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蒸餾工藝是危險化工工藝么
蒸餾來是化工中很普遍的一種工自藝,幾乎是化工廠都有蒸餾塔 精餾塔,發展了好多好多年了,安全已經很完善了,一般不會出什麼事故,從沒聽說過哪個蒸餾塔倒塌了。危險的是反應器啊 儲罐啊 管道啊 有可能會爆炸啥的 .
在別處看來十五中危險工藝,也沒有蒸餾工藝。
光氣及光氣化工藝、電解工藝(氟鹼)、氯化工藝、硝化工藝、合成氨工藝、
裂解(裂化)工藝、氟化工藝、加氫工藝、重氮化工藝、氧化工藝、過氧化工藝、胺基化工藝、硫化工藝、聚合工藝、烷基化工藝。
❷ 精餾車間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有哪些
精餾車間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主要包括燙傷,泄露等。
精餾車間加熱物專料使用蒸汽或者屬導熱油,溫度都很高,要防止裸露的閥門,法蘭等造成燙傷。車間內物料的跑冒滴漏,會對操作人員造成傷害,遇到明火,可能會出現燃燒爆炸等現象。
另外講一個真實的精餾塔的故事,新上了一個TEDA項目,結果快出產品時,精餾塔一直沒出產品,那邊鍋爐房在拚命燒導熱油,本來170℃就出產品了,塔釜內物料溫度超過200℃,我就判斷塔頂堵塞了。連老闆在內二十多個人都圍著精餾塔等出產品,一直叫鍋爐房抓緊燒導熱油。叫他們撤,他們不肯。等塔釜溫度到260℃了,我冒著生命危險,去把塔釜的進料閥打開了一下,只聽見進料槽轟隆一聲巨響,精餾塔內高壓物料倒沖入料槽內,高壓氣液形成的沖擊形成了一聲巨響。現場的20來人才關了導熱油閥門,撤下來了。講起這件事情,到如今還是一身冷汗。精餾塔和塔釜不是壓力容器,當時精餾塔內壓力都十來個大氣壓了,可以想像十來噸260℃高壓化工液體爆炸後,燙在身上是什麼感覺。
❸ 保證常減壓蒸餾裝置的安全措施有哪些
常減壓蒸餾裝置是石油加工中最基本的工藝設備,隨著減壓蒸餾技術的改造和發展、原油蒸餾裝置的平均能耗大幅下降、輕油拔出率和產品質量大大提高,危險、危害因素也隨之增加。
常減壓蒸餾裝置的重點設備包括加熱爐、蒸餾塔、機泵和高低壓瓦斯緩沖罐等幾部分。加熱爐的作用是為油品的汽化提供熱源,為蒸餾過程提供穩定的汽化量和熱量。加熱爐的平穩運行是常減壓裝置生產運行的必要保證,加熱爐發生事故不能運行,整個裝置都將被迫停工。而塔則是整個常減壓蒸餾裝置的核心,包括初餾塔、常壓塔、常壓汽提塔、減壓塔及附屬部分。原油在分餾塔中被分餾成不同組分的各測線油品,同時,塔內產生大量的易燃易爆氣體和液體,直接影響生產的正常進行和裝置的安全運行。機泵是常減壓蒸餾裝置的動力設備,它為輸送油品及其他介質提供動力和能源,機泵故障將威脅到裝置的平穩運行,特別是塔底泵的事故將導致裝置全面停產。高低壓瓦斯緩沖罐因其儲存的介質為危害極大的瓦斯,瓦斯一旦發生泄漏將可能導致燃燒爆炸等重大事故的發生。因此高低壓瓦斯緩沖罐在開工前要按照標准對其進行嚴格的試壓和驗收,檢查是否泄漏。運行中要時常對其檢查維護,如有泄漏等異常現象應立即停用並處理,同時還要定期排殘液。
常減壓蒸餾裝置存在的主要危險因素,根據不同的階段,存在不同的危險因素,避免或減輕這些危險因素的影響,可以採取相應的一些安全預防管理措施。
