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鉛鋅選礦廢水來源

鉛鋅選礦廢水來源

發布時間:2021-03-02 04:37:06

⑴ 怎麼合理收鉛鋅礦

金融危機下我國鉛鋅工業的結構調整
發言人:10893171

國內鉛鋅行業要以控制總量、淘汰落後、技術改造、企業重組為重點,促進產業調整和振興。
2008年9月,由美國次債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對世界鉛鋅工業造成嚴重沖擊。導致產品價格暴跌,需求疲軟,企業融資困難,一些企業資金鏈面臨斷裂危險,對世界鉛鋅工業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戰,並將對產業的未來發展產生深遠影響。金融危機也為我國解決產業發展存在的深層次問題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加快結構調整、推進產業升級是實現我國鉛鋅工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
金融危機嚴重沖擊了世界鉛鋅工業
1.鉛鋅價格大幅度下跌。受經濟危機影響,鉛價持續走低,2008年11月份國內外價格分別觸及8000元/噸以下和900美元/噸以下的低點,較前期高點下跌了70%左右。鋅價急速下跌,並創下歷史低值。2008年的LME三月期鋅最低價從高點回落了75%,SHFE主力合約價格回落了76%。
2.金融危機嚴重打擊了實體經濟。造成市場需求極度疲軟,全球鉛鋅企業出現大面積減產、停產。據統計,到2009年第一季度,不包括中國在內,全球已停產礦山鋅產能120萬噸,約占總產能的15%;停產鋅冶煉產能110萬噸,約占總產能的14%;停產礦山鉛產能30萬噸,約占總產能的20%停產鉛冶煉產能10萬噸。即使關閉了如此多產能,2009年第一季度,國外鋅市場仍過剩12萬噸。同期,國內鉛鋅礦山未利用產能120萬噸,冶煉廠未利用產能84萬噸。
3.國內外鉛鋅工業企業經營情況急劇惡化。受金融危機打擊,國內外鉛鋅工業企業經營情況急劇惡化,贏利下降,虧損增加。2008年世界最大的鉛鋅礦產原料生產企業——加拿大泰克明科公司實現利潤同比下降59%,僅為16億美元,其中鋅業務利潤從2007年的120億美元,下降到3.01億美元。由於鉛鋅價格暴跌,世界第二大鋅礦生產商——澳大利亞OZ Minerals Inc公司資產嚴重縮減,導致難以償還5.6億美元的債務。由於鋅價低迷,2008年第四季度,瑞士嘉能可公司在秘魯的鋅礦山損失了4300萬美元,而2007年同期的凈收益為1080萬美元。在金融危機的打擊下,國內鉛鋅企業的贏利能力也顯著下降。據統計,2008年,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重點聯系的15家鉛鋅企業盈虧相抵後實現利潤8.4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91.05%,其中有14戶企業利潤大幅下降,第四季度15戶鉛鋅企業盈虧相抵後虧損額為26.7億元,其中有13戶企業虧損,另外兩戶處於微利。2008年12月,協會重點聯系的15戶鉛鋅企業盈虧相抵後,虧損13.7億元。
金融危機並未改變世界鉛鋅工業的發展趨勢
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中國、印度等國家經濟的迅速發展,世界鉛鋅產品消費格局已經發生深刻變化,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成為推動全球鉛鋅消費增長的主要力量。中國、印度本土雖然擁有較多的鉛鋅礦產資源儲量,但需求的快速增長已經超過其本土的資源保障能力,變成當前世界上最大的鉛鋅產品進口地區。發達國家已經完成了工業化過程,對鉛鋅產品需求的增長十分有限。特別是鉛鋅生產過程(特別是冶煉過程)要消耗能源,並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所以盡管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鉛鋅礦產資源比較豐富,但發展鉛鋅冶煉卻比較謹慎,反而鼓勵礦產原料出口,實施向發展中國家轉移鉛鋅冶煉的戰略。
金融危機的爆發並不改變世界鉛鋅工業的發展趨勢,但卻為全球鉛鋅工業的戰略重組提供了良好機遇,必然推動產業分布格局發生變化。預計,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鉛鋅企業將抓住這個歷史性機遇,積極參與世界鉛鋅工業的戰略重組,進一步占據產業的主導地位。當前中國等發展中國家企業正在參與發達國家鉛鋅企業的聯合、兼並、重組,不但將實現鉛鋅冶煉生產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而且還將實現產業資源控制、資本控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發達國家一些著名鉛鋅生產企業將被發展中國家企業兼並、重組,從而在更高層次上改變世界鉛鋅工業分布格局。
制約我國鉛鋅工業發展的主要問題
金融危機對中國鉛鋅工業的生產經營造成強烈沖擊,使中國鉛鋅工業發展遇到了巨大的挑戰。除外部沖擊外,也與我國鉛鋅產業結構矛盾和發展方式不合理有著密切關系,是行業多年積累矛盾的暴露,也使得我國鉛鋅工業一些結構性和體制性的深層次矛盾變得突出。
1.資源供應偏緊,嚴重影響鉛鋅工業的可持續發展。我國是鉛鋅資源大國、鉛鋅生產和消費大國,但礦產資源的主要特點是:大礦少、小礦多,富礦少、貧礦多。到2007年,鉛鋅礦產的靜態保證年限分別只有12年和14年。雖然近年來加大了礦山開發力度,但受地域限制、管理體制、投資規模和資源勘探程度的制約,鉛鋅小礦山較多的現象並未得到大的改變,致使國內鉛鋅資源供應依然偏緊,2008年,鉛,鋅的原料保證度分別只有60%和75%。
近年來,冶煉企業主要以外延模式擴張規模,多數大中型冶煉企業的原料自給率不足30%;一些新建冶煉企業也無視自有原料保證率要達到30%的要求,國內精礦供應緊張使礦山亂采濫挖抬頭,進口原料多頭對外、惡性競爭造成價格持續高漲,冶煉企業爭搶資源的問題比較突出。資源供應偏緊制約著我國鉛鋅工業持續健康發展,並影響產業結構調整的進程。
2.結構性矛盾突出,采選冶一體化的骨幹企業所佔比例偏低。目前,我國鉛鋅冶煉產能已大於市場需求和礦產能力,這一結構性矛盾不但使冶煉能力開工不足,也使行業利潤在價格高企時向礦山采選業過度轉移。礦山和冶煉企業利益難以合理分配共享,使原料占冶煉成本的比例不斷上升。我國鉛鋅工業的骨幹企業大部分是獨立冶煉廠,自有原料的保證程度不高。據統計,在國內5戶鉛鋅產量超過30萬噸的企業中,僅有2戶企業自有原料保證程度在50%左右,其餘3戶企業的自有原料保證程度均在20%以下,需要大量外購原料。市場原料的變化,直接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此外,缺少綜合性礦業公司作為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也是導致國內鉛鋅產業結構不合理,冶煉能力盲目擴張的一個重要因素。
