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乙醇的蒸餾及沸點的測定的注意事項
乙醇的蒸餾及沸點的測定的注意事項:
()沸石必須在加熱前加入。如加熱前忘記加入,補加時必須先停止加熱,待被蒸物冷至沸點以下方可加入。若在液體達到沸點時投入沸石,會引起猛烈的暴沸,部分液體可能沖出瓶外引起燙傷或火災。如果沸騰中途停止過,在重新加熱前應加入乾燥過的沸石 。
(2)蒸餾時的速度不能太快,否則易在蒸餾瓶的頸部造成過熱現象或冷凝不完全,使溫度計讀得的沸點偏高;同時蒸餾也不能進行得太慢,否則由於溫度計的水銀球不能為蒸出液蒸氣充分浸潤而使溫度計上所讀得的沸點偏低或不規則。
實驗原理
液體物質在大氣壓下和一定溫度下存在氣液平衡當液體受熱溫度升高時, P0 同時升高,當P0 =大氣壓P時液體內部開始氣化,大量的液體分子逸出液體表面向外擴散,這時液體開始沸騰。
蒸餾分離原理
(1)水和乙醇沸點不同,用蒸餾或分餾技術,可將乙醇溶液分離提純。
(2)當溶液的蒸氣壓與外界壓力相等時,液體開始沸騰。據此原理可用微量法測定乙醇的沸點。
步驟:
1. 用酒精燈在石棉網下加熱,並調節加熱速度使餾出液體的速度控制在每移秒1滴~2滴。
記錄溫度剛開始恆定而餾出的一滴餾液時的溫度和最後一滴餾液流出時的溫度。當具有此沸點范圍(沸程)的液體蒸完後,溫度下降,此時可停止加熱。同時收集好除去前餾分後的餾液。千萬不可將蒸餾瓶里的液體蒸干,以免引起液體分解或發生爆炸。
2.稱量所收集餾分的質量或量其體積,並計算回收率。
微量法測乙醇沸點
沸點測定有常量法和微量法兩種,常量法可藉助簡單蒸餾或分餾進行。微量法測定沸點是置3滴~4滴乙醇樣品於沸點管中,再放入一根上端封閉的毛細管,然後將沸點管用小橡皮圈縛於溫度計旁,放入熱浴中進行緩慢加熱。加熱時,由於毛細管中的氣體膨脹,會有小氣泡緩緩逸出,在到達該液體的沸點時,將有一連串的小氣泡快速地逸出。此時可停止加熱,使浴液自行冷卻,氣泡逸出的速度即漸漸減慢。當氣泡不再冒出而液體剛要進入毛細管的瞬間(即最後一個氣泡縮至毛細管中時),表示毛細管內的蒸氣壓與外界壓力相等,此時的溫度即為該液體的沸點。
② 用蒸餾法分離乙醇和水的實驗報告
水和酒精混合以後會形成有固定沸點的混合物,被稱為衡沸物,這個沸點高於酒精的沸點,低於水的沸點。
不能直接用蒸餾法去除去乙醇中的水。
因為直接蒸餾水和乙醇都會變為氣態再變為液態,無法達到分離的目的。
而要先加入生石灰,加入生石灰是為了除去水,石灰與水反應不與乙醇反應而且反應後ca(oh)2需要高溫才能分解,蒸餾是不會再產生水。
乙醇進行蒸餾及沸點的測定實驗原理:將液體加熱至沸,使液體變為氣體,然後再將蒸氣冷凝為液體,這兩個過程的聯合操作稱為蒸餾。蒸餾是分離和純化液體有機混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當液體混合物受熱時,由於低沸點物質易揮發,首先被蒸出,而高沸點物質因不易揮發或揮發的少量氣體易被冷凝而滯留在蒸餾瓶中,從而使混合物得以分離。蒸餾法提純工業乙醇只能得到95%的乙醇,因為乙醇和水形成恆沸化合物(沸點78.1℃),若要製得無水乙醇,需用生石灰、金屬鈉或鎂條法等化學方法。
③ 酒精蒸餾的實驗報告
一、實驗目的:
⑴了解蒸餾提純液體有機物的原理、用途。
⑵掌握蒸餾提純液體有機物的操作步驟。
⑶了解沸點測定的方法和意義。
二、實驗原理(參照本章)2.2.1.1
三、儀器與葯品
⑴儀器
100ml圓底燒瓶 100ml錐形瓶 蒸餾頭 接液管 30cm直型冷凝管 150℃溫度計200ml量筒 乳膠管 沸石 熱源等
⑵葯品
乙醇水溶液(乙醇:水=60:40) 95%的乙醇[1]
四、實驗步驟:
⑴儀器的安裝
安裝的順序從熱源開始,按自下而上、自左至右的方法。高度以熱源為准。各固定的鐵夾位置應以蒸餾頭與冷凝管連接成一直線為宜。冷凝管的進水口應在靠近接收管的一端,完整的儀器裝置圖見2-5。
安裝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各儀器介面要用凡士林密封;鐵夾以夾住儀器又能輕微轉動為宜。不可讓鐵夾的鐵柄接觸到玻璃儀器,以防損壞儀器;整個裝置安裝好後要做到端正,使之從正面和側面觀察,全套儀器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
⑵蒸餾操作
①加料
將60%乙醇水溶液60ml通過長頸漏鬥倒入圓底燒瓶中,再加入2-3粒沸石,按圖2-5安好裝置,接通冷凝水[2]。
若蒸餾液體很粘稠或含有很多固體物質,加熱時易發生局部過熱和暴沸,此時沸石失效。可選用油浴加熱。
②加熱
開始加熱時可大火加熱,溫度上升較快,開始沸騰後,蒸汽緩慢上升,溫度計讀數增加。當蒸汽包圍水銀球時,溫度計讀數急速上升,記錄第一滴餾出液進入接收器時的溫度[3]。此時調節熱源,使水銀球上始終有液滴,並與周圍蒸汽達到平衡,此時的溫度即為沸點。
③收集餾出液
在液體達到沸點時,控制加熱,使流出液滴的速度為每秒鍾1-2滴。當溫度計讀數穩定時,另換接收器收集記錄下各餾分的溫度范圍和體積。95%乙醇餾分最多應為77-79℃。在保持加熱程度的情況下,不再有餾分且溫度突然下降時,應立即停止加熱。記下最後一滴液體進入接收器時的溫度。關冷凝水,計算產率。
要求:a.測定所給乙醇的濃度。
b.收集前餾分和77℃~ 79℃的餾分。
c.記錄乙醇的沸程。
d.測定收集的乙醇濃度和殘留液的濃度。
本實驗約需要4小時
五、附 注
[1]蒸餾法只能提純到95%的乙醇,因為乙醇和水形成恆沸化合物(沸點78.1℃),若要製得無水乙醇,需用生石灰、金屬鈉或鎂條法等化學方法。
[2]接通冷凝水應從下口入水,上口出水,方可達到最好的冷凝效果。
[3]加熱記錄溫度時,熱源溫度不能太高或太低。太高會在圓底燒瓶中出現過熱現象,使溫度計讀數偏高;太低,溫度及水銀球周圍蒸汽短時中斷,使溫度計讀數偏低或不規則。
④ 乙醇和水蒸餾分離的現象與結果
水和酒精混合以後會形成有固定沸點的混合物,被稱為衡沸物,這個沸點高於酒專精的屬沸點,低於水的沸點。如果使用普通的蒸餾方法,到達了這個沸點時,蒸餾出來的物質是水和酒精的混合物。當然剩下的未蒸餾的液體也是水與乙醇的混合物。所以用蒸餾的方法是不能降水與乙醇分離的。
⑤ 乙醇的蒸餾實驗乙醇暴露在空氣過久會造成誤差嗎
乙醇的蒸餾實驗乙醇暴露在空氣過久會造成誤差嗎
由實驗數據回可以得出本次實驗乙醇答的回收率為:%C2H5OH=25.4/28*100%=90.71% 實驗結論及誤差分析: 實驗結論:乙醇的正常沸點應該是78.5 C