開工時危險因素及其安全預防管理措施
常減壓裝置的開工按照以下順序步驟進行:
開工前的設備檢查→設備、流程貫通試壓→減壓塔抽真空氣密性試驗→柴油沖洗→裝置開車。
裝置開車的順序是:原油冷循環→升溫脫水→250℃恆溫熱緊→常壓開側線→減壓抽真空開側線→調整操作。
在開工過程中,容易產生的危險因素主要是:機泵、換熱器泄漏著火、加熱爐升溫過快產生裂紋等,其危險因素為油品泄漏、蒸汽試壓給汽過大、機泵泄漏著火等,具體介紹如下:
油品泄漏
(1)事故原因:
①開工操作波動力大,檢修質量差,或墊片不符合質量要求。
②改流程、設備投用或切換錯誤造成換熱器憋壓。
(2)產生後果:換熱器憋壓漏油,特別是自燃點很低的重質油泄漏,易發生自燃引起火災。
(3)安全預防管理措施:
①平穩操作。
②加強檢修質量的檢查。
③選擇合適的墊片。
④改流程、設備投用或切換時,嚴格按操作規程執行。
⑤發生憋壓,迅速找出原因並進行處理。
蒸汽試壓給汽過大
(1)事故原因:開工吹掃試壓過程中,蒸汽試壓給汽過大。
(2)產生後果:吹翻塔盤,開工破壞塔的正常操作,影響產品質量。
(3)安全預防管理措施:調節給汽量。
機泵泄漏著火
(1)事故原因:
①端面密封泄漏嚴重。
②機泵預熱速度太快。
③法蘭墊片漏油。
④泵體砂眼或壓力表焊口開裂,熱油噴出。
⑤泵排空未關,熱油噴出著火。
(2)產生後果:機泵泄漏著火。
(3)安全預防管理措施:
①報火警滅火。
②立即停泵。若現場無法停泵,通過電工室內停電關閉泵出入口,啟動備用泵。
③若泵出入口無法關閉,應將泵抽出閥及進換熱器等關閉。
④若塔底泵著火,火勢太大,無法關閉泵入口時,應將加熱器熄火,切斷進料。滅火後,迅速關閥。
停工時危險因素及其安全預防管理措施
在停工過程中,容易產生的主要危險因素有:爐溫降低過快導致爐管裂紋,洗塔沖翻塔盤。停工主要危險因素有停工時爐管變脆斷裂、停工蒸洗塔時吹翻塔盤等。
停工時爐管變脆斷裂
(1)事故原因:停工過程中,爐溫降溫速度過快,可能會造成高鉻爐管延展性消失而硬度增加,爐管變脆,爐管受到撞擊而斷裂。
(2)產生後果:爐管出現裂紋或斷裂。
(3)安全預防管理措施:
①停工過程中,爐溫降溫不能過快,按停工方案執行。
②將原爐重新緩慢加到一個適當的溫度,然後緩慢降溫冷卻,可以使爐管脆性消失而恢復延展性,繼續使用。
③停工,將已損壞的爐管更換。
停工蒸洗塔時吹翻塔盤
(1)事故原因:停工蒸洗塔過程中,蒸汽量給的過大,又發生水擊,吹翻塔盤。
(2)產生後果:停工蒸洗塔時吹翻塔盤。
(3)安全預防管理措施:適當控制吹氣量。
正常生產中的危險因素及其安全預防管理
開工正常生產過程中的主要危險因素有原油進料中斷加熱爐爐管結焦、爐管破裂、瓦斯帶油、分餾塔沖塔真空度下降、汽油線憋壓、減壓塔水封破壞、常頂空冷器蝕穿漏洞轉油線蝕穿等。
原油進料中斷加熱爐爐管結焦
(1)事故原因:
①原油進料中斷。
②處理量過低,爐管內油品流速低。
③加熱爐進料流。
④加熱爐火焰撲爐管。
⑤原料性質變重。
(2)產生後果:
①塔底液位急劇下降,造成塔底泵抽空,加熱爐進料中斷,加熱爐出口溫度急劇上升。
②結焦嚴重時會引起爐管破裂。
(3)安全預防管理措施:
①加強與原油罐區的聯系,精心操作。
②若發生原油進料中斷,聯系原油罐區盡快恢復並減低塔底抽出量,加熱爐降溫滅火。
③爐管注汽以增加加熱爐爐管內油品流速,防止結焦。
④保持爐膛溫度均勻,防止爐管局部過熱而結焦,防止物料偏流。
爐管破裂
(1)事故原因:
①爐管局部過熱。
②爐管內油品流量少,偏流,造成結焦,傳熱不好,燒壞漏油。
③爐管質量有缺陷,爐管材料等級低,爐管內油品高溫沖蝕,爐管外高溫氧化爆皮及火焰沖蝕,造成砂眼及裂口。
④操作超溫超壓。
(2)產生後果:煙囪冒黑煙,爐膛溫度急劇上升。
(3)安全預防管理措施:
①多火嘴、齊水苗可防止爐管局部過熱造成破裂。
②選擇適合材質的爐管。
③平穩操作,減少操作波動。
瓦斯帶油
(1)事故原因:
①瓦斯罐排凝罐液位上升,未及時排入低壓瓦斯罐網。
②瓦斯罐排凝罐加熱盤管未投用。
(2)產生後果:煙囪冒黑煙,爐膛變正壓,帶油嚴重時,爐膛內發生閃爆,防爆門開,甚至損壞加熱爐。
(3)安全預防管理措施:
①控制好瓦斯罐排凝罐液面,及時排油入低壓瓦斯罐網。
②投用瓦斯罐排凝罐加熱盤管。
③瓦斯帶油嚴重時,要迅速滅火,帶油消除後正常操作。
分餾塔沖塔真空度下降
(1)事故原因:
①原油帶水。
②塔頂迴流帶水。
③過熱蒸汽帶水,塔底吹汽量過大。
④進料量偏大,進料溫度突然。
⑤塔底吹汽量過大(濕式、微濕式),或爐管注汽量過大(濕式),汽提塔吹汽量過大(潤滑油型),或爐出口溫度波動或塔底液面波動。
⑥抽真空蒸汽壓力不足或中斷,減頂冷卻器汽化,抽真空器排凝器氣線堵,設備泄漏倒吸空氣。
(2)產生後果:
①塔頂壓力升高。
②油品顏色變深,甚至變黑。
③破壞塔的正常操作,影響產品質量。
④倒吸空氣造成爆炸。
(3)安全預防管理措施:
①加強原油脫水。
②加強塔頂迴流罐切水。
③調整塔底吹汽量。
④穩定適當進料量和進料溫度。
⑤控制好塔底液位。
⑥保持適當的吹汽量,穩定的抽真空蒸汽,穩定的爐溫。
⑦調整好抽真空系統的冷卻器,保證其冷卻負荷。
⑧加強設備檢測維護。
汽油線憋壓
(1)事故原因:管線兩頭閥門關死,外溫高時容易憋壞管線。
(2)產生後果:管線爆裂,汽油流出,易起火爆炸。
(3)安全預防管理措施:夏季做好輕油的防憋壓工作。
減壓塔水封破壞
(1)事故原因:
①水封罐放大氣線中存油凝線或堵塞,造成水封罐內壓力升高,將水封水壓出,破壞水封。
②水封罐放大氣排出的瓦斯含對人有害的硫化氫,將其高點排空,排空高度與一級冷卻器平齊。若水封罐內的減頂污油排放不及時,污油憋入罐內,當污油積累至一定程度時,水封水被壓出,水封水變油封,影響末級真空泵工作。
(2)產生後果:易造成空氣倒吸入塔,發生爆炸事故。
(3)安全預防管理措施:
①加強水封罐檢查。
②水封破壞,迅速給上水封水,然後消除破壞水封的原因。
③若水封罐放大氣線堵或凝,迅速處理暢通。
④水封變油封,迅速拿凈罐內存油,並檢查放大氣線是否暢通。
常頂空冷器蝕穿漏洞轉油線蝕穿
(1)事故原因:
①油品腐敗,製造質量有問題或材質等級低。
②轉油線高速沖刷及高溫腐蝕穿孔,製造質量有問題或材質等級低。
(2)產生後果:
①漏油嚴重時,滴落在高溫管線上引起火災。
②高溫油口泄漏。
(3)安全預防管理措施:
①做好原油一脫四注工作,加大防腐力度。
