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白酒、啤酒、果酒、黃酒在成分和釀制過程中的差異
白酒:用生的五穀放在地窖中和釀酒微生物一起發酵,會用蒸餾的方式提取醇類,所專以成分除水外,大多是醇類屬。
啤酒:多以小麥為原料,會先把小麥煮熟,讓澱粉糊化,然後發酵,釀造的過程中會加入酒花,最後只會過濾掉發酵液中的殘渣,所以啤酒內酒精含量低,會有氨基酸,及酒花的苦味物質和多酚。
果酒:以水果及酵母繁殖需要的糖為原料,一起發酵,最後過濾掉殘渣,成分多為水、酒精和水果本身含有的物質。
黃酒:用煮熟的米飯作為原料,加入酵母發酵。
❷ 果酒基酒選什麼樣的酒泡合適
當然是純糧酒了,我知道谷養康零添加純糧酒是傳統工藝的酒,是用純糧食做的,真正無添加的純糧食酒,在京東上就能買到。
❸ 中國白酒,黃酒、果酒的知識
中國白酒,黃酒、果酒包含的知識很多,這里轉一份營養價值方面的參考:
酒的養生價值是相對而言的,每一種酒都有一定價值,只是看作用在哪一個方面。
果酒最保健
果酒,顧名思義就是用水果發酵而成的酒。果酒提取了水果中的全部營養,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人體所需的氨基酸。果酒里含有大量的多酚類物質,具有抗氧化、防衰老、保護心臟的作用。果酒中最著名的是葡萄酒,它的保健功效大部分來自於其中的「白藜蘆醇」。
啤酒最下火
啤酒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糖分、蛋白質、17種氨基酸和12種維生素。
中醫認為啤酒性涼,因此適合容易便秘、口渴的熱性體質的人喝,也是夏天解暑的佳品。不過,由於含有大量糖分,多飲易發胖。
黃酒最養人
黃酒對人體的補養作用最明顯。黃酒中含大量蛋白質、B族維生素、鈣、磷、硒等,以及一定量的糖、有機酸和氨基酸。料酒屬於黃酒的一種。
黃酒性熱,加熱後更適合冬天飲用。中醫上,黃酒可以做葯用,生飲對心跳過快、厭食、煩躁等有療效;熱飲可以緩解血淤、缺奶、風濕性關節炎、腰酸背痛及手足麻木。
米酒最補氣
都說喝酒傷胃,可米酒卻能養胃。糯米釀成的米酒酒精度數一般不超過10度,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增進食慾。
此外,糯米有養胃、補氣、助消化的作用,釀成酒後,其營養成分更有利於消化吸收,特別適合中老年人、孕產婦、腸胃不好的人以及身體虛弱者。
白酒最活血
白酒是中國人最熟知的酒,釀造白酒的原料,以高粱、小麥、玉米為主。
中醫認為白酒可以溫血通脈,祛風散寒,適合中風、關節炎、手腳麻木的人喝。風寒初起時少量喝酒,可以預防感冒。
在現代營養學看來,白酒除了酒精含量較高,能夠提供能量外,沒有任何營養。
少量飲酒可以降低血壓,但度數高的白酒卻會讓血壓上升;所有的酒精都是在胃中被吸收的,白酒的度數越高,對胃的刺激和損害就越大;90%的酒精都在肝臟代謝,酒精還會對肝臟造成損害。另外,長期喝酒還會對心臟和血管系統造成慢性損害。
盡管這些不同的酒有著不同的好的方面和特點,但其好處都是在一定限度內起作用的,超過了一定的度,它們便都成了最傷人的。還是那句話,「花要半開,酒要微醺」。
❹ 白酒、黃酒、葡萄酒、果酒、啤酒,
1.白酒:杜康(歷史氛圍濃)http://ke..com/view/82239.htm
魏武帝曹操賦詩:「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惟有杜康。」
杏花村汾酒(詩意)http://ke..com/view/1167228.htm
