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核污水為什麼處理不了
在核電站,由於處理廢水的量大、放射性物質濃度較高,都建有專門的放射性污版水處理系統權,其常用的工藝是蒸發和過濾。前面提到過,廢水中的大多數放射性元素都不具有揮發性,利用這一特性,科學家對廢水進行加熱令其蒸發,再將留下的無法蒸發的放射性物質作濃縮處理。這個方法有兩個優點,其一,核電站運行過程中本身就有很多無用的廢熱,加熱廢水不會多耗能源;其二,蒸發法基本不需要使用其他物質,不會像其他方法因為污染物的轉移而產生其他形式的污染物。另一種方法是過濾法,原理類似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凈水器。在廢水流經的管道中安放了專門用來吸附放射性物質的樹脂,這樣水流走了,放射性物質留在樹脂中。過一段時間,樹脂吸附「飽」了,可以換上新的樹脂。而吸滿了放射性物質的樹脂可以通過壓縮等方法減小體積,收集後澆築水泥密封,若樹脂中放射性強度不高,放入鐵桶密封也行。
2. 日本福島核電站為什麼不循環用核廢水冷卻
福島核電站雖然核廢水可以用來循環冷卻,但是由於福島核電站臨海、地勢低,地下水和雨水不斷滲入,這樣核廢水就變得越來越多了。根據2020年8月份衛星影像,可以發現污水罐只是占據福島核電站周圍的一片空間,周圍仍有一片區域可以開發儲存廢水。
截至2021年3月,已儲存了125萬噸核污水,且每天新增140噸。東京電力公司稱到2022年秋現有儲水罐將全部裝滿,且無更多空地用於大量建設儲水罐。
發展後續:
2021年4月9日,日本政府基本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排入大海。4月13日,日本政府召開有關內閣會議,正式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上百萬噸核污水經過濾並稀釋後排入大海,排放將於約2年後開始
2021年4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回應日本處置福島核廢水:密切跟蹤事態發展,保障中國消費者安全。4月15日,外交部部長助理吳江浩就日方作出福島核廢水排海決定提出嚴正交涉。4月23日,日本東電稱:福島核廢物儲液罐或已泄漏。
3. 日本核廢水是冷卻反應堆產生的,為什麼廢水不可以循環利用,重新加進去呢
2011年3月,日本東部海域發生9級特大地震並引發海嘯,東海岸福島核電站遭遇沖擊發生核泄漏事件。6年過去了,核泄漏問題一直懸而未決,日本人更是偷偷向太平洋排放了數萬噸核廢水!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稱,日本政府正在敦促核電站相關部門,逐步排放福島核電站事故6年中產生的100萬噸廢水,將它們全部倒入太平洋中。這些廢水來自反應堆內部,其中一部分可以循環冷卻使用,另外一些則用儲水罐儲存。
有人說日本往太平洋倒的萬噸核污水就像「在奧運會游泳比賽的池子里投進一片阿莫西林」,但更多的人認為「任何腦子正常的人都知道這會造成危害」。俄羅斯專家認為,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水比向空氣中散發輻射物質更危險,將會產生災難性後果,需要數百年時間才能消除。
4. 福島核廢水為什麼不能循環再使用
因為廢水中含有毒物質。
福島核泄漏事件用過的冷卻水是因為直接接觸到了反應堆,才具有高放射性。但對海洋環境而言,冷卻水排放造成的熱影響可通過與其他環境因素的相互作用而產生綜合效應,不僅能以熱的形式改變水體理化性質,使水體含氧量降低、水中一些有毒物質的毒性增大,腐殖質增多,使水體惡化,從而影響海洋生物的正常生存,這就是「熱污染」。
冷卻水處理與海洋生態保護
但對海洋環境而言,冷卻水排放造成的熱影響可通過與其他環境因素的相互作用而產生綜合效應,不僅能以熱的形式改變水體理化性質,使水體含氧量降低、水中一些有毒物質的毒性增大,腐殖質增多,使水體惡化,從而影響海洋生物的正常生存,這就是「熱污染」。
「熱污染」會造成什麼後果?比較嚴重的案例是在1993年發現的。當時台灣核電二廠排水口旁捕到體長約10-20cm的花身雞魚和豆仔魚的畸形幼魚,後來發現是因為高溫的海水使魚體內維生素C受破壞,膠原蛋白中羥(基)脯氨酸不足,最終導致魚骨和肌肉生長異常。
高效、清潔的核電為我們生活帶來很多便利,但也有一定的弊端。在享受便利的同時,我們應對核電有更多的了解。
5. 為什麼廢水不可以循環利用,重新加進去冷卻反應堆呢
