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蒸餾問題 > 長慶油由輸油管道除垢車

長慶油由輸油管道除垢車

發布時間:2022-06-12 04:49:41

㈠ 管道除垢方法

水管中的水垢一般來是由於使源用熱水器, 水被加熱後產生的水垢吸附在管壁上形成的, 時間久了, 嚴重的會完全堵塞管路, 管路一旦堵塞, 那就只有更換水管了, 特別現在多數人家裝時都把水管埋在牆里, 一旦堵塞, 那可是大麻煩, 所以一定要在管路沒有完全堵死前及時除垢.
除垢的話, 可以用 熱水器免拆除垢器, 它是一套可以不用拆裝熱水器就可以給熱水器內部和熱水管路注入除垢劑的工具, 結構簡單, 人人都可操作, 詳情可上網路或搜狗上查一下, 網上有的

㈡ 長慶油田和中石化西北局哪個好,我是石油工程的本科生

我今年7月剛轉正(本科) 拿的最低工資 待遇一般 比不上中石油 每月工資+補貼-所得稅-各種保險-各種金=約5500(如果採油廠約5800) 獎金全年1萬左右 過節費+購物卡=約1.2萬 一年4個月帶薪休假(女職工5個月) 休假期間工資約4000
如果你獲得晉升 工資 福利漲的很快! 本科一般都要到前線工作,生活單調,寂寞,不知你能否承受(如果沒人,本科不可能調到烏市)!如果你是研究生,能會直接留在烏市總部! 關於工作環境,補充一下,整個西北局,截止2010年9月 職工約4000人 現對於一個年產700萬噸的油田來說 所有人不會直接參與生產 基本都是管理人員 科研 監管乙方 對於女孩,99.9%不會出野外! 關於氣候 風沙有些 畢竟在沙漠邊緣,主要在春秋刮風,夏天太陽大,很曬,但女孩基本沒有出去的機會,直接在辦公室吹空調。我最喜歡這里的冬天,只有夜晚才回到零下,白天基本是零上!因為冷空氣都被天山阻隔了!ok,就寫這些了

㈢ 中國石油工業發展現狀及前景

一、中國石油工業的特點

1.油氣儲產量不斷增長

近年來,中國石油企業加大勘探開發力度,油氣儲產量穩中有升,誕生了一批大型油氣生產基地。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油氣新增探明石油地質儲量連續3年超過5億噸,新增天然氣三級儲量超過3000億立方米;先後在鄂爾多斯等盆地發現4個重大油氣儲量目標區,落實了准噶爾盆地西北緣等7個億噸級以上石油儲量區和蘇里格周邊等3個數千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儲量區。經獨立儲量評估,2006年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石油」)實現石油儲量接替率1.097,天然氣儲量接替率4.37,均超過了預期目標,為油氣產量的持續穩定增長提供了資源基礎與此同時,中石油一批較大油氣田相繼投入開發,油氣業務實現持續增長。長慶油田原油產量一舉突破1000萬噸,標志著中國石油又一個千萬噸級大油田誕生。地處鄂爾多斯盆地的中國儲量最大、規模最大的低滲透蘇里格氣田投入開發,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塔里木油田的天然氣產量突破100億立方米,西氣東輸資源保障能力增強。西南油氣田的年產油氣當量突破1000萬噸,成為我國第一個以氣為主的千萬噸級油氣田,也是國內第6個跨入千萬噸級的大油氣田。2006年,中石油新增原油生產能力1222萬噸,天然氣生產能力91億立方米。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普光外圍、勝利深層、東北深層等油氣勘探獲得一批重要發現。全年新增探明石油儲量2.3億噸,探明天然氣儲量約1600億立方米,新增石油可采儲量約4500萬噸,天然氣可采儲量約739億立方米。2006年4月3日,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石化」)正式對外宣布發現了迄今為止中國規模最大、豐度最高的特大型整裝海相氣田———普光氣田,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經國土資源部審定,普光氣田到2005年末的累計探明可采儲量為2511億立方米,技術可采儲量為1883.04億立方米根據審定結果,該氣田已具備商業開發條件,規劃到2008年實現商業氣量40億立方米以上,2010年實現商業氣量80億立方米。

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2006年在中國海域共獲得10個油氣發現,其中包括中國海域的第一個深水發現———荔灣3-1,並有6個含油氣構造的評價獲得成功。該公司2006年實現儲量替代率199%,年內新增凈探明儲量4676萬噸油當量。截至2006年年底,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共擁有凈探明儲量約3.56億噸油當量。

2006年,全國共生產原油1.84億噸,同比增長1.7%;生產天然氣585.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9.2%其中,中石油生產原油1.07億噸,再創歷史新高;生產天然氣442億立方米,連續兩年增幅超過20%;中石油的油氣產量分別占國內油氣總產量的58%和76%。連同海外權益油在內,當年中石油的油氣總產量達到1.49億噸油當量,同比增長4.9%。中石化原油生產量超過4000萬噸,同比增長2.28%;生產天然氣超過7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5.6%。中石化「走出去」戰略獲得重要進展。預計海外權益油產量達到450萬噸,增長了1.2倍。隨著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的潿州6-1油田、曹妃甸油田群、惠州19-1油田、渤中34-5、歧口17-2東、惠州21-1等油氣田的先後投產,全年該公司共生產油氣4033萬噸油當量,較上年增長3.4%,比3年前增長了21%。

2.經濟效益指標取得進展

近年來,國際油價持續高漲,2007年底一度接近100美元/桶。在高油價的拉動下,中國石油工業的油氣勘探開發形勢較好,收獲頗豐。2006年,中國石油行業(包括原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石油加工業)全年實現現價工業總產值20132億元,工業增加值6371億元,產品銷售收入19982億元,利潤3227億元,利稅4713億元,分別較上年增長26.3%、35.8%、27.8%、18.2%和22.2%

2006年,三大國家石油公司突出主營業務的發展,在全力保障國民經濟發展對油氣需求的同時,創造了良好的經營業績,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再創新高,經濟實力顯著增強。但是,受油價下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各公司的利潤增幅均有大幅降低。尤其是中石油,該公司2005年的利潤增長了38%,但2006年僅增長4.3%。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以下簡稱「中海油」)的利潤增長率也下降了一半以上。

3.煉油和乙烯產能快速增長

近年來,國內油品需求增長較上年加快。面對持續增長的市場需求,中國煉油行業克服加工能力不足、國內成品油價格和進口成品油價格倒掛、檢修任務繁重等困難,精心組織生產,主要裝置實現滿負荷生產。2006年全年共加工原油3.07億噸,比上年增長6.3%,但增幅回落了0.2個百分點。其中,中石油加工原油1.16億噸,增長4.8%;中石化加工原油1.46億噸,增長4.6%。

全年全國共生產成品油1.82億噸,比上年增長4.5%,增幅同比回落2.6個百分點。其中,汽油產量為5591.4萬噸,比上年增長3.7%;柴油產量為1.4萬噸,比上年增長5.5%;煤油產量為960萬噸,比上年下降2.9%。中石油生產成品油7349萬噸,比上年增長3.3%。其中汽油產量為2408.3萬噸,增長4.81%;柴油產量為4605.17萬噸,增長2.53%;煤油產量為333.45萬噸,增長4.8%。中石化約生產成品油1.6億噸。其中汽油產量為2546.0萬噸,增長1.37%;柴油產量為6161.58萬噸,增長5.83%;煤油產量為635.40萬噸,下降4.15%(表1-1)。

