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白州單一麥芽威士忌使用單式蒸餾罐,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
樓主請看第3點。
在下也是山崎、白州的愛好者之一。但我們喝過白州18年後,者一至認為是三得利的水、工藝做得好的原因!杯中醒酒五分鍾更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白州蒸餾廠使用的水是從日本山梨縣甲斐駒山頂流下的的雪融水,近3千米高的花崗岩山體是天然過濾裝置,層層過濾後形成:「名水百選」之尾 白川,被白州蒸餾廠用來釀造白州單一麥芽威士忌。蘇格蘭威士忌用水硬度在100-40之間,而尾白川水硬度僅為30,這是白州單一麥芽威士忌口感清洌爽滑 的關鍵。
在蘇格蘭威士忌酒廠漸漸開始使用更容易控制發酵過程的不銹鋼發酵槽時,白州蒸餾廠依然堅持傳統的釀造工藝,使用傳統的木桶發酵槽。正是這種堅持使得積聚在發酵槽中的乳酸菌在發酵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作用,從而讓原酒的整體風味更加豐富。
「白州」使用被稱為「罐式蒸餾器」的單式蒸餾罐,進行初蒸餾和再蒸餾兩次蒸餾。蒸餾方法分為用火直接加熱的直火蒸餾法和用蒸汽加熱的間接 蒸餾法。通過直筒型、葫蘆型、油燈型3款蒸餾器和2種蒸餾加熱方法的不同組合,釀造出口感或輕盈爽快或強勁濃厚、各種具有多彩個性的「新酒」。
酒桶也是威士忌的原料之一,因為在桶內熟成過程中,酒桶的成分會逐漸融入原酒,最後形成威士忌特有的琥珀色及熟成香。區分使用橡木材料、形狀不同的酒桶,正是「白州」能釀制出各種不同麥芽原酒的原因。
「白州」酒廠不僅使用世界威士忌熟成所使用的波本桶、大波本桶、大橡木桶、雪莉酒桶,更有「白州」獨有的水楢橡木桶,熟成後,威士忌帶有似沉香,又似白檀的獨特熟成香,這是其他威士忌所沒有的,堪稱孕育東方威士忌之獨一無二的熟成酒桶。
❷ 威士忌二次蒸餾和三次蒸餾的差距有什麼區別
麥芽威士忌通常需要在壺式蒸餾器中至少蒸餾兩次,第一次在大型蒸餾鍋中進行,原酒經預熱後導入到加熱爐中加熱至沸騰,因為酒精的沸點比水低,所以酒精會首先變成蒸汽蒸發出來,在加熱爐頂部的天鵝頸(Swan Neck)重新凝結成酒精液體,冷凝後即得到了低度酒,香味復雜但粗糙。之後經過第二次蒸餾,獲得酒精度在55%-60%的酒就是威士忌的雛形,經過桶陳之後就能裝瓶。
是否要再通過第三次蒸餾完全取決不同的酒廠,如果想要酒精度更高柔和復雜的口感可以進行第三次蒸餾,但這樣酒中的部分風味可能在此過程中消失。多數愛爾蘭威士忌蒸餾三次,而多數蘇格蘭威士忌蒸餾兩次,所以千萬不能單純的認為蒸餾次數越多,質量越高
❸ 百富的威士忌背景知識
標準定義:威士忌(Whisky)是一種以大麥、黑麥、燕麥、小麥、玉米等穀物為原料,經發酵、蒸餾後放入橡木桶中陳釀、勾兌而成的酒精飲料,屬於蒸餾酒類。酒精度數一般為40到60度之間。
三個重點內涵:威士忌這個名詞本身的定義並不非常嚴謹,但有三個重點內涵,可以區分威士忌與其它烈酒。第一,威士忌只能使用穀物作為原料。第二,威士忌需要陳年。有時剛蒸餾完畢還處於新酒狀態的威士忌,本身特性則與其他的中性烈酒(如伏特加、白色蘭姆酒)差異並不大。幾乎所有種類的威士忌都需要在橡木桶中陳年一定時間之後才能裝瓶出售,因此我們可以把陳年這道手續列為製造威士忌酒的必要過程。第三,要能在蒸餾的過程之中保留下穀物的原味,以便能和純穀物製造且經過過濾處理的伏特加酒或西洋穀物酒區別,是威士忌另一個較為明確的定義性要求。
