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污水井現場事故處置措施

污水井現場事故處置措施

發布時間:2021-11-14 23:35:01

『壹』 井下發生透水事故時,應採取哪些措施

井下發生透水事故時,應採取:

1、透水後應在可能的情況下迅速觀察和判斷透水的地點、水源、涌水量、發生原因、危害程度等情況,根據預防災害計劃中規定的撤退路線,迅速撤退到透水地點以上的水平,而不能進入透水點附近及下方的獨頭巷道。

2、行進中,應靠近巷道一側,抓牢支架或其它固定物體,盡量避開壓力水頭和泄水主流,並注意防止被水中滾動矸石和木料撞傷。

3、如透水後破壞了巷道中的照明和路標,迷失行進方向時,遇險人員應朝著有風流通過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

4、在撤退沿途和所經過的巷道交叉口,應留設指示行進方向的明顯標志,以提示救護人員的注意。

5、人員撤退到豎井,需從梯子間上去時,應遵守秩序,禁止慌亂和爭搶。行動中手要抓牢,腳要蹬穩,切實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6、如唯一的出口被水封堵無法撤退時,應有組織的在獨頭工作面躲避,等待救護人員的營救。嚴禁盲目潛水逃生等冒險行為。

透水事故是指礦井在建設和生產過程中,由於防治水措施不到位而導致地表水和地下水通過裂隙、斷層、塌陷區等各種通道無控制地湧入礦井工作面,造成作業人員傷亡或礦井財產損失的水災事故,通常也稱為透水。

(1)污水井現場事故處置措施擴展閱讀

井下採掘工作面發生透水之前,一般都有某些徵兆。這是從每次透水事故教訓中得出的正確結論。因此在採掘工作面或其它地點發現有透水預兆時,必須停止作業,採取措施,並報告礦井調度室。如果情況危急,必須立即發出警報,撤出所有受水威脅地點的人員。

如遇到以下情況,必須立即停止掘進,加固支架,進行探放水。

1、巷道壁和煤壁「掛汗」。當採掘工作面接近積水區時,水在自身壓力作用下,通過煤岩裂縫而在煤壁、岩壁上聚成許多水珠,但有時空氣中的水分遇到低溫煤塊也會凝結成水珠,這是一種假象。

因此在遇到掛汗時,要注意辨別真偽,其方法是觀察煤岩的新鮮面是否也有潮氣,如果煤岩潮濕則是透水徵兆。

2、煤層變冷。工作面接近大量積水時,氣溫驟然降低,煤壁發涼,人一進去有涼爽感,時間越長就越感到陰涼。但是受地熱影響較大的礦井,地下水溫度偏高,當採掘工作面接近時,溫度反而升高。

3、淋水加大,頂板來壓或底板鼓起並有滲水。發生底板鼓起有兩種原因,一種是底板受承壓含水層水(或積水區)靜水壓力和礦山壓力共同作用的結果,這種情況屬於透水預兆;

另一種是受礦山壓力單方面的作用而產生底鼓,這種情況一般不突水。因而巷道發生底鼓時,一方面派人監視底鼓的發展變化,一方面報告礦井調度室,及時確定發生底鼓的原因。如果證實是由水壓造成的,應迅速採取處理措施。

4、出現壓力水流(或稱水線)。這表明離水源已較近,如出水混濁,說明水源很近;如出水清則說明水源稍遠。

『貳』 坍塌事故應急處置措施有哪些

坍塌事故應急處置措施如下:

1、坍塌事故發生後,事故現場有關人員立即向周圍人員報警,同時向本單位領導報警,單位領導接到報警後,立即到達事故現場。

2、有人員被埋,事故現場人員主動積極搶救被埋人員。

3、單位領導到達事故現場後,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發出命令,應急小組到達事故現場履行職責,疏散無關人員。

4、現場指揮人員及時撥打急救中心電話,由醫務人員現場搶救受傷人員。

5、搶救中如遇到坍塌巨物,人工搬運有困難時,現場指揮人員調集吊車進行吊運,在接近被埋人員時必須停止機械作業,改用人工挖掘,防止誤傷被埋人員。

6、被埋人員被救出後,應搬運到安全地方,進行現場搶救。

預防坍塌事故的方法

1、土石方工程施工前,應了解施工場地的地質、水文和地下管網布置等基本情況,有針對性地採用合理的施工方法;在深坑、深井內作業時,應採取通風換氣的措施。

2、挖土方應從上而下分層進行,禁止採用挖空底腳的操作方法(即挖神仙土),挖基坑、溝槽、井坑時,應視土的性質、濕度和挖的深度,選擇安全邊坡或設置固壁支撐。在溝、坑邊堆泥土、材料、機具等,至少要距離溝、坑邊沿1m以外,高度不得超過1.5m。

