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生活污水BOD5測量方法和計算方法
1.水樣的預處理
(1) 水樣的pH值若超出6.5~7.5范圍時,可用鹽酸或氫氧化鈉稀溶液調節至近於7,但用量不要超過水樣體積的0.5%。若水樣的酸度或鹼度很高,可改用高濃度的鹼或酸液進行中和。
(2) 水樣中含有銅、鉛、鋅、鎘、鉻、砷、氰等有毒物質時,可使用經馴化的微生物接種液的稀釋水進行稀釋,或提高稀釋倍數,降低毒物的濃度。
(3) 含有少量游離氯的水樣,一般放置1~2h,游離氯即可消失。對於游離氯在短時間不能消散的水樣,可加入亞硫酸鈉溶液,以除去之。其加入量的計算方法是:取中和好的水樣100mL,加入1+1乙酸10 mL,10%(m/V)碘化鉀溶液l mL,混勻。以澱粉溶液為指示劑,用亞硫酸鈉標准溶液滴定游離碘。根據亞硫酸鈉標准溶液消耗的體積及其濃度,計算水樣中所需加亞硫酸鈉溶液的量。
(4) 從水溫較低的水域或富營養化的湖泊採集的水樣,可遇到含有過飽和溶解氧,此時應將水樣迅速升溫至20℃左右,充分振搖,以趕出過飽和的溶解氧。從水溫較高的水域廢水排放口取得的水樣,則應迅速使其冷卻至20℃左右,並充分振搖,使與空氣中氧分壓接近平衡。
2.水樣的測定
(1) 不經稀釋水樣的測定;溶解氧含量較高、有機物含量較少的地面水,可不經稀釋,而直接以虹吸法將約20℃的混勻水樣轉移至兩個溶解氧瓶內,轉移過程中應注意不使其產生氣泡。以同樣的操作使兩個溶解氧瓶充滿水樣後溢出少許,加塞水封。瓶不應有氣泡。立即測定其中一瓶溶解氧。將另一瓶放入培養箱中,在20±1℃培養5d後。測其溶解氧。
(2) 需經稀釋水樣的測定:根據實踐經驗,稀釋倍數用下述方法計算:地表水由測得的高錳酸鹽指數乘以適當的系數求得(見下表)。
工業廢水可由重鉻酸鉀法測得的COD值確定,通常需作三個稀釋比,即使用稀釋水時,由COD值分別乘以系數0.075、0.15、0.225,即獲得三個稀釋倍數;使用接種稀釋水時,則分別乘以0.075、0.15和0.25,獲得三個稀釋倍數。
高錳酸鹽指數(mg/L)
系 數
<5
—
5~10
0.2、0.3
10~20
0.4、0.6
>20
0.5、0.7、1.0
CODcr值可在測定水樣COD過程中,加熱迴流至60min時,用由校核試驗的鄰苯二甲酸氫鉀溶液按COD測定相同步驟制備的標准色列進行估測。
稀釋倍數確定後按下法之一測定水樣。
① 一般稀釋法:按照選定的稀釋比例,用虹吸法沿筒壁先引入部分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於1000mL量筒中,加入需要量的均勻水樣,再引入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至800mL,用帶膠板的玻璃棒小心上下攪勻。攪拌時勿使攪棒的膠板露出水面,防止產生氣泡。
按不經稀釋水樣的測定步驟,進行裝瓶,測定當天溶解氧和培養5d後的溶解氧含量。
另取兩個溶解氧瓶,用虹吸法裝滿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作為空白,分別測定5d前、後的溶解氧含量。
② 直接稀釋法:直接稀釋法是在溶解氧瓶內直接稀釋。在已知兩個容積相同(其差小於lmL)的溶解氧瓶內,用虹吸法加入部分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再加入根據瓶容積和稀釋比例計算出的水樣量,然後引入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至剛好充滿,加塞,勿留氣泡於瓶內。其餘操作與上述稀釋法相同。
在BOD5測定中,一般採用疊氮化鈉修正法測定溶解氧。如遇干擾物質,應根據具體情況採用其他測定法。
3.BOD5計算
不經稀釋直接培養的水樣:
BOD5(mg/L)=c1-c2
式中:cl—水樣在培養前的溶解氧濃度(mg/L);
c2—水樣經5d培養後,剩餘溶解氧濃度(mg/L)。
經稀釋後培養的水樣:
式中:B1—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在培養前的溶解氧濃度(mg/L);
B2—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在培養後的溶解氧濃度(mg/L);
—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在培養液中所佔比例;
—水樣在培養液中所佔比例。
⑵ 生活污水中bod5測定用什麼方法
生化需氧量(BOD5)測定
一、原理
生化需氧量是指在規定的條件下, 微生物分解存在於水中的某些可氧化物質, 主要是有機物質所進行的生物化學過程中消耗溶解氧的量。分別測定水樣培養前的溶解氧含量和 20±1℃培養五天後的溶解氧含量,二者之差即為五日生化過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BOD5)。
對於某些地面水及大多數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因含較多的有機物,需要稀釋後再培養測定,以降低其濃度,保證降解過稱在有足夠溶解氧的條件下進行的。其具體水樣稀釋倍數可藉助於高錳酸鉀指數或化學需氧量(CODcr)推算。
對於不含或少含微生物的工業廢水,在測定 BOD5時應進行接種,以引入能分解廢水中有機物的微生物。 當廢水中存在難於被一般生活污水中的微生物以正常速度降解的有機物或含有劇毒物質時,應接種經過馴化的微生物。
二、儀器
1、恆溫培養箱
2、5-20L 細口玻璃瓶
3、1000—2000mL 量筒
4、玻璃攪棒:棒長應比所用量筒高長 20㎝。在棒的底端固定一個直徑比量筒直徑略小,並帶有幾個小孔的硬橡膠板。
5、溶解氧瓶:200-300mL,帶有磨口玻璃塞並具有供水封用的鍾形口。
6、宏吸管:供分取水樣和添加稀釋水用。
三、試劑
1、磷酸鹽緩沖溶液:將 8.5g 磷酸二氫鉀(KH2PO4),21.75g 磷酸氫二鉀(K2HPO4),33.4g 磷酸氫二鈉(Na2HPO4·7H2O)和 1.7g 氯化銨(NH4Cl)溶於水中,稀釋至 1000mL。此溶液的 PH 值應為 7.2。
2、硫酸鎂溶液:將 22.5g 硫酸鎂(MgSO4·7H2O)溶於水中,稀釋至 1000mL。
3、氯化鈣溶液:將 27.5g 無水氯化鈣溶於水中,稀釋至 1000mL。
4、氯化鐵溶液:將 0.25g 氯化鐵(FeCl3·6H2O)溶於水,稀釋至1000mL。
5、鹽酸溶液(0.5mol/L):將 40 mL(ρ=1.18g/ mL)鹽酸溶於水,稀釋至 1000mL。
6、氫氧化鈉溶液(0.5mol/L):將 20g 氫氧化鈉溶於水,稀釋至1000mL。
7、亞硫酸鈉溶液(C1/2 Na2SO3=0.025 mol/L):將 1.575g 亞硫酸鈉溶於水,稀釋至 1000mL。此溶液不穩定,需每天配製。
8、葡萄糖—谷氨酸標准溶液:將葡萄糖(C6H12O6)和谷氨酸鈉(HOOC—CH2—CH2—CHNH2—COOH)在 103℃乾燥 1h 後,各稱取 150mg溶於水中,移入 1000 mL 容量瓶內並稀釋至標線,混合均勻。此標准溶液臨用前配製。
9、稀釋水:在 5-20L 玻璃瓶內裝入一定量的水,控制水溫在 20℃左右。然後用無油空氣壓縮機或薄膜泵,將此水曝氣 2-8h,使水中的溶解氧接近飽和,也可以鼓入適量純氧。瓶口蓋以兩層經洗滌晾乾的紗布,置於 20℃培養箱內放置數小時,使水中的溶解氧量達到8mg/L。臨用前於每升水中加入氯化鈣溶液、氯化鐵溶液、硫酸鎂溶液、磷酸鹽緩沖溶液各 1mL,並混合均勻。
稀釋水的 PH 值應為 7.2,其 BOD5應小於 0.2 mg/L。
10、接種水:可選用以下任一方法,以獲得適用的接種液。
(1) 城市污水,一般採用生活污水, 在在室溫下放至一晝夜,取上層清液使用。
(2) 表層土壤浸出液,取 100g 花園土壤或植物生長土壤,加入 1L 水,混合並靜置 10min ,取上清液供用。
(3) 用含城市污水的河水或湖水。
(4) 污水處理廠的出水。