影響威士忌品質的六大因素
1. 水質:作為「生命之水」,威士忌的釀造更離不開水。清澈純凈的水,可以提升威士忌的口感和品質。縱觀世界知名的威士忌生產區,每一個地區都流淌著釀酒的好水源。
2. 泥炭:泥炭是終止穀物發芽的關鍵,而蘇格蘭地區擁有豐富的泥炭資源。在製造蘇格蘭威士忌的過程中,泥炭被大量用來烘烤已發芽的大麥,使其具有獨特的煙熏味道。
3. 蒸餾器:蒸餾器的大小、形狀及蒸餾工人的技藝直接影響著最終的酒精的質量。蒸餾器的大小直接關繫到酒味道的濃淡,越大越高的蒸餾器釀出來的酒味道越淡;相反味道就越濃。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獨特形狀的蒸餾爐。
4. 橡木桶:橡木桶是威士忌的搖籃。威士忌來在蒸餾以後已失去生命力,欲使其陳化老熟,唯有藉助橡木桶中單寧等成份的作用才能改善,並得到醇化的效果。木桶滲透性較強,酒桶周圍的空氣會滲入到威士忌中去,所以如果空氣中充滿鹽分、海草、石南、松樹、橡木的香味,這些物質便賦予威士忌獨特的風味。
5. 酒齡:酒齡決定著一款酒的品質,有時候,還包括價格。威士忌在桶中貯藏的時間越長,發生的變化就越大。這就是同一批蒸餾出的酒因貯藏時間不同而風味相差很大的原因。
6. 酒廠:酒廠是影響釀酒各大因素中的重中之重。除了酒廠的地理位置,酒廠的人才和團隊同樣關鍵。
❹ 威士忌是如何釀造的
生產麥芽威士忌的原材料是大麥、水和酵母,它的製作過程可分為以下五個步驟:
發芽(Malting)
大麥經過浸泡、發芽、烘乾後,澱粉逐漸轉換成糖份。整個過程會受以下因素的制約:大麥中可發酵物質(麥精)的多少、澱粉酶的活性、麥芽的流失率。
磨碎(Mashing)
將發芽後的大麥進行加工磨碎,使其更易溶解,同時也會釋出一種甜味的液體,稱之為麥芽汁。在磨碎過程中所需的材料是水和經過發芽的大麥。水質在這整個過程中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當然也決定了最後生產出的酒。
發酵(Fermentation)
酵母是一種單細胞的微生物,這也就是說,它是一種個體只能通過顯微鏡才能觀察出來的活的生物。它是植物王國里的一員, 真菌的一種。
酵母有許多不同的種類,但是在蒸餾和釀造業中最常見的則是一種叫做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釀酒酵母。給這種極小的微生物一個形象的概念吧!把3個成熟的酵母細胞首尾相連,它的長度是1英寸的千分之一,而1磅的酵母中最多有70億個細胞。
蒸餾(Distillation)
蒸餾是在幾對帶有鵝頸彎頭的銅壺里進行的。通常一個比另一個大,但是在不同的酒廠,它們的形狀、高度和尺寸都是不同的。蒸餾器的壽命取決於它的使用情況,通常是在15到30年左右。
兩個主要的蒸餾操作是將液體轉化蒸汽,再將蒸汽轉化成液體,即蒸發和冷凝。蒸餾其實就是通過這些操作來起到分離的作用。液體可以從固體中分離出來,或者從一種液體到另一種液體。蒸餾物和殘渣總有一樣會被留下來。
醇化(Maturation)
如果說到這里就結束了,那麼就不用談什麼威士忌的生產了,這是因為這種酒只有在橡木桶里保存至少三年以上,才能被合法地稱作是蘇格蘭威士忌。如果麥芽酒要作為單一麥芽威士忌銷售,那麼它至少要經過8年,最好10到12年的醇化。
