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築施工過程中的廢渣主要有哪些
主要應該是建築垃圾,也就是對各類建築物和構築物及其輔助設施等進行建設、改造、裝
修、拆除、鋪設等過程中產生的各類固體廢物.主要包括渣土、廢舊混凝土、碎磚瓦、廢瀝青、廢舊管材、廢舊木材等。
2. 建築施工噪音 企業廢氣廢水屬於哪個部門處理
規定10點以後的噪音需要辦理夜間施工許可證,在環保局辦理,廢水排污在水務局辦理,到當地行政服務大廳就ok。夜施證辦理比較容易,排污證過程辦理是比較復雜的,需要提交資料申請,還要現場查看
3. 工地上減少噪音,降低環境污染技術措施以及地上地下管線保護加固措施
到建築書店看看吧
感覺施工的時候不太注意採取措施 都是出事情以後如何補救
很多是憑經驗的 比如開挖的時候在下面有管線的地方小心點
4. 夜晚施工噪音擾民 如何進行投訴
《建築施工場界環境雜訊排放標准》規定:排放限值為晝間70dB/夜間55dB。夜間施工擾民,可以打以下電話投訴。
1、12345市民服務熱線。
2、可撥打110。
3、12369環保熱線。
這些電話都可舉報夜間施工噪音擾民。
12369主要受理廢水、廢氣、雜訊、固體廢物等污染環境方面的問題。當市民發現身邊有此類污染事件時,可撥打110城市聯動或12369環保熱線投訴。
12369接到的噪音投訴較多,但噪音種類多,歸屬不同部門管理。建築工地夜間施工等工業雜訊排放限值是屬於環保部門負責,當市民不清楚雜訊該歸哪個部門管理時,可撥打110城市聯動,其將根據投訴噪音的種類轉接到相關部門。
1、建築工地施工噪音管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二十八條:在城市市區范圍內向周圍生活環境排放建築施工雜訊的,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建築施工場界環境雜訊排放標准。
第二十九條:在城市市區范圍內,建築施工過程中使用機械設備,可能產生環境雜訊污染的。
施工單位必須在工程開工十五日以前向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報該工程的項目名稱、施工場所和期限、可能產生的環境雜訊值以及所採取的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措施的情況。
第三十條:在城市市區雜訊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內,禁止夜間進行產生環境雜訊污染的建築施工作業,但搶修、搶險作業和因生產工藝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須連續作業的除外。
因特殊需要必須連續作業的,必須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關主管部門的證明。
前款規定的夜間作業,必須公告附近居民。
2、建築工地施工噪音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五十六條:建築施工單位違反本法第三十條第一款的規定,在城市市區雜訊敏感建築的集中區域內,夜間進行禁止進行的產生環境雜訊污染的建築施工作業的,由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可以並處罰款。
(4)建築施工噪音企業廢氣廢水廢渣放射擴展閱讀:
規定建築工地的噪音上限在白天是70分貝、夜間是55分貝。不得不在室內測量時,室內噪音標准要比所在區域低10分貝。
在建築施工的過程中的噪音排放標准:土石方階段,晝間雜訊限值是75分貝,夜間雜訊限值是55分貝;打樁階段,晝間雜訊限值是85分貝,夜間禁止施工;結構階段,晝間雜訊限值是70分貝,夜間雜訊限值是55分貝;裝修階段,晝間雜訊限值是65分貝,夜間雜訊限值是55分貝。
如果超過這個標准,就屬於工地施工噪音擾民。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三十條:在城市市區雜訊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內,禁止夜間進行產生環境雜訊污染的建築施工作業,但搶修、搶險作業和因生產工藝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須連續作業的除外。
因特殊需要必須連續作業的,必須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關主管部門的證明。
前款規定的夜間作業,必須公告附近居民。
生活中,如果市民遭遇噪音困擾,首先,可以向當地居委會或小區物業公司反映,讓物業公司出面協調解決,因為相關法規條例中有明確規定,「物業管理企業應當對管理區域內的環境雜訊污染行為予以制止,並及時向有關環境雜訊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如果物業公司溝通協調無果,業主也可以自行撥打12369向環保部門進行投訴。
