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秦山核電站是什麼時候開始使用的
核電站就是用反應堆將核燃料裂變產生的能量轉變為電能的發電廠,由核島(主要包括反應堆、蒸汽發生器)、常規島(主要包括汽輪機、發電機)和配套設施組成。核電站與一般發電廠的區別主要在於核島部分。核電站已成為重要的能源支柱之一,這是由它的安全性、運行穩定、壽期長和對環境的影響小等優點所決定的。現代電力工業的發展狀況是一個國家是否發達的重要標志之一,而核電技術的發展程度則在一定意義上反映了該國高新技術水平的高低。
我國在1971年建成第一艘核潛艇後,立即轉入了對核電站的研究和設計。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從我國的第一套核電機組——秦山核電機組並網發電以來,到目前為止,我國核發電總量已超過1500億千瓦時。
秦山核電站是中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建造、營運的原型堆核電站,位於中國浙江省海鹽縣秦山山麓北側,杭州灣之畔。秦山核電站是壓水堆核電站,反應堆額定熱功率為996兆瓦,額定發電功率為300兆瓦。它於1985年開工建設,1991年12月15日首次並網發電,1994年投入商業運營,已有十多年安全運行的良好業績,被譽為「國之光榮」。之後又相繼進行了秦山二期、三期工程的設計建造。
秦山二期核電站裝有兩台60萬千瓦水堆核電機組,於1996年6月2日開工建設。1號機組於2002年2月6日實現首次並網,2004年4月15日提前47天投入商業運行。它的建成為我國核電自主化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秦山三期核電站是中國和加拿大合作建造的我國第一座重水堆核電站,裝有兩台72.8千瓦核電機組。它於1998年6月8日開工建設。1號機組於2002年11月19日首次實現井岡,2002年12月31日投入商業運行。2號機組也於2003年6月12日並網發電。
秦山核電站是我國核工業適應國家戰略調整大局,向保軍轉民方向邁出的重要一步,是繼核武器、核潛艇研製成功後我國核工業的又一歷史性突破,是核工業第二次創業的里程碑。它的建成投產結束了祖國大陸無核電的歷史,是我國和平利用核能的光輝典範,同時也使我國成為繼美、英、法、前蘇聯、加拿大、瑞典之後世界上第七個能夠自行設計、建造核電站的國家。
❷ 秦山核電站是什麼
如果你站在秦山的制高點上,就會遠遠看到1800米長、9米高,前後分三層的圍海大堤橫卧東西。反應堆輔助廠房、核燃料房、主控樓等建築拔地而起,蔚為壯觀,這就是秦山核電站。
秦山核電站,是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建造的核電站。連接位於杭州灣畔的海鹽縣。1985年3月20日開始動工,1991年並網發電。秦山核電站的建設者們,憑著自己的智慧和創新精神,克服了種種困難,完成了舉世矚目的核電站建設工作。
建立一座核電站,是一個需要由100個包含著大量設備、部件、儀器、儀表和管線的系統綜合組成的大工程,僅反應堆、一迴路、二迴路等主輔系統就有30多個,再加上相配套的控制、檢測等,共有170多個系統。其中設備就有5000台,儀表9000多個,閥門10000多個、管線幾百千米。
核能專家童鼎昌全面負責核電站的核心設備——原子核反應堆本體和反應堆廠房等設計。在他的組織下,克服了近百個技術難題,工程師和工程技術人員經過了不知多少個不眠之夜,把國外經驗與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採用過濾——蒸發——離子交換三級工藝流程,使排放的廢水放射性濃度指數比國外同類指標還低。
為了確保秦山核電站的安全,不使輻射物質有半點漏出,核島底板2萬多平方米的大面積混凝土不能出現絲毫裂縫。核電站技術人員克服種種困難,於1985年6月澆灌完畢,兩年之後不見裂縫,使一些外國專家為之驚嘆。
安全殼筒體的施工,也是技術難度很大的工程。安全殼廠房呈圓柱形簡體,穹頂柱高62.5米,壁厚1米。它是核島的第三道屏障,質量要求相當高,工程技術人員採用張法預應力混凝土安全殼的結構形式,獲得圓滿成功。