3.行業集中度總體上偏低,企業競爭力不強。我國鉛鋅企業眾多、布局分散、規模有限。2001年我國前10位鉛、鋅企業產量佔全國產量比例分別為52%和64%,2008年降低為37.5%和45.5%。鉛鋅工業近幾年的高速增長,只是相互獨立的礦山、冶煉企業數量和產量的簡單放大,仍缺乏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采選冶企業。距離國家要求的前10位冶煉企業在2011年的產量達到總產量的60%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
4.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先進的工藝裝備所佔比例有待提高。鉛冶煉工藝及技術裝備水平還不高,以富氧底吹為代表的鉛冶煉的先進工藝所佔比重還不到30%,而振興規劃要求2011年達到70%;能耗高、污染重的落後燒結機還佔一定比例。鋅冶煉也有一定量用小豎罐等進行焙燒、再由簡易冷凝設施收塵等方式煉鋅的落後產能。
5.冶煉業盲目投資問題嚴重,節能減排指標與要求尚有差距。近十年來,由於鉛鋅產品價格大幅波動和對環保要求日益提高,國外鉛鋅企業通過並購重組,削減或轉移了部分冶煉產能。而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特別是鋼鐵、汽車等行業的高增長增加了對鉛鋅產品的需求,2004年—2007年鉛鋅價格持續上漲拉動我國鉛鋅行業投資快速增長。除大型企業新建產能採用先進工藝裝備外,仍有部分小型冶煉企業通過減少環保投入來降低投資成本,以換取企業經濟效益。
我國鉛鋅產業結構性問題成因分析
進入新世紀,我國步入高速發展軌道,推進中國工業化高速成長的原始動力、促進鉛鋅工業迅猛發展的基礎性因素,是隨著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國不斷擴大的中等收入群體的作用。中等收入群體消費的升級和消費偏好的變化,以及這個群體邊界的不斷擴大,決定了市場消費力集聚性的不斷增強,中等收入階層特徵性的消費偏好,在其支出結構中集中表現為購買商品房、家庭轎車、高科技電子產品,以及某些服務產品如旅遊、教育、醫療等。對這些領域產品的直接需求,通過產業關聯效應的作用,拉動了現階段包括鉛鋅產品在內的重化學工業的直接擴張。加之經濟周期上升環境的綜合作用,導致了中國鉛工業高增長率和高投資形成率。
在市場需求強勁拉動和新一輪金屬牛市價格暴漲驅使下,我國鉛鋅產業投資熱情高漲。原有鉛鋅冶煉企業為了擴大市場份額,加速實施旨在增加生產能力改造項目;一些投資主體在價格上漲刺激和樂觀的市場預期下,不顧資源、環境等外部條件,集中建設冶煉項目,在礦價高企刺激下,一方面,礦山企業加速投資,擴大產能,與冶煉企業聯合動力不足;另一方面,礦山高額利潤加劇「過度進入」的投資行為。由於我國小型鉛鋅礦很多,小企業大量進入,缺乏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規劃,亂采濫挖嚴重,造成資源極大浪費,也給環境帶來危害;一些擁有資源的地區,地方保護主義嚴重,片面理解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忽視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客觀要求,盲目投資,重復建設,造成地區產業結構趨同。
高投入帶來了高增長,但是增長質量沒有明顯改善,粗放型發展模式導致產業結構失衡。鉛鋅冶煉投資連續快速增長,使冶煉能力短期內急劇膨脹,冶煉能力供過於求,冶煉產能閑置率較高;礦山基礎薄弱,鉛鋅礦資源供應不足。盡管國內礦業投資已經持續顯著增長,礦山供應總量有所增加,但仍不能滿足冶煉需求,特別是沒有出現新的與投資相匹配的大型礦業公司;冶煉產能的快速增長和大型化使得礦山生產者的規模結構性不匹配更加凸顯,冶煉廠對原料的控制能力仍然很低,精礦供應以大量小單位為主的格局沒有改變,相當數量的落後生產能力還沒有淘汰;企業組織結構和產業布局結構優化進展緩慢,缺乏以收購兼並為主的淘汰和集中機制。
我國鉛鋅產業結構調整模式探討
長期以來,我國鉛鋅工業—直採用以大量消耗資源為特徵的粗放型發展模式,對礦產資源的依賴程度高,資源效率低。根據我國鉛鋅礦產資源情況,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鉛鋅原料的需求增長不可能完全立足於國內解決。我國鉛鋅工業必須轉變發展方式,拋棄單純追求冶煉產量的發展模式,打破行政區劃地域限制,實施大企業、大集團戰略,大力推進聯合重組,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以滿足國內需求為原則,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重點,依靠科技進步,不斷促進結構優化和產業升級。
1.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是要調整產業內部資源的配置關系。通過調整產業內部資源的配置關系,實現內涵式的發展模式,形成市場結構上的寡頭壟斷格局或者壟斷競爭格局。我國鉛行業的企業之所以經濟效益差,一個主要原因是行業競爭過度,沒有形成類似於發達國家寡頭壟斷或者壟斷競爭的市場結構格局。通過調整產業內部資源的配置關系,形成「資源向大企業集中,市場份額向規模企業集中,效益向品牌企業集中」的壟斷與競爭格局,不僅有助於中國鉛鋅行業巨人企業的成長,而且能夠形成行業競爭的有序結構。
通過調整產業內部資源的配置關系,形成主業突出、市場佔有率高、具有競爭力的企業集群。以調整產業內部資源的配置關系為重點,以收購兼並為主要的擴展手段,整合採、選、冶內部企業之間的關系,結果必然出現主業突出、競爭力強的行業巨人。
通過調整產業內部資源的配置關系,最大限度地降低結構調整的成本。任何結構調整都必須考慮調整成本。當結構調整發生在產業之間時,這種成本最起碼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專用型設備和資產的沉澱成本,如報廢、改裝成本和新投資的成本:二是勞動力調整的摩擦成本,如勞動力因轉行而出現的失業、重新安置、尋找新工作和教育培訓的個體成本和社會成本等。很明顯,當結構調整發生在產業內部時,這種成本就可以最小化。
2.產業結構調整要適應產業轉移全球化、產業升級全球化。我國有色金屬工業是最早與國際接軌的行業,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下,我國的鉛鋅產業體系逐步深入到全球范圍內,使產業競爭優勢不再單純地取決於我國產業的經濟實力,而是在某種程度上取決於我國鉛鋅產業的跨國界關聯互動關系。我國鉛鋅下游產業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優勢,集中體現在鉛鋅冶煉產量和消費居世界第一,這不僅有利於我國鉛鋅上游產業的發展,也有利於我國建立和維護鉛鋅產業鏈國際競爭優勢。這使我國鉛鋅產業能不斷突破國內狹隘的市場和資源約束,面向世界市場進行戰略選擇,從而實現全球資源配置的優化,推動我國鉛鋅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產業升級全球化也為我國鉛鋅產業升級提供了重要機遇,使我國鉛鋅產業有機會在充分發揮自身比較優勢的基礎上,獲得全球寶貴的鉛鋅資源,在產業升級全球化背景下,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國際化經營企業。
