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現澆混凝土檢查井想變更預制裝配式檢查井用什麼理由
該項目的污水管網工程,於2018年3月5日正式開工建設,我項目部從質量、進度控制、現場施工條件及工期、安全管理、經濟比較等方面考慮,擬將原設計為現澆混凝土檢查井變更為裝配式混凝土檢查井,具體變更原因如下:
1、質量及進度控制
裝配式混凝土檢查井與傳統現澆混凝土井相比,具有現場施工簡易快捷,井室穩定性、密封性、耐久性、環保性好的特點,質量易控、工藝更先進,施工工期短的特點。
2、現場實際施工條件及工期
由於管網工程絕大部分位於水田中,地下水位較高,基坑開挖後水量較大,降水時間長,不利於現澆混凝土施工。又臨時征地原因,住建局要求在耕種前結束佔用農民耕地的施工段,現場工期十分緊迫,住建局多次催促工期,加快施工進度,因現場實際地勘情況,現澆混凝土檢查井施工時間長,施工質量與進度無法把控。
3、安全管理方面
由於基坑開挖深度較深,開挖後水量大,基坑邊坡不穩定,易出現塌方現象,採用現澆混凝土方法施工,施工人員在基坑內作業時間長,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4、經濟比較方面
從經濟比較方面考慮,採用現澆混凝土方法施工,人員、材料、設備及小型機具應用較多,施工周期長,施工成本較高;如採用裝配式混凝土檢查井,由於構件為廠內集中預制,現場安裝,既減少了人員、材料、設備等的投入,又大大縮短了施工工期,成本較現澆混凝土檢查井明顯降低(後附預算書)。
綜合以上幾種因素,我項目部建議將現澆混凝土檢查井變更為裝配式混凝土檢查井。該項目的污水管網工程,於2018年3月5日正式開工建設,我項目部從質量、進度控制、現場施工條件及工期、安全管理、經濟比較等方面考慮,擬將原設計為現澆混凝土檢查井變更為裝配式混凝土檢查井,具體變更原因如下:
1、質量及進度控制
裝配式混凝土檢查井與傳統現澆混凝土井相比,具有現場施工簡易快捷,井室穩定性、密封性、耐久性、環保性好的特點,質量易控、工藝更先進,施工工期短的特點。
2、現場實際施工條件及工期
由於管網工程絕大部分位於水田中,地下水位較高,基坑開挖後水量較大,降水時間長,不利於現澆混凝土施工。又臨時征地原因,住建局要求在耕種前結束佔用農民耕地的施工段,現場工期十分緊迫,住建局多次催促工期,加快施工進度,因現場實際地勘情況,現澆混凝土檢查井施工時間長,施工質量與進度無法把控。
3、安全管理方面
由於基坑開挖深度較深,開挖後水量大,基坑邊坡不穩定,易出現塌方現象,採用現澆混凝土方法施工,施工人員在基坑內作業時間長,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4、經濟比較方面
從經濟比較方面考慮,採用現澆混凝土方法施工,人員、材料、設備及小型機具應用較多,施工周期長,施工成本較高;如採用裝配式混凝土檢查井,由於構件為廠內集中預制,現場安裝,既減少了人員、材料、設備等的投入,又大大縮短了施工工期,成本較現澆混凝土檢查井明顯降低(後附預算書)。
綜合以上幾種因素,我項目部建議將現澆混凝土檢查井變更為裝配式混凝土檢查井。
㈡ 市政預制污水井在挖土方時的工作面是多少參見哪本定額
1、市政預制污水井在挖土方時的工作面,在施工時,應當根據《給水排水內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容GB 50268-2008。》有關規定執行。
