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在小燒杯A中加入20mL蒸餾水,滴入2~3滴紫色石蕊試液,得到的溶液呈紫色.在小燒杯B中加入20mL濃鹽酸(鹽
(1)A中的溶液變紅可從濃鹽酸的揮發性以及是否是石蕊溶液與空氣中的物質發生反應兩種版情況進行權假設;
(2)檢驗是否與空氣中成分發生反應而使石蕊變紅,可以將滴有石蕊試液的蒸餾水暴露在空氣中觀察其顏色是否改變來判斷假設是否正確;檢驗是否是由揮發出的氯化氫氣體溶解在水中使石蕊試液變紅,可以採用向濃鹽酸中滴加幾滴石蕊試液觀察其顏色是否改變的方法進行驗證.
(3)通過實驗探究可知假設1錯誤假設2正確,從而證明了濃鹽酸有揮發性,揮發出的氯化氫氣體溶解在水中能使石蕊試液變紅的性質.
故答案為:(1)空氣使石蕊試液變紅;濃鹽酸易揮發,揮發出的氯化氫氣體溶解在水中使石蕊試液變紅
(2)將滴有石蕊試液的蒸餾水暴露在空氣中觀察其顏色是否改變;向濃鹽酸中滴加幾滴石蕊試液觀察其顏色是否改變
(3)濃鹽酸有揮發性,揮發出的氯化氫氣體溶解在水中使石蕊試液變紅
5. 向蒸餾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試液,現象是
紫色 即不變色
6. 向2ml蒸餾水中滴加幾滴石蕊溶液不變色,說明了什麼
石蕊變色范圍是pH5.0(紅色)—8.0(藍色)之間,
石蕊是一種有機弱酸(HIn),其電離方程式為:版 HIn↔H+ + In- 紅色權 藍色
離子和分子同時存在則顯紫色即中性溶液。所以,加入石蕊不變色,說明溶液呈中性,當然用石蕊測定酸鹼度只能定性不能定量即不能知道准確PH值。
7. 向滴有石蕊試液的蒸餾水中通二氧化碳,溶液呈 A.無色 B.紫色 C.紅色 D.藍色
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顯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觀察選項,故選C.
8. 向兩支試管中各注入5mL滴有石蕊試液的蒸餾水,再分別通入二氧化碳氣體,然後將其中的一支試管進行加熱,
將CO2通入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試管中,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專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屬液變紅色;碳酸不穩定,受熱又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紅色又變回紫色;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吸附一些染料、色素等,因此又會變無色.
故選:C.
9. 小王、小張、小楊三位同學對CO 2 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試液的蒸餾水變紅色進行了深入研究. 問題:是什麼物
假設:二氧化碳溶於水且與水反應生成碳酸,故在水中存在水、二氧化碳和碳酸三種物質,故可假設為是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變紅色和碳酸使紫色石蕊變紅色;故填:(2)是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變紅色;(3)碳酸使紫色石蕊變紅色 實驗證明:(1)a是長頸漏斗;b是燒杯 (2)裝置A中是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故填: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 (3)濃硫酸有吸水性,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氣,故填:乾燥二氧化碳氣體 (4)①因為裝置C中只有二氧化碳,而不能使藍色石蕊試紙的顏色沒有變化,說明二氧化碳氣體不能使紫色石蕊變紅色,故填:二氧化碳氣體不能使紫色石蕊變紅色 ②滴加蒸餾水,藍色石蕊試紙上未見試紙發生顏色變化,說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變紅色,再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變紅說明碳酸使紫色石蕊變紅色,故填:水不能使紫色石蕊變紅色,而是碳酸使紫色石蕊變紅色 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 2 +Ca(OH) 2 =CaCO 3 ↓+H 2 O ③根據以上實驗驗證,原假設(3)成立,故填:(3) |
10. 蒸餾水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變淡
無反應溶液於水不能反應
水會稀釋溶液所以變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