②報火警消防滅火,汽油罐給水幕掩護(降溫)原油降量,常爐降溫,關小常底吹汽,降低常頂壓力,迅速切換漏油空冷器,滅火後檢修空冷器。
③做好防腐工作。
④選擇適當材質。
⑤將漏點處補板焊死或包盒子處理。
設備防腐
隨著老油田原油的繼續開采,原油的重質化、劣質化日益明顯,原油的含酸介質量不斷增加,加上對具有高含酸量的進口高硫原油的加工,都對設備的防腐提出更高的要求。原油中引起設備和管線腐蝕的主要物質是無機鹽類及各種硫化物和有機酸等。常減壓裝置設備腐蝕的主要部位:
(1)初餾塔頂、常壓塔頂以及塔頂油氣餾出線上的冷凝冷卻系統。
①腐蝕原因及結果:蒸餾過程中,原油中的鹽類受熱水解,生成具有強烈腐蝕性的HCl,HCl與H2S的蒸餾過程中隨原油的輕餾和水分一起揮發和冷凝,在塔頂部和冷凝系統易形成低溫HCl-H2S-H2O型腐蝕介質,使塔頂及塔頂油氣餾出線上的冷凝冷卻系統壁厚變薄,降低設備殼體的使用強度,威脅安全生產。原油中的硫化物(參與腐蝕的主要是H2S、元素硫和硫醇等活性硫及易分解為H2S的硫化物)在溫度小於120℃且有水存在時,也形成低溫HCl-H2S-H2O型腐蝕性介質。
②防腐預防管理措施:在電脫鹽罐注脫鹽劑、注水、注破乳劑,並加強電脫鹽罐脫水,盡可能降低原油含鹽量。在常壓塔頂、初餾塔頂、減壓塔頂揮發線注氨、注水、注緩蝕劑,這能有效抑制輕油低溫部位的HCl-H2S-H2O型腐蝕。
(2)常壓塔和減壓塔的進料及常壓爐出口、減壓爐轉油線等高溫部位的腐蝕。
①腐蝕原因及結果:充化物在無水的情況下,溫度大於240℃時開始分解,生成硫化氫,形成高溫S-H2S-RSH型腐蝕介質,隨著溫度升高,腐蝕加重。當溫度大於350℃時,H2S開始分解為H2和活性很高的硫,在設備表面與鐵反應生成FeS保護膜,但當HCl或環烷酸存在時,保護膜被破壞,又強化了硫化物的腐蝕,當溫度達到425℃時,高溫硫對設備腐蝕最快。
②防腐預防管理措施:為減少設備高溫部位的硫化物和環烷酸的腐蝕,要採用耐腐蝕合金材料。
(3)常壓柴油餾分側線和減壓塔潤滑油餾分側線以及側線彎頭處。常壓爐出口附近的爐管、轉油線,常壓塔的進料線。
①腐蝕原因及結果:220℃以上時,原油中的環烷酸的腐蝕性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加強,到270℃~280℃時腐蝕性最強。溫度升高,環烷酸汽化,液相中環烷酸濃度降低,腐蝕性下降。溫度升至350℃時環烷酸汽化增加,汽相速度增加,腐蝕加劇。溫度升至425℃時,環烷酸完全汽化,不產生高溫腐蝕。
②防腐預防管理措施:為減少設備高溫部位的硫化物和環烷酸的腐蝕,要採用耐蝕合金材料。
機泵易發生的事故及處理
機泵是整個裝置中的動設備,相對裝置的其他靜設備如塔等更容易發生事故。機泵的故障現象有泵抽空或不上量;泵體振動大、有雜音和密封泄漏。
泵抽空或不上量
(1)產生原因:
①啟動泵時未灌滿液體。
②葉輪裝反或介質溫度低黏度大。
③泵反向旋轉。
④泵漏進冷卻水。
⑤入口管路堵塞。
⑥吸入容器的液位太低。
(2)處理措施:
①重新灌滿液體。
②停泵聯系鉗工處理或加強預熱。
③重新接電機導線改變轉向。
④停泵檢查或重新灌泵。
⑤停泵檢查排除故障。
⑥提高吸入容器內液面。
泵體振動大、有雜音
(1)產生原因:
①泵與電機軸不同心。
②地腳螺栓松動。
③發生氣蝕。
④軸承損壞或間隙大。
⑤電機或泵葉輪動靜不平衡。
⑥葉輪松動或有異物。
(2)處理措施:
①停泵或重新找正。
②將地腳螺栓擰緊。
③憋壓灌泵處理。
④停泵更換軸承。
⑤停泵檢修。
⑥停泵檢修,排除異物。
密封泄漏
(1)產生原因:
①使用時間長,動環磨損。
②輸送介質有雜質,磨損動環產生溝流。
③密封面或軸套結垢。
④長時間抽空。
⑤密封冷卻水少。
(2)處理措施:
①換泵檢查。
②停泵換泵處理。
③調節冷卻水太少。
❹ 蒸餾水能喝嗎
蒸餾抄水沒營養,但他們生產的原因是因為有市場需要,每天喝這種水可以。對身體沒有不利。但是要注意,喝多了不好。這種水可以部分用來補充水分而不是全部。這種水生產成本高,所以價格高,長期喝也沒有問題。如果醫生建議你喝這種水,一定是血液中礦物質太多。
(4)蒸餾安全風險擴展閱讀:蒸餾水是水,但最好不要經常喝 最好是不喝,蒸餾水其實就是那種比如家裡蒸饅頭,好了以後鍋蓋上面的水,也就是蒸發後經聚在一起的蒸汽水珠,所以蒸餾水裡面不含有任何雜質,很多人誤以為這樣的水很好,很健康,其實不是的,喝蒸餾水會降低人體免疫力,使得自身的殺菌的功能退化並不好。
❺ 蒸餾操作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高中化學中蒸餾應注意事項:1、 控制好加熱溫度。2、選用短頸蒸餾瓶或版者採取其它保溫權措施等,保證蒸餾順利進行。3、蒸餾之前,必須了解被蒸餾的物質及其雜質的沸點和飽和蒸氣壓,以決定何時收集餾分。4、 蒸餾燒瓶應當採用圓底燒瓶。5、在蒸餾燒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體暴沸。6、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應與支管口下端位於同一水平線上。7、蒸餾燒瓶中所盛放液體不能超過其容積的2/3,也不能少於1/3。8、冷凝管中冷卻水從下口進,上口出。9、加熱溫度不能超過混合物中沸點最高物質的沸點。蒸餾是指利用液體混合物中各組分揮發性的差異而將組分分離的傳質過程。一、特點1.通過蒸餾操作,可以直接獲得所需要的產品,而吸收和萃取還需要如其它組分。2.蒸餾分離應用較廣泛,歷史悠久。3.能耗大,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氣相或液相。二、分類1.按方式分:簡單蒸餾、平衡蒸餾 、精餾、特殊精餾。2.按操作壓強分:常壓、加壓、減壓。3.按混合物中組分:雙組分蒸餾、多組分蒸餾。4.按操作方式分:間歇蒸餾、連續蒸餾。三、主要儀器蒸餾燒瓶(帶支管的),溫度計,冷凝管,牛角管,酒精燈,石棉網,鐵架台,支口錐形瓶,橡膠塞
❻ 飲用蒸餾水安全嗎
蒸餾水是一種非自然的、人為的發明,實際上並不適合人類消費。為什麼?蒸餾法是將沸水蒸發,然後將純水蒸氣冷凝的過程。但這水實在太純了!你看,現在它完全不含你通常在天然水中發現的溶解礦物質。積極的一面是,由於這個。蒸餾水能夠吸收並清除體內的有毒物質。當你想要凈化或排毒的時間不超過幾周的時候,這是非常好的。