2、市政預制污水井在挖土方時的工作面,在預算、結算時時,應當根據當地市政工程定額規定計算。例如:《山東省市政工程消耗量定額》2002,計算規則:管溝土方,設計有規定的按設計要求,設計沒有明確規定的,根據定額規定計算,因管道介面作坑和管道沿線的各種井室的土石方量按溝溝槽全部土方量的2.5%計算。
3、所以根據第二條說明,在套用《山東省市政工程消耗量定額》2002時,不用單獨計算檢查井的工作面和土方。
㈢ 預制雨水檢查井安裝
檢查井施工
A、井坑與基礎 1、井坑應與管溝同時開挖,開挖時井座主管線應與管溝中管道在同一軸線。井坑邊坡與管溝邊坡一致。井坑開挖時,不得擾動基土超挖;如基土受到擾動,則應按現行的《給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268的有關規定,根據基土土質採取補救措施。有沉泥室雨水檢查井井坑,應根據選用的規格,局部開挖沉泥室深度。井坑開挖應根據選用的規格,考慮井座主管線偏置因素,偏置端得坑壁應與管溝齊平。 2、地下水位較高的地區或雨季施工,應有排水,降低水位措施。 3、檢查井基礎應根據當地地質勘察資料和回填土下拽力經計算確定。當無資料時,可按檢查井基礎圖施工。B、檢查井接管安裝 1、檢查井井座與管道連接安裝順序,應先從接戶管上游段開始安裝,以井-管-井-管順序安裝,病逐漸向下游支管,干管延伸。 2、井座接頭與管道連接施工方法,應與同類型接頭的管道連接的施工方法一致。 3、井座與匯入管,排出管連接需要變徑,採用異徑接頭時,當匯入管徑小於井座介面管徑時,應管頂平接;井座排出管介面大於下游管道時,應管內底平接。 4、管道採用可變角接頭或球形接頭調整坡度時,當其管徑為315mm,應採用專用工具,不得使用鏈條扳手。 5、附加接頭的安裝,應根據井筒尺寸和連接管道的直徑,採用專用工具在井壁上開孔,孔洞圓周邊緣應平整,安裝附加接頭不得倒坡。 6、在地下水位較高或雨季施工期間,在管道(含檢查井)安裝完成(但尚未進行灌水試驗)時,應採取防止井體上浮的技術措施。C、井筒安裝 1、井筒的長度應為井座連接井筒的承口底部至設計地面的高度,再減去井筒頂至地面的凈距。當地面或路面標高難以精確確定時,井筒長度可適當預留餘量。 2、井筒插入井座應保持垂直。井筒插接時,不得使用重錘敲打,應採用專用收緊工具。D、回填 1、回填應在排水管線(含管道和檢查井)驗收合格後進行,並與管道溝槽的回填同時進行。 2、回填前可用砂土袋、鋼釺、木支撐將井座、井筒固定,並應排除基坑、溝槽內積水。 3、回填材料:從管底基礎面至管頂以上0.5m范圍內的溝槽回填材料可用碎石屑、粒徑小於40mm的砂碩、高(中)鈣粉煤灰,中粗砂或溝槽開挖出的良質土。 4、回填土不得採用淤泥,垃圾和凍土等,並不得夾帶石塊,磚及其他帶有稜角的硬塊物體。 5、在當地最大凍土深度大於等於1.0m時,在冰凍層范圍內,應在井筒周圍不少於100m范圍內回填中粗砂。 6、回填應採用人工分層對稱回填,其密實度與管道回填一致,並不得使井筒產生位移和傾斜,嚴禁機械回填。E、井蓋安裝 1、井蓋安裝前應精確測量井筒的長度,切割井筒的多餘部分。 2、安裝井蓋應按檢查井的輸送介質性質確定,污水井蓋和雨水井蓋等不得混淆。 3、有防護蓋座的污水檢查井的井筒上口還應安裝內蓋。 4、本圖集中的防護蓋座基礎,系採用C20細石混凝土現場澆搗;如需採用鋼筋混凝土預制,需經結構專業另行設計。F、閉水試驗 應按現行的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術規程進行閉水試驗。
㈣ 水泥預制檢查井如何正確安裝