由於乙烯需求的快速增長,我國加快了乙烯產能建設的步伐。2006年我國乙烯總產量達到941.2萬噸,增長22.2%。其中,中石油的產量為207萬噸,增長9.5%;中石化為633萬噸,增長15.3%,排名世界第4位。長期以來,我國的乙烯領域為中石化、中石油兩大集團所主導,但隨著中海油上下游一體化戰略的推進,尤其是中海殼牌80萬噸乙烯項目於2006年年初建成投產後,其在2006年的乙烯產量就達到了64.62萬噸。我國乙烯生產三足鼎立的格局已現雛形(表1-2)。

表1-1 2006年全國原油加工量和主要油品產量單位:萬噸

資料來源:三大石油集團及股份公司網站。

2005年國家發布了《乙烯工業中長期發展專項規劃》和《煉油工業中長期發展專項規劃》,使我國煉化工業的發展方向更為明確,勢頭更加迅猛。我國一大批煉化項目建成投產或啟動。吉林石化70萬噸/年、蘭州石化70萬噸/年、南海石化80萬噸/年、茂名石化100萬噸/年乙烯新建或改擴建工程建成投產;撫順石化100萬噸/年、四川80萬噸/年、鎮海煉化100萬噸/年乙烯工程,以及天津石化100萬噸/年乙烯及配套項目開工建設。2009年鎮海煉化100萬噸/年乙烯工程投產後,鎮海煉化具有2000萬噸/年煉油能力和100萬噸/年乙烯生產能力,成為國內煉化一體化的標志性企業。值得一提的是,總投資為43.5億美元、國內最大的合資項目———中海殼牌南海石化項目的投產,標志著中國海油的上下游一體化發展邁出實質性步伐,結束了中海油沒有下游石化產業的歷史。

2006年是多年來中國煉油能力增長最快的一年。大連石化新1000萬噸/年、海南石化800萬噸/年煉油項目,以及廣州石化1300萬噸/年煉油改擴建工程相繼建成投產;大連石化的年加工能力超過了2000萬噸,成為國內最大的煉油生產基地。與此同時,廣西石化1000萬噸/年煉油項目也已開工建設。可以看出,我國的煉化工業正在向著基地化、大型化、一體化方向不斷推進。

2006年,我國成品油銷售企業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加強產運銷銜接,優化資源流向,繼續推進營銷網路建設,努力增加市場資源投放量。中石油全年銷售成品油7765萬噸,同比增長1.3%,其中零售量達4702萬噸,同比增長23.3%。中石化銷售成品油1.12億噸,增長6.7%。中石油加油站總數達到18207座,平均單站日銷量7.8噸,同比增長16.7%。中石化的加油站數量在2006年經歷了爆發式增長,通過新建、收購和改造加油站、油庫,進一步完善了成品油網路,全年新增加油站800座,其自營加油站數量已經達到2.8萬座,排名世界第3位。

4.國際合作持續發展

近年來,中國國有石油公司在海外的油氣業務取得了進展,尤其是與非洲國家的油氣合作有了很大發展,合作的國家和地區不斷擴大。

中石油海外油氣業務深化蘇丹、哈薩克和印度尼西亞等主力探區的滾動勘探,穩步開展查德等地區的風險勘探,全年新增石油可采儲量6540萬噸。同時加強現有項目的穩產,加快新項目上產,形成了蘇丹1/2/4區、3/7區及哈薩克PK三個千萬噸級油田。2006年,中石油完成原油作業量和權益產量分別為5460萬噸和2807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877萬噸和804萬噸;天然氣作業產量為57億立方米,權益產量為38億立方米,同比約分別增長17億立方米和10億立方米在蘇丹,中石油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套高鈣、高酸原油延遲焦化裝置,3/7區長輸管道工程也投入運營;該公司還新簽訂查德、赤道幾內亞和烏茲別克等9個項目合同,中標奈及利亞4個區塊;海外工程技術服務新簽合同額31.9億美元,業務拓展到48個國家,形成了7個規模市場。在國內,中石油與殼牌共同開發的長北天然氣田已正式投入商業生產,並向外輸送天然氣。

中石化「走出去」獲得重要進展。2006年,中石化完成海外投資約500億元,獲得俄羅斯烏德穆爾特石油公司49%的股權,正在執行的海外油氣項目達到32個,初步形成發展較為合理的海外勘探和開發布局。中石化全年新增權益石油可采儲量5700萬噸,權益產量達到450萬噸。該公司還積極開拓海外石油石化工程市場,成功中標巴西天然氣管道、伊朗煉油改造等一批重大工程項目。在國內,中石化利用其在下游領域的主導地位,與福建省、埃克森美孚及沙特阿美在2007年年初成立了合資企業「福建聯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國石化森美(福建)石油有限公司」。兩個合資企業的總投資額約為51億美元,成為中國煉油、化工及成品油營銷全面一體化中外合資項目。項目將把福建煉化的原油加工能力提高到1200萬噸/年,主要加工來自沙特的含硫原油;同時建設80萬噸/年的乙烯裂解裝置,並在福建省管理和經營大約750個加油站和若干個油庫。此前,中石化與BP合資的上海賽科90萬噸/年乙烯、同巴斯夫公司合資的揚巴60萬噸/年乙烯項目已於2005年建成投產。

目前,在政府能源外交的推動下,中國企業「出海找油」的戰略已初見成效。但隨著資源國對石油資源實行越來越嚴格的控制,中國企業在海外尋油的旅途上也將面臨更多的困難與障礙。

5.管道網路建設順利進行

我國油氣管道網路建設繼續順利推進,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目前,我國覆蓋全國的油氣骨幹管網基本形成,部分地區已建成較為完善的管網系統。

原油管道:阿拉山口—獨山子原油管道建成投產,使中國首條跨國原油管道———中哈原油管道全線貫通,正式進入商業運營階段;總長度為1562千米的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中的原油干線已敷設完成。

成品油管道:國家重點工程———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工程中的成品油管道建成投產,管道全長1842千米,年設計量為1000萬噸;干支線全長670千米、年輸量300萬噸的大港—棗庄成品油管道開工建設;中石化的珠三角成品油管道貫通輸油,管道全長1143千米,設計年輸量為1200萬噸,將中石化在珠三角地區所屬的茂名石化、廣州石化、東興煉廠和海南石化等煉油基地連接在一起,有利於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對於提高中石化在南方市場的競爭力有著重要意義。

2006年是中國液化天然氣(LNG)發展史上的里程碑。中國第一個LNG試點項目———廣東液化天然氣項目一期工程投產並正式進入商業運行;一期工程年接收量為260萬噸的福建液化天然氣項目與印度尼西亞簽署了液化天然氣的購銷協議,資源得到落實;一期工程年進口量為300萬噸的上海液化天然氣項目開工建設,並與馬來西亞簽訂了液化天然氣購銷協議。在我國,經國家核準的液化天然氣項目有10餘個。在能源供應日趨緊張、國際天然氣價格持續走高的情況下,氣源問題將成為制約中國LNG項目發展的最大瓶頸。

