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間歇精餾與連續精餾相比有何特點適用於什麼場合
間歇精餾又稱分批精餾,全部待分離物料一次加入蒸餾釜中,精餾時,蒸餾釜加熱回,使之沸騰,塔頂蒸出的答蒸氣經冷凝後,一部分作為塔頂產品,另一部分作為迴流送回塔內;操作終了時,殘液一次從釜內排出,然後再進行下一批物料的精餾操作. 一般間歇精餾生產能力較低,切分離的物科濃度前後差異較大.類似白酒生產中的成品分離. 間歇精餾有以下特點: (1)釜中液體的組成隨精餾的進行而不斷降低,塔內操作參數(如溫度、濃度)也隨時間變化,因此間歇精餾屬於不穩定操作過程. (2)間歇精餾塔只有精餾段. (3)塔頂產品組成隨操作方式而異. 間歇精餾的操作方式主要有以下兩種:其一是餾出液組成恆定時的間歇精餾操作,即餾出液組成保持桓定,而相應的迴流比不斷的增大;其二是迴流比恆定時的間歇精餾操 作,及迴流比保持恆定,而對應的餾出液組成逐漸降低.
『貳』 化工原理蒸餾
蒸餾是一種熱力學的分離工藝,它利用混合液體或液-固體系中各組分沸點不同,使低沸點組分蒸發,再冷凝以分離整個組分的單元操作過程,是蒸發和冷凝兩種單元操作的聯合。與其它的分離手段,如萃取、過濾結晶等相比,它的優點在於不需使用系統組分以外的其它溶劑,從而保證不會引入新的雜質。
定義
指利用液體混合物中各組分揮發性的差異而將組分分離的傳質過程。將液體沸騰產生的蒸氣導入冷凝管,使之冷卻凝結成液體的一種蒸發、冷凝的過程。蒸餾是分離沸點相差較大的混合物的一種重要的操作技術,尤其是對於液體混合物的分離有重要的實用意義。即,蒸餾條件:1.液體是混合物。2.各組分沸點不同。
特點
1.通過蒸餾操作,可以直接獲得所需要的產品,而吸收和萃取還需要如其它組分。
2.蒸餾分離應用較廣泛,歷史悠久。
3.能耗大,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氣相或液相。
分類
1.按方式分:簡單蒸餾、平衡蒸餾、精餾、特殊精餾
2.按操作壓強分:常壓、加壓、減壓
3.按混合物中組分:雙組分蒸餾、多組分蒸餾
4.按操作方式分:間歇蒸餾、連續蒸餾
主要儀器
蒸餾燒瓶(帶支管的),溫度計,冷凝管,牛角管,酒精燈,石棉網,鐵架台,支口錐形瓶,橡膠塞。
分類介紹
蒸餾可以分為有塔蒸餾和無塔蒸餾。
從世界蒸餾發展史看,3000--5000年前,酒類生產中,就有了分離提純要求。
但長期酒的含量在15--20度左右,經歷了無數發明家攻關,雛型分離裝置面世,42--56度含量乙醇是一個提純高峰,也就是現在白酒的含量范圍。
200多年前,法國發明家採用蒸餾豎塔,生產出了95%含量乙醇,獲得了蒸餾界的公認記錄,30多年後,英國發明家在蒸餾豎塔基礎上,發明了精餾塔,生產出了99--99.9%乙醇,第一次產生了「酒精」一詞,含義是酒的精華。甲醇或乙醇生產廠,林立的高20--120米,塔徑0.3--13.5米蒸餾【精餾】塔,結構多樣塔,均源於法國和英國發明家產品,蒸餾【精餾】塔最大年生產量可達5--30萬噸,是有機溶劑主要提純方法。
2005年開始,安陽市海川化工研究所(原安陽高新區當代化工研究所),開始獨具特色提純研究,國內許多用戶稱之為無塔蒸餾(精餾)和無塔精製。2010年12月無塔精製設備面世,獲得了專利證書;2011年3-8月份,無塔蒸餾機和無塔精餾機問世,一項專利授權,一項專利通過初審。20%超低含量廢甲醇工業性提純試驗,在河南省商丘市某大型葯業生產公司使用成果,初餾份含量在86%;2011年8月,河南省安陽市某大型制葯公司,對82%廢乙醇工業性提純試驗,無塔蒸餾[增程]機提純到98%,乙醇中醋酸甲酯含量0.1%,明顯優於該廠蒸餾塔0.26%分離效果。2010年代後,在眾多的有機溶劑提純上無塔蒸餾設備受到用戶高度重視。該所不僅致力與分離設備研發,而且努力把積累的豐富提純經驗,上升到理論高度探索。
『叄』 間歇精餾實驗中,將精餾塔適當增高是否可以得到無水酒精為什麼
酒精和水能形成共沸混合物,在物化或化工熱力學上你在溶液部分查查,看加壓迴流比增加是塔壓增加造成的嗎? 迴流比應該是可以控制的,如果塔壓增加導致
『肆』 間歇蒸餾是什麼
又稱分批蒸餾、不連續蒸餾。它的特點是間歇操作,原料液,一次地加入蒸餾釜專中,屬加熱使其部分汽化,由於各組分間揮發度的差異,上升蒸汽中易揮發組分的含量較液相中的高,使其提濃一次,即得到一級分離。釜液的量和組成、餾出液的量和組成等參數都隨時間變化,屬於不穩定過程。一般當蒸餾到指定的釜液組成或餾出液的平均組成時停止操作。間歇蒸餾又可分為簡單蒸餾和間歇精餾。
『伍』 為什麼蒸餾時要棄去開始餾出的部分液體
蒸餾時要棄去開始餾出的部分液體的原因:
這部分餾液稱為「前餾分」或「餾頭回」.前餾分蒸完,溫度趨答於穩定後,蒸出的就是較純的物質。
蒸餾是慢慢升溫的過程,而產品的沸點是一個固定的值,在到達那個固定值前可能有雜質隨溫度升高被蒸出去了,那一部分要棄去。
蒸餾設備中含有許多雜質,剛出來的水起到了清洗作用.
