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蒸餾問題 > 日本鐵壺的水垢該清理嗎

日本鐵壺的水垢該清理嗎

發布時間:2025-05-09 03:38:53

A. 日本老鐵壺日本老鐵壺清洗方法

整理老鐵壺有三大步驟:首先,刷洗。使用清水,搭配洗鍋的鐵球刷洗,效果最佳。如果碰到較大的鐵銹,可使用起子、西餐刀輕輕刮除,注意力度以避免破壞鐵壺本體。對於輕敲無法取下的鐵銹,可先嘗試煮水,使其自然脫落。其次,煮水。刷洗完畢後將臟水倒掉,加入清水煮滾。利用加熱的過程去除雜質並養成水垢。若煮出的水質清澈,沒有雜味,代表已清洗干凈。重復此動作數次,可以養壺也可使水更甘甜。最後,蒸干。煮水過後應立即將壺內殘水倒干。利用鐵壺余溫蒸干剩餘水分,此時將壺蓋打開避免壺內滯留水氣。用干布擦拭壺面使壺麵皮殼更加美麗。

整理過後,如果不立即使用,應放置乾燥處所,避免潮濕。除非打算長期不使用,否則絕對不要異想天開的上漆、抹油,避免破壞鐵壺本體。愛壺都應待壺如子,即使整理完畢後仍要定期檢查,確保壺體干凈無銹。

B. 日本鐵壺怎麼用保養方法是什麼

日本鐵壺的使用方法和保養方法如下

使用方法煮水:將鐵壺清洗干凈後,可直接加入清水進行煮水。鐵壺煮出的水口感較軟,適合泡茶。 泡茶:待水煮開後,可用於泡茶。鐵壺煮水泡茶,能夠提升茶的口感。

保養方法保持乾燥:使用完鐵壺後,應及時將壺內水倒干,避免長時間積水導致生銹。 避免碰撞:鐵壺質地較脆,使用時應注意避免碰撞或摔落,以免損壞。 形成保護層:鐵壺煮水用過一段時間後,會在壺內壁形成一層水垢,這是鐵壺的保護層,能夠防止鐵壺生銹,因此不必刻意洗掉。 定期清潔:雖然不必洗掉水垢,但鐵壺仍需定期清潔,可用軟布或軟刷清洗壺身,保持壺面干凈。 避免空燒:使用鐵壺時,應避免空燒,以免損壞壺體。

注意事項: 鐵壺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生銹,這是正常現象,可通過形成保護層和使用保養方法來減少生銹。 若鐵壺生銹嚴重,可使用專業除銹劑或咨詢專業人士進行處理。

C. 鐵壺的簡單科普:了解日本鐵壺只看這一篇就可以

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這句俗話道出了茶壺在中國茶道中的地位。隨著經濟和社會的飛速發展,茶文化又迎來了一個盛世,越來越多的愛茶人,把目標放到了我們東瀛鄰國那深沉而古樸的鐵壺上。

鐵壺背景及歷史

日本茶道源起於唐朝,是派遣到中國的僧侶,將當時中國唐朝的佛教和茶文化一起帶回日本。公元805年,傳教大師自唐回日,帶回中國茶種傳遍全日,隨著唐宋時期中國的茶葉興起與飲茶文化推行於日本的佛教寺院,又逐漸普及於民間,使品茶的習慣深入日本民間,並日益興盛起來。

早在1800年(嘉慶五年)以前,日本已發展了一系列的茶道具,例如繩文土瓶,(紀元前200年)、溫酒器、手取釜、釜等各種各樣的道具,這些器具的製作過程及承受、隨茶道的興盛,都是決定鐵瓶原形的重要依據。

鐵壺的起源眾說紛紜,但在日本茶道所使用的茶釜上面加上提手,應該就是鐵壺的初體,是最受大家認同的,在江戶時代天朝期(1780年代、乾隆45年)的古文書中有記載瓶此一名稱,由此可確切推知,鐵壺在民間開始普及是在此時期且早在這之前應該就已存在,而明治時期(西元1868年~1912年、同治7年~民國元年)在民間,隨茶道的推行,鐵壺的使用更加普遍,眾多精美且雕工精細的鐵壺也是在此時期產生,所出現的堂號,著名工藝大師及工作室也如雨後春筍般孕育而生。