水會和軟飲料配方中的成分發生反應,產生不均勻的味道,而像可口可樂這樣的汽水公司不能有這種情況。因此,他們被迫使用蒸餾水。但軟飲料不健康的一個主要原因是蒸餾水。多項研究表明,飲用大量軟飲料的人將大量的鈣、鎂和其他微量礦物質排入尿中,而這些礦物質正是身體所需要的。
你的身體失去的必需礦物質越多,你患骨質疏鬆症、骨關節炎、甲狀腺功能減退、冠狀動脈疾病、高血壓和其他許多與過早衰老有關的退行性疾病的風險就越大。
同樣,在短時間內,蒸餾水可以幫助你排毒。但請記住,在水中添加礦物質補充劑是個好主意。根據一項重要的醫學研究,北美的飲用水中可能含有大量的鈣、鎂和鈉,這可以為臨床推薦的膳食攝入量提供重要部分。由於蒸餾水缺乏礦物質,因此需要通過飲食或補充礦物質來保持健康。
❼ 化學實驗室常見的安全隱患有哪些
1.爆炸。
一些試劑或氣體的閃點很低,爆炸極限范圍很大,有時就連開關電源觸電上產生的一個很小的電火花都能引起整個實驗室的爆炸。
旋轉蒸發或加壓蒸餾帶有過氧化物的溶液的時候,整個蒸餾系統都有爆炸的危險。
高壓反應的管道堵塞,安全墊失靈等,都會引起物理性爆炸,釋放出來的能量有時還會同時引發
化學
性爆炸。
2.火災。
很多試劑都是易燃的。有時不注意,接觸到了電阻絲等,很容易引起火災。
有的實驗葯品本身易燃。比如白磷,鹼金屬單質,活性蘭尼鎳等等,儲存不當的話,都有自燃的可能。實驗結束的時候,這些易自燃物都要做適當處理,不可隨意丟棄。特別是在無人留守的情況下,一旦出事,整個一棟試驗樓都可能付之一炬。
有時發生了小火災,但是滅火的方法不當,會引起更大的火災。比如金屬鈉著火,用水火二氧化碳來滅火,反而使火勢更猛。正確的方法是使用干沙覆蓋。
一些加熱設備的溫控系統是不穩定的,無論是接點溫度計式還是熱敏感應器式,都不要過分信任。實驗室無人超過半小時,烘箱、紅外燈、油浴鍋、電熱爐等都要斷電。
3.中毒。
有些化學試劑毒性極強,空氣中少量的蒸汽就可以使試驗者急性或慢性中毒。比如苯,二硫化碳,硝基苯,氯仿等等。在使用這些試劑的時候,務必在通風櫥中進行,這對自己和同室工作的人都是負責的。
水銀在20攝氏度時的蒸汽壓,是人的中毒劑量的100倍。水銀氣壓計一定要有水封,還要有盛水的淺瓷碟托著;如果使用汞齊時,一定要採取合適的密封方法;如果水銀溫度計不慎打碎,一定要馬上用滴灌將其回收到小瓶里,然後水封,粘過水銀的地方一定要用升華硫反復摩擦,然後水沖。
一些劇毒的葯品,要有專人負責管理,使用時要格外注意,使用完畢,殘留物要妥善處理。比如當用到氰化物的時候,接觸過該葯品的儀器,務必要在雙氧水中煮5分鍾以上,確保無殘留。
4.反應噴濺。
有的反應很劇烈,一定要在做試驗前心裡有數。曾經遇到過這樣一個教訓:一個反應需要使用鉻酐和醋酐的混合物。正確的操作方法應為:在冰水浴的條件下,一邊攪拌,一邊將醋酐滴入鉻酐中。我們隔壁實驗室的一個同學,在常溫下,直接將固體鉻酐投入醋酐中。結果沖出來的液柱將他的脖子和下巴全燒壞了,現在那裡的皮膚還是硬硬的。
❽ 電廠煤質化驗制樣員的崗位安全風險分析怎麼寫
原煤系統:煤塵爆炸危險、皮帶機傷人; 2.柴油和仲辛醇的儲存和使用火災危險; 3.刮板機鏈條傷人、壓濾機液壓缸飛出傷人等; 4.鍋爐、空壓機、氣瓶、食堂液化氣罐等爆炸危險。 5.其他如起重設備隱患、電氣隱患等。
再次回答隱患和風險的概念問題。
