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蒸餾實驗的步驟有哪些
步驟為下面復解釋。
❷ 我記得高中化學有一兩個實驗用到蒸餾燒瓶,是哪幾個實驗呢
用到蒸餾燒瓶的實驗不多。
石油分餾(左圖)
制備蒸餾水(左圖,可以沒有溫度計)
制備乙烯(可以用,也可以不用,右圖)
❸ 下列有關蒸餾的實驗裝置與操作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蒸餾時為防止蒸餾燒瓶受熱不均勻而導致炸裂,蒸餾燒瓶底部必須墊石棉網,故A正確;
B.為防止暴沸,實驗中需在自來水中加幾片碎瓷片,故B正確;
C.蒸餾是利用物質沸點的差異將物質加以分離的操作,故C錯誤;
D.冷凝管內水的流向是下進上出,可使冷水充滿冷凝管,起到充分冷凝的效果,故D正確.
故選C.
❹ 蒸餾有那些步驟 急用
工業蒸餾的方法
①閃急蒸餾.將液體混合物加熱後經受一次部分汽化的分離操作.
②簡單蒸餾.使混合液逐漸汽化並使蒸氣及時冷凝以分段收集的分離操作.
③精餾.藉助迴流來實現高純度和高回收率的分離操作 ,應用最廣泛.對於各組分揮發度相等或相近的混合液,為了增加各組分間的相對揮發度,可以在精餾分離時添加溶劑或鹽類,這類分離操作稱為特殊蒸餾,其中包括恆沸精餾、萃取精餾和加鹽精餾;還有在精餾時混合液各組分之間發生化學反應的,稱為反應精餾.
實驗室蒸餾操作
蒸餾操作是化學實驗中常用的實驗技術,一般應用於下列幾方面:
(1)分離液體混合物,僅對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點有較大的差別時才能達到較有效的分離;
(2)測定純化合物的沸點;
(3)提純,通過蒸餾含有少量雜質的物質,提高其純度;
(4)回收溶劑,或蒸出部分溶劑以濃縮溶液.
加料:將待蒸餾液通過玻璃漏斗小心倒入蒸餾瓶中,要注意不使液體從支管流出.加入幾粒助沸物,安好溫度計,溫度計應安裝在通向冷凝管的側口部位.再一次檢查儀器的各部分連接是否緊密和妥善.
加熱:用水冷凝管時,先由冷凝管下口緩緩通入冷水,自上口流出引至水槽中,然後開始加熱.加熱時可以看見蒸餾瓶中的液體逐漸沸騰,蒸氣逐漸上升.溫度計的讀數也略有上升.當蒸氣的頂端到達溫度計水銀球部位時,溫度計讀數就急劇上升.這時應適當調小煤氣燈的火焰或降低加熱電爐或電熱套的電壓,使加熱速度略為減慢,蒸氣頂端停留在原處,使瓶頸上部和溫度計受熱,讓水銀球上液滴和蒸氣溫度達到平衡.然後再稍稍加大火焰,進行蒸餾.控制加熱溫度,調節蒸餾速度,通常以每秒1~2滴為宜.在整個蒸餾過程中,應使溫度計水銀球上常有被冷凝的液滴.此時的溫度即為液體與蒸氣平衡時的溫度,溫度計的讀數就是液體(餾出物)的沸點.蒸餾時加熱的火焰不能太大,否則會在蒸餾瓶的頸部造成過熱現象,使一部分液體的蒸氣直接受到火焰的熱量,這樣由溫度計讀得的沸點就會偏高;另一方面,蒸餾也不能進行得太慢,否則由於溫度計的水銀球不能被餾出液蒸氣充分浸潤使溫度計上所讀得的沸點偏低或不規范.
觀察沸點及收集餾液:進行蒸餾前,至少要准備兩個接受瓶.因為在達到預期物質的沸點之前,帶有沸點較低的液體先蒸出.這部分餾液稱為「前餾分」或「餾頭」.前餾分蒸完,溫度趨於穩定後,蒸出的就是較純的物質,這時應更換一個潔凈乾燥的接受瓶接受,記下這部分液體開始餾出時和最後一滴時溫度計的讀數,即是該餾分的沸程(沸點范圍).一般液體中或多或少地含有一些高沸點雜質,在所需要的餾分蒸出後,若再繼續升高加熱溫度,溫度計的讀數會顯著升高,若維持原來的加熱溫度,就不會再有餾液蒸出,溫度會突然下降.這時就應停止蒸餾.即使雜質含量極少,也不要蒸干,以免蒸餾瓶破裂及發生其他意外事故.
蒸餾完畢,應先停止加熱,然後停止通水,拆下儀器.拆除儀器的順序和裝配的順序相反,先取下接受器,然後拆下尾接管、冷凝管、蒸餾頭和蒸餾瓶等.
❺ 有機化學實驗 蒸餾 寫的詳細一點哈 謝謝
實驗一常壓蒸餾及沸點的測定1、解:當液體混合物受熱時,其蒸汽壓隨之升內高。容當與外界大氣壓相等時,液體變為蒸汽,再通過冷凝使蒸汽變為液體的兩個聯合操作的過程叫蒸餾。從安全和效果方面考慮,蒸餾實驗過程中應注意如下幾點。①待蒸餾液的5977
❻ 完成蒸餾和萃取的實驗操作的儀器,注意事項及適合分離和提純的物質
很高興為你
一.蒸餾
主要儀器:蒸餾燒瓶(帶支管的),溫度計,冷凝管,牛角管,酒精燈,石棉網,鐵架台,支口錐形瓶,橡膠塞.