日本鐵壺最早可追溯至江戶時期,在昭和期間已因日本茶文化的改變而斷絕,幾乎每家每戶都會使用鐵壺,而製作精美的鐵壺還經常作為高貴的禮物在親朋好友間贈送。用老鐵壺煮水,一方面鐵壺會吸附水中的氯離子,另一方面鐵壺煮出的水中會釋放出鐵離子,可以補充人體每日所需的鐵質,還可預防及降低高血壓,對有高血壓的人很有幫助。老鐵壺煮水能提高水的溫度,具有軟化水質,讓水變得甘甜,順口,口感厚實飽滿順滑,在品飲好茶時,有事半功倍加分之效,特別適合泡老茶或煮茶用。因以生鐵為原料,透過鑄造方式,加之作者藝術造旨,形成老鐵壺特殊的文化。從收藏市場的價位上看,老鐵壺的價位相對於現代名家新制的鐵壺反而便宜。日本老鐵壺的藏量也是越來越少了,價格是一路飆升。

鐵壺雜事

時至今日除了南部鐵器仍有持續創作與生產,現今備受關注的京都鐵器,在昭和期間已因日本茶文化的改變而斷絕,因此目前所見如龍文堂等銅蓋系統的京都鐵瓶至少都具數十年以上的歷史。在過去的一兩百年裡,鐵壺在日本非常普及。幾乎每家每戶都會使用鐵壺,而製作精美的鐵壺還經常作為高貴的禮物在親朋好友間贈送。

鐵壺的產地最有名的是京都三條釜座、山形鑄物、長濱的晴壽堂、京都的龍文堂與南部鐵器,其中龍文堂乃以它的銅蓋而聞名在日本甚至有人只買銅蓋。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南部鐵器是在明治時期才開始在全國打開知名度。其理由為明治41年(1908年)大正天皇還是皇太子時,訪問盛岡參訪第八代小泉仁左衛門制壺的過程,由於工法精湛獲得極高的評價,被隨行的記者拍下,也在各大報報導,從此南部鐵器在全國打開知名度。

鐵壺工藝

日本老鐵壺的鑄造方法與現代有所不同,老鐵壺當時採用的是一種脫臘技術,每件鐵壺鑄好後,必須敲碎模具,才可取出。而且以前的老鐵壺是純手工製作,所以製造出來的壺絕對不會出現有兩個一模一樣的,它具有外形的全球唯一性,是百年難得的珍貴古董,亦是一件帶有藝術價值與實用價值的水器。你可以把它當成一件日常煮水器來養生,或是一件藝術品來欣賞,亦或是古董來收藏。

日本鐵壺最初的歷史已經有點模糊,但淵源還是清楚的:在西方的資料中,無一例外地指出日本鐵壺來源於中國唐宋煮水器。日本鐵壺最早可追溯至日本江戶時期,距今已有數百年之遙。時至今日除了南部鐵器仍有持續創作與生產,現今備受關注的京都鐵器,在昭和期間已因日本茶文化的改變及戰爭而斷絕,因此所見如龍文堂等銅蓋系統的京都鐵瓶至少都具數十年以上的歷史。在過去的一兩百年裡,鐵壺在日本非常普及。

鐵壺的材質

生鐵材質(普遍)

一般的日本鐵壺都是用生鐵鑄造。生鐵指含碳量在2~6.69%的鐵的合金。又稱鑄鐵。生鐵里除含碳外,還含有硅、錳及少量的硫、磷等,它可鑄不可鍛。根據生鐵里碳存在形態的不同,又可分為煉鋼生鐵、鑄造生鐵和球墨鑄鐵等幾種。煉鋼生鐵里的碳主要以碳化鐵的形態存在,其斷面呈白色,通常又叫白口鐵。這種生鐵性能堅硬而脆,一般都用做煉鋼的原料。由於石墨質軟,具有潤滑作用,因而鑄造生鐵具有良好的切削、耐磨和鑄造性能。

砂鐵材質(較少)

還有一種是久慈砂鐵,它是日本早期出砂鐵礦並且砂鐵鐵質最好的地方,但是在日本海嘯中,這個地方已經徹底消失,所流傳下來的砂鐵壺已成珍品!

