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蒸餾結束時,先熄滅酒精燈,再停止通冷凝水
蒸餾結束時,先熄滅酒精燈,再停止通冷凝水是因為酒精燈加熱會使蒸版餾管有一定權溫度,先停冷凝水可能會使整流管爆炸,不安全。
蒸餾是一種熱力學的分離工藝,它利用混合液體或液-固體系中各組分沸點不同,使低沸點組分蒸發,再冷凝以分離整個組分的單元操作過程,是蒸發和冷凝兩種單元操作的聯合。與其它的分離手段,如萃取、過濾結晶等相比,它的優點在於不需使用系統組分以外的其它溶劑,從而保證不會引入新的雜質。
蒸餾完畢,應先停止加熱,然後停止通水,拆下儀器。拆除儀器的順序和裝配的順序相反,先取下接受器,然後拆下尾接管、冷凝管、蒸餾頭和蒸餾瓶等。
操作時要注意:
(1)在蒸餾燒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體暴沸。
(2)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應與支管口下端位於同一水平線上。
(3)蒸餾燒瓶中所盛放液體不能超過其容積的2/3,也不能少於1/3。
(4)冷凝管中冷卻水從下口進,上口出。
(5)加熱溫度不能超過混合物中沸點最高物質的沸點。
B. 為什麼蒸餾結束時,先熄滅酒精燈再停止通冷凝水
1、結來束的時候,必須先源熄滅酒精燈,因為儀器的余熱會持續加強,不然的話通冷凝水的時候就會效果不好
2、防止冷凝迴流,防止冷凝迴流造成的試管炸裂,使冷凝氣體排泄干凈好
C. 為什麼蒸餾完畢後先停止加熱答案是說防止有雜質
蒸餾完畢後先停止加熱,這個問題應該是防止先停冷卻水蒸汽逸散到空氣中。
D. 蒸餾儀器的安裝順序和拆下順序
您好,沒有看到您的圖。但是一般蒸餾儀器安裝的時候遵循:從下到上、從左到右的順序,而拆卸的順序與安裝相反
E. 蒸餾結束該先關儀器還是先拿吸收瓶,為什麼
摘要 你好,包括蒸餾結束後先儀器先吸收瓶,主要是因為蒸餾完畢,先停止加熱,然後停止通水是因為酒精燈加熱會使蒸餾管有一定溫度,先停冷凝水可能會使蒸餾管爆炸,不安全。
F. 蒸餾結束後的步驟
你是說放空是嗎?
簡單說起來就是先放空,再降溫,拆裝置
放空的時候氣流很快,要保護好瓶子
G. 旋轉蒸發儀在使用結束後,應該怎樣進行關閉操作呢
一般旋轉蒸發儀都是減壓操作的,所以要先通大氣恢復常壓,然後取下樣品,再將接收瓶裡面收集的廢液倒掉,最後關冷凝水和電源。
如果長時間不用的話,需要把冷凝管中的水放掉,防止堵塞或者在冬天結冰把冷凝管漲破。旋轉蒸發儀主要用於在減壓條件下連續蒸餾大量易揮發性溶劑。尤其對萃取液的濃縮和色譜分離時的接收液的蒸餾,可以分離和純化反應產物。旋轉蒸發儀的基本原理就是減壓蒸餾,也就是在減壓情況下,當溶劑蒸餾時,蒸餾燒瓶在連續轉動。結構:蒸餾燒瓶可是一個帶有標准磨口介面的梨形或圓底燒瓶,通過一高度迴流蛇形冷凝管與減壓泵相連,迴流冷凝管另一開口與帶有磨口的接收燒瓶相連,用於接收被蒸發的有機溶劑。在冷凝管與減壓泵之間有一三通活塞,當體系與大氣相通時,可以將蒸餾燒瓶,接液燒瓶取下,轉移溶劑,當體系與減壓泵相通時,則體系應處於減壓狀態。使用時,應先減壓,再開動電動機轉動蒸餾燒瓶,結束時,應先停機,再通大氣,以防蒸餾燒瓶在轉動中脫落。作為蒸餾的熱源,常配有相應的恆溫水槽。那麼,呢? 旋轉蒸發儀的正確操作方法如下:1.旋轉蒸發儀打開後,金屬套溫度計,船用溫度計,v型溫度計,銅套溫度計先熟悉各部件的相應位置,取儀器時,一手握支架,一手托基坐或雙手握支架,慢慢取出,嚴禁用手提望遠鏡或水平軸部位。