1986年,秦山核電站進入了施工的關鍵性時刻一焊接貫通壓力殼、蒸汽器、主泵反應堆的主管道。主管道直徑86厘米,壁厚7厘米,一個焊口就要用1100多根總重量15千克的焊條,而管兩端的焊接誤差不得超過0.5毫米。這是一項難度很大技術。世界上只有法、美、日等國家能夠獨立施工。中國工程技術人員和上海核工院聯合攻關,花了一年半的時間,獲得了15000多個數據,摸索出最佳焊接技術。到1989年10月25日,16個主迴路管道全部焊完,一次性合格率為99.23%。經國際原子能機構運行前評審團全面檢查,焊接質量全部優秀。
經過四年的艱苦奮戰,秦山核電站終於在1990年年底並網發電。秦山核電站的建成,將給東南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中國秦山核電站的建設成功,顯示了中國人的聰明才智和偉大的創新精神。1989年4月,國際原子能機構派出的運行前安全評審團認為「整個秦山核工業電站的建造工作是高標準的,質量保證是全面的,並滲透到項目的各個方面,啟動和運行的設備工作是超前的」。
❸ 秦山核電站還在服役嗎 是不是超期服役 我希望安全一定要搞好不然後果不敢設想
還在服役,按照設計壽命,至少還要10年退役,但估計會做延壽,再多個10年20年的都有可能
❹ 秦山核電站要是核泄漏會對江浙滬產生多大的後果
秦山核電站是中國自行設計、建造和運營管理的第一座3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地處浙江省海鹽縣。由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100%控股,秦山核電公司負責運行管理。採用目前世界上技術成熟的壓水堆,核島內採用燃料包殼、壓力殼和安全殼3道屏障,能承受極限事故引起的內壓 、高溫和各種自然災害。一期工程1984年開工,1991年建成投入運行。年發電量為17 億千瓦時。二期工程將在原址上擴建2台60萬千瓦發電機組,1996年已開工。三期工程由中國和加拿大政府合作,採用加拿大提供的重水型反應堆技術,建設兩台70萬千瓦發電機組,於2003年建成。
在對比一下世界上目前為止,發生過最嚴重核事故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由四個反應堆組成,每個能產生1千兆瓦特的電能(3200兆瓦特的熱功率),核事故發生時四個反應堆共提供了烏克蘭10%的電力。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
廠房的工程始於20世紀70年代,1號反應堆於1977年啟用,接著2號(1978年)、3號(1981年)、4號(1983年)亦相繼啟用。還有兩個反應堆(5號及6號,每個能產生10億瓦特)在事故時仍在建造中。
從規模上來看,如果秦山也發生和切爾諾貝利一樣的事故,那事故的嚴重性,絕對超過當年的切爾諾貝利。估計整個中國都會受到影響。至於對江浙滬的影響,主要還是看要看當時的風向和洋流,如果要是那時正好台風登陸,那。。。。。。。
❺ 秦山核電站是怎樣建造的
秦山核電站,是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建造的核電站。連接位於杭州灣畔的海鹽縣。1985年3月20日開始動工,1991年並網發電。秦山核電站的建設者們,憑著自己的智慧和創新精神,克服了種種困難,完成了舉世矚目的核電站建設工作。
建立一座核電站,是一個需要由100個包含著大量設備、部件、儀器、儀表和管線的系統綜合組成的大工程,僅反應堆、一迴路、二迴路等主輔系統就有30多個,再加上相配套的控制、檢測等,共有170多個系統。其中設備就有5000台,儀表9000多個,閥門10000多個、管線幾百千米。
核能專家童鼎昌全面負責核電站的核心設備——原子核反應堆本體和反應堆廠房等設計。在他的組織下,克服了近百個技術難題,工程師和工程技術人員經過了不知多少個不眠之夜,把國外經驗與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採用過濾——蒸發——離子交換三級工藝流程,使排放的廢水放射性濃度指數比國外同類指標還低。
為了確保秦山核電站的安全,不使輻射物質有半點漏出,核島底板2萬多平方米的大面積混凝土不能出現絲毫裂縫。核電站技術人員克服種種困難,於1985年6月澆灌完畢,兩年之後不見裂縫,使一些外國專家為之驚嘆。