(5) 當分析含有難於降解的廢水時, 在排污口下游 3-8km 處取水樣作為廢水的馴化接種液。如無此種水源,可取中和或經適當稀釋後的廢水進行連續曝氣、每天加入少量該種廢水,同時加入適量表層土壤或生活污水,使能適應該種廢水的微生物大量繁殖。當水中出現大量絮狀物,或檢查其化學需氧量的降低值出現突變時,表明適用的微生物已進行繁殖,可用作接種液。一般馴化過程需要 3-8 天。
11、接種稀釋水:取適量接種液,加於稀釋水中,混勻。每升稀釋水中接種液加入量生活污水為 1-10 mL;表層土壤浸出液為20-30mL;河水、湖水為 10-100mL。
接種稀釋水的 PH 值應為 7.2,其 BOD5值宜在 0.3-1.0 mg/L 之間為宜。接種稀釋水配製後應立即使用。
四、測定步驟
1、水樣的預處理
(1)水樣的 PH 若超出 6.5-7.5 范圍時, 可用鹽酸或氫氧化鈉溶液調節至近於 7,但用量不要超過水樣體積的 0.5%。若水樣的酸度或鹼度很高,可改用高濃度的鹼或酸進行調節中和。
(2)水樣中含有銅、鉛、鋅、鉻、鎘、砷、氰等有毒物質時,可使用經過馴化的微生物接種液的稀釋水進行稀釋,或增大稀釋倍數,以減少毒物的濃度。
(3)含有少量游離氯的水樣,一般放置 1-2h,游離氯即可消失。對於游離氯在短時間內不能消散的水樣,可加入亞硫酸鈉溶液,以除去之。其加入量的計算方法是:取中和好的水樣 100 mL,加入 1+1 乙酸 10mL,10%(m/v)碘化鉀溶液 1 mL,混勻。以澱粉溶液為指示劑,用亞硫酸鈉標准溶液滴定游離碘。 根據壓硫酸鈉標准溶液消耗的體積及濃度,計算水樣中所需要加入亞硫酸鈉溶液的量。
(4)從水溫較低的水域中採集的水樣,可遇到含有過飽和溶解氧,此時應將水樣迅速升溫至 20℃左右,充分振搖,以趕出過飽和的溶解氧。
從水溫較高的水域或廢水排放口取得的水樣, 則應迅速使其冷卻至 20℃左右,並充分振搖,使與空氣中氧分壓接近平衡。
2、水樣的測定
(1)不經稀釋水樣的測定:溶解氧含量較高、有機物含量較少的地面水,可不經稀釋,而直接以虹吸法將約 20℃的混勻水樣轉移至兩個溶解氧瓶內,轉移過程中應注意不使其產生氣泡。以同樣的操作使兩個溶解氧瓶充滿水樣,加塞水封。立即測定其中一瓶溶解氧。將另一瓶放入培養箱中,在 20±1℃培養 5 天後,測其溶解氧。
(2)需經稀釋水樣的測定
稀釋倍數的確定: 地面水可由測得的高錳酸鹽指數乘以適當的系數求出稀釋倍數(見下表)
高錳酸鹽指數(mg/L)
<5
5-10
10-20
> 系 數 0.2、0.3 0.4、0.6 0.5、0.7、1.0
工業廢水可由重鉻酸鉀法測得的 COD 值確定。 通常需作三個稀釋比,即使用稀釋水時,由 COD 值分別乘以系數 0.075、0.15、0.225,即獲得三個稀釋倍數;使用接種稀釋水時,則分別乘以 0.075、0.15 和 0.225,獲得三個稀釋倍數。
稀釋倍數確定後按照下述方法之一測定水樣:
① 一般稀釋法 :按照選定的稀釋比例,用虹吸法沿筒壁先引入部分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於1000 mL 量筒中,加入需要量的均勻水樣,再引入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至 800mL,用帶膠板的玻璃棒小心上下攪勻。更多資料登錄易凈水網(www.ep360.cn)查看攪拌時勿使攪棒的膠板露出水面,防止產生氣泡。
按不經稀釋水樣的測定步驟,進行瓶裝,測定每天溶解氧和培養5天後的溶解氧量。 另取兩個溶解氧瓶,用虹吸法裝滿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作為空白,分別測定 5 天前、後的溶解氧含量。
② 直接稀釋法:直接稀釋法是在溶解氧瓶內直接稀釋。在已知倆個容積相同(其差小於 1mL)的溶解氧瓶內,用虹吸法加入部分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再加入根據瓶容積和稀釋比例計算出的水樣量,然後引入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至剛好充滿,加塞,勿留氣泡於瓶內。其餘操作與上述稀釋法相同。在 BOD5測定中,一般採用疊氮化鈉改良法測定溶解氧。如遇干擾物質,應根據具體情況採用其它測定法。溶解氧的測定方法附後。