6.科技創新投入加大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也是石油企業努力實現穩定、有效、可持續發展的根本。2005年中石油高端裝備技術產品研發獲得重大突破,EI-Log測井裝備和CGDS-I近鑽頭地質導向系統研製成功。這兩項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均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打破了外國公司對核心技術的壟斷。中石油全年共申請專利800餘項,獲授權專利700項,7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和技術發明獎,登記重要科技成果600項。2006年,中石油優化科技資源配置、加快創新體系建設令人矚目。按照「一個整體、兩個層次」的架構,相繼組建了鑽井工程技術研究院、石油化工研究院,使公司層面的研究院已達到8家,覆蓋公司10大主體專業、支撐7大業務發展的20個技術中心建設基本完成,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鮮明、精幹高效、協同互補」的技術創新體系。

中石化基本完成了生產歐Ⅳ標准清潔成品油的技術研究,為油品質量升級儲備了技術;油藏綜合地質物理技術、150萬噸/年單段全循環加氫裂化技術等重大科技攻關項目順利完成;空氣鑽井、高效柴油脫硫催化劑等一批技術得到應用;一批自主開發的技術成功應用於新建或改造項目,特別是海南煉油、茂名乙烯的建成投產,標志著中石化自主技術水平和工程開發能力邁上了一個新台階。中石化及合作單位的「海相深層碳酸鹽岩天然氣成藏機理、勘探技術與普光氣田的發現」的理論和技術成果,帶動了四川盆地海相深層天然氣儲量增長高峰,推動了南方海相乃至中國海相油氣勘探的快速發展,是中國海相油氣勘探理論的重大突破,獲得了200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006年,中石化共申請專利1007項,獲得中國專利授權948項,其中發明專利佔74%;申請國外專利97項,獲得授權61項。

中海油2006年的科技投入超過20億元,約占銷售收入的1.3%,產生了一批有價值的科技成果。「渤海海域復雜油氣藏勘探」、「高濃縮倍率工業冷卻水處理及智能化在線(遠程)監控技術」榮獲2006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渤海復雜油氣藏勘探理論和技術研究取得突破,發現、盤活了錦州25-1南、旅大27-2等一批渤海復合油氣藏和特稠油油群,該公司的海上稠油開發技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7.加強可再生能源發展

我國國有石油公司明顯加強了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尤其是在生物柴油的開發上有了實質性的突破,彰顯了從石油公司向能源公司轉型的決心和勇氣。

中石油與四川省政府簽訂了合作開發生物質能源框架協議,雙方合作的目標是「共同實施『四川省生物質能源產業發展規劃』,把四川建設成『綠色能源』大省、清潔汽車大省;『十一五』共同建成年60萬噸甘薯燃料乙醇、年產10萬噸麻風樹生物柴油規模」;與國家林業局簽署了合作發展林業生物質能源框架協議,並正式啟動雲南、四川第一批面積約為4萬多公頃的林業生物質能源林基地建設,建成後可實現每年約6萬噸生物柴油原料的供應能力。到「十一五」末,中石油計劃建成非糧乙醇生產能力超過200萬噸/年,達到全國產能的40%以上;形成林業生物柴油20萬噸/年商業化規模;支持建設生物質能源原料基地達40萬公頃以上,努力成為國家生物質能源行業的領頭軍。

中石化年產2000噸生物柴油的試驗裝置已在其位於河北省的生物柴油研發基地建成,成為迄今國內具有領先水平的標志性試驗裝置,為我國生物柴油產業開展基礎性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了強有力技術平台與支撐。中國海洋石油基地集團有限公司與四川攀枝花市簽訂了「攀西地區麻風樹生物柴油產業發展項目」備忘錄,計劃投資23.47億元,建設年產能為10萬噸的生物柴油廠。

目前,我國生物柴油的發展十分迅猛,但存在魚龍混雜的現象。國有大企業介入生物柴油領域,不僅可以提高企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對整個生物柴油行業的規范化發展也是很有益的。

二、中國石油工業存在的問題

1.油氣資源探明程度低,人均佔有量低

我國油氣資源豐富,但探明程度較低,人均佔有量也較低。根據全國6大區115個含油盆地新一輪油氣資源評價的結果,我國石油遠景資源量為1085.57億噸,其中陸地934.07億噸,近海151.50億噸;地質資源量765.01億噸,其中陸地657.65億噸,近海107.36億噸;可采資源量212.03億噸,其中陸地182.76億噸,近海29.27億噸。盡管我國油氣資源比較豐富,但人均佔有量偏低。我國石油資源的人均佔有量為11.5~15.4噸,僅為世界平均水平73噸的1/5~1/6;天然氣資源的人均佔有量為1.0萬~1.7萬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7萬立方米的1/5~1/7。與耕地和淡水資源相比,我國人均佔有油氣資源的情形更差些

2.油氣資源分布不均

全國含油氣區主要分布情況是:東部,主要包括東北和華北地區;中部,主要包括陝、甘、寧和四川地區;西部,主要包括新疆、青海和甘肅西部地區;西藏區,包括昆侖山脈以南、橫斷山脈以西的地區;海上含油氣區,包括東南沿海大陸架及南海海域。

根據目前油氣資源探明程度,從東西方向看,油氣資源主要分布在東部;從南北方向上看,絕大部分油氣資源在北方。這種油氣資源分布不均衡的格局,為我國石油工業的發展和油氣供求關系的協調帶來了重大影響。從松遼到江漢和蘇北等盆地的東部老油區占石油儲量的74%,以鄂爾多斯和四川盆地為主體的中部區佔5.77%,西北區佔13.3%,南方區佔0.09%,海域佔6.63%。而海域中渤海佔全國儲量的4%。2000年,隨著更多的渤海大中型油田被探明,海上也表現出石油儲量北部多於南部的特點。

目前,我國陸上天然氣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地區,分別占陸上資源量的43.2%和39.0%。天然氣探明儲量集中在10個大型盆地,依次為:渤海灣、四川、松遼、准噶爾、鶯歌海-瓊東南、柴達木、吐-哈、塔里木、渤海、鄂爾多斯。資源量大於l萬億立方米的有塔里木、鄂爾多斯、四川、珠江口、東海、渤海灣、鶯歌海、瓊東南、准噶爾9個盆地,共擁有資源量30.7萬億立方米

3.供需差額逐漸加大

最近5年,石油消費明顯加快。2006年全國石油消費量達到3.5億噸,比2000年凈增1.24億噸。

到2020年前,我國經濟仍將保持較高速度發展,工業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快,特別是交通運輸和石油化工等高耗油工業的發展將明顯加快。此外,城鎮人口將大幅上升,農村用油的比重也將增加。多種因素將使我國石油需求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在全社會大力節油的前提下,如果以平均每年的石油需求量大體增加1000萬噸的規模估計,到2020年,我國石油需求量將接近5億噸;進口量3億噸左右,對外依存度(進口量占總消費量的比率)約60%,超過國際上公認的50%的石油安全警戒線。我國石油安全風險將進一步加大

