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苯甲酸和NaOH 化學反應方程式
C6H5-COOH + NaOH ==> C6H5-COONa + H2O
OK!
㈡ 計算用氫氧化鈉環境苯甲酸產量
具體要看你的氫氧化鈉濃度,用量
苯甲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苯甲酸鈉
苯甲酸鈉可溶於水,苯難溶於水
充分混合反應後液體分層,有機相(苯)在上層,水相(苯甲酸鈉溶液,還含有過量的氫氧化鈉)在下層,可通過分液分離
苯甲酸鈉溶液加酸生成苯甲酸
㈢ 苯與苯甲酸分離為什麼要用氫氧化鈉溶液
苯與苯甲酸分離,加氫氧化鈉溶液,然後萃取,苯與苯甲酸都是有機溶劑,互溶。
㈣ 苯磺酸與氫氧化鈉反應化學式
說的是直鏈烷基苯磺酸嗎
R-C6H4-SO3H + NaOH = R-C6H4-SO3Na + H2O
目前來說國標含量的直鏈烷基苯磺酸(96.5%)和符合國家標準的片鹼中和時質量比約為:8:1.
㈤ 氫氧化鈉與苯甲酸反應方程式
生成苯甲酸鈉和水
㈥ 苯磺酸鈉與NaOH反應方程式
那個苯磺酸鈉不好寫,我就拿中文代替了:苯磺酸鈉+NaOH=Na2SO3+苯酚(加沉澱符號)
㈦ 中和酸性廢水為什麼不用氫氧化鈉
1、中和酸性廢水一般用氧化鈣或復合鹼,不能用氫氧化鈉,原因在於回:
①答氫氧化鈉腐蝕性強,鹼性太強,容易造成局部鹼性過強;熟石灰氧化鈣在水中溶解度很小,所以就算多加也不會造成廢水鹼性化;
②熟石灰較氫氧化鈉便宜。
2、氫氧化鈉及其基本介紹。氫氧化鈉,化學式為NaOH,俗稱燒鹼、火鹼、苛性鈉,為一種具有很強腐蝕性的強鹼,一般為片狀或顆粒形態,易溶於水(溶於水時放熱)並形成鹼性溶液,另有潮解性,易吸取空氣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NaOH是化學實驗室其中一種必備的化學品,亦為常見的化工品之一。純品是無色透明的晶體。密度2.130g/cm³。熔點318.4℃。沸點1390℃。工業品含有少量的氯化鈉和碳酸鈉,是白色不透明的晶體。有塊狀,片狀,粒狀和棒狀等。式量40.01氫氧化鈉在水處理中可作為鹼性清洗劑,溶於乙醇和甘油;不溶於丙醇、乙醚。在高溫下對碳鈉也有腐蝕作用。與氯、溴、碘等鹵素發生歧化反應。與酸類起中和作用而生成鹽和水。
㈧ 苯磺酸與NaOH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2al
+
2naoh
+
2h2o
=2naalo2
+
3h2↑
寫好化學方程式後,刪去未參與離子反應的na+就可以,
得到al與naoh溶液反應的
離子方程式:
2al
+
2oh-
+
2h20
=2alo2-
+
3h2
㈨ 苯能不能與NaOH反應
我查了一下,應該不能,且會分層。
苯環上的氫原子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被鹵素、硝基、磺酸基、烴基等取代,生成相應的衍生物。由於取代基的不同以及氫原子位置的不同、數量不同,可以生成不同數量和結構的同分異構體。
原理:苯環的電子雲密度較大,所以發生在苯環上的取代反應大都是親電取代反應。親電取代反應是芳環有代表性的反應。苯的取代物在進行親電取代時,第二個取代基的位置與原先取代基的種類有關。
㈩ 處理含有苯酚的廢水
1.萃取
用分液漏斗
2.A苯酚鈉
碳酸鈉
3.這個打不上來
我說吧
苯酚鈉+CO2(二氧化碳)+H20(水)=苯酚+Na2CO3(碳酸鈉)
4.和碳酸鈣回
過濾
5.NaOH
二氧化碳
6.制酚醛答樹脂
合成苯胺
合成已二酸
合成水楊酸
合成雙酚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