3.產業結構調整要注重產業經濟融合化。產業升級的主要內容和方向是實現產業融合,即在傳統產業的基礎上,利用高新技術產業特別是信息產業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使傳統產業的贏利模式、市場需求、產品性能、生產組織方式、資源消耗等都發生根本性變化,使其在增長方式方面更加符合內涵化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鉛產業與信息產業存在著一定的關聯性,通過與信息技術產業融合,從而使我國產業從低技術水平轉向高技術水平、從低附加值轉向高附加值,最後完成產業結構轉換與升級的過程。
我國鉛鋅產業結構調整政策建議
金融危機為我們解決過去發展過程中遺留問題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國內鉛鋅行業必須正視產業存在的結構性矛盾,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上來;要以控制總量、淘汰落後、技術改造、企業重組為重點,促進產業調整和振興。
1.以滿足國內需求為原則,控總量、調存量、淘汰落後。加大控制總量力度,鉛鋅冶煉廠原則上不再重新布點,重點鼓勵有條件、有實力的企業通過資產重組、兼並和技術改造等方式發展,提高冶煉產能利用率,滿足國內需求。要抓緊落實《有色金屬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2009年淘汰落後的鉛產能60萬噸,鋅產能40萬噸。2010年鉛產能控制在400萬噸、鋅產能控制在500萬噸。
我國鉛資源主要特點是中小礦山多。要按照經濟規律和專業化分工要求,對大型中型礦山進行重組,實施大集團戰略,通過兼並、聯合、參股等方式,推動存量資產重組,提高生產集中度,延長產業鏈,提高規模經濟效益:對合法小型礦山要引導走集約化、規模化經營之路。
堅決淘汰落後產能,對煙氣排放不達標的鉛鋅冶煉企業要限期整改,堅決依法關閉浪費資源、污染嚴重、不具備安全條件的廠礦;淘汰落後、分散和小規模的礦山生產,控制非理性礦產開發。
要建立和完善落後產能退出機制。從調整產業布局、優化資源配置出發,逐步建立和完善落後產能退出機制及財政補償機制,加大結構調整政策支持力度,提升產業水平,增強競爭力。
推動採用先進技術發展鉛再生利用,支持規模化、規范化鉛再生企業發展,禁止嚴重污染環境的廢舊鉛鋅拆解和土法鉛再生冶煉發展。
2.推進產業戰略重組,大力發展大型化、綜合化企業。我國鉛鋅產業結構調整的關鍵是打破地區、國界限制,加速資源的優化配置,形成鉛鋅工業集約化發展的新格局。鼓勵大企業之間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兼並重組小型企業,提高產業集中度,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集礦業開發、冶煉和加工為一體大型鉛企業集團。
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在技術創新、改造、投融資環境等有關政策上對優勢企業給予傾斜,使其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市場主體,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核心企業。
3.調整資源利用結構,加快海外資源的開發及利用。我國鉛鋅原料對外依存度較高。在利用海外資源要借鑒跨國公司的成功經驗。首先通過企業聯合、上市融資等多種方式增強企業實力,獲得資金,然後再依不同的情況,獲取海外資源。在目前絕大多數礦山資源已被跨國公司瓜分的情況下,應利用國內市場潛力巨大的吸引力,積極與跨國公司合資合作,通過參股等多種方式開發和利用國外礦產資源,獲取並提高與國外廠商簽訂長期供應合同的比例;以風險勘探、競標等方式積極投資購買海外資源探礦權、采礦權,勘察開發利用海外資源。
國家在宏觀規劃上應對海外資源的開發進行統一規劃,在企業重組以及海內外上市、信息收集及交流、援外資金投向、產品進出口政策等方面給予支持;設立海外資源勘查專項資金,以補貼、優惠貸款等多種方式給予資金支持,解決國內目前迅速發展所需的大量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
4.嚴格執行《鉛鋅行業准入條件》,推進產業健康發展。建議按照《鉛鋅行業准入條件》下發具體的管理細則,規范產業投資行為,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推動產業技術進步,提高產業綜合利用水平,加強環境保護,扶優劣汰,引導鉛鋅產業健康發展。對准入企業實行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要進一步提高再生鉛產業准入門檻,國家對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要向符合準入條件企業傾斜。並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協調、監督作用。
5.加大技術進步支持力度,推進產業升級。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集成各種資源,全面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要對鉛鋅產業發展具有重要影響的共性、關鍵性重大技術,實施科研、設計、設備製造、建設和生產聯合攻關。國家對納入聯合攻關項目要給予資金、人才保證。
要進一步完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氧氣低吹技術、開發液態高鉛渣直接還原工藝,消化、吸收、創新引進的氧氣頂吹煉鉛技術,積極論證引進Kivcet煉鉛法,研發連續煉鉛、閃速一步短流程煉鉛技術,要積極推廣鉛電解立模澆鑄技術和大極板電解工藝,要大力推廣常壓浸出、氧壓浸出濕法煉鋅技術,全面提升我國鉛鋅冶煉技術裝備水平。
要加大對鉛鋅礦山、冶煉企業的環境改造科技項目的支持力度,對資源綜合利用及廢渣、廢水、廢氣處理技術形成的新產業和產品實行減免稅政策。
積極支持具有技術開發能力的鉛鋅工業企業,走專業化生產的道路,發展具有特色的鉛、鋅深加工產品,滿足國內市場需要,增強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優勢。
6.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支持鉛鋅礦山通過技術創新,合理利用低品位礦、難處理復雜礦、尾礦與廢渣等資源,最大限度地利用鉛鋅資源,減少廢棄物的排放。提高鉛鋅冶煉尾氣、余熱等綜合利用水平,降低能耗;提高水資源的循環使用率;拓展尾礦、冶煉廢渣等固體廢棄物的應用范圍,逐步實現鉛鋅礦山、冶煉生產的「零排放」。
來源:《中國有色金屬》