4.原油採收率較低,成本居高不下

俄羅斯的原油平均採收率達40%,美國為33%~35%,最高達70%,北海油田達50%,國外注水大油田的採收率為50%左右。我國的平均採收率大大低於這一水平。原油包括發現成本、開發成本、生成成本、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等在內的完全成本,目前與國際大石油公司相比,我國原油的完全成本非常高。1998年,中石油和中石化重組之前,我國的石油天然氣產量一直作為國家指令性計劃指標,為保證產量任務的完成,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只有將有限資金投向油氣田開發和生產;而在新增可動用儲量不足的情況下,只有對老油田實行強化開采,造成油田加速進入中後開發期,綜合含水上升很快,大大加速了操作費用的上升。重組後的中石油,職工總數很多,原油加工能力不高,這就導致人工成本太高,企業組織形式不合理,管理水平不高。各油田及油田內部各單位管理機構臃腫,管理層次很多。預算的約束軟,亂攤亂進名目不少。在成本管理上,沒有認真實行目標成本管理,加之核算制度不夠嚴格和科學,有時還出現成本不實的現象。

5.石油利用效率總體不高

我國既是一個石油生產大國,又是一個石油消費大國,同時也是一個石油利用效率不高的國家。以2004年為例,我國GDP總量為1.9萬億美元,萬美元GDP消耗石油1.6噸。這個數字是當年美國萬美元石油消費量的2倍,日本的3倍,英國的4倍。目前,國內生產的汽車發動機,百公里油耗設計值比發達國家同類車要高10%~15%。我國現階段單車平均年耗油量為2.28噸,比美國高21%,比德國高89%,比日本高115%。要把我國2020年的石油總消費量控制在5億噸以內,就要求在過去15年石油消費的平均增長水平上,每年降低25%以上。以上情況,一方面,說明我國節約用油的潛力很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節約、控制石油消費過快增長的難度相當大

6.石油科技水平發展較低

我國石油科技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科研創新能力更差。基礎研究水平差,大部分基礎研究工作只是把國外較為成熟的理論和方法在我國加以具體運用。如地震地層學、油藏描述、水平井技術和地層損害等。另外,國外還有許多先進理論尚未引起國內足夠的重視,如自動化鑽井、小井眼鑽井、模糊理論在油藏工程中的應用等。基礎研究的這種局面表現為我國科研工作的創新能力差,缺乏後勁,技術創新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轉化率不高,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低。

㈣ 管道防垢除垢這個怎麼用呢原理是什麼啊

先用我公司研製的全浩實時在線水處理器(除垢儀),公司產品已在製糖行內業,電廠煤灰管道輸容送上使用多台,效果不錯。另外公司還有UPS超聲波水處理器(水除垢儀)能快速去除管道內的老垢。具體請登錄鄭州全浩科技網站了解。

㈤ 石油管道

華北、中部地區原油管道

華北地區有大港油田、華北油田,都敷設有外輸原油管道,華北地區的煉化企業,有地處北京燕山的東方紅煉油廠和大港煉油廠、天津煉油廠、滄州煉油廠、石家莊煉油廠、保定煉油廠、內蒙古呼和浩特煉油廠。原油管道總長度1847.4公里。

華北地區最早修建的原油主幹線是秦皇島至北京的秦京線,為北京東方紅煉廠供應原料油。秦京線1974年4月開工,1975年6月19日投產。管道全長324.6公里,年輸油能力600萬噸。穿越河流11處,鐵路14處,公路40處,跨越河流(永定河1574米)和水渠5處。由洛陽石化設計院(中國石化洛陽石化工程公司)設計,管道三公司和江漢油田建設公司施工。

大港至周李庄輸油管線1968年建設,這條管道是大港油田惟一的一條原油外輸線。起點多次發生變化。總長210.5公里,年輸能力500萬噸。

任丘至滄州原油管道,1976年元月1日開工,4月1日投產,全長109公里,年輸油能力500萬噸,1983年經過改造,年輸油能力770萬噸。以華北油田為源頭的原油管道,還有任滄復線;任滄新線,任京線(任丘至北京)、滄臨線(滄州至臨邑),河石線(河間至石家莊)、任保線(任丘至保定)、阿賽線(阿爾善至賽汗塔拉)。

中部地區油田,分布在湖北和河南兩省境內,有江漢油田、河南油田和中原油田,主要煉油企業有湖北荊門煉油廠和河南洛陽煉油廠。原油管道總長度1347.5公里。

江漢原油管道有潛荊線(潛江至荊門),1970年建成,全長90公里,年輸能力170萬噸。

河南原油管道有魏荊線(魏崗至荊門)和魏荊復線。

中原原油管道有濮臨線(濮陽至臨邑)、中洛線(濮陽至洛陽)及中洛復線。

另外,港口至煉廠原油管道總長度859.3公里。

東北地區原油管道

東北地區是原油生產的主要基地,有大慶油田、遼河油田和吉林油田,原油產量大約佔全國總產量的53.5%,原油管道達3399.6公里。

大慶油田從1966年起,年產量達到1066.89萬噸以後,探明的石油資源並未全面開發。1970年7月,周恩來總理和李先念副總理,同餘秋里、康世恩商議,決定提前動用大慶油田的後備資源,並決定集中資金修建大慶原油的外輸管道。1970年8月3日,東北管道建設領導小組開會正式籌備,命名為東北「八三工程」。

東北「八三工程」的起步,是從搶建大慶至撫順的慶撫線開始的,這條管道從黑龍江肇源縣茂興穿越嫩江後,向南經吉林省的松源、農安、長春、公主嶺、梨樹、四平,進入遼寧省的昌圖,經鐵嶺,終至煉廠較為集中的工業城市撫順。末站設在撫順康樂屯,以支線向撫順石油一廠、二廠、三廠供油。慶撫線全長596.8公里,其中直徑720毫米的管線558.6公里,1970年9月開工,1971年8月試運行,10月31日正式輸油。工程總投資2.93億元,年輸油能力2000萬噸。建設長距離、大口徑、輸送「三高」原油的管道,這在中國是第一次。

慶撫線建成以後,指揮部正式組建了勘察設計研究所(以後與管道局設計院合並為管道勘察設計研究院),施工隊伍也全部調入,正式編為管道工程一處、二處、、三處(以後更名為管道一、二、三公司)。此後的續建工程在形成了專業隊伍的情況下,改變了人民戰爭式的做法,1972年開工建設了鐵嶺至秦皇島管道,1973年10月開工建設了大慶至鐵嶺復線,1974年10年開工建設了鐵嶺至大連的管道。在此期間還建成了撫順至鞍山煉廠、石油二廠至遼寧電廠、丹東至朝鮮新義州、盤錦至錦西石油五廠等短距離管道。到1975年9月,5年中建設輸油管道8條,共2471公里,其中主要干線2181公里,形成了以鐵嶺站為樞紐,聯接大慶至撫順、大慶至秦皇島和大慶至大連的3條輸油大動脈,東北管網逐步形成。

東北「八三工程」,為中國管道建設探索出了符合中國國情的組織建設和管理模式,奠定了中國原油管道勘察設計、工程建設和運行管理中各項規范的基礎。

華東地區原油管網

華東地區主要油田為山東勝利油田,是繼大慶油田之後建成的第二大油田。勝利油田投入開發後,陸續建成了東營至辛店(1965年),臨邑至濟南(1972年)兩條管道,直接向齊魯和濟南的兩個煉廠輸油。1974年,東營至黃島管道建成後,原油開始從黃島油港下海轉運;1975年後,開工修建了山東至儀征、東營至臨邑的管道,開成了華東管道網,原油又可從工江儀征油港水路轉運。1978年建成河北滄州至臨邑、1979年建成河南濮陽至臨邑的管道,華東油田和中原油田的部分原油,也進入了華東原油管網。長江北岸的儀征輸油站(油庫)成為華東地區最大的原油轉運基地,除供應南京煉油廠用油外,通過儀征油港轉運長江沿岸各煉油廠。華東地區原油管道總長度2718.2公里。