廢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見到的一種物質,但是很多人面對如今水資源越來越緊張的世界趨勢,其實就會提出循環利用廢水的建議。但是其實這是不可取的,因為廢水裡面含有的雜質非常復雜,說不定會對人體造成侵害。即使我們工業處理,也很難徹底把廢水裡的有毒物質處理干凈。因此,廢水循環利用雖然也是一個可以在未來有可能實現的建議,但是如今我們的技術和經濟能力其實負擔這一切還是比較難的。
6. 關於福島核電站的冷卻廢水為啥不能循環使用
電動泵損壞。
福島使用的是通用電氣1960年代設計的馬克1型沸水反應堆,是較早的反應堆之一,也存在著安全隱患,如果電動泵斷電,則水就不能循環使用。當鍋爐中的水沸騰耗盡的時候,則堆芯就不能得到有效的冷卻。因此也對這個漏洞進行了改進。電動泵有多套備用電源,可以來自電網,也有幾台備用的柴油發電機,甚至還有備用電池。
不幸的是在地震之後的海嘯遠遠超出了人們的設想,所有的備用電源系統全部被破壞。因此電動泵從此無法使用,水也無法進行循環利用。
福島核電站泄漏高輻射污水的危害
如果受到輻照的細胞被改變而不是被殺死,則結果會有重大區別。盡管肌體存在高度有效的防禦機制,由一個被改變的但卻是存活的細胞的再生過程產生的一些克隆細胞,在經達長時間和不等同的延遲之後,即經過所謂的潛伏期之後,可以導致癌症,而且癌症誘發的幾率被認為是與所接受的劑量成正比。
確定性效應:當人受到外輻射到一定劑量後,會嘔吐、造血抑制、甲狀腺粘液水腫、皮膚紅斑或脫發等,嚴重的會死亡。而喝了受污染的地下水,吃了受污染土壤上長出的物質,放射性核素將一部分沉積在人體內,從而可能引發各類疾病。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福島核電站泄漏高輻射污水、人民網-警惕「福島核污水入海」讓環境公害重演
7. 日本核廢水是冷卻反應堆產生的,那他們為何不循環利用呢
2011年3月,日本東部海域發生9級特大地震並引發海嘯,東海岸福島核電站遭遇沖擊發生核泄漏事件。6年過去了,核泄漏問題一直懸而未決,日本人更是偷偷向太平洋排放了數萬噸核廢水!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稱,日本政府正在敦促核電站相關部門,逐步排放福島核電站事故6年中產生的100萬噸廢水,將它們全部倒入太平洋中。這些廢水來自反應堆內部,其中一部分可以循環冷卻使用,另外一些則用儲水罐儲存。
在遭到全民反對後,東京電力公司很快改口,稱暫無立即釋放的計劃,可以保持到2020年。而如今,日本方面又再度提出了這個意圖,在這個消息放出後,又再度引發了網友們一邊倒的抗議。
有人說日本往太平洋倒的萬噸核污水就像「在奧運會游泳比賽的池子里投進一片阿莫西林」,但更多的人認為「任何腦子正常的人都知道這會造成危害」。俄羅斯專家認為,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水比向空氣中散發輻射物質更危險,將會產生災難性後果,需要數百年時間才能消除。
8. 為什麼核廢料不能重復使用
首先因為他不純。廢料其中有各種各樣的元素,有各種各樣的半衰期,所以同樣對待就會浪費資源。但是如果想要分離各個同位素,對化學手段要求極高。
其次因為他放射性劑量很強。雖然廢料已經無法再反應堆里提供能量了,但是他的放射性依然很強,大量的放射性粒子,使得對他的操作變得很艱難。如果需要移動,除非全機械化一。一旦需要人類靠近,就需要很重的隔離保護。轉移,運輸都成問題。
再次因為他很難稀釋。舉個例子。
放射性單位是居里(Ci),人處在0.1uCi的環境下,不會有危害。0.1uCi有多少呢?1毫升濃度為0.1 ng/L(納克每升)的放射性砷(As-77),他的放射量有2000uCi。大家自己來算這個賬,一噸核廢料要稀釋成什麼樣子,才能沒危害。
最後,因為他處理成本太高。蓋個大水泥房子,放裡面完事了多便宜。不要跟我說扔海底,要扔你去扔啊。也不要跟我說會地震什麼的,能把幾米厚水泥鋼筋倉庫破壞的地震發生在核反應堆周圍的概率有多大。也不要跟我說扔月球或者太空,熊孩子怎麼這么鬧心呢。放屋裡礙著你什麼事了。
綜上所述,核廢料處理急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檢測,富集核反應堆周邊極低濃度的鍀99,還有如何處理精煉核燃料時所產生的廢料。
9. 為什麼日本的和污水不能作循環冷卻水使用
因為核污水體內包含了放射性有毒致癌致命物質,通常情況下一般性排污材料是無法干凈徹底的處理的必然會有一部分遺留放射性物質繼續殘留在水體中,這樣會逐步累積越積放射濃度會越高,所以不能循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