❺ 諾曼威士忌是哪2個桶釀造的
水、裸麥和酵母是製造威士忌不可或缺的三大原料。製作步驟如下:第一步:挑選大麥水、裸麥和酵母是製造威士忌不可或缺的三大原料。蘇格蘭的許多酒廠都有自家的麥田或固定合作的麥農,以「皇家禮炮」這款威士忌為例,主要選用Optic、Prisma、Chalice三種大麥。不過,大麥品種並非決定酒質好壞的重要因素,好的酒廠會挑選澱粉含量最高的優質大麥來釀造威士忌,不會永遠迷信單一品種。第二步:發芽&乾燥挑選出優質大麥後,接著進行「發芽」的程序,也就是把「大麥」變成「麥酒」的過程。先將大麥放置水中直到發芽(約四至五天),在大麥發芽的過程中,澱粉逐漸轉為糖分;接著,透過烘烤的過程抑制大麥繼續發芽。大麥經過糖化的過程後,顏色變深,硬度加強。值得說明的是,在乾燥的過程中,會因為使用泥煤炭與否,而明顯影響威士忌的風味。第三步:磨碎&發酵將磨碎成麥粉的麥芽倒入特製的木桶,加入沸水攪拌。麥粉溶解在沸水裡,加速糖分釋出。然後,進入發酵階段,加入酵母後兩天,麥汁會發酵到8度,而這第一次發酵的麥汁已具啤酒的雛形。第四步:蒸餾發酵過後,接著進入「蒸餾」步驟。啤酒汁導入蒸餾器後,可以讓酒質更純郁、凈化。蘇格蘭威士忌酒廠蒸餾器多半以紅銅製造,兩兩成對。通常,長頸蒸餾器會蒸餾出比較清淡、口感多層次的酒液,短頸蒸餾器蒸餾出的酒液口感較單純、厚重。經過二次蒸餾出的原酒已經具備威士忌的雛形,酒精度提升到68度。第五步:陳年最後,是漫長的陳釀過程。「生命之水」的搖籃——橡木桶,是決定威士忌口感的關鍵之一。「生命之水」有些被放入帶有濃郁水果香氣的雪莉桶,有些被放進散發甜甜香草味的波本桶;最後,再由調酒師決定取自波本桶與雪莉桶的威士忌的最佳百分比,進行混調。
❻ 威士忌是幾次蒸餾的
威士忌通常需要在壺式蒸餾器中至少蒸餾兩次,第一次在大型蒸餾鍋中進行,原酒經預熱後導入到加熱爐中加熱至沸騰,因為酒精的沸點比水低,所以酒精會首先變成蒸汽蒸發出來,在加熱爐頂部的天鵝頸(Swan Neck)重新凝結成酒精液體,冷凝後即得到了低度酒,香味復雜但粗糙。之後經過第二次蒸餾獲得酒精度在55%-60%的酒就是威士忌的雛形,經過桶陳之後就能裝瓶。是否要再通過第三次蒸餾完全取決不同的酒廠,如果想要酒精度更高柔和復雜的口感可以進行第三次蒸餾,但這樣酒中的部分風味可能在此過程中消失。多數愛爾蘭威士忌蒸餾三次,而多數蘇格蘭威士忌蒸餾兩次,所以千萬不能單純的認為蒸餾次數越多,質量越高。
威士忌(酒的類別)一般指威士忌酒
威士忌(Whisky、Whiskey),是一種由大麥等穀物釀制,在橡木桶中陳釀多年後,調配成43度左右的烈性蒸餾酒。英國人稱之為「生命之水」。 [1] 按照產地可以分為:蘇格蘭威士忌、愛爾蘭威士忌、美國威士忌和加拿大威士忌四大類。
威士忌大事件
432年 傳教士聖·巴特里克(St Patrick)來到愛爾蘭,開始勸說英格蘭人信奉基督教。愛爾蘭人確信,是聖·巴特里克(St Patrick)把中東蒸餾技術帶到了愛爾蘭。這種技術在中東國家是用來生產香水的。蘇格蘭人認為其缺乏書面依據,反駁了這一說法。
1405年 在威爾士語中出現了uisci beatha這個詞,它是由拉丁語aqua vitae(生命之水),這個詞音譯過來的。這一片語後來變化為蘇格蘭和愛爾蘭語中的uisge beatha和英語中的usquebaugh。但不確定這種酒是否由穀物釀造。