⑵ 我國一年會產生多少選礦廢水

水的用量為原礦的0.2倍左右,有一部分廢水可以循環使用,所以只能計算出個概數

⑶ 鐵礦選礦廢水中主要含有什麼污染物 做地下水檢測要檢測那些因子 如果做污染模擬要模擬哪些污染物

鐵礦選鐵,來你要看他選擇的選鐵工源藝是什麼,小型企業一般是用水磨法進行磁選。不會添加什麼浮選劑。但是因為它需要把礦石磨碎,礦石中的重金屬離子會溶解到水中,所以要對選礦廢水中的重金屬項目進行監測(常規的有鉛、鎘、銅、鋅等),再根據礦石材料的成分不同決定重金屬的項目增減。 選礦廢水作為污水外排一般要監測 pH、SS、COD等。
做地下水監測的時候則不需要做SS。
至於污染模擬就不清楚了

⑷ 鎘是什麼 鎘污染從哪來

鎘是什麼? 鎘(Cd)是對人體有害的元素,在自然界中多以化合態存在,含量很低,大氣中含鎘量一般不超過0.003μg/m3,水中不超過10μg/L,每千克土壤中不超過0.5mg。這樣低的濃度,不會影響人體健康。鎘常與鋅、鉛等共生。環境受到鎘污染後,鎘可在生物體內富集,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引起慢性中毒。 鎘污染從哪來? 20世紀初發現鎘以來,鎘的產量逐年增加。相當數量的鎘通過廢氣、廢水、廢渣排入環境,造成污染。污染源主要是鉛鋅礦,以及有色金屬冶煉、電鍍和用鎘化合物做原料或觸媒的工廠。鎘對土壤的污染主要有氣型和水型兩種。氣型污染主要來自工業廢氣。鎘隨廢氣擴散到工廠周圍並自然沉降,蓄積於工廠周圍的土壤中,可使土壤中的鎘濃度達到40ppm。污染范圍有的可達數千米。水型污染主要是鉛鋅礦的選礦廢水和有關工業(電鍍、鹼性電池等)廢水排入地面水或滲入地下水引起。 鎘污染是如何危害健康的? 進入人體的鎘,在體內形成鎘硫蛋白,通過血液到達全身,並有選擇性地蓄積於腎、肝中。腎臟可蓄積吸收量的1/3,是鎘中毒的靶器官。此外,在脾、胰、甲狀腺、睾丸和毛發中也有一定的蓄積。鎘的排泄途徑主要通過糞便,也有少量從尿中排出。在正常人的血中,鎘含量很低,接觸鎘後會升高,但停止接觸後可迅速恢復正常。鎘與含羥基、氨基、巰基的蛋白質分子結合,能使許多酶系統受到抑制,從而影響肝、腎器官中酶系統的正常功能。鎘還會損傷腎小管,使人出現糖尿、蛋白尿和氨基酸尿等症狀,並使尿鈣和尿酸的排出量增加。腎功能不全又會影響維生素D3的活性,使骨骼的生長代謝受阻礙,從而造成骨骼疏鬆、萎縮、變形等。 慢性鎘中毒主要影響腎臟,最典型的例子是日本著名的公害病——痛痛病。慢性鎘中毒還可引起貧血。急性鎘中毒,大多是由於在生產環境中一次吸入或攝入大量鎘化物引起。大劑量的鎘是一種強的局部刺激劑。含鎘氣體通過呼吸道會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狀,如出現肺炎、肺水腫、呼吸困難等。鎘從消化道進入人體,則會出現嘔吐、胃腸痙攣、腹疼、腹瀉等症狀,甚至可因肝腎綜合症死亡。 從動物實驗和人群的流行病學調查中發現,鎘還可使溫血動物和人的染色體發生畸變。鎘的致畸作用和致癌作用(主要致前列腺癌),也經動物實驗得到證實,但尚未得到人群流行病學調查材料的證實。

⑸ 金屬類礦產開發中的環境地質問題

西北地區金屬礦產主要有金、鉛鋅、銅鎳、鉬、汞銻、鐵、稀土、稀有金屬及稀土金屬等,主要礦山位於秦嶺山地、祁連山、天山、阿爾泰山、大青山等地。西北地區著名的金屬礦山有陝西的金堆城鉬礦、潼關金礦、鳳縣鉛硐山鉛鋅礦、太白雙王金礦、略陽鐵礦、略陽煎茶嶺鎳礦、旬陽汞銻礦等;甘肅的金川銅鎳礦、白銀銅礦、廠壩鉛鋅礦、鏡鐵山鐵礦等;青海的錫鐵山鉛鋅礦;新疆的克拉通克銅鎳礦、哈密亞滿蘇鐵礦等;內蒙古的白雲鄂博鐵稀土礦等。

金屬礦山開發中的主要環境地質問題包括了礦產資源破壞與浪費、土地壓占與植被破壞、「三廢」對環境的污染,以及山地礦山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尾礦庫潰壩等地質災害。

3.4.3.1 礦產資源的破壞與浪費

礦產資源的破壞與浪費突出表現為中小礦山企業無序開采和掠奪式開發,以及企業普遍存在的共生伴生組分利用率低等問題。

西北地區大多數礦床都屬於多組分共生伴生礦,但多數礦山采選並沒有綜合回收利用,或因技術原因利用率很低,從而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如甘肅輝銅山銅礦,伴生砷,屬大型礦床,由於該礦在采銅時不回收砷,導致砷礦資源被浪費。甘肅塔兒溝鎢礦伴生鈹2583t,鉍、砷已提交儲量,由於該礦采富棄貧,只取黑鎢礦,伴生礦沒有合理利用。青海察爾汗鉀肥廠從鹵水中只提取鉀鹽,伴生的鈉、鎂、鋰等多種伴生組分未利用。

陝西金堆城鉬礦同全國的其他礦山一樣,在珍惜資源和合理利用資源方面存在問題。根據1972年北京冶金設計研究總院提供的設計,按鉬礦的邊界品位0.03%及最小工業品位0.06%圈定礦體,1993年保有儲量為28432.60×104t,平均品位0.118%。隨著國際市場經濟形勢的變化,1993年該礦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批復的精神,將品位指標從0.03%~0.06%提高到0.06%~0.08%,並重新圈定了礦體邊界,新礦量為22169.83×104t,品位0.132%。兩者礦量相差了6262.77×104t,佔小北露天礦總儲量的18%,而這些礦作為貧礦堆積在貧礦場,隨著時間的推移其物理化學性質都會發生變化,給以後二次回收利用這些資源帶來了困難。另據計算,金堆城鉬礦回收率為83.5%,低於國際水平達7個百分點,按1998年19000t鉬精礦計算,年損耗鉬礦資源量近33×104t。資源浪費結果必將加劇資源枯竭,按金堆城目前的開采規模,小北露天礦的服務年限比設計的50年將縮短10年以上。

3.4.3.2 土地壓占與植被破壞

金屬礦產開發多集中於秦嶺和其他山地地區,植被相對發育,金屬礦山采礦廢渣堆放、尾礦庫占壓、露天采礦場剝采及外排土場以及采空區塌陷等對土地植被壓占破壞相對較為嚴重。

陝西小秦嶺潼關黃金產區,礦區為石質山地,土層薄,植被覆蓋率較高,年侵蝕量10.11×104t,侵蝕模數573.8t/km2·a,屬輕度侵蝕區。自20世紀70年代大規模開發以來,採金者蜂擁而至,分布在礦區的采礦坑口達2000多個,排放的礦山廢石和尾礦渣達800×104m3,壓占土地、植被面積超過200ha。由於長期亂砍濫伐,致使淺山峪口5km內的林木大部分被砍光,大量土地、植被的破壞,加劇了水土流失,從1982年到1990年礦區土壤侵蝕模數由760.7t/km2·a 增加到3448.7t/km2·a,平均年增加侵蝕量24.4×104t。金堆城鉬礦露天剝采造成的植被毀損、外排壓占土地植被約2km2

3.4.3.3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

山地金屬礦山具備誘發崩塌、滑坡、泥石流三類地質災害的自然條件和人為因素,因而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的高發區。采礦大量廢石沿山坡、溝谷堆放,缺乏攔渣、護坡、導水及生物等工程技術措施,斜坡面上廢渣處於不穩定狀態,在采空區塌陷或山體開裂時易誘發滑坡。大暴雨誘發產生滑坡和泥石流地質災害,造成礦區停產,危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圖3-4 陝西潼關縣東桐峪泥石流溝示意圖

