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進行蒸餾裝置,如何檢查裝置氣密性
加熱法
如圖所示,以這個裝置為例。
將導管出口埋入燒杯的水中,用手掌焐熱燒瓶,觀察燒杯中管口是否有氣泡逸出,過一會兒移開手,觀察浸入水中的導管末端有無水上升形成水柱。若焐時有氣泡溢出,移開手有水柱形成,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可以安心開始實驗。
原理:由於焐熱燒瓶後,瓶內空氣受熱膨脹,從導管口逸出,所以在水中形成氣泡。而移開手後,試管內溫度下降,空氣收縮,導致壓強低於外界大氣壓,於是大氣壓把燒杯中的水壓到導管中,以達到平衡。所以如果能看的導管口有一小段水柱,就說明氣密性良好。
(1)蒸餾裝置氣往上跑擴展閱讀:
1、實驗原則:
氣密性檢驗的原則是,先讓裝置和附加的液體(一般指水),構成封閉的整體,改變這個整體的溫度,導致壓強的變化,來判斷氣密性好壞,由於裝置的不同,檢驗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2、檢查裝置氣密性的另一種方法
液面差法
用止氣夾夾住橡膠導管部分,向長頸漏斗中加水,使之下端浸在水中,繼續加水形成一段水柱,產生高度差,在一段時間內水柱不發生回落,說明氣密性良好。對於具體問題。要具體對待,比如:實驗室製取氫氣,經除雜質(HCI氣體及水分)後,再做它用。
檢驗氣密性時向長頸漏斗中加水,使之下端浸在水中,用熱水微熱B或C裝置,如果在D處有氣泡放出,A的長頸漏斗水面上升,停止加熱,A中長頸漏斗液面恢復正常,D中導管倒吸—段水柱,證明氣密性良好。
參考資料:網路-氣密性檢驗
⑵ 水蒸氣蒸餾過程中如發現安全管的上端有氣體放出說明了什麼問題應該怎樣解決
水蒸氣蒸餾過程中如發現安全管的上端有氣體放出說明了,可能介面密封問題沒有處理好,建議還好好查找原因,才能知道如何處理!
⑶ 為什麼精餾塔的溫度塔頂低於塔底
氣體從下面向上面升,只有上面溫度偏低,氣體才能凝固成液體,這樣才能將不同專的餾分收集起來屬。
塔在采出過程中,基本上正常,當剩餘液量比較少時,大約在500L左右的時候,溫度開始上升,從77度上升到88度左右,而且是塔中間的溫度最高。我是全采出,沒有迴流。
因此低沸點組分成為氣體往上走,只有到溫度低於它的沸點的那一層才會冷凝為液體從該層分離出來,而高沸點組分就可以繼續往下走。這就是精餾塔的原理。
(3)蒸餾裝置氣往上跑擴展閱讀:
精餾過程所用的設備稱為精餾塔,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大類:
①板式塔,氣液兩相總體上作多次逆流接觸,每層板上氣液兩相一般作交叉流。
②填料塔,氣液兩相作連續逆流接觸。
一般的精餾裝置由精餾塔塔身、冷凝器、迴流罐,以及再沸器等設備組成。進料從精餾塔中某段塔板上進入塔內,這塊塔板稱為進料板。進料板將精餾塔分為上下兩段,進料板以上部分稱為精餾段,進料板以下部分稱為提餾段。
⑷ 為什麼實驗室中的蒸餾裝置的冷凝管上的出水口在上,進水口在下 (詳細些,謝啦)
這個屬於熱量交換問題,一個熱的介質跟一個冷的介質他們之間採用逆流方式換熱效果最好
⑸ 蒸餾的時候蒸餾瓶內很平靜,然後幾分鍾後冒大量起泡,蒸汽從瓶口跑了,怎麼解決啊
用干毛巾握住就好了
⑹ 蒸餾裝置應該按什麼順序連接
回答如下:
蒸餾裝置安裝的順序為:由下往上,從左向右的順序。並保證蒸餾裝置中的接收器部分離水池較近,即靠近水池。整個裝置儀器的軸線應在一個平面上,且此平面應與實驗台桌邊平行。
⑺ 為什麼蒸餾裝置在末端有一開頭向大氣
平衡裝置內氣壓
裝置內的氣體在剛蒸餾時受熱膨脹,蒸餾完畢後冷卻縮小,這些都會產生壓力差。
⑻ 高中化學蒸餾裝置為什麼要下端進水,上端
與冷凝管中的氣流方向相反,冷凝效果好。(逆向操作)
⑼ 蒸餾裝置及過程
蒸餾也就是氣液傳質,裝置一般是蒸餾塔,例如板式塔和填料塔。板式塔正版常工作時,液權體在重力作用下自上而下通過各層塔板後,由塔底排出,氣體在壓差推動下經均布在塔板上的開孔自下而上穿過各層塔板後,由塔頂排出,在每塊塔板上皆貯有一定的液體,氣體穿過板上液層時,兩相接觸進行傳質。填料塔的原理也是一樣,只不過將塔板換成填料,在填料上有液膜,進行氣液兩相傳質。
⑽ 蒸餾的蒸汽會跑哪去
如果蒸餾裝置是豎直的,冷凝水應當自冷凝管下管口流入,從上管口流出;蒸汽的流向是自下而上的,在蒸汽上升的過程中逐漸冷卻,冷凝成水珠後便會迴流的~
很高興為你解答,可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