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都是一樣大的。都是水分子。
去離子水是指除去了呈離子形式雜質內後的純水。國容際標准化組織ISO/TC 147規定的「去離子」定義為:「去離子水完全或不完全地去除離子物質。」現在的工藝主要採用RO反滲透的方法製取。應用離子交換樹脂去除水中的陰離子和陽離子,但水中仍然存在可溶性的有機物,可以污染離子交換柱從而降低其功效,去離子水存放後也容易引起細菌的繁殖。
蒸餾水就是將水蒸餾、冷凝的水,蒸二次的叫重蒸水,三次的叫三蒸水。低耗氧量的水,加入高錳酸鉀與酸工業蒸餾水是採用蒸餾水方法取得。(簡單地說就是水沸騰後液化成的小水滴)
蒸飯,蒸包子時鍋蓋上的水珠都是蒸餾水。
❷ 如何通過實驗來證明蒸餾能除去水中的氯離子
取少量蒸餾水樣品,先滴AgNO3溶液再滴加稀硝酸,如無氣泡生成,則含有氯離子。
❸ 去離子水和蒸餾水有什麼區別
兩者區別如下:
一、兩者本質不同
去離子水是指除去了呈離子形式雜質後的純水,應用離子交換樹脂去除水中的陰離子和陽離子,但水中仍然存在可溶性的有機物。可以污染離子交換柱從而降低其功效,去離子水存放後也容易引起細菌的繁殖。
蒸餾水是指經過蒸餾、冷凝操作的水,蒸二次的叫重蒸水,三次的叫三蒸水。低耗氧量的水,加入高錳酸鉀與酸工業蒸餾水是採用蒸餾水方法取得。同時,常飲蒸餾水就等於放棄了從水中獲得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的5%的來源。
二、兩者工藝特性不同
去離子水是通過離子交換樹脂除去水中的離子態雜質而得到的近於純凈的水,其生產裝置設計的合理與否直接關繫到去離子水質量的好壞及運營的經濟性。去離子相對環保,自動化程度高,初期投入大,價格相對比較貴。
蒸餾水的製作是把源水煮沸後令其蒸發冷凝回收,要大量耗費熱能,造價不會太低,用於製作蒸餾水的源水中的其它遇熱蒸發物質,也就隨著蒸餾水的生成而冷凝到蒸餾水中。如對健康有害的酚類、苯化合物,甚至可蒸發的汞等。
(3)蒸餾可以去除水中的K離子嗎擴展閱讀:
去離子水的主要用途:
1、實驗室、化驗室用水,一般實驗室的常規試驗、配置常備溶液、清洗玻璃器皿等;
2、電子工業生產,如顯像管玻殼、顯像管、液晶顯示器、線路板、計算機硬碟、集成電路晶元、單晶硅半導體等;
3、電力鍋爐,鍋爐所需軟化水、除鹽;
4、汽車、家用電器、建材表面塗裝、電鍍、鍍膜玻璃清洗等;
5、石油化工行業,化工反應冷卻水、化學葯劑、生產配液用水等;
6、工業紡織印染、鋼鐵清洗用水等;
7、食品、飲料、酒類、化妝品生產用水;
8、海水、苦鹹水等凈化。
❹ 為何蒸餾法和離子交換法能去除水中的無機雜質
蒸餾法是將水加熱至沸騰,只有水蒸氣冒出然後凝結,凝結水當然不含雜質了專。
離子交換法屬是利用陰陽離子交換技術,利用陰(陽)離子交換樹脂,以樹脂中陰(陽)離子基團,
交換水中對應陰(陽)離子,例如H型陽樹脂,可以以H離子置換掉水中陽離子,如鈣鎂離子等,從而達到去除水中離子目的。
陰陽離子交換樹脂均有多種型號,不同型號置換後釋放到水中離子有差別,交換速率等也有差別,需要按實際需要選擇。
❺ 為什麼蒸餾可以除去水中的Cl離子怎麼除麻煩解釋下~
水的蒸餾過程是將水以蒸汽的形式與其他不揮發的物質分離,再冷卻形成蒸餾水。氯離子以氯化物形式存在,不揮發,因而留在蒸餾器中。
❻ 為什麼能用蒸餾的方法除去水中的氯離子
蒸餾是利用化合物彼此間沸點的差異來達到分離提純的效果。水的沸點較低,專在蒸餾過程中屬,隨著溫度升高,水會率先被蒸發出來,而水中的氫離子很少,因此氯離子不會形成hcl隨水蒸發出來,這樣蒸餾出來的水就不含氯離子了
❼ 請問,蒸餾水裡面還有離子嗎謝謝!