注意事項
操作時要注意
(1)在蒸餾燒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體暴沸.
(2)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應與支管口下端位於同一水平線上.
(3)蒸餾燒瓶中所盛放液體不能超過其容積的2/3,也不能少於1/3.
(4)冷凝管中冷卻水從下口進,上口出.
(5)加熱溫度不能超過混合物中沸點最高物質的沸點.
注意事項在蒸餾操作中,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 控制好加熱溫度.如果採用加熱浴,加熱浴的溫度應當比蒸餾液體的沸點高出若干度,否則難以將被蒸餾物蒸餾出來.加熱浴溫度比蒸餾液體沸點高出的越多,蒸餾速度越快.但是,加熱浴的溫度也不能過高,否則會導致蒸餾瓶和冷凝器上部的蒸氣壓超過大氣壓,有可能產生事故,特別是在蒸餾低沸點物質時尤其需注意.一般地,加熱浴的溫度不能比蒸餾物質的沸點高出30℃.整個蒸餾過程要隨時添加浴液,以保持浴液液面超過瓶中的液面至少一公分.
(2) 蒸餾高沸點物質時,由於易被冷凝,往往蒸氣未到達蒸餾燒瓶的側管處即已經被冷凝而滴回蒸餾瓶中.因此,應選用短頸蒸餾瓶或者採取其它保溫措施等,保證蒸餾順利進行.
(3) 蒸餾之前,必須了解被蒸餾的物質及其雜質的沸點和飽和蒸氣壓,以決定何時(即在什麼溫度時)收集餾分.
(4) 蒸餾燒瓶應當採用圓底燒瓶.沸點在40-150℃的液體可採用150℃以上的液體,或沸點雖在150℃以下,對熱不穩常壓的簡單蒸餾.對於沸點在定、易熱分解的液體,可以採用減壓蒸餾和水蒸汽蒸餾.
蒸餾條件:1.液體是混合物.2.各組分沸點不同.
常見物質 一般液態有機物 互溶 用蒸餾
例如 1.苯和甲苯
2.除雜:乙醇(乙酸):加氫氧化鈉 然後蒸餾 乙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乙酸鈉,
乙酸鈉和乙醇沸點相差很大,用蒸餾
3.Br2(或I2) 和 CCl4 分離 用蒸餾
哪些常見物質沸點相差30度以上,不是很多,多積累多看,就記住了
二.萃取
儀器:分液漏斗
注意事項
1.\x05查漏,
2.\x05所放入分液漏斗液體量不能超過容積的3/4,
3.\x05震盪液體時隔兩到三分鍾就要放一次氣
4.\x05放液體要通氣,
5.\x05長時間不用干凈,塞芯與塞槽之間放一紙條,以粘連.
從萃取原理看萃取劑和原溶劑互不混溶 ,萃取劑和溶質互不發生反應 ,溶質在萃取劑中的溶解度遠大於在原溶劑中的溶解度 .
常見萃取劑:甲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汽油,乙醚,直餾汽油,正丁醇,四氯化碳,苯,四氯化碳,酒精,煤油,己烷,環己烷…….不要忘記,水是最廉價、最易得的萃取劑.如: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中學階段,常用的,最最常用的萃取劑就是四氯化碳了,主要用於萃取水中溶解的CL2、Br2、I2這些
❼ 蒸餾操作在有機實驗中一般用於哪四方面
蒸餾的應用通常包括四個方面:
[1]分離液體混合物,要求混合物中個成分的沸點差異較大;
[2]測定化合物的沸點;
[3]提純時可以用來出去受熱不揮發的雜質;
[4]用來減少溶劑以達到濃縮溶液的目的。
❽ 高一化學必修一中關於蒸餾實驗操作的一些問題
1:
在做實驗的時候,從做實驗本人的角度來看,是以溫度計的溫度來控制蒸餾所須的溫度。一旦溫度計的水銀球的位置偏高點或偏低的一點的話,做實驗的人仍會按他所看到的溫度來控制,那麼他所控制的溫度范圍就不是正常情況下製取蒸餾水的范圍了,導致蒸餾出來的水不純了。
2:冷凝管中的水不可以從上端流到下端,因為導管中的水要充入到冷凝管中冷卻蒸餾出來的水的,只有從下到上才能充滿整個冷凝管從而達到更好的冷卻效果,如果從上到下的話水就會直接從下端流出來達不到冷卻效果。
3:打開冷凝水再加熱,可以保證蒸餾出來的水蒸氣一進入冷凝管就被冷卻。如果順序顛倒的話,則會導致冷凝管內的小管(水蒸氣通過的管道)在短時間內積聚大量的高溫水蒸氣,這時再打開冷凝水的話就可能造成爆炸的危險。
❾ 有機化學,蒸餾
蒸餾操作是有機實驗中常用的 方法,純液態有機化合物在蒸餾過程中沸程變版化很小,所以權蒸餾可以用來測定沸點,當液體沸點高於130℃時應選用 冷凝管,低於130℃時應選用 。
答:分離、變化、空氣冷凝管、直型冷凝管。
蒸餾燒瓶的選擇以液體體積占燒瓶容積的 為標准,當被蒸餾物的沸點低於80℃時,用 加熱,沸點在80-200℃時用 加熱,不能用 直接加熱。
答:2/3,水浴、油浴、明火。
蒸餾裝置的正確安裝順序是 依次安裝,裝好後整個裝置要求 。
答:自下而上,從左到右; 橫平豎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