1)原料為砂鐵。砂鐵(IRONSAND),其外觀為純天然的鐵和氧化鐵的粉末狀。和普通的鑄鐵相比,砂鐵中的不純成分很低,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由於硬度及其高,很早以前就已被用作日本兵器的主要製作原料。由於其硬度極高,所以及其不宜於加工。加上其原材料本身的價格昂貴,所以可以製作砂鐵壺的工藝師是少之又少。

2)砂鐵產自磁鐵礦。含有磁鐵礦的岩石經分化後分離集積成砂鐵。在中醫學中使用砂鐵來替代有毒性的辰砂,可以對人體起到一定的鎮靜和催眠的療效。砂鐵是一種細粒的磁鐵結晶礦,原生於山嶺河床沙灘等處,主要成份是四氧化三鐵。砂鐵礦純度高,含碳、硅量極低,另含少量微量元素如鈦等,成品的光澤度很高,由於含雜質少、不易生銹,砂鐵貴,不僅由於原料少,還因為易碎難鑄,成品率極低)。但它一但干燒極容易破裂,而且不能修補。

鐵瓶大小叫法

急須鐵壺

台灣所說的日本鐵壺,日文是稱為鐵瓶或急須。鐵瓶大概是容量在900cc以上鐵制煮水器具,而急須應該就是500cc以下像台灣的茶壺的器具。所以以南部鐵器為例,標明為鐵瓶時,你就可以猜是大的煮水器具,標明為急須時就可知道是像茶壺的大小。

日本南部鐵器

南部鐵器是地域(特產)的統稱,其實是泛指日本岩手縣的著名特產,用傳統鑄造法,以及使用手工打造的生鐵製品。

生鐵製品當中有:鐵瓶(水壺)、急須(茶壺)、火缽(火爐)、瓶墊、茶托、鐵鍋、風鈴、以及花瓶等種類。

鐵壺的科學應用

日本的平均年齡,女性為85歲,男性為77歲(可能是因為過勞死所以比較短),稱得上是長壽的國家,研究者一致認為跟飲食有關。

日本人喜愛用鑄鐵類的鍋具及鐵具,來烹煮食物及沖煮茶水,近年來已被證實,在沖煮茶水及烹煮食物的同時,質地純凈的鐵器在加熱過程會不斷的釋放二價鐵離子(亞鐵離子,Fe2),飲食的同時,被人體吸收。在日本長壽村中,多數人瑞仍然有使用鐵器的習慣,相同的由數據顯示,有使用鐵器的人瑞,絕大多數均無貧血及缺乏鐵質的現象。

鐵是Hemoglobin(血紅素)、Myoglobin及重要呼吸酵素(Cytochromes)與其它在的運輸和細胞吸中伴演重要角色的酵素的重要成份。主要是以Fe2的形式存在人體中。亦可做為酵素的Cofacter.

人體的鐵質雖然容易流失,但是補充過量則會有中毒的危險。

人類無法直接吸收金屬的鐵。一般鐵在食物中主要是以三價鐵之型式存在,胃酸可以與鐵反應生成二價鐵離子,而二價鐵離子可以被人體所吸收,所以主要是在十二指腸及空腸上端以二價鐵之型式被吸收。

有趣的壺鳴

鐵壺有趣的一個地方是它的鳴聲。

有些老鐵壺的壺內底芯處會有幾片形狀各異的凸片,稱為響片。壺中水沸騰後會通過這幾個壺底的凸片發出響聲,很是悅耳,有的像風吹松的聲音,有的是波濤洶涌,根據釜師的加工有不同的效果。想知道心愛的鐵壺能否發生聲響,可以留意以下部位:

1、底部裝有響片

有些鐵壺底部有三片左右的鐵片,可能還有點生綉,不要嫌它臟,因為這正是釜師精心製作的響片,因為有這種響片所以鐵壺才會有悅耳的聲響。

2、底部故意有凹陷

這比較像現代的技法,傳統的鑄廠或是釜師手工製作的鐵壺底部都會故意留凹陷,依火的大小能產生不同的聲響,十分有趣。

3、蓋的鳴叫

一般而言,這種技法好像多在南部鐵壺出現。此類壺嘴的根部較低,壺體呈圓筒狀,壺底比蓋口寬,且蓋子較薄。有這幾個條件後,水沸騰時內部會產生壓力,水蒸氣會往上升從蓋口噴出,此時壺蓋就會與壺體產生敲打的響聲。

鐵壺收藏及增值潛力

日本老鐵壺歷經百年歷史的累積,演變出來的鐵壺,形制種類大小不同,細膩的工藝,工匠的巧手,使鐵壺千變萬化,成為迷人的用具,用茶時可見鐵壺沖入開水時的樣子,相對的客人可以看到鐵壺鑲嵌的一面,不論是素器,高浮雕或金銀鑲嵌,亦可顯現主人品味,所收藏鐵壺與他人不同之處,也可展現其地位,眼光之獨到!