杜牧的《清明》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2.黃酒:藍山膏腴http://www.hudong.com/wiki/%E9%BB%91%E6%B3%BD%E9%85%92
3.葡萄酒:柏翠庄(Petrus),羅曼尼·康帝(DomainedelaRomanee-Conti),拉圖佳釀,源於法國,上帝的禮物(http://www.cs.com.cn/sctz/03/200812/t20081208_1677287.htm)
4.果酒
沒多大研究,青梅酒還不錯
5.啤酒
三得利超純,口感不錯,沒研究
❺ 全國葡萄酒,黃酒,果酒年銷售量是多少
一、按原材料
根據抄釀酒用的原材料不同,可以劃分為三類:
1.糧食酒、就是以糧食為主要原料生產的酒。例如高梁酒、糯米酒、包穀酒等:
2.果酒、就是用果類為原料生產的酒,如魯比納葡萄酒、蘋果酒、桔子酒、梨子酒、香檳酒等;
3.代糧酒、就是用糧食和果類以外的原料,比如野生植物澱粉原料或含糖原料生產的酒,習慣稱為代糧酒,或者叫代用品酒。例如,用青杠子、薯干、木薯、芭蕉芋、糖蜜等為原料生產的酒均為代糧酒。
二、按生產工藝
目前,按照生產工藝的特徵來分,可以分為三大類:
1.蒸餾酒、這就是在生產工藝中,必須經過蒸餾過程才取得最終產品的酒。如我國的白酒,外國的白蘭地、威士忌,伏特加、蘭姆酒、阿拉克酒等;
2.發酵酒、又稱為非蒸餾酒,在生產過程中不經過蒸餾燕便形 成了最終產品。如黃酒、啤酒、葡萄酒和其他果子酒等;
3.配製酒(又稱再制酒)、顧名思義,配製酒就是用蒸餾酒或發酵酒為酒基,再人工配入甜味輔料、香料、色素、或浸泡葯材、果皮、果實、動植物等而形成的最終產品的酒,如果露酒、香檳酒、汽酒及葯酒、滋補酒等。
❻ 白酒、啤酒、果酒、黃酒在成分和釀制的過程有何差異
關於白酒、啤酒、果酒、黃酒在成分和釀造過程的差異
一、成分:
1.白酒: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占總量的98%-99%),而溶於其中的酸、酯、醇、醛等種類眾多的微量有機化合物(占總量的1%-2%)作為白酒的呈香呈味物質,卻決定著白酒的風格(又稱典型性,指酒的香氣與口味協調平衡,具有獨特的香味)和質量。乙醇化學能的70%可被人體利用,1克乙醇供熱能5千卡。酸、酯、醇、醛等這些並沒有多少有營養的,只是香味而已。
2.啤酒:主要是水,95%以上,其次是酒精3-5%,二氧化碳0.5%左右,其餘成分不足1%,但組成非常復雜,不同品牌間差別較大,主要是未發酵的多糖、氨基酸、酚類物質、酯類等等。
3.果酒:成分多為水、酒精和水果本身含有的物質。
4.黃酒:(1)碳水化合物
黃酒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因類型的不同差別較大,最低的為干型黃酒,含量l%左右,是啤酒的2倍;最高的為甜型黃酒,含量在10%以上,是啤酒的20多倍。並且黃酒中的碳水化合物幾乎全部是微生物發酵所產生的葡萄糖、果糖和低聚糖,這些糖能直接被人體吸收利用或轉化為糖元備用,不會導致人體發胖或引發齲齒病等不良後果,而且所含的低聚糖易被腸道中有益於健康的微生物利用,起到調理腸胃的作用。
(2)氨基酸
每升黃酒中蛋白質和氨基酸的含量平均達30克以上,分別是啤酒的9倍和葡萄酒的3倍,而且主要以氨基酸的形態存在,種類多達18種以上,其中含有人體不能合成而必需的8種氨基酸,可被人體全部吸收,對組織細胞的生成和修補及一些激素、抗體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3)維生素
