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旋轉蒸發儀
旋轉蒸發儀,主要用於在減壓條件下連續蒸餾大量易揮發性溶劑。尤其對萃取液的濃縮和色譜分離時的接收液的蒸餾,可以分離和純化反應產物。旋轉蒸發儀的基本原理就是減壓蒸餾,也就是在減壓情況下,當溶劑蒸餾時,蒸餾燒瓶在連續轉動。結構:蒸餾燒瓶可是一個帶有標准磨口介面的梨形或圓底燒瓶,通過一高度迴流蛇形冷凝管與減壓泵相連,迴流冷凝管另一開口與帶有磨口的接收燒瓶相連,用於接收被蒸發的有機溶劑。在冷凝管與減壓泵之間有一三通活塞,當體系與大氣相通時,可以將蒸餾燒瓶,接液燒瓶取下,轉移溶劑,當體系與減壓泵相通時,則體系應處於減壓狀態。使用時,應先減壓,再開動電動機轉動蒸餾燒瓶,結束時,應先停機,再通大氣,以防蒸餾燒瓶在轉動中脫落。作為蒸餾的熱源,常配有相應的恆溫水槽。
❷ 如何檢測負壓設備(旋轉蒸發儀)的氣密性,並准確找到漏點
檢測方法:
1.打開低溫冷卻液循環泵。注意按電源鍵後再按下製冷鍵,降到所需溫度後開循環。
2.打開水泵循環水。
3.裝上蒸餾燒瓶並用夾子固定好。打開真空泵,待有一定真空後開始旋轉。
4.調節蒸餾燒瓶高度、旋轉速度,設定適當水浴溫度。
5.蒸完先停止旋轉,再通大氣,然後停水泵,最後再取下蒸餾燒瓶。
6.停低溫冷卻液循環泵,停水浴加熱,關閉水泵循環水,倒出接收瓶內溶劑,洗干凈緩沖球,接收瓶。
注意事項:
1.使用時要先抽小真空(約至0.03MPa),再開旋轉,以防蒸餾燒瓶滑落;停止時,先停旋轉,手扶蒸餾燒瓶,通大氣,待真空度降到0.04MPa左右再停真空泵,以防蒸餾瓶脫落及倒吸。
2.各介面,密封面,密封圈及接頭安裝前都需要塗一層真空脂。
3.加熱槽通電前必須加水,不允許無水干燒。
4.如真空度太低注意檢查各接頭,真空管,玻璃瓶的氣密性。
5.旋蒸對空氣敏感物質時,在排氣口接一氮氣球,先通一陣氮氣,排出旋蒸儀內空氣,再接上樣品瓶旋蒸。蒸完放氮氣升壓,再關泵,然後取下樣品瓶封好。
6.若樣品粘度很大,應放慢旋轉速度,最好手動緩慢旋轉,以能形成新的液面利於溶劑蒸出。
❸ 蛋白質的水解液在旋轉蒸發的時候,總是起泡,液體外沖,怎麼解決!!
蛋白質怎麼可以旋蒸呢,蛋白不變性才怪呢。蛋白質變性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起泡沫
❹ 怎樣用旋轉蒸發儀將有機溶液中的水除去
那要看你有機溶劑的沸點是多少了? 減壓蒸餾加旋蒸,先收集到的是沸點版低的 剩下的就是沸點高權的 一般有機溶劑不溶於水的 你可以先分液 在想有機溶劑層加入烘乾過的乾燥劑(如變色硅膠、分子篩等)不一定要用旋蒸
❺ 使用旋轉蒸發儀儀時,抽真空正常,冷凝管手摸起來也是涼的,溫度設置為40°,蒸發水溶液,2小時候整不出來
可能是水浴溫度偏低。瓶口有蒸汽說明可以蒸發,由於水浴溫度過低,造成蒸汽未進入冷凝管前已經迴流到梨形瓶內。
❻ 旋轉蒸發儀冷凝管有部分水蒸氣,摸起來不是涼的,原因是什麼回收的是甲醇!水浴溫度30》
冷卻水溫度高吧,蒸出去的甲醇沒有迅速冷凝,形成液滴,但是不夠大,所以沒有流下來.
❼ 旋轉蒸發儀的正確操作方法有哪些
旋轉蒸發儀主要用於在減壓條件下連續蒸餾大量易揮發性溶劑。尤其對萃取液的濃縮和色譜分離時的接收液的蒸餾,可以分離和純化反應產物。旋轉蒸發儀的基本原理就是減壓蒸餾,也就是在減壓情況下,當溶劑蒸餾時,蒸餾燒瓶在連續轉動。結構:蒸餾燒瓶可是一個帶有標准磨口介面的梨形或圓底燒瓶,通過一高度迴流蛇形冷凝管與減壓泵相連,迴流冷凝管另一開口與帶有磨口的接收燒瓶相連,用於接收被蒸發的有機溶劑。在冷凝管與減壓泵之間有一三通活塞,當體系與大氣相通時,可以將蒸餾燒瓶,接液燒瓶取下,轉移溶劑,當體系與減壓泵相通時,則體系應處於減壓狀態。使用時,應先減壓,再開動電動機轉動蒸餾燒瓶,結束時,應先停機,再通大氣,以防蒸餾燒瓶在轉動中脫落。作為蒸餾的熱源,常配有相應的恆溫水槽。那麼,呢? 旋轉蒸發儀的正確操作方法如下:1.旋轉蒸發儀打開後,金屬套溫度計,船用溫度計,V型溫度計,銅套溫度計先熟悉各部件的相應位置,取儀器時,一手握支架,一手托基坐或雙手握支架,慢慢取出,嚴禁用手提望遠鏡或水平軸部位。2.取出儀器前,先將三腳架安置好,取出後立即放在三腳架上,用中心螺旋固定好。3.旋轉蒸發儀在裝箱前,觀測人員不得離開儀器。4.旋轉蒸發儀必須由測量人員攜帶,不得碰撞,不得倒放。5.旋轉蒸發儀托運,必須放在裝有軟墊的防震箱子中,並在箱外標明「不得倒置」的字樣,寫上「光學或電子儀器,小心輕放,嚴禁重壓」。必要時應派人護送。6.旋轉蒸發儀由汽車運送時,要防止顛波和震動,一般應放在車的前部軟墊上,或由人抱住放在腿上,亦可背在背上,不得放在車箱底櫃上。7.短距離搬站時,儀器要豎著拿,使儀器保持垂直軸的鉛垂狀態,切不可橫扛在肩上,以免碰傷儀器或損壞儀器的軸系。8.旋轉蒸發儀裝箱時,應根據儀器類型,固定或松開制動螺旋,各部件按各自位置放妥當後,方可輕輕合上箱蓋,並扣緊兩旁的搭鉤。9.關箱時要注意檢查工具及附件,看是否安放穩當,以免運輸過程中竄動,碰壞儀器部件。10.箱和蓋罩,感到有障礙時,應查明原因,排除後再加蓋。嚴禁硬壓、硬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