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蒸餾乙醚後燒瓶里剩下的液體是什麼為什麼不能直接用水沖洗
蒸餾乙醚後燒來瓶里剩下的源液體可能是格氏試劑。
乙醚因為沸點太低,易燃易爆,而且蒸汽有麻醉作用,因此很少用來做溶劑。但有些化學反應必須使用乙醚,例如格氏試劑的合成,合成的格氏試劑蒸餾後,殘留的液體成分為格氏試劑,格氏試劑怕水,空氣,非常活潑,遇水劇烈反應,甚至會爆炸。
以前的公司隔壁,有一個車間是合成格氏試劑的,空的反應釜可能漏水了,發生了爆炸,反應釜蓋穿過車間樓層,飛到馬路中間去了。
Ⅱ 重結晶為什麼要在全溶時加入少量的蒸餾水
重結晶過程中,在全溶時加入少量蒸餾水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減少苯甲酸在濾紙上的吸附損失。苯甲酸作為一種有機物,在水中的溶解度較低,而加入少量的蒸餾水可以使它們與苯甲酸達到不互溶的狀態。這樣一來,蒸餾水能夠潤濕濾紙,使濾紙表面變得飽和,從而有效避免了苯甲酸在過濾過程中因吸附而造成的損失。
具體來說,當溶劑加熱至完全溶解苯甲酸後,緩慢加入少量蒸餾水,可以使苯甲酸與水形成兩相系統。這種兩相系統的存在,可以顯著降低苯甲酸在濾紙表面的吸附作用,因為濾紙的潤濕性得到了增強,吸附能力隨之下降。此外,適量的蒸餾水還可以幫助保持溶劑的流動性,有助於後續的結晶過程順利進行。
在實際操作中,加入蒸餾水的量需要根據實驗的具體情況來確定,一般以不超過總量的10%為宜。過量的蒸餾水會導致溶劑過稀,影響結晶效果。因此,在重結晶過程中,選擇合適的時機和適量的蒸餾水加入,對於提高產品純度和回收率具有重要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蒸餾水的選擇至關重要。使用純凈的蒸餾水可以有效避免引入雜質,進一步確保產品的純度。同時,蒸餾水的加入過程應該緩慢進行,以確保苯甲酸在溶劑中充分溶解,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通過上述措施,可以有效地減少苯甲酸在濾紙上的吸附損失,從而提高重結晶過程中的產率和純度。這一方法在有機化學實驗室中被廣泛採用,是提高產品質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Ⅲ 水蒸氣蒸餾注意事項 水蒸氣蒸餾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水蒸氣蒸餾利用的原理是液體的共沸。兩種(或者更多)液體混合的時候,一般都會產生共沸,共沸物的組分都相對固定,例如乙醇和水產生共沸,乙醇的含量大約為95%,水5%。就是這個原理。
2、因為很多有機溶劑與水都有共沸點,有些化學反應溫度又不能無限高,生成物又需要不斷移出反應體系,才能促使反應持續進行,所以這樣的化學反應就可以用水蒸氣蒸餾,通入水蒸氣,使產物與水形成共沸物,達到上述的目的。
3、安全管不記得是什麼了,T型管是用來排水的,因為水蒸氣在通過導管的過程中會冷卻,可能產生堵塞管道,所以需要用T型管收集並排走,保證水蒸氣順利通入反應器中。
4、終點一般以反應器中的液體變澄清為准。因為很多有機物都不溶於水,還有生成物在反應器中,應該是渾濁液體。或者可以用折光儀,判斷蒸餾出的物質基上是水。
5、停止時先取出通入反應器中的導管,再停止加熱水蒸氣。防止倒流。
6、分液漏斗使用時要注意混合後打開活塞排氣,排氣時,瓶口向下,漏鬥口向水槽(不要向人)。靜置分層時要保持與大氣連通。
Ⅳ 從碘水為什麼不直接蒸餾成碘
因為碘水當中來碘的濃度太低自,而且碘的升華溫度與水的沸點接近,難以通過蒸餾分離碘單質;碘易升華,若蒸餾碘水,則碘和水一起恢發,無法分離;而在有機溶劑中蒸餾可得純碘。
蒸餾是利用物質的沸點不同分離相互溶解的沸點不同的液體,蒸餾時用到蒸餾燒瓶、酒精燈、冷凝管、牛角管、錐形瓶等儀器,注意溫度計水銀球應處在蒸餾燒瓶的支管口附近,冷凝管應從下口進水,上口出水,以保證水充滿冷凝管,起到充分冷凝的作用,為防止溶液爆沸,應加入少量碎瓷片。
(4)有機溶劑蒸餾為什麼不能有水擴展閱讀:
四氯化碳萃取碘
1、混合
用量筒量取10mL碘的飽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後再加入4mL 四氯化碳,蓋好玻璃塞 。
2、振盪
用右手壓住分液漏鬥口部(上端的玻璃塞),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鬥倒轉過來用力振盪。
3、靜置
將分液漏斗放在鐵架台上靜置 。
4、 分液
待液體分層後,將漏鬥上端玻璃塞打開(或使塞上的凹槽對准漏鬥上的小孔),再將漏斗下面的活塞打開,使下層液體慢慢沿燒杯壁留下,到有色液體接近流完時快速關閉活塞。
Ⅳ 高中化學 卒取 為什麼蒸餾碘的CCL4溶液而不直接蒸餾碘水 謝謝啦 好像跟節約有關 謝謝啦
首先,碘再水中溶解度小,通過蒸餾方法提取(富集)碘,需要大量的碘水進行蒸餾內,因此蒸發碘水會消耗大量容的熱量。而且效率極低。通過萃取,用少量的有機溶劑就能萃取出大量的碘,效率高。並且蒸發少量的有機溶劑消耗熱量少,因此節約能源。但用萃取的原因主要是它的效率高而且萃取徹底。實際蒸餾有機溶劑特慢,一天或半天... 少的話能快點
Ⅵ 蒸餾法測定總水分含量,主要存在什麼問題如何解決
水與有機溶劑易發生乳化現象,造成讀數誤差,可以添加少量戊醇或異丁醇防止出現乳濁液。利用進行蒸餾法測定總水分含量時。水容易與有機溶劑易發生乳化現象,分層不理想,造成讀數誤差,需要通過添加少量戊醇或異丁醇來進行沉澱,使其分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