(據陝西省潼關縣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報告)

潼關金礦區位於小秦嶺山脈,溝谷縱橫地形陡峻,海拔 700~2100m,相對高差 900m,自東向西發育7條南北向「V」字型溝谷(圖 3-4),河床比降大,平均9.41%~15.20%。由於歷史原因,同一礦體不同高度、不同地段有不同的企業在開采,形成所謂「樓上樓」采礦,在狹長的溝谷中,至今「樓上樓」不合理的礦業布局仍隨處可見,類似的情況也存在於在陝西鳳縣銀硐梁鉛鋅礦區,采礦廢石直接堆放在坑道口的山坡上,這些大小不一、結構鬆散的廢石沿坡面超高堆放,構成泥石流物源,無攔渣、排水設施,匯水面積大,潛在泥石流地質災害隱患嚴重。1994年7月11日與河南靈寶交接的潼關西峪河道中堆積的大量采礦廢石和尾礦渣混合物在強降雨的作用下,形成了特大型地質災害泥石流,所到之處礦區設施被毀,工棚民房倒塌,300多畝農田被沖毀,交通、電力、通訊中斷,造成51人死亡、上百人失蹤,直接經濟損失上千萬元。1996年8月,東桐峪暴發泥石流,沖毀橋梁、淹沒農田,再一次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

陝西鳳縣鉛銅山鉛鋅礦是1985年建設的大型國有礦山,目前已采出礦石量170×104t,隨著采礦區的不斷加大,上盤圍岩隨之崩落垮塌,地表形成了東西兩側兩個塌陷坑,形成北高南低高差懸殊的侵蝕構造地貌。1999年10月8日和16日的連日降雨,造成兩次較大的山體滑坡,其規模為50000m3,滑沖距離近1000m,導致4個采礦中段不同程度停產,直接經濟損失30萬元,並使1590礦硐和1515坑口塌落淹沒。采礦上盤崩落區頂部存在12條地裂縫,最大走向達1000m,裂縫寬近2m,構成了潛在的崩塌體,預測有70000m3的土石量,成為威脅采礦場、排渣場安全生產的最大因素。

3.4.3.4 地面塌陷和地裂縫

金屬礦山的地面塌陷、地裂縫雖然沒有煤礦那麼普遍和嚴重,但是礦體厚大的金屬礦山也存在較為明顯的地面塌陷、地裂縫地質災害。如陝西略陽閣老嶺鐵礦地面塌陷中心位置隨著采礦發生推移導致通風礦井開裂廢棄,山體開裂。在潼關金礦、鳳縣鉛鋅礦、成縣廠壩鉛鋅礦等大多數金屬礦山,隨地下采空區不斷加大,地表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地裂縫和山體開裂。2001年陝西鳳縣某礦山因采空區塌陷造成了5人失蹤死亡的中型地質災害事故。采空塌陷不僅誘發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還嚴重地威脅礦山企業的正常生產。地下采礦引發危及地面村民居住安全的危險,加劇了礦山與當地居民的矛盾,上訪事件不斷增加。因此,加強金屬礦山采空區誘發的地裂縫和潛在塌陷區范圍預測及防範工作十分重要。2001年,甘肅西和縣鄧家山六巷鉛鋅礦地面突然發生塌陷,形成直徑約十幾米的塌陷坑,導致2人失蹤。內蒙古烏蘭察布盟四子王旗白乃廟銅礦區,1996年地面塌陷形成南北寬70餘米、東西長200餘米、深20~50m和寬50m、長100餘米、深50餘米的兩個大塌陷坑。1998年7月中旬西202 采場塌陷巷道長約20餘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8萬元,間接損失3000萬~4000萬元。

3.4.3.5 尾礦庫潰壩

礦山尾礦庫多建在山谷中,攔溝築壩而成,多數中小型礦山的尾礦庫依山傍河修建,部分尾礦庫建設並不符合規定要求,或由於尾礦庫超期服役、暴雨等因素往往造成壩基不穩形成潰壩、坍塌等,造成尾砂淹沒農田、沖毀道路,同時造成嚴重環境污染。秦嶺山中的陝西鳳縣鉛鋅礦區、旬陽汞銻鉛鋅礦區、潼關金礦區、甘肅成縣廠壩礦區等礦山在這方面存在眾多嚴重問題。如陝西鳳縣一個選礦廠日選礦50 t的尾礦庫,建在嘉陵江源頭的安河河道中間,水泥砌成的四面圍擋牆,僅能阻擋年平均洪水,一旦大暴雨引發洪水則將漫庫或沖垮擋牆,含有鉛、鋅、汞以及選礦葯劑的尾礦砂將污染嘉陵江。在另一處鉛鋅小選礦廠,尾礦庫依山沿河而建,先後於2000年及2001年兩次被洪水沖垮,數十立方米的鉛鋅尾礦渣被帶入嘉陵江。自2001年,清澈的河水在數十餘米長的潰壩缺口中迴旋後又進入嘉陵江。陝西潼關金礦區7條主要峪道均是金礦開采區,溝谷狹窄,部分尾礦庫沿河而建,使河道進一步變窄,遇到特大暴雨,河水猛漲,有可能出現洪水漫壩或沖毀壩體事故。一旦發生潰壩、坍塌事故,將使庫內大量尾礦砂與洪水一起傾泄而下,造成下遊河道堵塞,房屋被毀,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2001年馬口金礦尾礦庫潰壩就造成了農田污染。

尾礦壩潰壩造成的災害和環境污染十分嚴重。如1987年陝西金堆城鉬業公司栗西尾礦庫排洪隧洞塌陷,造成136×104m3尾礦及尾礦水泄漏,污染了陝豫兩省16個縣市的水源,礦山直接經濟損失3200多萬元。2000年12月甘肅成縣天子山尾礦庫潰壩造成近2×104m3的尾礦砂瀉入東河。

3.4.3.6 水土污染

選礦尾礦漿中重金屬以及礦石冶煉煙塵中重金屬對水體、土壤的污染非常嚴重。污染源主要是選礦排放的尾礦廢水,其次是固體廢棄物淋溶水、礦坑水等。其中金礦、汞礦、鉛鋅礦、砷礦選礦對環境污染最為嚴重。礦石浮選排放的廢水中含有選礦工藝過程中添加的選礦葯劑、未選出的金屬元素、共生伴生的重金屬和礦石微粒等。氰化法提金排放的廢水中含有劇毒物質氰化物,混汞法提金排放出的廢水中含汞量較高。含有重金屬、氰化物、石油類、酸性礦井水等有毒有害物質的選礦液,未經達標處理排放流入河流、湖泊都會造成水體的嚴重污染,危害水生生物。這些污染的水若被人、畜飲用,輕則影響健康,重則危害生命。若用以灌溉農田,將導致減產、絕產,使有毒有害物質潛入農作物,通過食物鏈危害人類健康。