5. 夜間施工擾民 該投訴那個電話 什麼部門
夜間施工擾民,可以打以下電話投訴
1、12345市民服務熱線
2、可撥打110
3、12369環保熱線
這些電話都可舉報夜間施工噪音擾民。
12369主要受理廢水、廢氣、雜訊、固體廢物等污染環境方面的問題。當市民發現身邊有此類污染事件時,可撥打110城市聯動或12369環保熱線投訴。
12369接到的噪音投訴較多,但噪音種類多,歸屬不同部門管理。建築工地夜間施工等工業雜訊排放限值是屬於環保部門負責,當市民不清楚雜訊該歸哪個部門管理時,可撥打110城市聯動,其將根據投訴噪音的種類轉接到相關部門。
(5)建築施工噪音企業廢氣廢水廢渣放射擴展閱讀:
噪音擾民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雜訊擾民是一個行為後果為定義的違法行為。只要產生的雜訊煩擾了公民的正常生活,即產生噪音擾民的違法事實。
《雜訊法》對噪音擾民行為並沒有提出聲響一定要達到多少分貝才構成噪音擾民的必要條件。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為防治環境雜訊污染,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保障人體健康,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本法所稱環境雜訊,是指在工業生產、建築施工、交通運輸和社會生活中所產生的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聲音。
本法所稱環境雜訊污染,是指所產生的環境雜訊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雜訊排放標准,並干擾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現象。
第三條本法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環境雜訊污染的防治。
因從事本職生產、經營工作受到雜訊危害的防治,不適用本法。
第四條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工作納入環境保護規劃,並採取有利於聲環境保護的經濟、技術政策和措施。
第五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在制定城鄉建設規劃時,應當充分考慮建設項目和區域開發、改造所產生的雜訊對周圍生活環境的影響,統籌規劃,合理安排功能區和建設布局,防止或者減輕環境雜訊污染。
第六條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全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各級公安、交通、鐵路、民航等主管部門和港務監督機構,根據各自的職責,對交通運輸和社會生活雜訊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
第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聲環境的義務,並有權對造成環境雜訊污染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檢舉和控告。
第八條國家鼓勵、支持環境雜訊污染防治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推廣先進的防治技術和普及防治環境雜訊污染的科學知識。
第九條對在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方面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由人民政府給予獎勵.
6. 環境污染有哪些方面是怎麼造成的
從污染源來講有工業污染、交通排放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等;
從污染主體來說內有空氣容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從污染物各類來說主要有:有害氣體、污水、粉塵、雜訊、光污染、電磁污染及放射性污染等。
所有污染都與人類的生活及生產活動有關,過度的排放是最主要的根源。
7. 建築施工單位環境污染有哪些項
1 、雜訊污染;
施工噪音可以由各類施工機械產生,施工過程中由於多種設備同時工作加劇了雜訊的影響程度;腳手架和模板的裝卸、安裝和拆除等也會形成雜訊。一般的建築施工是分階段進行的,大體可以分成4個階段,即土石方階段、打樁階段、結構施工階段和裝修階段。各階段所使用的施工設備不相同,產生的雜訊污染也不相同。
2、 廢水污染;