1、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鋪瀝青混凝土安裝檢查井。一般是先破除原路面,升高檢查井井筒,待攤鋪的瀝青混凝土路面成型後,將檢查井周邊路面切割成六邊形並鑿除余料,安裝檢查井後,在六邊形內攤鋪瀝青混凝土。
2、在舊瀝青路面上加鋪瀝青混凝土安裝檢查井。一般是挖除原路面,升高檢查井井筒或在原檢查井位留出空位,待攤鋪的瀝青混凝土路面成型後,將檢查井周邊路面切割成六角形,鑿除余料或在預留的六邊形或圓形內安裝檢查井,然後在六邊形或圓形內攤鋪瀝青混凝土。
3、在新修建的路基上加鋪瀝青混凝土安裝檢查井。一般是採取臨時安裝檢查井的辦法,待全路幅瀝青混凝土路面完成後,在檢查井周邊切割成六邊形,或者在預先預留的圓形空位內,清除余料後再安裝檢查井。
採取上述方法安裝檢查井後,由於檢查井井筒周邊基礎處理是薄弱環節,加之檢查井周邊瀝青路面是二次攤鋪的,往往碾壓效果較差,時間一長容易使井周瀝青路面沉陷,形成凹形的「肚臍眼」,影響路面平順度和美觀,尤其影響乘車舒適性。而且採取機械攤鋪時,由於檢查井的臨時安裝影響攤鋪和碾壓操作。
採用預制鋼筋混凝土檢查井井圈,將檢查井井座固定在井圈上,使檢查井周邊路面與整個車行道路面一次形成,則能有效避免檢查井周邊路面沉陷和破損等病害,具體施工辦法如下:
1、預制鋼筋混凝土井圈。在進行路基和檢查井筒施工時,根據施工圖紙同步預制鋼筋混凝土井圈,並在井圈內側二次預制素混凝土,使之形成封閉的整體,便於瀝青混凝土整體攤鋪。
2、挖出檢查井孔位,安裝鋼筋混凝土預制井圈。當在原混凝土路面或瀝青混凝土路面,以及在新鋪築的石屑基礎上加鋪瀝青路面時,挖除原路面檢查井或井口處的石屑,使井筒頂面低於原路面或石屑基層,整理井口後用C30細石混凝土調平,將事先預制的鋼筋混凝土井圈安裝在井孔孔位上,外側與周邊路面結構層用C30混凝土縫填搗實。
3、整體攤鋪粗、中粒式瀝青混凝土。井圈安裝完畢後即進行瀝青路面攤鋪,並在井孔位做出標志。由於採用攤鋪機分幅一次攤鋪,當料斗車通過位於分幅范圍內的檢查井孔時,因井圈是封閉的整體,混合料不會落入孔內,同時也便於壓路機全路幅碾壓。
4、安裝檢查井井座。當攤鋪粗、中粒式結構層並進行碾壓後,挖出檢查井井圈並破除井圈內側混凝土,用膨脹螺栓將檢查井座固定在井圈上,使井座與井圈牢固的連接在一起,然後在檢查井周邊用高標號混凝土封填,使頂面保留瀝青混凝土上面層厚度,一般在3厘米左右,並使表面呈粗糙狀。
5、安裝井座時,將檢查井蓋的鉸接固定端布置在車輛行駛方向的反方向。現階段,城市道路上的檢查井蓋多為鑄鐵或球墨鑄鐵材料製作,井蓋與井座常因車輪碾壓沖擊產生雜訊,為避免或減小由此產生的雜訊,安裝井座時,將檢查井蓋的
鉸接端平行的安裝在車輛前進方向的反方向,使車輪碾過鉸接端到達開啟端時不因鉸接端翹起引起震動響聲。
6、檢查井井周路面與相鄰路面整體攤鋪碾壓。由於檢查井座具有一定高度,安裝井座時可根據具體情況適當調整,使檢查井蓋頂面距檢查井周邊混凝土頂面,保證其瀝青混凝土上面層結構厚度。攤鋪瀝青混合料時在檢查井位處攤鋪機可不受其影響,與分幅的路面整體一次攤鋪,與路面整體碾壓成型,具有良好的路面整體性。
㈤ 預制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檢查井你們知道嗎