五、計算
1、不經稀釋直接培養的水樣
BOD5(mg/L)=C1-C2
式中:C1——水樣在培養前的溶解氧濃度(mg/L);
C2——水樣經 5 天培養後,剩餘溶解氧濃度(mg/L)。
2、經稀釋後培養的水樣
BOD5(mg/L)=[(C1-C2)—(B1-B2)f1]∕f2
式中:C1——水樣在培養前的溶解氧濃度(mg/L);
C2——水樣經 5 天培養後,剩餘溶解氧濃度(mg/L);
B1——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 在培養前的溶解氧濃度 (mg/L);
B2——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 在培養後的溶解氧濃度 (mg/L);
f1 —— 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在培養液中所佔比例;
f2 —— 水樣在培養液中所佔比例。
易凈水網為你解答,易凈水網有跟多專業污水處理技術文章
⑶ 標准加入法測定某水樣中的鎘
Y=0.0037X+0.0424
Y:吸光度;
X:鎘含量(μg)
Y=0時,X=11.46μg
水樣中鎘的濃度為:11.46/20*1000=573μg/L
例如:
線性回歸就可以了,用科學計算器或EXCL均可。
最簡單的就是在坐標紙上畫就可以了。
y=ax-b
x:吸光度
y:鎘的濃度值(加入標准液的)
(3)污水鎘測定方法擴展閱讀:
吸收系數與入射光的波長和光通過的物質有關。只要光的波長固定,同一物質的吸收系數就保持不變。
當一束光通過一個吸光物質(通常是溶液),溶質吸收光能,光的強度降低。吸光度是一個物理量,用來測量有多少光被吸收。
吸光度是A。
A=ABC,其中A為吸收系數,單位L/(g·cm),B為光在樣品中通過的距離(通常為比色皿的厚度),單位cm,C為溶液濃度,單位g/L。
一個=發射極耦合邏輯
影響吸光度的因素是b和c。A是一個相對於溶質的常數。此外,溫度通過影響C來影響A。
⑷ 若檢測自來水中的鎘cd的含量應採用哪種儀器分析方法
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包括火焰原子化法和電熱原子化法;
2、分光光度法,主要是鎘試劑分光光度法。
⑸ 如何測定土壤中含鎘量較高和受鎘污染土壤中的鎘含量
一般採用「石墨爐原子吸收法」測定土壤中的鉛和鎘含量:用鹽酸-硝酸-氫氟酸-高氯酸混合酸消解技術對樣品進行消解,用石墨爐原子吸收法測定鉛和鎘。結果鉛在0~80 ng/mL,鎘在0~5 ng/mL范圍內呈良好線性關系,鉛相關系數r=0.998 1~0.999 6,回收率90.5%~104.0%,RSD5%,最低檢出限為0.02 mg/kg;鎘相關系數r=0.999 0~0.999 7,回收率90.5%~105.8%,RSD3%,最低檢出限0.005mg/kg。
⑹ 鎘量的測定 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
1 范圍
本方法規定了地球化學勘查試樣中鎘含量的測定方法。
本方法適用於水系沉積物及土壤試料中鎘量的測定。
本方法檢出限(3S):0.05μg/g鎘。
本方法測定范圍:0.15μg/g~5.0μg/g鎘。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方法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為本部分的條款。
下列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於本方法。
GB / T 20001.4 標准編寫規則 第4部分:化學分析方法。
GB / T 14505 岩石和礦石化學分析方法總則及一般規定。
GB 6379 測試方法的精密度通過實驗室間試驗確定標准測試方法的重復性和再現性。