礦山礦坑水、選礦尾礦漿無序排放造成嚴重污染的礦區主要有陝西潼關金礦區、鳳縣鉛鋅礦區、略陽鐵礦區、旬陽鉛鋅汞銻礦區;甘肅成縣廠壩鉛鋅礦區、西和縣鄧家山鉛鋅礦區等。

陝西潼關金礦區是水土環境污染的典型區之一。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潼關金礦區蜂擁而上的鄉鎮及個體采礦者,形成了大規模的無序開發情景,高峰時共有采礦坑口2410個,年廢石排放量607×104t,混汞碾1410 台,尾礦水排放量12690t/d,氰化池2650台。混汞碾廢水直接排放造成礦區源頭水中鉛污染超標2.4~113倍,水中懸浮物超標62~2143倍(表3-9)。

表3-9 1992年7條峪道10個混汞碾尾礦水監測平均值 單位:mg/L

從1995年礦區內7條源頭水功能區水質監測結果與單因子評價(表3-10)可看出,7條河中鉛超標37~959倍,汞超標0.2~31倍,5條河流鎘超標1~66倍,石油類最大超標102倍,河流均受到了嚴重污染。

表3-10 潼關縣7條河水質監測及超標倍數 單位:mg/L

續表

資料來源:潼關縣黃金產區環境治理「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規劃(潼關縣人民政府)。

2002年8月西安地質礦產研究所環境影響評價室對潼關蒿岔峪金礦礦坑水監測結果(表3-11)表明,礦坑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廢水中Pb超標19.15倍,SS超標87倍。

表3-11 潼關金礦區蒿岔峪礦坑廢水監測結果及超標倍數 單位:mg/L

蒿岔峪河流三個斷面的河水監測結果表明,溝口以上河段Pb、Hg、Fe分別超過Ⅰ類水標准282~345倍、17~59倍和10.7~15.6倍;下遊河段Pb、Hg分別超過Ⅳ類水標准25.8倍和0.7倍(表3-12)。蒿岔峪河水質已遭受嚴重污染,主要污染物為Pb、Hg,屬重金屬污染,其原因是蒿岔峪河上游選礦廠廢水排入造成的。

表3-12 潼關金礦區蒿岔峪河水質監測結果 單位:mg/L

另據西峪河李家金礦第三采選礦廠上下遊河流水質監測(表3-13)結果,西峪河水中重金屬Pb、Cd、Hg分別超標879~1151、8~11和23.2~42倍,地表水環境已受到嚴重污染。

表3-13 潼關金礦區西峪河水質監測結果 單位:mg/L

從調查監測結果看,陝西潼關金礦從1995年開發到2002年,區內7條河流基本成了礦坑廢水、選廠尾礦漿排放地,重金屬Hg、Pb、Cd、Cr嚴重超標,致使河水不能灌溉,水生生物滅絕。當地土壤和小麥中金屬元素普遍高於地區背景值。採用汞板、蒸汞提金,致使區域大氣汞濃度全部超標,最大超標38倍。導致河流污染的根源在於大部分鄉鎮個體企業選礦廢水、礦坑水的直排、偷排和事故排放,使區內的7條河流始終處於嚴重超標污染狀態。

陝西柞水銀硐子銀鉛礦所在的東房溝重金屬污染明顯。銀硐子銀鉛礦礦山下游lkm處(HS-003)Pb 含量較對照點(HS-001)高出2 l 倍,比馬耳峽污染點(下游1km處)高出l倍。地區及周邊土壤Pb超過背景值近70倍,Cd超出近8倍。

甘肅成縣廠壩礦區是另一個礦區環境污染嚴重的典型區。在2km長的東河兩岸共有大小20餘家鄉鎮個體鉛鋅選礦廠,尾礦漿直排、偷排現象普遍,依山傍河的尾礦庫內的尾礦砂高出壩面造成溢流、潰壩現象普遍,東河河道中沉積了厚厚的灰色尾礦砂,使東河水質嚴重下降,水體生物平衡系統已經完全破壞。據西北礦業研究院2001年10月編制的《廠壩鉛鋅礦二期工程環境影響專題評價》報告,東河水質4個斷面地面水監測數據如表3-14。

表3-14 甘肅成縣廠壩礦區東河地面水質監測結果統計 單位:mg/L

從表3-14可以看出,礦區柒家溝地表水主要來源於上游廠壩尾礦庫、廢石場的淋濾水、民采礦坑地表溢流水和泉水,為常年溪流,鉛超標1倍。而柒家溝斷面位於東河主河道,該斷面上游2km范圍內分布著國有廠壩礦山選廠、鄉鎮及個體大小數十家選礦廠及鉛鋅礦石堆場,因而存在眾多污染源,斷面鉛、鋅超標44.66倍和1.04倍。畢家莊斷面位於廠壩礦區下游直線距離約10km處,鉛、鋅兩種元素超標最為嚴重,分別為65.6 和5.53倍。

以廠壩鉛鋅礦區開發之前東河底泥數據為對照標准,經過20餘年開發,東河底泥中鉛、鋅、鎘的監測值沉積累計倍數分別為25.7~4.4、188.5~5.7、540.1~23.7,河底中的污染物變得越來越嚴重(表3-15)。

表3-15 甘肅成縣廠壩鉛鋅礦區東河底泥重金屬監測結果 單位:10-6mg/L

漢江旬陽段是飲用水水源地二級保護區,水質可以達到人畜直接飲用的標准,正因為水質好,而被選為南水北調中線調水工程的水源,漢江旬陽段下游約300km處的丹江口水庫,是南水北調工程中線調水工程的取水點。2001年7月前,旬陽縣城沿江而下的40多千米長的漢江兩岸共有7 家選礦廠,用沙包、石塊壘成的高2m左右的簡易「尾礦池壩」,尾礦廢水經過簡單沉澱後,散發著刺鼻異味的黑色污水就順著山溝直接流進了漢江,灰黑色的污水形成了長長的污染帶。2001年7月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欄目對此進行了曝光。2002年項目組對此進行了追蹤調查,在漢白公路一側能明顯看到大部分選礦廠已被拆除,但是,漢江南岸還有個別選礦廠及鉛鋅小冶煉企業仍在生產,廢水仍在污染漢江。

黃金選冶過程中採用氰化堆浸技術工藝,如果廢水處理不合格就排放將對礦區水土環境造成嚴重污染。氰化物屬於劇毒物質,一般人平均吸入氰酸50mg或誤食氰化鈉120mg就會中毒死亡。水體中CN-濃度≥(0.05~1)mg/L時,就能導致魚類死亡。根據對陝西鳳縣四方金礦採用的氰化堆浸工藝進行監測,尾礦漿未經處理直接排入八卦河,將使河水中CN-增高到44.674mg/L,超標893.5倍。尤其是在一些偏遠經濟落後的地區,企業的環保觀念淡薄,過度追求短期經濟效益,致使採金過程中含有劇毒的氰化廢渣、廢水直接排放,造成礦區河流、草場、植被以及農作物污染,潛在危害嚴重。內蒙古李清地銀業有限公司(銀礦)尾液滲漏造成水中氰達414.85mg/L,超標424倍;鋅為140mg/L,超標28倍;銅為3.669mg/L,超標1.223倍。若遇雨季,這些污染物將對周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⑹ 選礦廠的污水如何有效處理

