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蒸餾程度和相對揮發度之間的關系
相對揮發度越大,蒸餾的效果越好
2. 萃取操作中選擇性系數與精餾操作中相對揮發度相當對嗎
萃取操作中選擇性系數與精餾操作中相對揮發度相當
3. 相對揮發度在精餾計算中有什麼重要意義
1.因為液體的揮發決定與三個條件: 液體的飽和蒸汽壓(揮發性) 液體表面的壓力 液體的溫度 2.一般來說 液體的揮發性能越好,就可以在較高的壓力和較低溫度下揮發(如酒精) 反之(如水) 3.總結: 液體的揮發性與溫度呈正比而與壓力呈反比 所以精餾或是脫除一般都是在高溫和低壓來完成。
4. 相對揮發度的具體推導
液體混合物中兩組分的相平衡比的比值。組分 A對組分B的相對揮發度xAB可表示為: αAB=KA/KB (1)
式中KA和KB分別為組分A和B的相平衡比(見傳質分離過程)。同一混合液中,揮發性大的組分,一般相平衡比大,故易揮發組分對難揮發組分的相對揮發度大於1;反之則小於1。根據相平衡比的定義,式(1)可改寫為: 公式2。式中yA和xA分別為組分A在汽相和液相中的摩爾分率;yB和xB分別為組分 B在汽相和液相中的摩爾分率。對於由組分A和B組成的雙組分混合液,yA=1-yB,xA=1-xB。據此可以導得: 公式3.(3)式表明:如果αAB大於1,則yA大於xA,即汽相中組分A得以增濃,A為易揮發組分。αAB比1大得愈多,則yA比xA也大得愈多;如αAB小於1,則yA小於xA,也即組分B在汽相得到增濃,B為易揮發組分。αAB比1小得愈多,則B在汽相中的增濃愈顯著。當αAB等於1時,則yA等於xA,這表明用蒸餾方法不能分離此混合液。因此αAB與1偏離的程度是蒸餾操作分離液體混合物難易程度的標志。
當混合物中液相為理想溶液且汽相為理想氣體時,應用拉烏爾定律和道爾頓分壓定律,可由式(2)導出: αAB =p2/p1
式中p1和p2分別為組分A和B的飽合蒸氣壓。此時相對揮發度為兩組分的飽和蒸氣壓(純組分揮發性的一種度量)之比。對於理想系統,相對揮發度與混合液的組成和溫度關系很小,工程上可視為常數。但強非理想系統的濃度對相對揮發度有較大的影響。此外,在工業上有時還在混合液中加入某種添加物來增大待分離組分間的相對揮發度,使難以用普通蒸餾分離的混合液變得易於進行分離。這就是萃取精餾、恆沸精餾和加鹽精餾等特殊精餾的基本依據。
5. 什麼是相對揮發度對蒸餾操作有何意義
相對揮法度(α)是兩個組份揮發度之比值,用它可以反映該兩種組份用精餾方法分離的難易程度,當α=1時,兩組份的揮發度相等,說明兩組份不能用一般精餾方法分離,當α大於1時,而且α值越大時,兩組份就越易用精餾方法分離。α值隨溫度和壓力的改變而改變,在壓力和溫度變化不大時,α可以近似地看成常數。對於碳氫化合物,α值隨著溫度的上升、壓力的增大而減小,故在高壓下進行蒸餾操作難以分離。
6. 怎樣通過相對揮發度的大小來判斷某溶液能否用普通蒸餾方法分開及其可被分離的
一般考試時候一些不常見的液體要求蒸餾分離的時候,會給你一些提示或者暗示的。你只要背下來一些常見的,比如酒精。注意蒸餾只是兩種液體互溶的時候有時採用的一種方法,如果不互溶的話,一般用分液漏斗分離
7. 什麼是揮發度,相對揮發度
通常用來表示某種純凈物質(液體或固體)在一定溫度下蒸氣壓的大小。具有較高蒸氣壓的物質稱做易揮發物(volatile matter);較低的稱做難揮發物(involatile matter)。