1494年 在蘇格蘭的書面歷史文獻中第一次提到了由大麥生產的「生命之水」(aqua vitae),這個「生命之水」被認為是蘇格蘭威士忌的始祖。
1556年 在愛爾蘭議會的記錄中首次提及用大麥生產的「生命之水」。
1608年 最古老的釀酒廠布希米爾(Bushmills<愛爾蘭>)注冊成立。
1618年 單詞uisge具有了獨立的含義。同年,在蘇格蘭高地一位官員的葬禮的賬單上提到了這個詞,並且標明了是由大麥生產的烈酒。
1640年 在新大陸進行了首次蒸餾試驗。
1644年 蘇格蘭開始徵收威士忌酒稅。採取各種方式滿足與英格蘭人戰爭的需要。
1661年 英格蘭開始在愛爾蘭徵收威士忌酒稅,隨後出現了許多私自釀造威士忌的地下酒廠,以大麥和馬鈴薯為原料。
1707年 在英格蘭和蘇格蘭議會合並以後,英格蘭制定了蘇格蘭威士忌酒稅。新規定的荒謬導致釀酒業的混亂,很多釀酒商把釀酒作坊搬到了山區,轉入地下。
1789年 美國肯塔基州的牧師克萊格(Craig),(大概)是第一個利用印第安人食用的玉米粥,經過發酵,生產出「波本」威士忌的人。
1791年 徵收「波本」酒稅,這項稅收一直存在到1920年頒布《禁酒令》。
1823年 英格蘭頒布了合理的消費稅令法(Excise Act),地下的釀酒商重新出現。
1831年 愛爾蘭人伊尼亞·柯菲發明了獲得蒸餾器的專利的連續式蒸餾器——柯菲蒸餾器。這種蒸餾器的出現,使以價格低廉大批量生產威士忌變得有可能。
1853年 在蘇格蘭德魯·阿賽爾第一個發明了調和型威士忌(blend)。麥芽威士忌與穀物威士忌調和以後,添加了後者的味道,也降低了釀酒的成本。
1858年 哈伊拉姆·沃克(Hiram Walker)首先將蒸餾技術引進了加拿大。
1909年 在大不列顛通過了一項法規,規定了蘇格蘭和愛爾蘭威士忌的生產標准,其中之一是威士忌必須在橡木桶中陳釀3年。
1920年
在禁酒協會的努力下,美國通過了《禁酒令》,禁止銷售、購買、生產各種酒類飲品。
❼ 比較流行的威士忌
余市(Yoichi)
余市(Yoichi)位於日本北海道的余市町。創始人竹鶴政孝是第一個在蘇格蘭學習威士忌蒸餾技術的日本人,也是將威士忌生產技術引進日本的人,被稱為「日本威士忌之父」。
余市一直保留著傳統的直接燃煤(Direct Coal-Fired)蒸餾方法,也正因為如此,余市的單一麥芽威士忌常常會帶有獨特的烘烤香氣。由於蒸餾廠離大海很近,因此它的威士忌也經常會具有海洋的鹹味特徵。
2
芝華士(Chivas)
芝華士,1801年成立於蘇格蘭阿柏丁的芝華士公司,是全世界最早生產調和威士忌並將其推向市場的威士忌生產商,同時也是威士忌三重調和的創造者。其品牌理念就是「調和不平凡」。
芝華士的生產尤其重視醇化過程,延長醇化期,從而釀造出具有柔滑、精妙口感特徵的優質蘇格蘭威士忌。作為調和型蘇格蘭威士忌代表的芝華士12年,其所含的醇化年份最短的威士忌也有12年。平滑柔和的口感,回味豐潤醇厚而悠長,芝華士的特質令其備受威士忌愛好者的推崇。
3
山崎(Yamazaki)
山崎(Yamazaki)位於日本古城京都的郊外山崎峽谷,是日本威士忌的開山鼻祖,同時也是日本老牌企業三得利(Suntory)的旗艦品牌,由三得利的創始人鳥井信治郞創立於1923年。彼時竹鶴政孝是合作夥伴,後來因理念不合分道揚鑣。
鳥井信治郎致力推出適合東方人口感的清淡型威士忌,後來慢慢形成山崎的風格。山崎的一大特點是使用多種不同形狀的蒸餾器,此外還會使用包括水楢桶(賦予酒液檀香等淡雅迷人的東方氣息)在內的5種橡木桶,以製作出更多元風格的原酒,令不同年份酒款間擁有鮮明的風格。
