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急~請求各位大神講解一下這道環評題
記得單位換算就可以。廢水排量單位是噸每天。濃度是毫克每升,單位換算一下就出來了,很簡單的。削減量是指產生量去排放量的差值,就是說你處理的時候處理掉多少cod,就是削減量。
你那個表格不太對,沒有單位只有數字是很容易弄混的
Ⅱ 2013-2018年某工廠污水排放量統計圖
(1)年工業廢水排放抄量最多,襲年生活廢水排放量最少.
(2)2006 一2009 年該地區工業廢水排放量呈現逐年減少趨勢,生活廢水排放量呈現逐年增長趨勢.
(3)看完這張統計圖,我感到:應減少污水的排放,加強環保.
故答案為:2006,2006,減少,增長,應減少污水的排放,加強環保.
Ⅲ 某工業廢水水量為1200 m3/d,水中懸浮固體濃度為800 mg/L,需要進行氣浮法
第一個的目的的確是這個,盡量減少雜質的干擾。
對於第二個情況,是在對溶解的固體檢測吧?
一般選擇溫度進行溶液加熱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溶質在該溫度下溶解度最大,用於配備高濃度溶液或加速固體的溶解。
另一種是在該溫度下該溶質的溶解度最小,有利於該溶質結晶,減少加熱所需時間。
你所說的就屬於第二種。
Ⅳ 食品廠污水排放量在2500立方米/d用什麼處理工藝最佳
用接觸氧化吧,適合於小型污水處理,運行穩定,工藝陳述,
格柵-調節酸回化一體池-好氧池-二沉答池 就差不多了,
這套工藝非常成熟了,要是油脂比較多,前面最好加個格油。要是排入管網這套工藝差不多了,要是排入水體,你再加套消毒,
Ⅳ 什麼是污染當量
一、污染當量
1、定義
《環保稅法》第二十五條規定,污染當量是指根據污染物或者污染排放活動對環境的有害程度以及處理的技術經濟性,衡量不同污染物對環境污染的綜合性指標或者計量單位。同一介質相同污染當量的不同污染物,其污染程度基本相當。
2、例子
某污水處理廠處理城市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的混合污水,生活污水量50000m3/d,COD濃度50mg/L;工業廢水量500m3/d,COD濃度5000mg/L。
1)進水中生活污水的COD含量=50000m3/d×COD濃度50mg/L(g/m3)=2500000g/d,其污染當量為2500kg/d。
2)進水中工業污水的COD含量=500m3/d×COD濃度5000mg/L(g/m3)=2500000g/d其污染當量為2500kg/d。
可以說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污染當量一樣,因為污染當量值一致。
3污染當量值表示了不同污染物或污染排放量之間的污染危害和處理費用的相對關系。
就水污染來說,以污水中 1kg 最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 COD )為基準,對其他污染物的有害程度、對生物體的毒性以及處理的費用等進行研究和測算,結果是排放0.5g 汞,4000gSS, 1000gCOD……產生的污染危害和相應的處理費用基本相等或等值,也就是污水中汞污染當量值是0.0005kg,SS污染當量值是4kg,COD 的污染當量值是1kg。廢氣是以大氣中主要污染物煙塵、二氧化硫為基準,按照上述類似的方法得出其他污染物的污染當量值。 污染當量的概念主要在水污染收費和大氣污染收費中採用。
Ⅵ 某啤酒廠的設計水量為1800m3/d。廢水COD=2500mg/l,BOD=1500mg/l,
設計水量較大,廢水高COD,且可生化系數為0.6,可生化性
好,根據出水要求可知污染物去除率要求較高,要求因此考慮厭氧+好氧處理工藝。可選用:廢水---格柵---集水井--UASB---SBR--出水
Ⅶ 某工業廢水排放量為18000m3/d,COD濃度為800mg/L,BOD5為350mg/L,問此種廢水能否用生物處理方法處理
20000立方米可以了。如果加安全系數和未來水廠水量增加,可以酌情到25000~30000m3。
最好好氧池分兩組,方形池內部分成「之」字形一樣的迴廊形成推流。
如果難降解工業廢水,建議考慮膜法過濾-MBR,可以更高污泥濃度下運行,抵抗進水沖擊負荷和變化。好氧池生化池體積也能節省1/3或更多。
Ⅷ 某工廠廢水的允許排放濃度為300μg/L,一個運行周期平均流量 為200m3/d,發現一
某工廠廢水的允許排放濃度為300μg/L,一個運行周期平均流量 為200m3/d,發現一
Ⅸ 關於污水處理的計算題,請教了~~~~
小試轉盤面積=3.14*0.25*0.25*2=0.4平方,BOD處理負荷=38*(200-30)=6460mg/h,轉盤單位面積處理負荷=6460/0.4=16150mg/平方。工廠生產污水BOD量=100*(210-30)*1000=18kg/h,則轉盤面積=18000000/16150=1114.6平方。轉盤直徑通常取2.0-3.5m左右。取直徑為2.5米,則需要轉盤數=1114.6/3.14/1.25/1.25/2=113.6。約為115片直徑為2.5米的轉盤。
Ⅹ 對於工業廢水怎樣測量污染物排放總量
(1)在車間或車間處理設施的廢水排放口布設采樣點,監測第一類污染物版;在工廠廢水總權排放口布設采樣點,監測第二類污染物。
(2)已有廢水處理設施的工廠,在處理設施的總排放口布設采樣點。如需了解廢水處理效果和調控處理工藝參數提供依據,應在處理設施進水口和部分單元處理設施進、出口布設采樣點。
(3)用某一時段污染物平均濃度乘以該時段廢(污)水排放量即為該時段污染物的排放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