安全殼筒體的施工,也是技術難度很大的工程。安全殼廠房呈圓柱形簡體,穹頂柱高62.5米,壁厚1米。它是核島的第三道屏障,質量要求相當高,工程技術人員採用張法預應力混凝土安全殼的結構形式,獲得圓滿成功。
1986年,秦山核電站進入了施工的關鍵性時刻一焊接貫通壓力殼、蒸汽器、主泵反應堆的主管道。主管道直徑86厘米,壁厚7厘米,一個焊口就要用1100多根總重量15千克的焊條,而管兩端的焊接誤差不得超過0.5毫米。這是一項難度很大技術。世界上只有法、美、日等國家能夠獨立施工。中國工程技術人員和上海核工院聯合攻關,花了一年半的時間,獲得了15000多個數據,摸索出最佳焊接技術。到1989年10月25日,16個主迴路管道全部焊完,一次性合格率為99.23%。經國際原子能機構運行前評審團全面檢查,焊接質量全部優秀。
經過四年的艱苦奮戰,秦山核電站終於在1990年年底並網發電。秦山核電站的建成,將給東南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❻ 中國有幾個核電站分別在哪裡
截止2019年6月13日,已建成19個,建設中3個,正在投入使用18個,其中台灣核能一廠已退役,其他核電站主要都是分布在沿海地區。
分別是:
1、遼寧紅沿河核電廠:遼寧省大連市瓦房店紅沿河鎮
2、海陽核電廠:山東省海陽市
3、田灣核電廠:江蘇省連雲港市連雲區田灣
4、秦山核電廠:坐落於浙江省海鹽縣城武原鎮南8公里的秦山鎮杭州灣畔,瀕臨東海杭州灣
5、秦山第二核電廠:位於東海之濱,錢塘江入海口北岸,坐落在海鹽縣秦山鎮楊柳山
6、秦山第三核電廠:位於浙江省海鹽縣螳螂山,與秦山一期、二期工程毗鄰
7、方家山核電廠:是秦山一期核電工程的擴建項目,位於浙江海鹽,南臨杭州灣
8、三門核電廠:浙江省台州市三門縣
9、福建寧德核電站:福鼎市秦嶼鎮備灣村
10、福建福清核電廠:福建省福清市三山鎮前薛村的岐尾山
11、大亞灣核電站: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大鵬半島
12、嶺澳核電廠:廣東大亞灣西海岸大鵬半島東南側
13、台山核電廠:台山市赤溪鎮腰古村東北方約1.2km處
14、陽江核電站:粵西沿海的陽江市
15、防城港核電站:廣西防城港市企沙半島東側
16、昌江核電廠:海南省昌江縣海尾鎮唐興村
17、台灣龍門電廠(建設中):位於台灣北部新北市貢寮區
18、石島灣核電廠(建設中):位於山東省威海市榮成石島灣
19、潭州核電廠(建設中):位於台灣
20、台灣核能二廠:位於台灣
21、台灣核能三廠:位於台灣
(6)秦山核電站廢水排放擴展閱讀:
一、中國核電站分布情況
2016年1月27日,國新辦舉行《中國的核應急》白皮書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主任、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局長、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許達哲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現在中國核電站主要是在沿海布局。
許達哲介紹,中國目前從北到南,在遼寧、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八個省份部署了54台在運、在建的核電機組。根據能源需求,中國政府有關部門正在論證核電向內陸發展的問題,堅持以確保安全為前提,並借鑒世界各國已經運營的經驗。
二、核電站的選址
核電站的選址都是有嚴格要求的,通常有以下幾點:
1、地質要求。核電站地理環境要求抗震的級別很高,因為一旦發生地震勢必會造成核泄漏,後果非常嚴重。
2、要有冷源。核燃料在裂變時會產生巨大的熱量,需要用水作為載體進行散熱,以便冷卻設。
3、位置要求。要遠離人群密集的地方,盡量減少對人和生態的傷害。
4、排水要求。核電站會排放廢水,靠近海邊利於用海水進行稀釋。
❼ 秦山核電站為什麼是世界矚目的核電站建設工作
如果你站在秦山的制高點上,就會遠遠看到1800米長、9米高,前後分三層的圍海大堤橫卧東西。反應堆輔助廠房、核燃料房、主控樓等建築拔地而起,蔚為壯觀,這就是秦山核電站。