4
百富(Balvenie)
百富(The Balvenie)坐落於英國蘇格蘭的Speyside產區,由威廉•格蘭特(William Grant )創建於1892年。
百富蒸餾廠偏好採用球形蒸餾器,這無疑會造就獨特的威士忌風格。百富還擁有一座地板發麥芽工廠,使用自家產的大麥作為原料。其麥芽威士忌充滿令人垂涎欲酒的鮮匿風味,斯佩賽產區無出其右者.近年來百富連續推出年份麥芽威士總系列,如同正宗的皇族後裔一般,渾身散發出優雅的貴族氣質。
5
麥卡倫(Macallan)
麥卡倫是愛丁頓集團旗下的威士忌十大品牌。1824年創立於蘇格蘭。國際奢侈威士忌品牌,是收藏家和投資者的心頭好,也是所有知名烈酒拍賣的龍頭。世界上最珍貴的威士忌,就出品於麥卡倫酒廠。
有「純麥威士忌酒中的勞斯萊斯」的美譽,2018 年威士忌專場拍賣會上,兩瓶蒸餾於 1926 年、裝瓶於 1986 年、酒齡為60年的麥卡倫威士忌合計拍出 1355 萬元天價!麥卡倫有與眾不同的小型蒸餾器,用雪莉酒桶陳年,保留了許多傳統釀造方法。
6
皇家禮炮(Royal Salute)
1953年,芝華士兄弟公司為向英國伊麗莎白皇後加冕典禮致意,特別釀制「皇家禮炮」。「皇家禮炮」的名字來自向到訪皇室人員鳴禮炮21響的風俗。
「皇家禮炮」的橡木桶是品質的秘訣之一,它必須曾存放過西班牙雪利酒或美國波本威士忌。桶中的酒液要經過至少21年的醇化,才能最終釀造出「皇家禮炮」。然後配上與女王王冠上的紅、藍寶石和翡翠相映襯的瓷瓶,安置到精雕細刻的金銅色外盒中。
7
傑克•丹尼(Jack Daniel's)
傑克•丹尼,1866年誕生於美國田納西州林芝堡,是美國第一間注冊的蒸餾酒廠。世界十大名酒之一,2018年入選世界品牌500強。如今這個品牌的威士忌暢銷全球一百三十多個國家,單瓶銷量多年來高踞全球美國威士忌之首。
這個品牌擁有全美最古老的的酒廠,自成一類風格。挑選最上等的玉米、黑麥及麥芽等全天然穀物,配合高山泉水釀制,不含人造成份。採用獨特的楓木過濾方法,用新燒制的美國白橡木桶儲存,讓酒質散發天然獨特的馥郁芬芳。
8
三隻猴子(Monkey Shoulder)
早期蘇格蘭威士忌釀造十分辛苦,酒廠工人需要徒手翻麥,長期容易造成肩部的肌肉勞損,蘇格蘭俚語稱為「Monkey Shoulder」,這是品牌命名由來,表達對蘇格蘭威士忌傳統釀造的工藝的敬意與傳承。
這是一款調和純麥蘇格蘭威士忌,調和純麥威士忌是指用不同蒸餾廠的單一純麥威士忌調和而成的威士忌。Monkey Shoulder由三種來自斯佩塞地區的優質單一純麥威士忌調和而成,小批量釀造,口感極其順滑且豐富。
9
白州(Hakushu)
白州位於日本白州山梨縣,也是三得利的產業。由三得利的第二任首席釀酒師佐治敬三創建於1973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蒸餾廠之一。
蒸餾廠用於生產的水來源於山腳下的Ojira Rivers和Jingu Rivers,河水由清澈的雨水和融化的積雪經古老的花崗岩過濾而來,極為柔軟和純凈。酒廠四周被森林與各種各樣的植物環繞著,因此白州出產的麥芽威士忌受到了森林裡微氣候的影響,具有十分獨特的風格。
10
格蘭菲迪(Glenfiddich)
Glen代表山谷的豪邁,Fiddich代表麋鹿及其奔放的激情,完整的涵義是「鹿之谷」。這個品牌由威廉•格蘭(William Grant)創始於1886年,同樣在蘇格蘭高地Speyside地區。品牌夢想是創造「山谷中最好的威士忌」。