蒸餾水的制備方法:
搭設裝置。
加熱水蒸汽發生器,同時添加葯品於三口瓶中。
T形夾冒蒸汽後關閉T形夾,同時打開水源,放冷凝水。
三口瓶中澄清後,蒸餾結束,打開T形夾,關閉熱源,關閉冷凝水水源。
『陸』 間歇精餾有哪些特點
間歇精餾過程的特點
當混合液的分離要求較高而料液品種或組成經常變化時,採用間歇精餾的操作方式比較靈活機動。從精餾裝置看,間歇精餾與連續精餾大致相同。作間歇精餾時,料液成批投入精餾釜,逐步加熱氣化,待釜液組成降至規定值後將其一次排出。由此不難理解,間歇精餾過程具有如下特點。
① 間歇精餾為非定態過程。在精餾過程中,釜液組成不斷降低。若在操作時保持迴流比不變,則餾出液組成將隨之下降;反之,為使餾出液組成保持不變,則在精餾過程中應不斷加大迴流比。為達到預定的要求,實際操作可以靈活多樣。例如,在操作初期可逐步加大迴流比以維持餾出液組成大致恆定;但迴流比過大,在經濟上並不合理。故在操作後期可保持迴流比不變,若所得的餾出液不符合要求,可將此部分產物並入下一批原料再次精餾。
此外,由於過程的非定態性,塔身積存的液體量(持液量)的多少將對精餾過程及產品的數量有影響。為盡量減少持液量,間歇精餾往往採用填料塔。
② 間歇精餾時全塔均為精餾段,沒有提餾段。因此,獲得同樣的塔頂、塔底組成的產品,間歇精餾的能耗必大於連續精餾。
間歇精餾的設計計算方法,首先是選擇基準狀態(一般以操作的始態或終態)作設計計算,求出塔板數。然後按給定的塔板數,用操作型計算的方法,求取精餾中途其他狀態下的迴流比或產品組成。
『柒』 間歇精餾塔是否越高越好
間歇精餾塔的高度,從理論上來說,增加高度,可提高分離效果,但不是無限制的提高內.對於某一個需要分離的液體混容合物而言,需要多高的塔,也就是需要多少理論塔板數,這是需要經過計算的,如果太高,會有以下的問題:首先是能耗太大,其次是產量太低,其三是投資成本加大,其四是如果高到一定的程度,那就沒辦法蒸出產品了.綜上所述,間歇精餾塔不是越高越好.
『捌』 間歇精餾中,隨時間增加,恆迴流比,塔頂溫度如何變化. 個人理解隨輕組分減少而上升.
你說的是前期抄,如果保溫效襲果好或是理論狀態我覺得應該是前期上升至中期,組分含量不變溫度維持恆定一段時間,後期釜內不加溫高沸點組分無法上到精餾塔中,塔頂溫度開始下降,如果在釜內再加溫,又會重復上面的過程,直至精餾結束.
『玖』 蒸餾操作的要點
(1)在蒸來餾燒瓶中放少量碎瓷片,源防止液體暴沸。
(2)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應與支管口下端位於同一水平線上。
(3)蒸餾燒瓶中所盛放液體不能超過其容積的2/3,也不能少於1/3。
(4)冷凝管中冷卻水從下口進,上口出。
(5)加熱溫度不能超過混合物中沸點最高物質的沸點。
蒸餾是一種熱力學的分離工藝,它利用混合液體或液-固體系中各組分沸點不同,使低沸點組分蒸發,再冷凝以分離整個組分的單元操作過程,是蒸發和冷凝兩種單元操作的聯合。
與其它的分離手段,如萃取、過濾結晶等相比,它的優點在於不需使用系統組分以外的其它溶劑,從而保證不會引入新的雜質。
(9)間歇蒸餾中過渡擴展閱讀
蒸餾操作特點:
1.通過蒸餾操作,可以直接獲得所需要的產品,而吸收和萃取還需要如其它組分。
2.蒸餾分離應用較廣泛,歷史悠久。
3.能耗大,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氣相或液相。
分類:
1.按方式分:簡單蒸餾、平衡蒸餾、精餾、特殊精餾
2.按操作壓強分:常壓、加壓、減壓
3.按混合物中組分:雙組分蒸餾、多組分蒸餾
4.按操作方式分:間歇蒸餾、連續蒸餾
『拾』 為什麼制葯過程中主要採用間歇精餾方式
間歇精餾又抄稱為分批精餾。間歇襲精餾操作開始時,全部物料加入精餾釜中,再逐漸加熱汽化,自塔頂引出的蒸氣經冷凝後,一部分作為流出液產品,另一部分作為迴流送回塔內,待塔釜組成降到規定值後,將其一次排出,然後進行下一批的精餾操作。
間歇精餾與連續精餾相比,具有以下特點[1]。
(1) 間歇精餾為非穩態過程 即塔內操作參數(如溫度、組成)不僅隨位置變
化,也隨時間變化。
(2) 間歇精餾塔只有精餾段。
因此,間歇精餾常用一下操作方式:
(1) 餾出液組成恆定的間歇精餾操作,即餾出液組成保持恆定,而相應的迴流
比不斷地增大。
(2) 迴流比恆定的間歇精餾操作,即迴流比保持恆定,而流出液組成逐漸減小。
(3) 優化變迴流比操作方式,即某一階段(如操作初期)採用恆餾出液組成的操作,另一階段(如操作後期)採用恆迴流比下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