2.0.1預制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檢查井 檢查井由混凝土構件組合搭配而成,混凝土構件在工廠預先製作,然後運到施工現場按照規定方法組裝。 2.0.2止水橡膠圈 為了保證井身節段介面的密封性和加快施工的速度,安放在構件介面凹槽位里的可壓縮柔性橡膠圈。 2.0.3底板 按照要求處置好地基墊層後,安放在墊層上部,承受預制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檢查井井體重量、荷載的鋼筋混凝土構件。 2.0.4底座 按照要求安放在底板上,接入主管的預制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檢查井構件。 2.0.5井室 預制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檢查井井體結構中用於調節井體高度的構件,其按照一定模數製造,與其它構件搭配安裝。 2.0.6支管接入段 預制裝配式鋼筋混凝土檢查
㈥ 雨污水檢查井採用混凝土模塊和混凝土預制有什麼區別嗎
圓形抄模塊式檢查井的弧型模塊基本尺寸是將井型整體分割,形成單元模塊尺寸規格,用幾種形式的模塊即可滿足各類井型的需要,模塊已系列化。 模塊的結構採用上下左右都設有凹凸槽,模塊中心有中孔,兩側有半孔。模塊與模塊相接處形成整孔,頂面與底部相接形成閉合環通槽的設計,凹凸鑲嵌、縱孔相貫、橫孔相連、縱橫相通。形成完美組合。 另外在成孔中灌注混凝土可以進行一次補強,縱孔可以插筋,橫孔可以卧筋,再灌注混凝土,灌芯後,內部形成的混凝土網狀,省去模板施工的復雜性。若需踏步安裝可以設置預留槽,模塊與模塊的連接採用是通過水泥砂漿的勾縫及用水泥砂漿砌築橫向穩定凹凸槽及定位槽形成的鎖鏈。
㈦ 污水檢查井的做法
現代城市內的污水管道施工,主要採用的是頂管的施工方法。
在頂管的施工過程中需要開挖工作坑和接收坑,等管道頂進完成後,工作坑和接收坑內開始砌築(或澆注)檢查井,然後回填和恢復路面,這是頂管施工最普遍的施工方法。
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放線定點-管道就位-確定開挖尺寸-人工開挖第一段-第二段施工-第三段施工(挖土、綁鋼筋、支模、澆築混凝土)……第n段。
根據接收坑處檢查井的作用和特點,我項目部經過對多個頂管施工工程的摸索和實踐,制定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針對接收坑處檢查井施工的新方法—「改型檢查井——騎馬井」施工方法。
此工藝方法實施後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對污水管道頂管檢查井施工的一次革命。
騎馬井施工原理主要是根據人工挖孔樁的施工原理並參照《排水檢查井圖集》(圖集號02S515)整合而成的。
騎馬井的上半部分(井壁和井筒部分)採用人工挖孔樁的施工原理,挖孔然後澆築鋼筋混凝土護壁。
下半部分(井室部分)參照《排水檢查井圖集》(圖集號02S515)中直線型磚砌污水檢查井井室的樣式進行施工。
(7)四川預制污水檢查井擴展閱讀:
井口、井筒和井室的尺寸應便於養護和檢修,爬梯和腳窩的尺寸、位置應 便於檢修和上下安全。
2 檢修室高度在管渠埋深許可時一般為1.8m,污水檢查井由流槽頂起算, 雨水(合流)檢查井由管底起算,雨水口連接管長度不宜超過25m。
當道路縱坡大於0.02 時,雨水口的間距可大於50m,其型式、數量和 布置應根據具體情況和計算確定。
坡段較短時可在最低點處集中收水,其雨水口 的數量或面積應適當增加。 雨水口深度不宜大於1m,並根據需要設置沉泥槽。
遇特殊情況需要 淺埋時, 應採取加固措施。 有凍脹影響地區的雨水口深度, 可根據當地經驗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