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直形冷凝管 空氣冷凝管 區別
作用不同:
1、空氣冷凝管和直形冷凝管主要是蒸出產物時使用(包括蒸餾和分餾),當蒸餾物沸點超過140攝氏度時,一般使用空氣冷凝管,以免直形冷凝管通水冷卻導致玻璃溫差大而炸裂。用於蒸餾液體或有機制備中,起冷凝或迴流作用。
2、直形冷凝管它是Liebig 氏設計,是將一根空氣冷凝管作為內芯,在其外面焊有一較粗的外套管(水冷管),在外套管的兩端各焊接一個小嘴是用以連接冷凝水的進出口(下嘴用以連接冷卻水源,
3、上嘴用以作冷卻水的出口)。它是用水進行冷卻,可加速冷卻或縮短冷凝管的長度。適用於沸點為140℃以下物質的蒸餾、分餾操作,主要用於傾斜式蒸餾裝置。
使用方法不同:
1、直形冷凝管使用前進行洗凈,將冷凝管上端擴大處,用打好洞的橡膠塞連接於燒瓶的支管上,蒸餾燒瓶中加入待蒸餾的物質,然後在冷凝管的水進口 (下口)處用橡膠管連接水源,另一根橡膠管連接於上口,便於冷卻廢水流出。
2、空氣冷凝管上端較粗並經圓口、下端較細尾部磨成45°斜角的細長型的玻璃管。上端粗,主要是便於連接蒸餾燒瓶的支管的套入,圓口,主要是增加機械強度
(1)吸氣冷凝式溫差驅動蒸餾系統擴展閱讀:
冷凝管在選用時,一般講蒸餾物的沸點越低蒸氣越不易冷卻,故需要冷凝管要長,內徑要粗,反之沸點愈高則蒸氣愈易冷卻,因此冷凝管愈短愈細為宜。另一方面蒸餾物多、燒瓶容量大,受熱面也增加。在同一單位時間蒸氣排出的愈多,選用冷凝管也要相對地增加其長度。
適用於科研、大專院校、石油、化工、制葯工業、醫療衛生及中小學等單位化驗室,作蒸餾、分餾或迴流的裝置上與蒸餾燒瓶、彎形接管配套使用時起冷凝蒸氣和凝聚液滴的作用。
㈡ 比較精餾塔冷凝方式(全凝器冷凝和分凝器),它們有何特點和適用場合
精餾塔頂出來的氣相,一般需要用其它冷媒冷疑(如循環水、冷凍水或冷物料),具體是採用全凝器冷凝或分凝器冷凝以及選用何種冷媒,要看被冷凝的氣相溫度高低及氣相組分的沸點高低。
當被冷凝的氣相溫度較高及組分較單一且常溫下為液態時,一般採用全凝器冷凝,用循環水做冷媒。
當被冷凝的氣相溫度較高但組分較多且常溫下有某組分為氣態或易氣化時,一般採用分凝器冷凝,先用循環水做冷媒將氣相中沸點較高的組分冷凝下來,未冷凝氣體再用低溫冷凍水做冷媒冷凝,即所謂分凝器冷凝。
當然,也可以就用低溫冷凍水進行全凝器冷疑。但因冷凍水比循環水成本高,經濟上不合算。
實際生產中,為了節能,當被冷凝的氣相溫度較高時,也可先與其它低溫物料換熱,這樣氣相被部分冷凝,再用循環水冷凝,也是一種分凝方法,可減少循環水用量。低溫物料被預熱,也可減少蒸汽耗量。
(2)吸氣冷凝式溫差驅動蒸餾系統擴展閱讀:
掌握好物料平衡、氣液相平衡和熱量平衡是精餾操作的關鍵所在,三個平衡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在操作中通常是以控制物料平衡為主,相應調節熱量平衡,最終達到氣液相平衡。
(1)要保持塔底液面穩定平衡,必需穩定:
①進料量和進料溫度;
②塔頂、側線及塔底抽出量;
③塔頂壓力。
(2)要保持穩定的塔頂溫度,必需穩定:
①進料量和進料溫度;
②頂迴流、循環迴流各中段迴流量及溫度;
③塔頂壓力;
④汽提蒸汽量;
⑤原料及迴流不帶水。
只要密切注意塔頂溫度、塔底液面,分析波動原因,及時加以調節,就能掌握塔的三個平衡,保證塔的正常操作。
㈢ 蒸餾用直形冷凝管而不用球形冷凝管為什麼
直形冷凝管主要是蒸出產物時使用,是蒸餾法分離物質時所需的儀器。
要注意的是,當蒸餾物沸點超過140度時,一般使用空氣冷凝,以免直形冷凝管通水冷卻導致玻璃溫差大而炸裂。
球形冷凝管主要是在反應物易揮發的情況下,其迴流作用。蒸氣冷凝後又流回反應體系,節約試劑,並使反應進行更徹底。
球型冷凝管面積較直形冷凝管大,冷凝效率高。
常壓蒸餾乙醇,是利用乙醇和水的沸點不同,將乙醇分離出來。而不是讓乙醇進行反應。
因此選用直形冷凝管。
而直形冷凝管是將一根空氣冷凝管作為內芯,在其外面焊有一較粗的外套管(水冷管),在外套管的兩端各焊接一個小嘴是用以連接冷凝水的進出口(下嘴用以連接冷卻水源,上嘴用以作冷卻水的出口)。它是用水進行冷卻,可加速冷卻或縮短冷凝管的長度。適用於沸點為140℃以下物質的蒸餾、分餾操作,主要用於傾斜式蒸餾裝置。
直形冷凝管使用前進行洗凈,將冷凝管上端擴大處,用打好洞的橡膠塞連接於燒瓶的支管上,蒸餾燒瓶中加入待蒸餾的物質,然後在冷凝管的水進口 (下口)處用橡膠管連接水源,另一根橡膠管連接於上口,便於冷卻廢水流出。
冷凝管下端連接接受瓶,通常用彎形接管連接接受瓶,可使蒸餾液垂直流出。全部裝置安裝好後,固定於架子上,先開冷卻水源,然後進行加熱使蒸餾物至沸騰,蒸氣沿內芯管遇到冷卻水冷卻的管壁即冷凝為液滴,流入接受瓶中,即得純凈物質
㈣ 球形冷凝管不能用於組裝蒸餾裝置的原因
蒸餾操作不可球形冷凝管因為球形冷凝管有凹槽,斜放時會有較多液體殘留在凹槽中
㈤ 實驗室製取蒸餾水的裝置中,冷凝管上的進水口、出水口的作用
水蒸氣遇冷變成水,
冷凝管從下端進水,上端出水,是為了減小水和蒸汽之間的溫差,防止冷凝管驟冷破裂
㈥ 再蒸餾實驗中,為什麼冷凝管中冷卻水從下口進,從上口出 為什麼實驗室製取蒸餾水不需要溫度計詳細點謝
冷凝管中冷卻水從下口進,從上口出,是為了把冷凝管中的空氣完全排出,使冷凝水能回夠充滿整個冷凝管,這樣才答能達到最佳的冷凝效果。如果上進下出的話,水流根本不會貯存並充滿冷凝管,起不到冷凝效果,也容易損壞儀器,使局部忽冷忽熱而使冷凝管破裂。
實驗室製取蒸餾水時,溫度在水的沸點100攝氏度時蒸餾,不需要用溫度計來隨時觀察並控溫,所以無需溫度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