2.取出儀器前,先將三腳架安置好,取出後立即放在三腳架上,用中心螺旋固定好。3.旋轉蒸發儀在裝箱前,觀測人員不得離開儀器。4.旋轉蒸發儀必須由測量人員攜帶,不得碰撞,不得倒放。5.旋轉蒸發儀托運,必須放在裝有軟墊的防震箱子中,並在箱外標明「不得倒置」的字樣,寫上「光學或電子儀器,小心輕放,嚴禁重壓」。必要時應派人護送。6.旋轉蒸發儀由汽車運送時,要防止顛波和震動,一般應放在車的前部軟墊上,或由人抱住放在腿上,亦可背在背上,不得放在車箱底櫃上。7.短距離搬站時,儀器要豎著拿,使儀器保持垂直軸的鉛垂狀態,切不可橫扛在肩上,以免碰傷儀器或損壞儀器的軸系。8.旋轉蒸發儀裝箱時,應根據儀器類型,固定或松開制動螺旋,各部件按各自位置放妥當後,方可輕輕合上箱蓋,並扣緊兩旁的搭鉤。9.關箱時要注意檢查工具及附件,看是否安放穩當,以免運輸過程中竄動,碰壞儀器部件。10.箱和蓋罩,感到有障礙時,應查明原因,排除後再加蓋。嚴禁硬壓、硬扣。
H. 蒸餾完畢,為什麼應先停止加熱,然後停止通水
蒸餾完畢,先停止加熱,然後停止通水是因為酒精燈加熱會使蒸餾管有一定溫度,先停冷凝水可能會使蒸餾管爆炸,不安全。
蒸餾操作中的注意事項:
1、控制好加熱溫度。如果採用加熱浴,加熱浴的溫度應當比蒸餾液體的沸點高出若干度,否則難以將被蒸餾物蒸餾出來。加熱浴溫度比蒸餾液體沸點高出的越多,蒸餾速度越快。
但是,加熱浴的溫度也不能過高,否則會導致蒸餾瓶和冷凝器上部的蒸氣壓超過大氣壓,有可能產生事故,特別是在蒸餾低沸點物質時尤其需注意。一般地,加熱浴的溫度不能比蒸餾物質的沸點高出30℃。整個蒸餾過程要隨時添加浴液,以保持浴液液面超過瓶中的液面至少一公分。
2、蒸餾高沸點物質時,由於易被冷凝,往往蒸氣未到達蒸餾燒瓶的側管處即已經被冷凝而滴回蒸餾瓶中。因此,應選用短頸蒸餾瓶或者採取其它保溫措施等,保證蒸餾順利進行。
3、蒸餾之前,必須了解被蒸餾的物質及其雜質的沸點和飽和蒸氣壓,以決定何時(即在什麼溫度時)收集餾分。
4、蒸餾燒瓶應當採用圓底燒瓶。沸點在40~150℃的液體可採用150℃以上的液體,或沸點雖在150℃以下,對熱不穩常壓的簡單蒸餾。對於沸點在定、易熱分解的液體,可以採用減壓蒸餾和水蒸汽蒸餾。
(8)蒸餾結束後關閉儀器的順序擴展閱讀:
蒸餾操作的相關要求:
1、隔網加熱冷管傾:「冷管」指冷凝管。意思是說加熱蒸餾燒瓶時要隔石棉網(防止蒸餾燒瓶因受熱不均勻而破裂),在安裝冷凝管時要向下傾斜。
2、上緣下緣兩相平:意思是說溫度計的水銀球的上緣要恰好與蒸餾瓶支管介面的下緣在同一水平線上。
3、熱氣冷水逆向行:意思是說冷卻水要由下向上不斷流動,與熱的蒸氣的流動的方向相反。
4、瓶中液限掌握好:意思是說一定要掌握好蒸餾燒瓶中液體的限量,最多不超過蒸餾燒瓶球體容積的2/3,最低不能少於1/3。
5、先撤酒燈水再停:意思是說蒸餾結束時,應先停火再停冷卻水。
I. 蒸餾實驗開始時,應先開什麼,後什麼,結束時呢
1、蒸餾前的檢驗。在試管中加入少量自來水,滴加幾滴AgNO3溶液和幾滴稀硝酸。
2、裝配冷凝裝置。檢查氣密性。
3、蒸餾。在燒瓶中加入約1/2體積的自來水,再加幾粒沸石(或碎瓷片),重新連接好裝置。加熱,錐形瓶中收集到約10mL液體,停止加熱。
4、蒸餾後的檢驗。在試管中加入少量蒸餾出的液體,滴加幾滴AgNO3溶液和幾滴稀硝酸
搜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