1963年,格蘭菲迪以單一麥芽為賣點將威士忌售往蘇格蘭以外的地區,成為第一家面向全球消費者的單一麥芽威士忌品牌。其獨特的口味來源於酒廠技藝精湛的技師、桶匠、銅匠,再加上羅比杜山泉長時間陳年熟化,兼具單一純麥威士忌的獨特性和易飲性。
❽ 壺式蒸餾威士忌
愛爾蘭威士忌區別於蘇格蘭威士忌的分類,稱為「純壺式蒸餾威士忌」(Pure Pot Still Whiskey)。
❾ 威士忌是用什麼釀造的
水、裸麥和酵母是製造威士忌不可或缺的三大原料。製作步驟如下:
第一步:挑選大麥
水、裸麥和酵母是製造威士忌不可或缺的三大原料。蘇格蘭的許多酒廠都有自家的麥田或固定合作的麥農,以「皇家禮炮」這款威士忌為例,主要選用Optic、Prisma、Chalice三種大麥。不過,大麥品種並非決定酒質好壞的重要因素,好的酒廠會挑選澱粉含量最高的優質大麥來釀造威士忌,不會永遠迷信單一品種。
第二步:發芽&乾燥
挑選出優質大麥後,接著進行「發芽」的程序,也就是把「大麥」變成「麥酒」的過程。先將大麥放置水中直到發芽(約四至五天),在大麥發芽的過程中,澱粉逐漸轉為糖分;接著,透過烘烤的過程抑制大麥繼續發芽。大麥經過糖化的過程後,顏色變深,硬度加強。值得說明的是,在乾燥的過程中,會因為使用泥煤炭與否,而明顯影響威士忌的風味。
第三步:磨碎&發酵
將磨碎成麥粉的麥芽倒入特製的木桶,加入沸水攪拌。麥粉溶解在沸水裡,加速糖分釋出。然後,進入發酵階段,加入酵母後兩天,麥汁會發酵到8度,而這第一次發酵的麥汁已具啤酒的雛形。
第四步:蒸餾
發酵過後,接著進入「蒸餾」步驟。啤酒汁導入蒸餾器後,可以讓酒質更純郁、凈化。蘇格蘭威士忌酒廠蒸餾器多半以紅銅製造,兩兩成對。通常,長頸蒸餾器會蒸餾出比較清淡、口感多層次的酒液,短頸蒸餾器蒸餾出的酒液口感較單純、厚重。
經過二次蒸餾出的原酒已經具備威士忌的雛形,酒精度提升到68度。
第五步:陳年
最後,是漫長的陳釀過程。
「生命之水」的搖籃——橡木桶,是決定威士忌口感的關鍵之一。「生命之水」有些被放入帶有濃郁水果香氣的雪莉桶,有些被放進散發甜甜香草味的波本桶;最後,再由調酒師決定取自波本桶與雪莉桶的威士忌的最佳百分比,進行混調。
❿ 威士忌是怎麼做的呢
第一步:挑選大麥
水、裸麥和酵母是製造威士忌不可或缺的三大原料。蘇格蘭的許多酒廠都有自家的麥田或固定合作的麥農。不過,大麥品種並非決定酒質好壞的重要因素,好的酒廠會挑選澱粉含量最高的優質大麥來釀造威士忌,不會永遠迷信單一品種。
第二步:發芽/乾燥
挑選出優質大麥後,接著進行“發芽”的程序,也就是把“大麥”變成“麥酒”的過程。先將大麥放置水中直到發芽(約四至五天),在大麥發芽的過程中,澱粉逐漸轉為糖分;然後透過烘烤的過程抑制大麥繼續發芽。大麥經過糖化的過程後,顏色變深,硬度加強。值得說明的是,在乾燥的過程中,會因為使用泥煤炭與否,而明顯影響威士忌的風味。
隨著時間流逝,橡木桶、氧氣與酒液發生著悄無聲息的“交流”。最後,酒液轉變成琥珀般的色澤,風味變得深厚、復雜、圓熟又充滿個性。
第六步:調配裝瓶
把多種原料、不同蒸餾廠、多個年份的威士忌基酒按比例混合,最終調配出符合預期風味的威士忌。
在裝瓶之前先要將混配好的威士忌再過濾一次,將其雜質去除掉。即可將威士忌按固定的容量分裝至酒瓶,然後再貼上各自廠家的商標後裝箱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