3、土方放坡坡度應根據土質情況、開挖深度和地下水位的高低,按技術交底和施工驗收規范的要求和規定選用。

『叄』 污水處理廠溢洪口出現事故時應該採取哪些措施

1、暫停污水的排放

2、對已經排除的污水採取措施,讓污染降低至最小
3、組織搶修

『肆』 井下發生透水事故時應採取哪些措施

1、立即組織現場人員撤離
2、立即向領導和相關機構報告事故

『伍』 發生安全事故怎麼辦最詳細的現場處置方案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九條規定:事故發生後,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本單位負責人報告,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後,應當1小時內向事故發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上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

並有組織、有指揮地搶救傷員、排除險情;防止人為或自然因素的破壞,便於事故原因的調查。重大事故要逐級上報至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

各級人員在事故發生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到遇事不慌,沉著冷靜、果斷處理。當事故發生後,與公司應急小組組成臨時應急救援小組,開展救援工作。應急救援小組組織指揮有關部門和人員進行搶救和善後工作;並及時向上級匯報事故情況;積極落實搶險救災的具體方案和措施。

向左轉|向右轉

(5)污水井現場事故處置措施擴展閱讀

應急組織職能  救援指揮中心:事故發生後,有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及事故單位一把手組成,負責組織、指揮搶險工作。救援指揮中心的職責如下: 

⑴分析事故情況,確定救援方案,制定各階段的應急對策。 

⑵為救援提供物質保障及其它保障條件。 

⑶負責內外信息的收發和發布。

⑷組織處理方案的學習、演練、改進。 

⑸負責向上級部門做事故及救援報告。

應急救援專業隊由工程搶險人員、消防人員組成。主要職責如下: 

⑴搶救事故現場人員,搶救被事故破壞的設備、設施。 

⑵修復用電設施,或者鋪設臨時線路,保證事故應急用電。 

⑶撲滅已發生的火災,及時撤走易燃、易爆、有毒物品或物質。 

⑷控制重大危險源災害的進一步發展。 

⑸維修各種因事故或致事故擴大的設備、設施停止運行。 

後勤保衛及主要職責:

⑴維持現場秩序,阻止無關人員進入。 

⑵進行人員疏散,保證人員安全撤離。 

⑶保證救援物資順利抵達目的地。   

⑷保證各種搶險工具,機械設備,隨叫隨到。

『陸』 井下發生透水事故時,應採取哪些措施

現場人員:立即報告調度室;通知周圍有關人員撤離或升井。
調度人員:立即啟動水害應急預案;確定人員撤離路徑;向上級匯報;通知周邊礦井;通知做好關閉防水閘門的准備等。

來源桂林律師網頁鏈接

通風技術人員:根據水患情況及影響范圍調整井下通風系統。
地質技術人員:一路人員找出圖紙分析原因;馬上派人到現場(若有可能)查看,找出原因。
礦領導:及時報告政府有關部門。

閱讀全文

與污水井現場事故處置措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泳超濾膜瞬間高壓 瀏覽:778
活性污泥污水處理工藝的原理 瀏覽:927
水凈化器進化什麼 瀏覽:630
碘單質與四氯化碳蒸餾 瀏覽:562
edial00是華為 瀏覽:438
反滲透膜承受最大壓力 瀏覽:82
美的的飲水機最貴的是什麼 瀏覽:332
水垢對人體有害嗎結石 瀏覽:519
含氟沖洗廢水原水池是什麼意思 瀏覽:295
智能反滲透冷熱直飲機怎麼製冷 瀏覽:451
潤通純凈水哪裡有賣的 瀏覽:392
火車空氣濾芯怎麼拆下來 瀏覽:835
輸煤含煤廢水用水量統計 瀏覽:965
用漏斗製作過濾器時濾紙裝入漏斗 瀏覽:219
燃氣熱水器40度有水垢 瀏覽:202
污水廠設備的種類 瀏覽:130
排污溝的廢水產生什麼氣體 瀏覽:393
長沙國慮水處理 瀏覽:384
賣機油濾芯屬於什麼經營范圍 瀏覽:541
污水提升泵是裝在里嗎 瀏覽: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