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環境影響報告書應包括哪些內容
環境影響報告書依建設項目和環保要求,繁簡不一,有所不同.但應包括以下基本內容: (1)建設項目的一般情況,包括建設項目名稱、建設性質,建設項目地點,建設規模(擴建項目應說明原有規模),產品方案和主要工藝方法,主要原料、燃料、水的用量和來源,廢水、廢氣、廢渣、粉塵、放射性廢物等的種類、排放量和排放方式,廢棄物回收利用、綜合利用和污染物處理方案、設施和主要工藝原則,職工人數和生活區布局,佔地面積和土地利用情況以及發展規劃。(2)建設項目周圍地區的環境狀況,包括建設項目的地理位置(附位置平面團),周圍地區地形地貌和地質情況、江河湖海和水文情況、氣象情況,周圍地區礦藏、森林、草原、水產和野生動物、野生植物等自然資源情況,周圍地區的自然保護區、風景游覽區、名勝古跡、溫泉、療養區以及至要政治文化設施情況,周圍地區現有工礦企業分布情況,周圍地區的生活居住區分布情況和人口密度、地方病等情況,以及周圍地區大氣、水的環境質量。 (3)建設項目對周圍地區的環境影響.包括對周圍地區的地質、水文、氣象可能產生的影響,防範和減少這種影響的措施,最終不可避免的影響,對周圍地區的自然資源可能產生的影響,防範和減少這種影響的措施,最終不可避免的影響;對周圍地區自然保護區等可能產生的影響,防範和減少這種影響的措施,最終不可避免的影響;各種污染物最終排放量,對周圍大氣、水、土壤的環境質量的影響范圍和程度,雜訊、振動等對周圍生活居住區的影響范圍和程度;綠化措施,包括防護地帶的防護林和建設區域的綠化;專項環境保護措施的投資估算。 (4)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可行性技術經濟論證意見。
㈡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必須在項目的( )階段完成。(
B
答案解析:[解析]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報告表)必須在項目的可行性研究階段完成。
[點評]
本題考察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有關規定。
㈢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和報告書的問題。謝謝。
選擇環評報告書和報告表要看具體建設項目的規模和污染程度,主要有回三個標准
(一)建答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重大影響的,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對建設項目產生的污染和對環境的影響進行全面、詳細的評價。
(二)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輕度影響的,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對建設項目產生的污染和對環境的影響進行分析或者專項評價。
(三)建設項目對環境影響很小,不需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應當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
感覺你這個項目好像對環境污染不大吧,應該是環評報告表或者登記表就可以了吧,不過還得看你這個項目在當地的規模什麼的, 也可以咨詢當地環保局或者環評單位。
㈣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為什麼需要專家評審,是哪個法律文件規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於2002年10月28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二十一條
除國家規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外,對環境可能造成重大影響、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在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前,舉行論證會、聽證會,或者採取其他形式,徵求有關單位、專家和公眾的意見。
建設單位報批的環境影響報告書應當附具對有關單位、專家和公眾的意見採納或者不採納的說明。
總之:按照相關規定,只有需要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建設項目才需要進行專家論證,你說的環境影響報告表,是不需要進行專家論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