華東原油管網是從修建臨邑至南京的魯寧線時開始籌劃的,後只修建至江蘇儀征,仍稱魯寧線;魯寧管道的建設,地跨山東、安徽、江蘇3省。這條管道建設中,指揮部提出了「管道為業,四海為家,艱苦為榮,野戰為樂」的響亮口號。魯寧線1975年10月20日正式開工。1978年7月建設投產,全長652.58公里,年輸能力2000萬噸,由管道勘察設計院設計,管道一、二、三公司施工。

東營至辛店(東辛線),1965年元月開工,12月完工投產。全長79.36公里,設計年輸油能力540萬噸,支線7.5公里。

臨邑至濟南(臨濟線),1973年建成投產,全長67.3公里,年輸油能力110萬噸,穿越大型河流3處(黃河、徒駭河、小清河),黃河穿越採用頂管方式施工。

臨邑復線,1991年建成投產。全長69.5公里,年輸油能力150萬噸。復線穿越大小河流41處,干線公路7處,鐵路3處,黃河穿越採用沖砂沉降法施工,臨齊線、臨濟復線由勝利油田設計院設計,勝利油田建設公司施工。

東營至黃島(東黃線),1973年建設,1974年7日投產,原長248.93公里,由勝利油田設計院設計,勝利油田建設公司施工。管道局接管後,1984年對全線進行了技術改造。管線全長245.32公里,年輸油能力1000萬噸。1986年7月,東黃復線建成後,東黃線隨即掃線停輸。1998年8月23日恢復輸油(東黃線輸勝利油,東黃復線改輸進口油),改造和恢復工程,由原管道勘察設計院設計,管道四公司和勝利輸油公司所屬管道安裝公司施工。

東黃復線,1985年開工,1986年7月17日投產。全長248.52公里,設計壓力6.5兆帕,年輸油能力2000萬噸。這是中國建設的第一條自動化輸油管道,由管道勘察設計院設計,自動化部分與國外公司聯合設計,管道二、三公司施工。

陸上成品油管道

中國最早的長距離的成品油管道是1973年開工修建的格接成品油管道,起自青海省格爾木市,終於西藏自治區拉薩市。1977年10月全部工程基本均完工。管道全長1080公里,年輸送能力25萬噸。

格拉成品油管道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組織修建,由總後勤部青藏兵站部輸油管線團進行格拉線穿越長江源頭楚瑪爾河、沱沱河、通天河等108處河流,翻越昆侖山、唐古拉山等9座大山。有900多公里管道處於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處5200多米)的嚴寒地區,有560公里鋪設在常年凍土地帶。凍土層厚度從幾米到上百米,有冰椎、冰丘、爆炸克水鼓丘,還有厚層地下水,熱融滑塌等特殊不良地質現象。難題多,施工難度非常大。格拉線是國內首次採用的順序輸送工藝,順序輸送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和燈用煤油4個品種5種型號的油品。為青藏公路沿線加油站和拉薩供油,軍地兩用。

格拉線通油之後,不僅有利於邊防戰備,也為世界屋脊的西藏注入了生機,創造了經濟繁榮。可以說石油流向哪裡,哪裡的經濟生活就發生質的變化,從而確立了「石油經濟」的西藏的特殊地位。

距離較長的成品油管道還有1995年建成的撫順石化至營口鮁魚圈管道,全長246公里;1999年建成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和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的管道,全長185公里;2000年10月22日開工建設的蘭州至成都至重慶的管道,全長1200多公里,目前正在建設中。

西北地區輸氣管道

靖邊至北京的陝京線,是國家的重點工程,也是早期西氣東輸的骨幹工程,為目前國內建設水平最高的輸氣管道。

靖邊至北京的陝京線,是國內第一條長距離、大口徑和高度自動化的輸氣管道。1996年3月開工,1997年9月10日建成,全長918.42公里,設計壓力6.4兆帕,年輸氣能力不加壓13.2億立方米。投產後二期加壓站(榆林壓氣站)於1999年11月10日建成,年輸氣能力達到22億立方米。三期加壓(黃河西及應縣加壓站)於2000年11月15日建成,年輸氣能力達到33億立方米。

陝京干線起自陝西省靖邊縣長慶氣田天然氣凈化廠首站,終於北京石景山區衙門口北京末站,途經陝西、山西、河北、北京3省一市22個縣,並穿過3條地震帶,翻越呂梁山、恆山、太行山3座山脈,穿越無定河、禿尾河、窟野河、黃河、永定河5條大河。全線穿越河流230處、鐵路21處,大型公路131處。為了適應調峰需要,2000年1月6日建成大張坨地下貯氣庫和118.5公里配套管線工程,調峰能力為500萬立方米/日,年有效調峰量6億立方米。

陝京線各項工程採用了國際公認的先進標准。陝京線由管道設計院與國外公司合作設計,管道一、二、三公司,大慶、長慶、四川油建公司參加施工。

鄯烏線(鄯善至烏魯木齊),1995年9月26日開工,1996年9月30日完工,1997年3月10日正式供氣。全長301.6公里。穿越河流6處、鐵路6處、公路79處。

鄯烏線是國內自動化程度較高的輸氣管道。首次採用環氧粉末噴塗防腐。國內首次採用同溝敷設有通信光纜,長度310.78公里。

鄯烏線也是陸上首次按照國際慣例組織施工的大型項目。引入了監理制(監理范圍:從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施工、試運、驗收及投運一年的全過程監理)和第三方質量監督制。工程採用了總承包方式,又稱「交鑰匙工程」,也是國際工程市場通用的做法。

新疆塔里木油田,有油藏也有氣藏。氣藏儲藏豐富,開發遠景大,1996年累計探明天然氣儲量305.23億立方米,1996年開始敷設輸氣管道。20世紀末,探明天然氣儲量已達5000多億立方米。已建輸氣管道有塔輪線、輪庫線,西氣東輸至上海的干線也從這里為起點。

塔中至輪南(塔輪線)。1995年7月1日開工,1996年8月16日竣工,全長302.15公里,塔輪線也是中國第一條沙漠氣線,與塔輪輸油管線和通信光纜同溝敷設。

其他地區輸氣管道

河南濮陽至滄州(中滄線)。1985年4月1日開工,1986年4月28日完工,8月7日向滄州化肥廠供氣。全長361.89公里,設計壓力5.1兆帕,年輸氣能力6億立方米。管道穿越鐵路4處、公路38處、河流92處。首站裝有引進的半人馬座T4500型燃氣輪機及兩台離心式壓縮機和配套的附屬設備,是國內輸氣管道第一次採用壓氣設備。1999年19月20日更換新管,10月22日恢復運行。管道技術公司封堵作業處進行作業,原管道勘察設計院設計,管道二、三公司施工。

西北地區原油管道

西北地區是50年代初全國石油勘探的重點地區。1958年在甘肅蘭州建成了中國第一座引進的現代化煉油廠——蘭州煉油廠。1958年12月建成的克拉瑪依至獨山子原油管道,標志了中國長輸管道建設史的起點。西北地區原油管道總長.7公里。