GB / T 14496—93 地球化學勘查術語。
3 方法提要
試樣經鹽酸-硝酸-氫氟酸-高氯酸分解後,加熱至冒高氯酸白煙除盡氟後,制備成HNO3(1+99)溶液。加入磷酸二氫銨-硫脲-EDTA二鈉鹽混合溶液作為基體改進劑。以鎘空心陰極燈為光源,輻射出鎘元素特徵光波,通過石墨爐中試料蒸氣時,被蒸氣中鎘的基態原子所吸收,由輻射光強度減弱的程度,可以求得試料中鎘的含量。
4 試劑
除有指定外,其餘試劑均為分析純,水為去離子水或蒸餾水。在空白試驗(6.2)中,若已檢測到所用試劑中含有大於0.05μg/g的鎘量,並確認已經影響試料中低量鎘的測定,應凈化試劑。
4.1 鹽酸(ρ1.19g/mL)
4.2 硝酸(ρ1.40g/mL)
4.3 硝酸(1+1)
4.4 硝酸(1+3)
4.5 硝酸(1+99)
4.6 高氯酸(ρ1.67g/mL)
4.7 高氯酸(1+1)
4.8 氫氟酸(ρ1.13g/mL)
4.9 磷酸二氫銨-硫脲-EDTA二鈉鹽混合溶液[ρ(磷酸二氫銨)=100g/L—ρ(硫脲)=100g/L—ρ(EDTA二鈉鹽)=20g/L]混合溶液
稱取10g磷酸二氫銨、10g硫脲及2g EDTA二鈉鹽,溶於100mL水中。用時配製。
4.10 鎘標准溶液
4.10.1 鎘標准溶液Ⅰ[ρ(Cd)=1.000 mg/mL]稱取金屬鎘[w(Cd)=99.95%]1.0000g(精確至0.0002g),加入20mL硝酸(4.3)溶解後,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備用。
4.10.2 鎘標准溶液Ⅱ[ρ(Cd)=20.0μg/mL]吸取5.00mL鎘標准溶液Ⅰ(4.10.1)於250mL容量瓶中,用硝酸(4.5)稀釋至刻度,搖勻備用。
4.10.3 鎘標准溶液Ⅲ[ρ(Cd)=1.0μg/mL]吸取5.00mL鎘標准溶液Ⅱ(4.10.2)於100mL容量瓶中,用硝酸溶液(4.5)稀釋至刻度,搖勻備用。
4.10.4 鎘標准溶液Ⅳ[ρ(Cd)=0.05μg/mL]吸取5.00mL鎘標准溶液Ⅲ(4.10.3)於100mL容量瓶中,用硝酸溶液(4.5)稀釋至刻度,搖勻備用。
5 儀器及材料
5.1 原子吸收光譜儀(日本日立)
帶石墨爐及自動進樣裝置。工作條件見附錄A。
5.2 鎘空心陰極燈
5.3 石墨管
5.4 氬氣[w(Ar)99.9%]
5.5 聚四氟乙烯坩堝
規格:30mL。
6 分析步驟
6.1 試料
試料粒徑應小於0.097mm,經室溫乾燥後,裝入磨口小玻璃瓶中備用。
試料量 依據元素含量,稱取0.18g~0.5g試料,精確至0.0002g。
6.2 空白試驗
隨同試料分析全過程做雙份空白試驗。
6.3 質量控制
選取同類型水系沉積物或土壤一級標准物質2個~4個樣品,隨同試料同時分析。
6.4 測定
6.4.1 稱取試料(6.1)置於聚四氟乙烯坩堝(5.5)中,用水潤濕,加入5mL鹽酸(4.1),於電熱板上低溫加熱10min,再加2mL硝酸(4.2),繼續加熱20min,取下。加入2mL高氯酸(4.7)及10mL氫氟酸(4.8),繼續加熱至冒盡白煙。取下冷卻後加入1.0mL硝酸(4.4),用水沖洗坩堝壁,加熱溶解鹽類後,移入25mL比色管中,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澄清後吸取5.0mL溶液於另一個25mL比色管中,加入2.5mL磷酸二氫銨-硫脲-EDTA二鈉鹽混合溶液(4.9),用硝酸(4.5)稀釋至刻度,搖勻。
6.4.2 將試料制備溶液(6.4.1),按附錄A的表A.1儀器工作條件,進行測定。從製作的工作曲線上查得試料中的鎘量。
6.4.3 工作曲線的繪制 吸取鎘標准溶液Ⅳ(4.10.4)0.0mL、0.5mL、2.5mL、5.0mL於25mL比色管中,加2.5mL磷酸二氫銨-硫脲-EDTA二鈉鹽混合溶液(4.9),用硝酸(4.5)稀釋至刻度,搖勻。此工作曲線的鎘量分別為(0ng/mL、1.0ng/mL、5.0ng/mL、10.0ng/mL)。按(6.4.2)條步驟進行。測定完成後,以鎘量為橫坐標,吸光度為縱坐標,繪制工作曲線。