(一) 混凝斜管沉澱法處理選礦廢水

來自車間的廢水,首先通過沉砂池進行固液分離,沉砂池沉砂通過卸砂門排入尾礦砂場。沉砂池溢流出的上清液,通過投葯混合後進入反應器充分混凝反應,然後流入斜管沉澱器,使細粒懸浮物、有害物進一步去除,斜管沉澱器的沉泥,通過閥門排至尾礦砂場。通過此工藝後,廢水即達國家允許排放標准。根據環保的要求,斜管沉澱器出水進入清水池,用清水泵打回車間回用,節約用水,並使廢水閉路循環,實現零排放。其工藝流程如圖1。

(二) 混凝沉澱-活性炭吸附-回用工藝

此法是目前國內選廠採用較多的選礦廢水回用方法,通過對不同礦山的選礦廢水試驗研究發現,對同一選礦廢水投入不同葯劑或同一葯劑不同的量,其結果也不一樣。但其共同點如下:

①凝劑效果比較試驗:分別採用聚合硫酸鐵(PFS)、混合氯化鋁(PAC)、明礬作混凝沉澱劑,結果表明,採用明礬作為混凝劑較為經濟合理,其最佳用量一般可控制在30mg/L左右。

②聚丙烯醯胺PAM對混凝效果的影響:PAM的加入,進一步提高了廢水的混凝處理效果,但由於其是有機高分子,導致水中COD值上升.在實踐中,將混凝處理效果的變化和COD值的增加結合考慮,一般採用PAM的投入量0.2mg/L即可。

③沉降時間對廢水的影響:確立混凝後的靜置時間為30min。

④吸附試驗:粉末活性炭的用量比顆粒活性炭的用量少,基本在其一半的情況下,即可達到相同的效果。同時,由於粉末活性炭易進入精礦,不會在水循環中積累,故選用其做為吸附劑。其最佳用量一般為50~100mg/L。

⑤浮選試驗:廢水經混凝沉澱、活性炭吸附後,可全部回用,且對選礦指標無任何影響。經過明礬(30mg/L)、PAM(0.2mg/L)}昆凝沉澱,然後用粉末活性炭(50~100rag/L)工藝凈化後,出水水質不但達到國家礦山廢水排放標准,而且回用結果表明,經該工藝處理後的廢水,不僅可以全部回用,不影響選礦指標,在選礦過程中還減少了浮選葯劑用量,給企業帶來了相當的經濟效益。同時,由於廢水的回用,使每天的新鮮水用量減少,這對於水資源短缺的我國來說,更具有減少污染、凈化環境的社會意義。該法流程簡單,效果好,具有廣泛的工業應用前景。

(三) 選礦廢水資源化利用綜合方法

專業人士經過大量的水處理試驗和選礦對比試驗綜合研究,總結出一條解決礦山選礦廢水的較好方案。以鉛鋅礦為例,其工藝流程如圖2所示。

由於各種廢水水質不同,在回用處理過程中,調節池起著調節水質、水量的作用。混凝沉澱池可加強混凝劑與廢水的混合,使微細粒子成長,使之變成可通過沉澱除去的懸浮物。反應池用於廢水進一步深化處理,利用消泡劑把廢水中多餘的起泡劑反應掉,削弱對浮選指標的影響。

⑺ 鉛鋅礦的廢水的主要成分什麼,該怎樣處理,說的詳細一點,化學方法和物理方法都行

目前國內外處理鉛鋅選礦廢水的主要方法有混凝沉降法、氧化法、吸附法、生物法等,而混凝沉降法和吸附法流程簡單,成本低而得到廣泛的應用。因此本文擬採用混凝沉降法與混凝沉降—吸附法處理該選礦廢水,並分別進行回用試驗研究。
試樣及試驗方法
1混凝沉降試驗
試樣
試樣包括試驗廢水樣和試驗礦樣。試驗廢水水樣為選廠的綜合廢水樣,取自通向尾礦庫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尾礦管道,廢水水質情況:pH為11.69,CODCr值為493.65mg/L,Pb2+濃度為31.81mg/l,起泡性強。試驗礦樣含鉛0.92%,鋅2.73%,鐵7.17%,硫8.86%,銅0.0018%,砷0.22%。
試驗方法
取500ml廢水在磁力攪拌器上進行混凝試驗,加入混凝劑後,以300r/min攪拌3min,然後以100r/min攪拌5min,最後靜止22min。觀察水樣變化,取液面下2cm處水樣測其CODCr值與重金屬離子含量。
2吸附試驗
從混凝試驗的結果來看,經過混凝沉降後,廢水中的金屬離子含量已經很低,但是廢水CODCR值仍然很高,即廢水中仍殘留有浮選葯劑,所以必須去除殘留的浮選葯劑,以減少廢水回用時殘留的浮選葯劑對浮選指標的影響。本試驗用活性碳吸附沉降的方法降低廢水中的CODcr值,試驗採用粉末狀活性炭。活性炭用量試驗選用自然pH條件下PAC用量40mg/l時處理過的廢水進行試驗。
試驗結果未經處理過的廢水浮選指標與清水相比,鉛粗精礦中鋅富含較高,而經過混凝沉降—活性炭吸附處理後的廢水,浮選指標較佳,與清水浮選指標相當。因此,混凝沉降—活性炭吸附為最佳處理方法。
廢水回用試驗表明,採用混凝沉降—活性炭吸附工藝處理選礦廢水後回用浮選指標與清水接近,表明該工藝處理的廢水完全可以用於該選廠的浮選生產。

⑻ 鉛鋅礦廢水處理方案

可以考慮使用離子交換樹脂回收重金屬,鉛鋅都可以回收,樹脂還是可以再生重復使用,工藝比較簡單,就是讓廢水通過樹脂罐就可以了,排放達標很簡單。需要可以找我。進口杜笙離子交換樹脂

⑼ 鉛鋅礦污水怎樣處理

您好!

可以考慮使用離子交換樹脂回收重金屬,鉛鋅都可以回收,樹脂還是可以再生重復內使用,工容藝比較簡單,就是讓廢水通過樹脂罐就可以了,排放達標很簡單。
鉛鋅是有色重金屬不是貴金屬,鉛鋅礦選礦廢水只要求達排排放,並未要求零排放,企業也難以做到零排放!選礦廢水一般經尾礦庫澄清凈化後可滿足排放標准一級標准要求,對水環境的污染不會很大,如果不經處理直接外排,因其含有尾礦和少量的重金屬,此時對水環境的影響將很大