花格線起於青海省西州境內的花土溝油砂山(油田集中處理),終於青海省格爾木市南郊,向格爾木煉油廠供油。1987年9月開工,1990年9月21日正式投產輸油,全長435.6公里,設計壓力6.27兆帕,年輸油能力100萬噸。由管道勘察設計院設計,管道一、三公司施工。1977年分兩期進行改擴建,輸油能力達到200萬噸。花格線採用的明線載波遠程式控制制自動化系統,在國內尚屬首次。花格線也是在高原地區敷設的第一條原油管道,管線最高點大烏斯山,海拔高度342米。

輪庫線(輪南至庫爾勒)是塔里木油田的第一條原油外輸管道,原油輪至庫爾勒後裝火車處運,1991年7月2日開工,1992年7月1日竣工投產。全長191.79公里,年輸能力100萬噸至300萬噸,管道勘察設計院設計,管道二公司施工。在設計施工中採用了多項新技術。例如,運用衛星遙感和衛星定位技術,優化了線路走向;自動化控制使用漢語進行操作,互動式圖象、圖形、語言綜合傳輸對生產單體進行監視管理;利用太陽能和風力發電,作為陰極保護電源等等。

塔輪線(塔中至輪南)是我國的第一條流動性沙漠管線,75%處於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中。1995年7月1日開工,1996年8月16日竣工投產,年輸油能力100至600萬噸。塔輪線全線302.15公里,同溝敷設有輸氣管道和通信光纜。

庫爾勒至鄯善(庫鄯線),這條管道是國內首次採用高壓力、大站距方案,首次採用鋼級為X65的鋼管。1996年6月開工,1997年6月30日竣工投產。全長475公里,設計壓力8兆帕,設計年輸能力,一期500萬噸,二期1000萬噸,全線採用先進的管道自動化(PAS)系統,管道穿越河流、溝渠、鐵路公路33處,開都河寬736.4米,定向鑽穿越,原管道勘察設計院與義大利斯南普及堤公司聯合設計,管道一、二、三公司,管道電信公司,四川油建,中原油建,洛陽公司等單位共同施工。

馬惠寧線(馬嶺至惠安堡至中寧)全長164公里,年輸油能力350萬噸,1978年8月開工,1979年6月投產。跨越河流、洪溝44處,穿越河流34處,鐵路2處,公路41處,管道勘察設計院設計,管道三公司施工。

㈥ 管道除垢用什麼方法

希望以上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㈦ 管道運輸企業增加輸送管線是否需要做安全評價報告,如果需要它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石油輸送管道肯定需要做,這是毋庸置疑的!想想大連輸油管線的事故就害怕...
至於具體的法律依據,《安全生產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建設項目三同時的相關規定」等裡面都有具體規定,你自己去看看。另外,各省都有自己更加詳細的法律規定,你屬於哪個省的話就去搜索一下。
至於評價公司,給你推薦一家,以前給我公司做過安全驗收評價,在國家局評審的,報告質量不錯,服務也算比較周到。
北京達飛安評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聯系人:石新斌 手機:1512706545
給你貼上他們網站上關於石油天然氣方面的業績,你也可以自己去他們主頁看:www.dafei.cn
2010年石油天然氣行業重點項目安全評價業績

序號 項目單位 項目名稱 項目類別 項目規模
1 中國石化集團西南石油局廣西鑽井公司 石油開采 現狀評價 5000萬/年
2 陝西神光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石油開采 現狀評價 500萬/年
3 慶陽鑫順石油工程服務有限公司 石油開采 現狀評價 1000萬/年
4 慶城縣東興服務有限公司 石油開采 現狀評價 500萬/年
5 慶陽華寧油氣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石油開采 現狀評價 500萬/年
6 慶陽市力源石油科技工程技術公司 石油開采 現狀評價 500萬/年
7 慶陽市中晟石油鑽探科技有限公司 石油開采 現狀評價 500萬/年
8 甘肅華夏鑽井工程有限公司 石油開采 現狀評價 800萬/年
9 慶陽通濟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石油開采 現狀評價 4500萬/年
10 慶陽縣宏源石油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石油開采 現狀評價 200萬/年
11 慶陽市恆源油氣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石油開采 現狀評價 200萬/年
12 陝西興油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石油開采 預評價 100萬/年
13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公司第二採油廠產能建設項目組 2010年產能建設功能工程 預評價 75萬噸/年
14 蘭州康迪民用爆破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測井、錄井等井下作業 石油開采 現狀評價 200萬/年
15 甘肅省慶陽市川慶鑽宇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 天然氣利用項目 預評價 1156*104m3/年
16 甘肅省慶陽市川慶鑽宇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 城區天然氣管網及平泉-西峰長輸管線安全影響評價 預評價 1156*104m3/年
17 吉林省北方石油有限公司 石油開采 預評價 19口井
18 松原市香港億陽實業有限公司 石油開采 預評價 20口井
19 吉林仁豐能源有限公司 石油開采 預評價 4口井
20 松原市北海石油鑽井有限公司 石油開采 現狀評價 10口井
21 松原市福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石油開采 預評價 3口井
22 松原市天成鑽井工程有限公司鑽井評價 石油開采 現狀評價 4口井
23 松原市華新石油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木154區塊三口新井開發項目 石油開采 預評價 3口井
24 山東漢岳燃氣有限公司 濟南分輸站—平陰縣天然氣供氣工程 驗收評價 1.5×104m3/小時
25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第三採油廠 2009年53×104t/a產能建設工程 驗收評價 53×104噸/年
26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第三採油廠 2009年35×105t/a超低滲產能建設工程 驗收評價 35×105噸/年
27 山西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陽泉-平定-昔陽輸氣管道工程 預評價 3×108m3/a
28 內蒙古西部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燃氣輸配工程及加氣站工程 預評價 1540.53萬m3/年
29 內蒙古西部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燃氣輸配工程及加氣站工程 預評價 1540.53萬m3/年
30 內蒙古西部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內蒙古天然氣輸配項目豐鎮市 預評價 1285.34萬m3/年
31 吉林石油天然氣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石油開采 預評價 20口井
32 吉林石油天然氣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20口井預評價 預評價 20口井
33 長慶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氣長氣田產能建設項目組) 2010年4.1億方/年產能建設工程 預評價 4.1億方/年
34 長慶油田分公司(長南氣田開發項目部) 2010年1.9億方/年產能建設工程 預評價 1.9億方/年
35 長慶油田第一採油廠 2005年23萬噸原油產建工程 驗收評價 23萬噸
36 長慶油田第一採油廠 2006年30萬噸原油產建工程 驗收評價 30萬噸
37 長慶油田第一採油廠 2007年26萬噸原油產建工程 驗收評價 26萬噸
38 長慶油田第一採油廠 2008年33.5*104t/a產能建設工程 驗收評價 33.5*104t/a
39 長慶油田第一採油廠 2009年15*104t/a超低滲產能建設工程 驗收評價 15*104t/a
40 長慶油田第一採油廠 2009年40*104t/a產能建設工程 驗收評價 40*104t/a
41 長慶油田第一採油廠 2005年17萬噸原油產建工程 驗收評價 17萬噸
42 長慶油田第一採油廠 2006年68萬噸原油產建工程 驗收評價 68萬噸
43 長慶油田第一採油廠 2007年67萬噸原油產建工程 驗收評價 67萬噸
44 長慶油田第一採油廠 2008年66*104t/a產能建設工程 驗收評價 66*104t/a
45 山西國際能源集團氣體化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太原-和順-長治煤層輸氣管道工程項目 預評價
46 山西國際能源集團氣體化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壽陽煤氣層壓縮母站工程項目 預評價
47 重慶梁平工業園區建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重慶梁平工業園區屏錦鎮七橋至梁平工業園區天然氣輸配氣工程竣工 驗收評價

