄:電導率、透襲明度、PH值、全鹽量、總硬度、色度、濁度、懸浮物、酸度、鹼度、六價鉻、總汞、銅、鋅、鉛、鎘、鎳、鐵、錳、鈹、總鉻、鉀、鈉、鈣、鎂、總砷、硒、鋇、鉬、鈷、溶解氧、氨氮、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硫酸鹽、總氮、總磷、氟化物、硫化物、高錳酸鹽指數、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揮發性酚、石油類、動植物油、陰離子表面活性劑、苯、甲苯、乙苯、對二甲苯、鄰二甲苯、間二甲苯、苯乙烯等
㈧ 某工廠化驗常用10%的氫氧化鈣溶液測定工業廢水中硫酸的含量
1.設廢水中硫酸的質量為x2NaOH+H2SO4=Na2SO4+2H2O80
9840g*10%
xx=4.9g硫酸的質量分數為4.9/100*100%=4.9%答:廢水中硫酸的質量分數為4.9%2.設需要熟石灰的質量為yCa(OH)2+H2SO4=CaSO4+2H2O74
9874%y
200t*4.9%y=10t答:需要熟石灰10t
㈨ 工業廢水檢測方法
工業廢水檢測主要是對企業工廠在生產工藝過程中排出的廢水、污水和水生物檢測的總稱。工藝廢水檢測包括生產廢水和生產廢水。按工業企業的產品和加工對象可分為造紙廢水、紡織廢水、製革廢水、農葯廢水、冶金廢水、煉油廢水等。
一、生化需氧量(BOD)
生化需氧量又稱生化耗氧量,縮寫BOD,懇表示水中有機物等需氧污染物質含量的一個綜合指標,它說明水中有機物出於微生物的生化作用進行氧化分解,使之無機化或氣體化時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總數量,其單位以ppm成毫克/升表示。其值越高,說明水中有機污染物質越多,污染也就越嚴重。加以懸浮或溶解狀態存在於生活污水和製糖、食品、造紙、纖維等工業廢水中的碳氫化合物、蛋白質、油脂、木質素等均為有機污染物,可經好氣菌的生物化學作用而分解,由於在分解過程中消耗氧氣,故亦稱需氧污染物質。若這類污染物質排人水體過多,將造成水中溶解氧缺乏,同時,有機物又通過水中厭氧菌的分解引起腐敗現象,產生甲烷、硫化氫、硫醇和氨等惡具氣體,使水體變質發臭。
廢水中各種有機物得到完會氧化分解的時間,總共約需一百天,為了縮短檢測時間,一般生化需氧量條以被檢驗的水樣在20℃下,五天內的耗氧量為代表,稱其為五日生化需氧量,簡稱BOD5,對生活廢水來說,它約等於完全氧化分解耗氧量的70%。
我國規定,在工廠排出口,廢水的BOD;的最高容許濃度為60毫克/升,地面水的BOD不得超過4毫克/升。
二、化學需氧量COD
化學需氧量又稱化學耗氧量簡稱COD。是利用化學氧化劑(如高錳酸鉀)將水中可氧化物質(如有機物、亞硝酸鹽、亞鐵鹽、硫化物等)氧化分解,然後根據殘留的氧化劑的量計算出氧的消耗量。它和生化需養量(BOD)一樣,是表示水質污染度的重要指標。COD的單位為ppm或毫克/升,其值越小,說明水質污染程度越輕。
水中的還原性物質有各種有機物、亞硝酸鹽、硫化物、亞鐵鹽等。但主要的是有機物。因此,化學需氧量(COD)又往往作為衡量水中有機物質含量多少的指標。化學需氧量越大,說明水體受有機物的污染越嚴重。化學需氧量(COD)的測定,隨著測定水樣中還原性物質以及測定方法的不同,其測定值也有不同。目前應用最普遍的是酸性高錳酸鉀氧化法與重鉻酸鉀氧化法。高錳酸鉀(KMnO4)法,氧化率較低,但比較簡便,在測定水樣中有機物含量的相對比較值及清潔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樣時,可以採用。
三、重鉻酸鉀(K2Cr2O7)法,氧化率高,再現性好,適用於廢水監測中測定水樣中有機物的總量。有機物對工業水系統的危害很大。含有大量的有機物的水在通過除鹽系統時會污染離子交換樹脂,特別容易污染陰離子交換樹脂,使樹脂交換能力降低。有機物在經過預處理時(混凝、澄清和過濾),約可減少50%,但在除鹽系統中無法除去,故常通過補給水帶入鍋爐,使爐水pH值降低。有時有機物還可能帶入蒸汽系統和凝結水中,使pH降低,造成系統腐蝕。在循環水系統中有機物含量高會促進微生物繁殖。因此,不管對除鹽、爐水或循環水系統,COD都是越低越好,但並沒有統一的限制指標。在循環冷卻水系統中COD(KMnO4法)>5mg/L時,水質已開始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