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甲烷是怎麼產生的
甲烷合成方法
本品為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廣,是天然氣、煤層氣、沼氣的主要成分,經分離可以取得。
1.從天然氣分離天然氣中含甲烷80%~99%(φ),干天然氣經甲烷清凈後使用濕天然氣經清凈後,用冷凝法、吸收法、吸附法分離出乙烷以上輕烴後使用。
2.從油田氣分離石油開采時從油井中逸出天然氣,其中干氣含甲烷80%~85%(φ);濕氣含甲烷10%(φ)。在加壓和冷凝的情況下,可以液化用作化工原料。
3.從煉廠氣分離各煉廠石油加工氣體中含甲烷20%~50%。用吸收蒸餾法和冷凝蒸餾法從石油加工氣體中分離乙烯、丙烯時可副產甲烷、氫或純甲烷。
4.從焦爐氣分離焦爐氣含甲烷約20%~30%,干餾煤氣含甲烷約40%~60%。採用深冷法分離焦爐氣氫時副產甲烷。
5.利用天然氣提氦裝置副產品甲烷(含CH498%以上)為原料,經一個或兩個低溫甲烷精餾塔,脫除氮、氧雜質,再經吸附器脫除C2以上烴類,即得純度99.99%以上的高純甲烷產品。或者以乙烯裝置尾氣為原料氣,先經吸附器脫除水、二氧化碳和C2以上烴類雜質,然後導入間歇精餾塔精餾。當塔頂排出氣體中總雜質濃度指標達到要求後,停止精餾即可,可以製得純度為99.995%以上的高純甲烷。
㈡ 一道化學題
CH4+2O2=CO2+2H2O
CnH2n+(3n/2)O2=nCO2+nH2O
可以知道,CH4與氧氣完全反應前後體積不變,
烯烴反應後體積增加了2n-(1+3n/2)=n/2-1
則(n/2-1)*x=(1.04-1)*(5*(1+x)
根據分子量為24,有,16+14nx=24(1+x)
可以得到,
x=1/4,n=4
甲烷和丁烯體積比為4:1
這是河北的會考題的最後一道,我也做了,兄弟,希望你能過,不知道你是那個市的
㈢ 甲烷廢料可以蒸餾嗎
甲烷燃燒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因為不含有灰份,所以不會造成霧霾。
另外,生產甲烷是可以用秸稈、糞便、垃圾等作為原材料的。生產過程就是沼氣生產過程,之後再液化分離,就生產出了液態的生物質天然氣,和純二氧化碳,沼渣和沼液是優質的有機肥。
二氧化碳和有機肥可以還田,繼續參與植物的生長過程。這樣就不會污染環境了。
而甲烷燃燒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其中的碳元素,是植物光合作用過程中從大氣吸收的。
所以,從宏觀看,甲烷燃燒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數量,必然小於光合作用過程所吸收的二氧化碳數量。故宏觀角度是不會增加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
㈣ 如何判斷水蒸氣蒸餾中,餾出液的有機組分在水的上層還是下層
用滴管吸一滴水,滴到混合液里,看水溶到上層還是溶到下層
分液時亦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判斷有機層和水層
㈤ 甲烷與水蒸氣發生的反應
CH4+H2OCO2+4H2
㈥ 在甲烷,膽礬,礦泉水,蒸餾水,食鹽,純鹼,氬氣中,(1)西部大開發中的重點工程--「西氣東輸」,輸送
(1)西部大開發中的重點工程--「西氣東輸」,輸送的氣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學式為:CH 4 . (2)氯化鈉是在家庭廚房中用作調味品的物質,其化學式為:NaCl. (3)氬氣屬於稀有氣體,化學性質很不活潑,與氮氣混合在一起,填充入燈泡,使燈泡經久耐用,其化學式為:Ar. (4)化學實驗室中,配製溶液時常用作溶劑的是蒸餾水. (5)碳酸鈉與氫氧化鈣溶液混合,工業上可用於製取燒鹼,其化學式為:Na 2 CO 3 . 故答案為:(1)CH 4 ;(2)NaCl;(3)Ar;(4)蒸餾水;(5)Na 2 CO 3 . |
㈦ 甲烷水和物層是什麼
天然氣水合物(naturalgashadrate),又叫可燃冰,是產出於海底沉積物中似冰狀的物質,其化學成分主要是甲烷,佔99%,其餘的是水和少量雜質。它是甲烷與水在高壓和低溫的狀態下形成的化合物。知道沼氣產生原理的讀者都有很清楚,沼氣(主要成分是甲烷),它是微生物在缺氧的情況下,對有機物進行發酵、分解而產生的。同樣,海洋底部有很厚的沉積物層,微生物產生的甲烷因為海水高壓抑制的緣故,未能及時釋放出去,因而與水結合形成天然氣水合物。順便指出,天然氣水合物是一種很有前途的能源物質。據科學家估計,全球天然氣水合物的碳儲量(能源的一種換算方法)是全球石油與天然氣碳儲量的兩倍。如果能開發利用,那將是人類莫大的福音。
㈧ 怎麼證明蒸餾得到的水是淡水(化學)
證明蒸餾得到的復水為淡水的方法制是 :海底礦產資源「可燃冰」,其主要成分是水合甲烷晶體(CH4��nH2O),若水合甲烷晶體中CH4的質量分數為10%,則水合甲烷晶體的化學式為 .
㈨ 水和甲烷的結構式
有機物燃燒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該有機物存在兩種可能性,第一種只含C、H兩種元素,第二種含有C、H、O三種元素.甲烷在氧氣中燃燒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從該實驗事實可以得出,甲烷一定含有C、H,是否含有O不能確定,故選B.
㈩ 請問,四硝基甲烷是怎樣合成的,有哪些物理和化學性質
熔點 14.2℃ 沸點 126℃ 密度 1.64 相對密度(水=1)
強氧化劑。受熱,接觸明火,或受到摩擦、震動、撞擊時要發生爆炸。如混有胺類或酸等能增加爆炸敏感性。能與可燃物、有機物或易氧化物質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經摩擦和與小量水接觸可導致燃燒或爆炸。
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實驗室法:
1。方程式:4(CH3CO)2O+4HNO3→C(NO2)4+7CH3COOH+CO2↑
2。步驟:31.5克無水硝酸,d>1.53。在5度冰鹽以下,緩慢滴加51克乙酸酐,前期加料較慢,後期加料較快。通氣條件下。溫度決不可高於10度。加完後自然室溫,放置七天(小孔通風)。將混合物加入含300ml水燒瓶中進行水蒸氣蒸餾,四硝基甲烷隨最初20ml溜出液蒸出。去除上層水,先用稀鹼洗滌,再用水洗滌,用無水硫酸鈉乾燥。產量14到16克。產率(57%至65%)。
注意:絕對不可直接蒸餾,會發生猛烈的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