秦山核電站,是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建造的核電站。連接位於杭州灣畔的海鹽縣。1985年3月20日開始動工,1991年並網發電。秦山核電站的建設者們,憑著自己的智慧和創新精神,克服了種種困難,完成了舉世矚目的核電站建設工作。
建立一座核電站,是一個需要由100個包含著大量設備、部件、儀器、儀表和管線的系統綜合組成的大工程,僅反應堆、一迴路、二迴路等主輔系統就有30多個,再加上相配套的控制、檢測等,共有170多個系統。其中設備就有5000台,儀表9000多個,閥門10000多個、管線幾百千米。
核能專家童鼎昌全面負責核電站的核心設備——原子核反應堆本體和反應堆廠房等設計。在他的組織下,克服了近百個技術難題,工程師和工程技術人員經過了不知多少個不眠之夜,把國外經驗與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採用過濾——蒸發——離子交換三級工藝流程,使排放的廢水放射性濃度指數比國外同類指標還低。
為了確保秦山核電站的安全,不使輻射物質有半點漏出,核島底板2萬多平方米的大面積混凝土不能出現絲毫裂縫。核電站技術人員克服種種困難,於1985年6月澆灌完畢,兩年之後不見裂縫,使一些外國專家為之驚嘆。
安全殼筒體的施工,也是技術難度很大的工程。安全殼廠房呈圓柱形簡體,穹頂柱高62.5米,壁厚1米。它是核島的第三道屏障,質量要求相當高,工程技術人員採用張法預應力混凝土安全殼的結構形式,獲得圓滿成功。
1986年,秦山核電站進入了施工的關鍵性時刻一焊接貫通壓力殼、蒸汽器、主泵反應堆的主管道。主管道直徑86厘米,壁厚7厘米,一個焊口就要用1100多根總重量15千克的焊條,而管兩端的焊接誤差不得超過0.5毫米。這是一項難度很大技術。世界上只有法、美、日等國家能夠獨立施工。中國工程技術人員和上海核工院聯合攻關,花了一年半的時間,獲得了15000多個數據,摸索出最佳焊接技術。到1989年10月25日,16個主迴路管道全部焊完,一次性合格率為99.23%。經國際原子能機構運行前評審團全面檢查,焊接質量全部優秀。
經過四年的艱苦奮戰,秦山核電站終於在1990年年底並網發電。秦山核電站的建成,將給東南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中國秦山核電站的建設成功,顯示了中國人的聰明才智和偉大的創新精神。1989年4月,國際原子能機構派出的運行前安全評審團認為「整個秦山核工業電站的建造工作是高標準的,質量保證是全面的,並滲透到項目的各個方面,啟動和運行的設備工作是超前的」。
❽ 中國目前有哪些核電站
2020年1月4日,建成19個,正在投入使用18個,台灣核能一廠已退役,建設中3個。
1、大陸16座核電站:
分別是:秦山核電廠、大亞灣核電廠、秦山第二核電廠、嶺澳核電廠、秦山第三核電廠、田灣核電廠、紅沿河核電廠、寧德核電廠、福清核電廠、陽江核電廠、方家山核電廠、三門核電廠、海陽核電廠、台山核電廠、昌江核電廠、防城港核電廠。
2、大陸第一座核電站:
中國大陸第一座核電站秦山核電站,秦山核電基地位於中國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處於華東電網的負荷中心地區。從上海虹橋機場開車到海鹽縣約一個半小時。
秦山核電基地目前共有9台運行機組,總裝機容量為654.6萬千瓦,年發電量約500億千瓦時,是目前我國核電機組數量最多、堆型品種最豐富、裝機容量最大的核電基地。
(8)秦山核電站廢水排放擴展閱讀:
正在建設中的核電站:
1、陽江核電站一期(中廣核 5、6號2台機組)
2、三門核電站(中核1.2號台機組)
3、海陽核電站(國電投 2台機組)
4、田灣核電站二期(中核4.5.6號機組)
5、石島灣核電站(華能集團)
6、遼寧紅沿河核電站(中廣核5.6號機組)
7、福清核電站(中核 5.6號機組)
8、防城港核電站一期 (中廣核 3.4號機組)
9、陸豐核電站(中廣核6台機組)
10、彭澤核電站(中電投4台機組)
❾ 秦山核電站是熱污染嚴重還是重金屬污染嚴重
兩相比較,當然是熱污染大,約2/3核能變成熱量排到環境中去,當然主要是大海。而海之大,可容百川,熱污染影響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