7 分析結果的計算
按下式計算結果:
區域地球化學勘查樣品分析方法
式中:ρ——從工作曲線上查得試料溶液中鎘的濃度,ng/mL;ρ0——從工作曲線上查得空白試驗溶液中鎘的濃度,ng/mL;V1——制備溶液的總體積,mL;V2——分取制備溶液的體積,mL;V3——測定溶液的體積,mL;m——試料質量,g。
8 精密度
鎘量的精密度見表1。
表1 精密度[w(Cd),10-6]
附 錄 A
(資料性附錄)
A.1 180-80偏振塞曼原子吸收光譜儀(日本日立)石墨爐工作條件
如表A.1。
表A.1 塞曼原子吸收光譜儀(日本日立)石墨爐工作條件
附 錄 B
(資料性附錄)
B.1 從實驗室間試驗結果得到的統計數據和其他數據
如表B.1。
本方法精密度協作試驗數據是由多個實驗室進行方法合作研究所提供的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得到的。
表B.1中不需要將各濃度的數據全部列出,但至少列出了3個或3個以上濃度所統計的參數。
B.1.1 列出了試驗結果可接受的實驗室個數(即除了經平均值及方差檢驗後,屬界外值而被舍棄的實驗室數據)。
B.1.2 列出了方法的相對誤差參數,計算公式為,公式中為多個實驗室測量平均值;x0為一級標准物質的標准值。
B.1.3 列出了方法的精密度參數,計算公式為,公式中Sr為重復性標准差、SR為再現性標准差。為了與GB/T20001.4所列參數的命名一致,本方法精密度表列稱謂為「重復性變異系數」及「再現性變異系數」。
B.1.4 列出了方法的相對准確度參數。相對准確度是指測定值(平均值)占真值的百分比。
表B.1 Cd統計結果表
附加說明
本方法由中國地質調查局提出。
本方法由武漢綜合岩礦測試中心技術歸口。
本方法由廣東省物料實驗檢測中心負責起草。
本方法主要起草人:李展強、張漢萍、潘孝林、李錫坤。
本方法精密度協作試驗由武漢綜合岩礦測試中心江寶林、葉家瑜組織實施。
⑺ 污水的五項檢測項目
污水的五個檢測項目一般是pH值檢測、項目檢測、氨氮檢測、BOD檢測和COD檢測。
這些項目的測試內容如下:
1、PH值檢測:指pH測試,也指氫離子濃度指數,即污水中氫離子總數與總物質含量的比值。
2、SS項目檢測:指水中懸浮物的檢測,包括不溶性無機物、有機物、砂、粘土、微生物等。懸浮物含量是衡量水體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
3、氨氮檢測:氨氮是指水中游離氨和銨離子形式的氮,可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它是水體中的主要OD污染物,對魚類和某些水生生物具有毒性。
4、BOD檢測:指生化需氧量的檢測。生化需氧量是指微生物在一定時間內分解一定水量水所消耗的溶解氧量,是反映水體中有機污染物含量的重要指標。
5、COD檢測:化學需氧量檢測是測定水樣中需要氧化的還原性物質的量的化學方法,可以通過減少水中的物質來反映污染程度。
(7)污水鎘測定方法擴展閱讀
污水由許多類別,相應地減少污水對環境的影響也有許多技術和工藝。按照污水來源,污水可以分為這四類。
第一類:工業廢水來自製造采礦和工業生產活動的污水,包括來自與工業或者商業儲藏、加工的徑流活滲瀝液,以及其它不是生活污水的廢水。
第二類:生活污水來自住宅、寫字樓、機關或相類似的污水;衛生污水;下水道污水,包括下水道系統中生活污水中混合的工業廢水。
第三類:商業污水 來自商業設施而且某些成分超過生活污水的無毒、無害的污水[2]。如餐飲污水。洗衣房污水、動物飼養污水,發廊產生的污水等。
第四類:表面徑流來自雨水、雪水、高速公路下水,來自城市和工業地區的水等等,表面徑流沒有滲進土壤。
⑻ 怎麼用分光光度法測定水樣中的六價鎘和總鎘
我忘記六價和三價哪個有顏色了。如果六價有顏色的話,用分光光度計測量水樣的折射率,和標准比對,可以得出六價的濃度。然後隨便用什麼無色的強氧化劑把三價鎘氧化,接著測折射率,就得到總鎘量了。
如果三價有顏色,只要反過來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