2009年石油天然氣行業重點項目安全評價業績

序號 項目單位 項目名稱 項目類別 項目規模
1 山東西能天然氣利用有限公司 CNG子母站加氣系統二期工程 驗收評價 30萬m³
2 陝西延安科林熱電有限公司 天然氣綜合利用工程儲存調峰液化項目 預評價 儲存液化項目生產液化天然氣1.06×108Sm³/a
3 內蒙古西部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長慶氣田——呼和浩特 輸氣管道復線工程 預評價 400000萬m³/a
4 內蒙古西部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長慶——呼和浩特輸氣管道查鎮二級增壓工程 驗收評價 總輸氣量175100萬m³/a
5 內蒙古西部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張家口--延慶 輸氣管道復線工程 預評價 54000萬m³/a
6 內蒙古西部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包頭--臨河 輸氣管道復線工程 預評價 45000萬m³/a
7 內蒙古西部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呼和浩特——張家口——延慶 輸氣管道復線工程 預評價 54000萬m³/a
8 內蒙古西部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長呼輸氣管道首戰增壓擴建工程 驗收評價 50100萬m³/a
9 內蒙古西部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包頭——臨河 輸氣管道復線工程 預評價 45000萬m³/a
10 內蒙古西部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長慶——烏海——臨河 輸氣管道工程 驗收評價 供氣規模43450萬m³/a
11 內蒙古西部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蹬口縣天然氣輸配工程 驗收評價 481.8萬m³/a
12 內蒙古西部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天然氣輸配工程 驗收評價 3406萬m³/a
13 內蒙古西部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烏海市天然氣輸配工程 驗收評價 12808萬m³/a
14 寧夏奧宏油田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鑽井、井下作業(修井、試油)作業項目 安全現狀評價 年作業380口井
15 寧夏旭景油田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鑽井、井下作業(修井、試油)及測井(油氣水井測試)項目 安全現狀評價 年作業300口井
16 甘肅慶陽春池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鑽井,壓裂,試油,修井,油建,固井及井下作業 現狀評價 每年完成鑽井、固井及井下作業項目為130口井
17 寧夏哈納斯天然氣熱電有限公司 銀川天然氣熱電一廠項目 預評價
18 甘肅慶陽中達油田工程服務有限公司 鑽井、修井、試油試氣及壓裂項目 現狀評價 每年完成鑽井、固井及井下作業項目為110口井
19 甘肅慶城縣生財工程有限公司 鑽井項目 現狀評價 每年完成鑽井、固井及井下作業項目為130口井
20 甘肅慶陽市元方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鑽井\測井\井下作業及油建工程 現狀評價 每年完成鑽井、固井及井下作業項目為120口井

2008年石油天然氣行業重點項目安全評價業績

序號 項目單位 項目名稱 項目類別 項目規模
1 陝西省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扶風縣天然氣城市氣體一期工程 驗收評價 1828.55萬m³/a
2 湖南中油燃氣有限責任公司 湘潭—醴陵天然氣輸氣管道 驗收評價 2.15億m³/a
3 寧夏青銅峽鋁業股份有限公司 天然氣長輸管線 現狀評價 4000萬m³/d
4 陝西延長油田股份有限公司 南泥灣採油廠 預評價 75萬t/a
5 中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 潤滑油系統提高產品質量技術改造 預評價 45萬t/a
6 內蒙古西部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天然氣液化項目 現狀評價 30萬m³/d
7 內蒙古西部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巴彥淖爾市磴口縣天然氣液化項目 現狀評價 30萬m³/d
8 山西大同愛碧璽鑄造有限公司 天然氣改造項目 驗收評價 3900m³/h
9 河北唐山冀東油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 唐山冀東油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 現狀評價 20000m³/d
10 內蒙古新奧(中國)燃氣投資有限公司 澳門LNG項目 預評價 144km
11 吉林通化燃氣有限公司 第一儲配站搬遷建設工程 預評價 5.43m³/a
12 中石油冀東油田分公司 冀東油田分公司 現狀評價
13 中石油冀東油田分公司 冀東石油勘探開發公司 現狀評價
14 中石油冀東油田分公司 柳贊作業區 現狀評價
15 中石油冀東油田分公司 老爺廟作業區 現狀評價
16 中石油冀東油田分公司 南堡作業區 現狀評價
17 中石油冀東油田分公司 高尚作業區 現狀評價
18 中石油冀東油田分公司 集輸作業區 現狀評價
19 中石油冀東油田分公司 開發技術公司 現狀評價
20 河北唐山北田油氣開發有限公司 北田油氣開發有限公司 現狀評價
21 陝西元赫能源支持有限公司 生產系統 現狀評價
22 陝西西安方元能源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測井射孔作業 現狀評價

2007年石油天然氣行業重點項目安全評價業績

序號 項目單位或名稱 項目類別
1 內蒙古烏拉特前旗天然氣輸配工程 安全預評價
2 內蒙古烏拉特中旗天然氣輸配工程 安全預評價
3 內蒙古烏拉特後旗天然氣輸配工程 安全預評價
4 內蒙古五原縣天然氣輸配工程 安全預評價
5 內蒙古磴口縣天然氣輸配工程 安全預評價
6 內蒙古杭錦後旗天然氣輸配工程 安全預評價
7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天然氣輸配工程 安全預評價
8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壓縮天然氣母站工程 安全預評價
9 內蒙古長慶氣田——烏海——臨河輸氣管道工程 安全預評價
10 內蒙古呼和浩特——張家口輸氣管道工程 安全預評價
11 內蒙古西部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烏海市天然氣加氣站母站和子站工程 安全預評價
12 內蒙古西部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烏海市城區天然氣輸配工程 安全預評價
13 內蒙古西部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預評價
14 內蒙古西部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長——呼管道工程 安全驗收評價
15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煤氣化總公司 安全預評價
16 廣西梧州聯合燃氣有限公司 安全預評價
17 長慶油田西峰油田產能建設工程 安全預評價
18 長慶石油勘探局鑽井總公司 安全現狀評價
19 中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日照油庫 安全現狀評價
20 寧夏長寧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 安全現狀評價
21 廣西曲靖石油天然氣開發分公司 安全現狀評價
22 大慶油田薩南實業公司 安全現狀評價
23 大慶油田利達實業公司 安全現狀評價
24 大慶油田慶新實業公司 安全現狀評價
25 長慶石油勘探局第一採油技術服務處修井作業 安全現狀評價
26 咸陽長慶興融油氣開發 安全現狀評價
27 唐海燃氣有限公司 安全現狀評價
28 長慶石油勘探局長實集團 安全現狀評價
29 西安長慶石油勘探開發有限公司 安全現狀評價
30 長慶石油勘探局油氣開發公司 安全現狀評價
31 長慶石油勘探局錄井公司 安全現狀評價
32 長慶石油勘探局華泰公司 安全現狀評價
33 大慶石油管理局鑽井一公司 安全現狀評價
34 大慶石油管理局鑽井二公司 安全現狀評價
35 大慶石油管理局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安全現狀評價
36 大慶石油管理局測井公司 安全現狀評價
37 雲南石油天然氣開發公司 安全現狀評價
38 中電投華北分公司煤氣層開采及管道輸送項目 安全預評價
39 內蒙古伊東集團經濟產業基地炭化煤氣生產 12 萬噸 / 年硝酸案項目 生產現狀評價
40 滇黔桂石油勘探局測井錄井公司管理及測井、錄井、射孔作業場所 生產現狀評價
41 中國石化南方公司曲靖石油天然氣開發分公司曲靖氣田、陸良氣田、保山氣田 安全現狀評價
42 香港億陽實業有限公司民 114 油田區塊項目 安全預評價
43 雲南天安化工有限公司液氨輸送管線工程 安全預評價
44 內蒙古西部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氣液化項目 安全預評價
45 鹽池縣博盛水利有限責任公司 ( 鑽探 ) 安全現狀評價
46 鹽池縣長興水利有限責任公司 ( 鑽探 ) 安全現狀評價
47 大同市天然氣門站和管網工程 安全驗收評價
48 寧夏金運建築工程有限公司水源井鑽探項目 安全現狀評價