建築施工中的廢水主要是由以下水類產生:井點降水、樁基施工產生的泥漿、建築材料及輸送管道的清洗水以及施工人員生活廢水等。臨時供水設施跑冒滴漏而無相應管理跟進,這都會導致施工現場污水漫流;將泥液、廢漿直接排入下水道,沉澱後的原漿堵塞了下水道,導致次生水環境污染問題。
3 、廢氣污染;
廢氣主要來源於建築中的裝修材料,其中的相關污染物有甲醛;油漆、塗料、瀝青、粘合劑中的多種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如芳香烴、直鏈烴、鹵代烴、醛、酮、醇等;建材所引起的空氣污染如放射性和有機物揮發影響,往往是長期的連續的,有的居室裝修幾後年,其甲醛、苯系物的濃度仍嚴重超標。建材所產生的污染物對人體的神經系統、血液系統、呼吸系統、生殖系統等都會產生極大危害。
4 、粉塵污染;
粉塵是地表揚塵的主要來源,也是衡量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的重要指標。建築粉塵污染主要是指施工現場平整作業、水泥搬運、混凝土攪拌、木工房鋸末、石灰、紗石和回填土等建築原材料在運輸、堆放和使用過程中,由於人為或某些氣象因素造成的。粉塵對人體的肺部影響很大,一旦吸入肺部,就會不可逆的永久性保留,直至死亡。
5、 廢棄物污染 ;
建築固體廢棄物排放量大,影響范圍廣且深遠,如難以降解,而且長期存在於土壤中會改變土壤特性,不僅破壞環境美感、影響市容市貌、危害人類健康、污染土壤和地下水、降低土地經濟價值等。廢棄物污染主要由土、渣土、散落的砂漿和混凝土、剔鑿產生的磚石和混凝土碎塊、打樁截下的鋼筋混凝土樁頭、金屬、竹木材、裝飾裝修產生的廢料、各種建築原材料的包裝物和生活垃圾等組成。
6 、光污染;
光污染是繼廢氣、廢水、廢渣和雜訊等常見的建築污染之後,又一種新的環境污染源,在建築施工現場的光污染主要是指電焊機發出的弧光、夜間施工時的強光等等,這些光污染有時會影響人們的正常睡眠,有的甚至一旦直接照到人眼,就有致瞎的危險。
7 、有毒有害廢棄物的排放;
施工現場有毒有害廢棄物的類別非常多,比如廢化工材料(往往有劇毒)及其包裝物、廢鋁箔紙、工業棉布、油手套、含油棉紗棉布、漆刷、廢舊測溫計(含汞);試驗室廢液瓶(主要有重鉻酸鉀、氫氧化鈉、氫氧化鉀、強酸等);現場清洗工具廢渣、機械維修保養液廢渣(有些含重金屬離子);辦公室廢復寫紙、復印機廢墨盒、廢色帶、廢電池、廢磁碟、廢計算器、廢日光燈管等等。
8. 建築施工與居民區的距離噪音和揚塵的問題
施工距離這沒有明確要求。施工噪音是白天不能高於85分貝,晚上禁止內施工。
如果要夜間施工容,拆遷商必須徵得環境保護部門許可,有夜間施工許可證,並且提前幾天張貼告示,告知周邊居民。
揚塵問題,可以反映到當地建設主管部門,或環保部門,施工方可採取噴水,彩鋼板隔離等措施控制揚塵。
9. 環境污染的危害
1、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人需要呼吸空氣以維持生命。一個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約2萬多次,吸入空氣達15~20立方米。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氣對人體健康有直接的影響。大氣污染物對人體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表現為呼吸系統受損、生理機能障礙、消化系統紊亂、神經系統異常、智力下降、致癌、致殘。人們把這個災難的煙霧稱為"殺人的煙霧"。
2、對植物危害
大氣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對植物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當污染物濃度很高時,會對植物產生急性危害,使植物葉表面產生傷斑,或者直接使葉枯萎脫落;當污染物濃度不高時,會對植物產生慢性危害,使植物葉片褪綠,或者表面上看不見什麼危害症狀,但植物的生理機能已受到了影響。
3、酸雨
指降水的pH值低於5.6時, 降水即為酸雨。煤炭燃燒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機動車排放的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其次氣象條件和地形條件也是影響酸雨形成的重要因素。
4、一氧化碳(CO)
一氧化碳是無色、無臭的氣體。主要來源於含碳燃料、卷煙的不完全燃燒,其次是煉焦、煉鋼、煉鐵等工業生產過程所產生的。人體吸入一氧化碳易與血紅蛋白相結合生成碳氧血紅蛋白,而降低血流載氧能力,導致意識力減弱,中樞神經功能減弱,心臟和肺呼吸功能減弱;受害人感到頭昏、頭痛、惡心、乏力,甚至昏迷死亡。
5、氟化物(F)
指以氣態與顆粒態形成存在的無機氟化物。主要來源於含氟產品的生產、磷肥廠、鋼鐵廠、冶鋁廠等工業生產過程。氟化物對眼睛及呼吸器官有強烈刺激,吸入高濃度的氟化物氣體時,可引起肺水腫和支氣管炎。長期吸入低濃度的氟化物氣體會引起慢性中毒和氟骨症,使骨骼中的鈣質減少,導致骨質硬化和骨質疏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