風險指固有的危險有害因素,隱患有一個定義是風險失控即為隱患。
某個崗位有哪些危險有害因素,是要根據具體的工作內容、工作環境來確定的。從你的題面上是無法給你告知具體有哪些風險的。
同樣是化驗員,在化驗室裡面工作和需要外出取樣的風險是不一樣的。試驗的儀器設備不同風險也不一樣。化驗的對象不同風險也不一樣。
比如:化驗一個企業的外排污水一般是沒有中毒窒息風險的,化驗強酸性物質具有腐蝕、中毒、灼燙等風險。插電的顯微鏡具有觸電風險,而純光學式的則沒有。用玻璃容器可能有劃傷風險、外出取樣乘車有車輛傷害風險等等
危險有害因素一般依據《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和《職業病危害因素目錄》來辨識。
風險控制措施一般分為工程技術措施、管理措施和個體防護措施。具體有那些可以上網查。
你所說問的問題是一個風險評估的過程,不是關於隱患方面的問題。
❾ 在化學實驗室存在的安全隱患有哪些
1.爆炸。
一些試劑或氣體的閃點很低,爆炸極限范圍很大,有時就連開關電源觸電上產生的一個很小的電火花都能引起整個實驗室的爆炸。
旋轉蒸發或加壓蒸餾帶有過氧化物的溶液的時候,整個蒸餾系統都有爆炸的危險。
高壓反應的管道堵塞,安全墊失靈等,都會引起物理性爆炸,釋放出來的能量有時還會同時引發化學性爆炸。
2.火災。
很多試劑都是易燃的。有時不注意,接觸到了電阻絲等,很容易引起火災。
有的實驗葯品本身易燃。比如白磷,鹼金屬單質,活性蘭尼鎳等等,儲存不當的話,都有自燃的可能。實驗結束的時候,這些易自燃物都要做適當處理,不可隨意丟棄。特別是在無人留守的情況下,一旦出事,整個一棟試驗樓都可能付之一炬。
有時發生了小火災,但是滅火的方法不當,會引起更大的火災。比如金屬鈉著火,用水火二氧化碳來滅火,反而使火勢更猛。正確的方法是使用干沙覆蓋。
一些加熱設備的溫控系統是不穩定的,無論是接點溫度計式還是熱敏感應器式,都不要過分信任。實驗室無人超過半小時,烘箱、紅外燈、油浴鍋、電熱爐等都要斷電。
3.中毒。
有些化學試劑毒性極強,空氣中少量的蒸汽就可以使試驗者急性或慢性中毒。比如苯,二硫化碳,硝基苯,氯仿等等。在使用這些試劑的時候,務必在通風櫥中進行,這對自己和同室工作的人都是負責的。
水銀在20攝氏度時的蒸汽壓,是人的中毒劑量的100倍。水銀氣壓計一定要有水封,還要有盛水的淺瓷碟托著;如果使用汞齊時,一定要採取合適的密封方法;如果水銀溫度計不慎打碎,一定要馬上用滴灌將其回收到小瓶里,然後水封,粘過水銀的地方一定要用升華硫反復摩擦,然後水沖。
一些劇毒的葯品,要有專人負責管理,使用時要格外注意,使用完畢,殘留物要妥善處理。比如當用到氰化物的時候,接觸過該葯品的儀器,務必要在雙氧水中煮5分鍾以上,確保無殘留。
4.反應噴濺。
有的反應很劇烈,一定要在做試驗前心裡有數。曾經遇到過這樣一個教訓:一個反應需要使用鉻酐和醋酐的混合物。正確的操作方法應為:在冰水浴的條件下,一邊攪拌,一邊將醋酐滴入鉻酐中。我們隔壁實驗室的一個同學,在常溫下,直接將固體鉻酐投入醋酐中。結果沖出來的液柱將他的脖子和下巴全燒壞了,現在那裡的皮膚還是硬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