⑽ 銀鉛鋅礦廢水提取枝術

鉛鋅礦 鉛是人類從鉛鋅礦石中提煉出來的較早的金屬之一。它是最軟的重金屬,也是比重大的金屬之一,具藍灰色,硬度1.5,比重11.34,熔點327.4℃,沸點1750℃,展性良好,易與其他金屬(如鋅、錫、銻、砷等)製成合金。
鋅從鉛鋅礦石中提煉出來的金屬較晚,是古代7種有色金屬(銅、錫、鉛、金、銀、汞、鋅)中最後的一種。鋅金屬具藍白色,硬度2.0,熔點419.5℃,沸點911℃,加熱至100~150℃時,具有良好壓性,壓延後比重7.19。鋅能與多種有色金屬製成合金或含鋅合金,其中最主要的是鋅與銅、錫、鉛等組成的黃銅等,還可與鋁、鎂、銅等組成壓鑄合金。
鉛鋅用途廣泛,用於電氣工業、機械工業、軍事工業、冶金工業、化學工業、輕工業和醫葯業等領域。此外,鉛金屬在核工業、石油工業等部門也有較多的用途。
一、礦物原料特點
鉛鋅在自然界里特別在原生礦床中共生極為密切。它們具有共同的成礦物質來源和十分相似的地球化學行為,有類似的外層電子結構,都具有強烈的親硫性,並形成相同的易溶絡合物。它們被鐵錳質、粘土或有機質吸附的情況也很相近。鉛在地殼中平均含量約為15×10-6,在有關岩石中平均含量:砂岩7×10-6、碳酸鹽岩9×10-6、頁岩20×10-6。鋅在地殼中平均含量約為80×10-6,在有關岩石中平均含量:玄武岩105×10-6、花崗岩中60×10-6、砂岩16×10-6、碳酸鹽岩20×10-6、頁岩95×10-6。
目前,在地殼上已發現的鉛鋅礦物約有250多種,大約1/3是硫化物和硫酸鹽類。方鉛礦、閃鋅礦等是冶煉鉛鋅的主要工業礦物原料。
二、礦石工業要求
盡管現在已發現有250多種鉛鋅礦物,但可供目前工業利用的僅有17種。其中,鉛工業礦物有11種,鋅工業礦物有6種,以方鉛礦、閃鋅礦最為重要。還有菱鋅礦、白鉛礦等。
礦石工業類型,以礦石自然類型為基礎,按礦石氧化程度可分為硫化礦石(鉛或鋅氧化率<10%)、氧化礦石(鉛或鋅氧化率>30%)、混合礦石(鉛或鋅氧化率10%~30%);按礦石中主要有用組分可分為:鉛礦石、鋅礦石、鉛鋅礦石、鉛鋅銅礦石、鉛鋅硫礦石、鉛鋅銅硫礦石、鉛錫礦石、鉛銻礦石、鋅銅礦石等;按礦石結構構造,可分為:浸染狀礦石、緻密塊狀礦石、角礫狀礦石、條帶狀礦石、細脈浸染狀礦石等。
為適應我國鉛鋅礦地質勘探工作和礦山生產建設的需要,地質礦產部和冶金工業部根據我國鉛鋅礦產資源狀況和采選冶技術條件,於1983年聯合制定並頒布《鉛鋅礦地質勘探規范》(試行),制定了鉛鋅礦一般工業指標,普查勘探中用於評價礦床有否工業價值。
三、礦業簡史
中華民族的祖先對鉛鋅礦的開采、冶煉和利用曾做出過重要貢獻。中國古代「鉛」寫作「釒公」。商代(公元前16~前11世紀)中期在青銅器鑄造中已用鉛,西周(公元前11世紀~前771年)的鉛戈含鉛達99.75%。在古代,鉛往往被加入銅中成為合金化金屬,還用來製作鉛白、鉛丹等。古代煉鉛的原料有兩類,一類是氧化鉛,以白鉛礦為主,另一類是硫化礦,以方鉛礦為主。明代陸容在《菽園雜記》中有敘述含銀硫化鉛礦的冶煉方法。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提到當時開採的三種鉛鋅礦物,一種是「銀礦鉛」,系指與輝銀礦等共生的方鉛礦;另一種是「銅山鉛」,系指含方鉛礦、閃鋅礦、黃銅礦等的多金屬礦;還一種是「草節鉛」,可能是指結晶粗大的方鉛礦。
由於鉛礦中多含有銀,古代為了提取白銀,因此大量開采並冶煉鉛。
中國是最早發明煉鋅的國家。古代稱鋅為「倭鉛」。煉鋅,據史料記載至遲在10世紀的五代就已能冶煉。貴州赫章志上即有該縣媽姑地區在五代後漢高祖天福年間(公元947年)開始煉鋅的記載。明代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也有敘述,用爐甘石作原料,用坩堝冶煉,書中附有圖。
明、清時鋅主要用配製黃銅,供鑄錢及製造各種器皿用。約在17世紀初開始向歐洲出口鋅錠。1745年從廣州裝運鋅錠的一艘船在瑞典哥德堡觸礁沉沒,1872年被打撈起一部分鋅錠,經分析鋅含量達98.99%,可見當時中國冶煉鋅的水平是相當高的。
中國古代不僅對鉛鋅的冶煉和利用有重要創舉,而且很早就認識了鉛鋅礦的產出分帶性。在《管子·地數篇》中就記載「上有陵石者,下有鉛錫赤銅」,「上有鉛者,其下有銀」。當代許多鉛鋅礦床的勘查有不少的礦區都是通過古礦硐和冶煉爐渣遺址等發現的。
近百年來,在舊中國時期鉛鋅業基礎薄弱,只有幾個規模小的礦山和工廠,采礦、選礦、冶煉基本上土法生產,最高年產量,鉛8900t、鋅7100t。新中國成立後,鉛鋅業發展很快。經過40多年來的大規模地質勘查,探明了豐富的鉛鋅礦產資源,建設了一大批國營大中型鉛鋅礦山和冶煉廠,形成了較大的采選冶生產能力,產量居於世界前列。1996年鉛精礦(金屬含量,下同)產量64.3萬t,鋅精礦(金屬含量,下同)產量112.1萬t。鉛鋅金屬產量(含礦產產量和雜產產量):鉛70.6萬t,居世界第2位;鋅118.4萬t,居世界第1位。現在不僅滿足國內需求,而且還出口鉛鋅產品,成為世界鉛鋅生產大國之一

閱讀全文

與鉛鋅選礦廢水來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變頻器污水提升泵操作規程 瀏覽:5
純水機什麼廠家好 瀏覽:136
人和怡寶純凈水電話多少 瀏覽:944
ro膜干膜和濕膜的區分 瀏覽:493
污水處理工培訓小結 瀏覽:237
污水處理廠脫泥有哪些好處 瀏覽:407
五道過濾器超濾膜 瀏覽:953
飛利浦凈化器維修需要什麼 瀏覽:738
家用純水機什麼價位最好 瀏覽:167
污水終端處理設施是什麼材質 瀏覽:780
進口離子交換纖維 瀏覽:180
污水中cn比是指什麼 瀏覽:97
水族店過濾沒計 瀏覽:216
陳檯子污水處理廠動工了么 瀏覽:265
純水的英文有多少種 瀏覽:536
城達樹脂耐力板陽光板怎麼樣 瀏覽:545
減壓蒸餾100元 瀏覽:335
光固納米樹脂壽命 瀏覽:330
軟化器樹脂需要建立質量標准嗎 瀏覽:281
車內空氣濾芯總成怎麼拆下來 瀏覽: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