現今的日本老鐵壺在中國正引起一陣強烈的旋風。近年來中國普洱茶的興起,間接帶動周邊茶具的活絡。由於鐵壺產生的二價鐵有助於人體健康,加上典雅的外型帶動泡茶的氣份,使得老鐵壺在這波茶具風潮成為最閃亮的明星。用老鐵壺來喝茶,有益於身體健康的傳聞,已在中國的大街小巷中開始流傳。中國商人相繼至日本收購老鐵壺,希望於產地購買物美價廉的產品,然而日本人對於品質一向追求完美,即便供不應求,產量仍有嚴格控管,早期的老鐵壺又有許多流於海外,及二戰時期幾乎將所有鐵器全部造成武器(槍炮),故造成日本當地對於老鐵壺出現了嚴重缺貨的現像。

如同過去中國的漢字影響日本的傳統文化,現今的老鐵壺則開始反流行回中國,在短短一年間,價格從幾千日元扶搖而上,且持續不斷攀升。在全球發生金融海嘯之前,還有精品單價漲到200多萬日圓的傳聞。

鐵壺是一把可以使用的煮水器具,它也可以是一件藝術品,一件難得的古董品,善待它時,

回饋給您的永遠會是一壺圓潤渾厚,且富含二價鐵的好水及不斷升值的歷史價值!

鐵壺的使用方法

新的鐵壺,在使用之前,先將一小杯茶葉用布包好放入鐵壺內,煮沸約10分鍾,如此茶葉中所含的丹寧和鐵壺中溶解出的鐵份,會在鐵壺表面形成一層丹寧鐵的皮膜,將更不容意生綉。此外新壺剛開始使用時請每天使用,讓水垢能迅速付著,但使用後記得保持乾燥。

開始使用後約5天左右,內部會出現紅色像銹斑一樣的東西,10天左右會出現白色的水垢,長期使用後,內部會全部變紅,只要水不會變濁這是沒關系的,請勿清除它,不要以為是生銹就去擦它或洗它。平常使用時除煮沸時,盡量不要讓壺內有水份,煮沸後將熱水倒到熱水瓶等讓內部保持乾燥,在鐵壺完全冷確以前,請不要蓋上蓋子,並用乾布擦乾壺蓋,此乃因在把煮開的水裝入熱水瓶或其他容器後,立刻蓋上蓋子的話,壺內的蒸氣會隨著溫度下降而變成水滴流入壺內,而導至生綉。

壺內部請勿用乾布或毛刷擦它,此外也請不要用清潔劑洗它。

壺外部的保養,請在鐵壺仍有餘熱時,拿布沾一點茶水輕輕擦拭,久了之後就會產生獨特的光澤。

此外老鐵壺剛開始使用時,內部可能會有鐵綉或像銹斑的東西,使用方法也是多煮它,等煮出來的水不會變濁時,就可以開始使用。

此外最需要注意的是,日本的鐵壺比較適合的熱源是炭火,但台灣現在應該沒有用炭火的習慣,所以若使用煤氣灶爐火時,請記得開小火,以免對鐵壺產生損害。

另外關於生銹問題,在許多鐵壺製造商的網頁,都說明鐵壺內部即使生銹,只要煮水不會變濁,都是可以接受的,可能是因為其為生鐵所做,所以沒問題吧。不過這也見仁見智,像我有些朋友就很難接受我拿有銹的鐵壺泡茶,而在日本在茶道界,對於老的茶釜或鐵壺,若生銹太多,都會請釜師對內部重新作整理。


中國茶文化 茶文化與茶健康 茶葉分類 茶的起源 茶的歷史 茶葉網路 茶具批發 茶具品牌 日本鐵壺 金屬茶具
閱讀全文

與日本鐵壺的水垢該清理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凈水器進入中國市場多少年了 瀏覽:59
凈水電導率怎麼計算 瀏覽:547
明月鏡片樹脂 瀏覽:558
冷水魚用什麼代替凈水劑最好 瀏覽:193
城市污水處理有什麼影響 瀏覽:63
蒸餾葡萄酒口感 瀏覽:873
抽獎的凈化器怎麼保修 瀏覽:220
背包過濾設計圖 瀏覽:303
家庭水處理小設備價格 瀏覽:727
廣州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多少錢 瀏覽:2
掛式飲水機是什麼價格呢 瀏覽:204
提升器利弊 瀏覽:890
動物細胞的半透膜是指 瀏覽:755
空壓機濾芯爛了怎麼回事 瀏覽:369
白沙縣邦溪村污水項目 瀏覽:813
凈水器廢水比最高 瀏覽:657
污水管有流沙怎麼補 瀏覽:426
史密斯即熱式飲水機怎麼樣 瀏覽:835
水垢重的水喝了 瀏覽:504
機油濾芯是怎麼排氣 瀏覽: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