⑥ 宸ヤ笟涔欓唶鐨勮捀棣忓疄楠屽師鐞
宸ヤ笟涔欓唶鐨勮捀棣忓疄楠屽師鐞嗗備笅錛
鏅閫氳捀棣忕殑鍘熺悊鏄錛氶氳繃娌哥偣宸灝嗙墿璐ㄥ敖鍙鑳藉垎紱伙紝鍐嶅喎鍑濅互鍒嗙繪暣涓緇勫垎錛屾槸钂稿彂鍜屽喎鍑濅袱縐嶅崟鍏冩搷浣滅殑鑱斿悎銆備絾鐢變簬鍒嗗瓙鏃犺勫垯榪愬姩錛屾湁絀洪棿鐨勫湴鏂瑰畠浠閮戒細鍘伙紝钂擱忎駭鐗╅噷鎴栧氭垨灝戞販鏈夋潅璐ㄣ
鍦100 mL鍦嗗簳鐑х摱涓鍔犲叆30 mL宸ヤ笟涔欓唶銆傚姞鏂欐椂鐢ㄧ幓鐠冩紡鏂楀皢钂擱忔恫浣撳皬蹇冨掑叆錛屾敞鎰忎笉瑕佷嬌娑蹭綋浠庢敮綆℃祦鍑恆傚姞鍏2~3綺掓哺鐭籌紝濉炲ソ甯︽湁娓╁害璁$殑濉炲瓙錛岄氬叆鍐峰嚌姘達紝璋冭妭涓絳夋祦閫燂紝鎸夐傚綋鐨勬柟娉曞姞鐑銆傚綋灞蹇墊恫浣撳紑濮嬫哺鑵俱佽捀姘斿埌杈炬俯搴﹁℃按閾剁悆鏃訛紝娓╁害璁¤繪暟鎬ュ墽涓婂崌錛岃繖鏃跺簲璋冭妭鍔犵儹閫熷害錛屾帶鍒惰捀棣忛熷害1~2婊/縐掋
瀹為獙娉ㄦ剰浜嬮」錛
1銆佹槸鍚︽斁浜嗘哺鐭籌紝鑻ュ凡緇忓紑濮嬬儹鑰屽彂鐜板繕浜嗘斁娌哥煶錛岄偅涔堝簲絳夋恫浣撳喎鍗村悗鍔犲叆娌哥煶銆
2銆佹俯搴﹁℃按閾剁悆鐨勪綅緗鏄鍚︽g『銆
3銆佸厛閫氭按鍚庡姞鐑錛屾按搴斾粠鍐峰嚌綆$殑涓嬫柟榪涗笂鏂瑰嚭銆
4銆佽捀棣忓畬姣曪紝搴斿厛鍋滅伀錛屽啀鍋滃喎鍑濇按錛岀劧鍚庢寜涓庡畨瑁呮椂鐩稿弽鐨勯『搴忔媶鍗搞
5銆佸畨瑁呰呯疆鏃惰佹眰浠庝笅鑷充笂錛屼粠宸﹀埌鍙崇殑嬈″簭瀹夎呫傝呯疆瑕佹g『銆佺ǔ濡ャ傚疄楠岀粨鏉熷悗錛屾媶鍗歌呯疆涓庢ゆ″簭鍒氬ソ鐩稿弽銆2.钂擱忔搷浣滐細鈶犲姞鏂欏強娌哥煶錛涒憿閫氬喎鍑濇按錛涒懀鍔犵儹錛涒懁钂擱忓畬姣曞厛鎾ょ儹婧愶紝鍐嶅仠姝㈤氭按銆
6銆佸井閲忔硶嫻嬫哺鐐規椂錛屾恫浣撴牱鍝佷笉鑳藉姞寰楄繃澶氾紱鍔犵儹閫熷害闇瑕佹帶鍒躲
⑦ 用乙醇進行蒸餾及沸點的測定,實驗現象是什麼啊
在實驗過程中,當溫度接近78度時,觀察到三角瓶內開始出現一種無色液體。隨著溫度繼續升高,從78度左右開始收集液體,此時收集到的液體為一種無色透明的液體。溫度逐漸升高,直到80度時,開始收集到的液體量逐漸增多。在85度時,液體顏色依舊保持無色透明。溫度繼續上升至90度,液體開始呈現輕微的渾濁狀態。當溫度達到95度時,觀察到三角瓶內的液體開始逐漸減少,同時伴有少量固體物質析出。
在整個蒸餾過程中,收集到的液體在不同溫度段呈現不同的狀態。從78度到80度,液體量逐漸增加,顏色保持無色透明;85度時,液體量繼續增加,顏色依舊無色透明;90度時,液體開始輕微渾濁;95度時,液體量減少,同時有少量固體析出。這些實驗現象表明,在不同溫度下,液體的物理狀態和成分比例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可以通過蒸餾過程進行觀察和記錄。
此外,通過觀察和記錄這些實驗現象,可以更好地理解乙醇和水之間的相互作用。在78度左右,兩者形成一種恆沸物,這種恆沸物具有特定的組成比例。隨著溫度的變化,乙醇和水的比例也會發生變化,導致液體的物理狀態和顏色發生變化。這些變化為後續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實驗數據,有助於深入理解乙醇和水之間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