對於組分互溶的混合液,兩組分的揮發度之比稱做相對揮發度(relative volatility)。
分離方法
背景及原理
在化工生產過程中,常常遇到相對揮發度接近於1的物系的分離,如對二氯苯和鄰二氯苯、乙苯-苯乙烯、鄰硝基苯-對硝基苯、重水分離等。這時單純採用精餾方法分離,則需要很多的塔板數和極大的迴流比,在一次投資和成本消耗方面很不劃算。
根據精餾、結晶分離方法的特點,提出了精餾-結晶聯合分離方法,即從精餾塔頂得到其中一個組分的較純的合格產品,塔釜不要求得到另一組分的純品,而是在塔頂產品的濃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後,將塔釜物料送至結晶塔中,通過結晶得到較純的塔釜產品,結晶母液則送回到精餾塔釜進一步精餾提純,這樣降低了對精餾塔的塔板數和迴流比的要求。
精餾是最常用的蒸餾方式,可以使產品達到很高的純度。以板式塔為例,汽相在沿塔上升時與下降的液相在塔板上接觸傳質,其易揮發組分的含量向上逐板增加,塔內有足夠的塔板,使得升到塔頂的汽相組成達到分離要求,汽相在塔頂之上設置的冷凝器中冷凝後,只放出一部分作為塔頂產品,另一部分返回塔頂作為迴流。
塔頂引進下降的液相在下降的過程中逐板與汽相傳質,將易揮發組分傳遞給汽相,並從汽相中取得難揮發組分,由再沸器放出時,其組成已符合要求。料液通常經過預熱,在塔中部某選定的塔板上加入,這層板上的組成應與進料的組成最接近,精餾分離通常連續操作。
在化工、石化等大規模生產中,結晶法常採用連續多級分步結晶,其原理與精餾過程有類似性。
8. 相對揮發度為1為什麼不可以用普通精餾方法分離混合物 【化工原理】方面回答。
相對揮發度為1指各混合物的揮發度相同,用普通的精餾方法成分是不會改變的。
9. 蒸餾組成相對揮發度和各自純組分時的揮發度的區別
一、揮發度
揮發度:氣相中某一組分的蒸汽分壓和與之平衡的液相中回的該組份摩爾答分率之比,以符號 表示。
對於A和B組成的雙組分混合液有:
va=pa/Xa vb=pb/Xb
式中:
va、vb —— 組份A,B的揮發度;
pa、pb —— 汽液平衡時,組分A,B在氣相中的分壓;
Xa、Xb —— 汽液平衡時,組分A,B在液相中的摩爾分率。
在理想溶液中,各組分的揮發度在數值上等於其飽和蒸汽壓。
二、相對揮發度
相對揮發度:溶液中兩組分揮發度之比,以符號α表示。
相對揮發度α值的大小,表示氣相中兩組分的濃度比是液相中濃度比的倍數。所以α值可作為混合物採用蒸餾法分離的難易標志, 若α大於1, y>x,說明該溶液可以用蒸餾方法來分離, α越大, A組分越易分離;若α=1,則說明混合物的氣相組分與液相組分相等;則普通蒸餾方式將無法分離此混合物;α<1, 則重新定義輕組分與重組分,使α >1。
10. 精餾過程中平均相對揮發度的大小和什麼有關
以Fenske公式計算全迴流條件下的最少理論級數時,需要分離組份間的相對揮發度.當相對揮發度非恆定時,需計算平均相對揮發度.常用的兩端點值幾何平均法在相對揮發度變化較小的情況下誤差較小.而當相對揮發度變化大時,需加入第三點的相對揮發度值.合理選取第三點的位置可有效提高計算精度.本文提出了第三點位置的確定方法.該方法理論明確,計算簡單,用於相對揮發度變化較大及級數較多的情況時,優於其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