㈧ 目前壓力管道內積垢常用的除垢方式有哪幾種

1.長期使用管道使管道內的油泥、銹垢固化造成管徑變小。
2.管內淤泥沉澱產生硫化氫氣專體造成環境污染並易引起燃爆。
3.廢水中的酸、鹼物質易對管道壁產生腐蝕。
4.管道內的異物將會造成管道堵塞。
5.管道原材料鋼管、鋼板、不銹鋼等在軋制時會形成軋皮,管道儲運及安裝過程中會形成鐵銹、焊渣和塗覆在管道上的油質防銹劑,保溫材料等雜質。
上述雜質嚴重影響管道的正常使用,因此對進行
管道清洗,使管道內恢復材質本身表面十分重要。管屬道清洗後會在干凈的金屬表面形成一層緻密的化學鈍化膜,鈍化膜可以有效的防止污垢的再次產生有效的對設備進行保護,保證設備的安全性和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清洗方式有以下幾種:1.化學式管道清洗:化學清洗管道是採用化學葯劑,對管道進行臨時的改造,用臨時管道和循環泵站從管道的兩頭進行循環化學清洗。該技術具有靈活性強,對管道形狀無要求,速度快,清洗徹底等特點。
2.高壓式水清洗:採用50Mpa以上的高壓水射流,對管道內表面污垢進行高壓水射流剝離清洗。該技術主要用於短距離管道,並且管道直徑必須大於50cm以上。該技術具有速度快,成本低等特點。

㈨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公司的產品與服務

鄂爾多斯盆地地域遼闊,油氣資源豐富。通過深入細致的地質綜合研究,形成了高解析度地震、欠平衡鑽井、儲層預測、成像測井、儲層改造等一整套對付低 滲透油藏的針對性配套技術,勘探領域不斷擴大,油氣勘探連續獲得重大突破,不斷改寫著鄂爾多斯盆地的資源版圖。勾畫出了西起賀蘭腳下,東至黃河岸邊,北抵陰山南麓,南至渭北高原;下至奧陶系馬家溝組,上至侏羅系直羅組;共36個油田和7個氣田,總資源量由1999年的81.7億噸當量(油40億噸,天然氣4.2萬億方)升級為192.88億噸當量(油85.9億噸,天然氣10.7萬億方),探明含油氣面積1.3281萬平方千米,比1999年擴大了0.53倍。
石油勘探
陝北安塞、靖安、綏靖、吳旗四大油田實現大連片。在甘肅西峰地區4500平方千米的區域內,發現了西峰大油田。累計探明三級儲量2.2億噸,展示出百萬噸級大油田的雛形,使長慶在隴東真正實現了戰略接替。石油儲量強勁增長,奠定了原油增產的基礎。1999年以來,共探明石油地質儲量3.3579億噸,控制儲量3.9404億噸,預測儲量5.3275億噸,分別為長慶歷史上累計儲量的31.1%,80.0%,62.1%;三級儲量累計達到126258億噸,是長慶有史以來累計儲量的0.52倍。
天然氣勘探
長慶油田公司油氣並舉的局面已經形成,先後發現了靖邊氣田、蘇里格氣田、榆林氣田、烏審旗氣田等四個特大型、大型氣田,儲量連年攀升。共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8703.54億立方米,控制儲量4362.49億立方米,預測儲量4799.7億立方米,分別為長慶歷史上累計儲量的73.6%,119.0%,76.6%;三級儲量累計達到17865.73億立方米,是長慶有史以來累計儲量的0.82倍。
油氣集輸
油氣集輸 長慶油田公司原油外輸能力不斷增強,有外輸能力550萬噸。輸油管線四通八達。已成立三個輸油處——第一輸油處、第二輸油處。靖惠輸油管道建成後,由第三輸油處管理。已建成的靖咸輸油管道全長462千米,穿越河流、鐵路、高速公路、天然氣管道、光纜等達160多處 ,途經4個市,16個縣。到「十五」末,長慶原油外輸能力將達到908萬噸。
油氣銷售
長慶油氣銷售處成立於1993年3月,員工100餘人,公司下設銀川、慶陽、延安3個成品油銷售分公司等單位,擔負著長慶油田公司原油、成品油、天然氣的銷售和管理等任務。銷售業務遍布全國20多個省(區)、直轄市。
煉油化工
長慶甲醇廠位於陝西省靖邊縣境內,與長慶第一凈化廠毗鄰,建築面積1.24萬 平方米,工程總投資3.7億元,年生產精甲醇10萬噸,產品符合GB338-92優等品標准和美國O-M-232J的「AA」級標准,並可單獨生產、單獨計量,是中國利用天然氣製取甲醇產品能力最大的工廠之一。

閱讀全文

與長慶油由輸油管道除垢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產生氰化物廢水 瀏覽:605
凈水盒哪個牌子好 瀏覽:66
edi系統在企業中如何實現的 瀏覽:488
沁園凈水器的復合濾芯是什麼濾芯 瀏覽:680
上海思源水處理 瀏覽:523
不要排放廢水用英文怎麼講 瀏覽:147
網路污水渠 瀏覽:593
飲水機有啤酒味怎麼辦 瀏覽:825
石油後的污水 瀏覽:15
雪佛蘭汽濾芯卡子怎麼拆 瀏覽:673
XRV15T怎麼換空氣濾芯 瀏覽:404
污水系統操作說明書怎麼寫 瀏覽:829
崇州市污水排放怎麼樣 瀏覽:135
魚缸有了水垢怎麼辦 瀏覽:365
凈水壺底部出現綠色怎麼清洗 瀏覽:459
泌之源飲水機多少錢了 瀏覽:999
宜興高溫濾芯多少錢 瀏覽:337
聚乙烯樹脂回收多少錢一噸 瀏覽:481
從沈陽回白城用隔離嗎 瀏覽:642
過濾網清洗後能用吹風吹乾嗎 瀏覽: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