有啊,多少問題而已,這個就是蒸餾水
1 灼燒渣含量 (≤0.01 %)回 2 錳(Mn)含量 (≤0.00001%) 3 鐵(答Fe)含量 (≤0.0004 %) 4 氯(Cl) (≤0.0005 %) 5 還原高錳酸鉀物質(O)含量 (≤0.0002 %) 6 透明度 (mm) 無色透明 7 電阻率(25℃) (≥10x104 Ωcm) 8 硝酸及亞硝酸鹽(以N計) ( ≤0.0003 %) 9 銨(NH4)含量 (≤0.0008 %) 10 鹼土金屬氧化物(CaO計) (≤0.005 %)
還有超純水,去離子水等
❽ 蒸餾水中是否含有離子
鎂,鈉,鉀
能的吧,離子很小的
❾ 自來水中的氯離子是怎麼來的為什麼用蒸餾就能去除
自來水中的來氯離子應該是在源自來水廠的時候,加入的消毒劑如次氯酸鈣等等產生的
根據電中性的原理,水中有氯離子,那麼一定有其他的陽離子,如鈉離子,鈣離子等等,這樣水才會呈電中性,採用蒸餾的方式,是說把水加熱到一定的溫度蒸發,然後將蒸汽冷凝收集,而這樣過程中氯離子和其他陽離子是不會蒸發的,所以蒸餾水中是不含氯離子的
❿ 為什麼蒸餾法和離子交換法能去除水中的無機雜質
天然水中含有氯化鈉、氯化鎂、硫酸鎂、氯化鈣等無機鹽雜質,蒸餾法可以將水蒸發冷卻後形成所謂的蒸餾水,水從液相轉換為氣相的過程中,無機鹽雜質被沉澱去除。離子交換法去除水中無機鹽雜質原理為:
應用離子交換樹脂進行水處理時,離子交換樹脂可以將其本身所具有的某種離子和水中同符號電荷的離子相互交換而達到凈化水的目的。
如H型陽離子交換樹脂遇到含有Ca2+、Na+的水時,發生如下反應:
2RH + Ca2+→ R2Ca + 2H+
RH + Na+ → RNa + H+
當OH型陰離子交換樹脂遇到含有Cl-、SO42-的水時,其反應為:
ROH + Cl- →RCl + OH-
2ROH + SO42- →R2SO4 +2OH-
反應的結果是水中的雜質離子(Ca2+、Na+、Cl-、SO42-等)分別被吸著在樹脂上,樹脂由H型和OH型變為Ca型、Na型和Cl型SO4型,而樹脂上的H+、OH-則進入水中,相互結合成為水,從而除去水中的雜質離子,製得純水。
H+ + OH- →H2O
離子交換樹脂的離子與水中的離子之間所以能進行交換,是在於離子交換樹脂有可交換的活動離子。而且因為離子交換樹脂是多孔的,即在樹脂顆粒中存在著許多水能滲入其內的微小網孔,這樣使樹脂和水有很大的接觸面,不僅能在樹脂顆粒的外表面進行交換,而且在與水接觸的網孔內也可以進行這一交換。
如前所述,合成的離子交換樹脂是一種帶有交聯劑的高分子化合物,有許多水能滲入的網孔,交換劑的內部是一個立體的網狀結構作為骨架,這些網組成了無數的四通八達的孔隙,孔隙裡面充滿了水。在孔隙的一定部位上有一個可以自由活動的交換離子。當離子交換樹脂和水溶液接觸時,水溶液即通過這些網狀結構的孔滲入其內,離子交換樹脂進行離解,結果是一定數量的離子(H型離子交換樹脂為氫離子,OH型離子交換樹脂為氫氧根離子)進入圍繞離子交換樹脂顆粒四周的水溶液中,形成離子霧。
離子交換樹脂與水溶液中離子的交換過程,實際上就是離子霧中的離子與水溶液中的離子的相互交換過程,其機理可以用雙電層理論進行解釋。
這種理論是將離子交換樹脂看作具有膠體型結構的物質,即在離子交換樹脂的高分子表面上有和膠體表面相似的雙電層。也就是說,在離子交換樹脂的高分子表面有兩層離子,緊挨著高分子表面的一層離子(如強酸性陽樹脂中的—SO3-),稱為內層離子,在其外面的是一層符號相反的離子層(如強酸性陽樹脂中的H+)。和內層離子符號相同的離子稱為同離子,符號相反的稱為反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