黃酒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有關分析表明,黃酒中一般都含有豐富的 Vb1;、Vb2和 Vpp,有些所含種類更多,除上述三種外還含有Vb5、Vb6和Vc等,在人體的新陳代謝中起重要作用。例如,黃酒中含Vb10.0186mg/100ml,若每天飲用200ml黃酒,即相當於需要量的2.86%,這在營養學上是很有價值的。
(4)礦物質
由於黃酒的獨特工藝和對釀造水的特殊要求,其所含的礦質元素也異常豐富,不僅含鉀、鈉、鈣、磷、鎂這些常量元素,還含有鐵、鋅、銅。錳、硒等微量元素,其總含量高達130mp/100ml,是啤酒的1.5倍,葡萄酒的2倍,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其中鈣對人體骨骼的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鎂可增強人體代謝時酶的活力,鋅對人體的智力發育提高起關鍵作用,硒具有抗癌的功能。
二、釀造過程:
(1)白酒:由澱粉或糖質原料(主要為糧谷)製成酒醅或發酵醪經蒸餾而得。
(2)啤酒:有以下5道工序。主要是糖化﹑發酵﹑貯酒後熟3個過程。
原料粉碎:將麥芽﹑大米分別由粉碎機粉碎至適於糖化操作的粉碎度。糖化:將粉碎的麥芽和澱粉質輔料用溫水分別在糊化鍋﹑糖化鍋中混合,調節溫度。糖化鍋先維持在適於蛋白質分解作用的溫度(45~52℃)(蛋白休止)。將糊化鍋中液化完全的醪液兌入糖化鍋後,維持在適於糖化(β-澱粉和α-澱粉)作用的溫度(62~70℃)(糖化休止),以製造麥醪。麥醪溫度的上升方法有浸出法和煮出法兩種。根據啤酒的性質、使用的原料、設備等決定用過濾槽或過濾機濾出麥汁後,在煮沸鍋中煮沸,添加酒花,調整成適當的麥汁濃度後,進入迴旋沉澱槽中分離出熱凝固物,澄清的麥汁進入冷卻器中冷卻到5~8℃。發酵:冷卻後的麥汁添加酵母送入發酵池或圓柱錐底發酵罐中進行發酵,用蛇管或夾套冷卻並控制溫度。進行下面發酵時,最高溫度控制在8~13℃,發酵過程分為起泡期﹑高泡期﹑低泡期,一般發酵5~10日。發酵成的啤酒稱為嫩啤酒,苦味強,口味粗糙,CO2含量低,不宜飲用。後酵:為了使嫩啤酒後熟,將其送入貯酒罐中或繼續在圓柱錐底發酵罐中冷卻至0℃左右﹐調節罐內壓力,使CO2溶入啤酒中。貯酒期需1~2月,在此期間殘存的酵母﹑冷凝固物等逐漸沉澱,啤酒逐漸澄清,CO2在酒內飽和,口味醇和,適於飲用。過濾:為了使啤酒澄清透明成為商品,啤酒在-1℃下進行澄清過濾。對過濾的要求為:過濾能力大﹑質量好,酒和CO2的損失少,不影響酒的風味。過濾方式有硅藻土過濾﹑紙板過濾﹑微孔薄膜過濾等。
(3)果酒:
1.果酒釀造的工藝流程
鮮果→分選→破碎、除梗→果漿→分離取汁→澄清→清汁→ 發酵→倒桶→貯酒→過濾→冷處理→調配→過濾→成品
2.工藝簡述
1.發酵前的處理:前處理包括水果的選別、破碎、壓榨、果汁的澄清,果汁的改良等。破碎、除梗:破碎要求每粒種子破裂,但不能將種子和果梗破碎,否則種子內的油酯、糖苷類物質及果梗內的一些物質會增加酒的苦味。破碎後的果漿立即將果漿與果梗分離,防止果梗中的青草味和苦澀物質溶出。破碎機有雙輥壓破機、鼓形刮板式破碎機、離心式破碎機、錘片式破碎機等。
2.渣汁的分離:破碎後不加壓自行流出的果汁叫自流汁,加壓後流出的汁液叫壓榨汁。自流汁質量好,宜單獨發酵製取優質酒。壓榨分兩次進行,第一次逐漸加壓,盡可能壓出果肉中的汁,質量稍差,應分別釀造,也可與自流汁合並。將殘渣疏鬆,加水或不加,作第二次壓榨,壓榨汁雜味重,質量低,宜作蒸餾酒或其他用途。設備一般為連續螺旋壓榨機。
3.果汁的澄清:壓榨汁中的一些不溶性物質在發酵中會產生不良效果,給酒帶來雜味,而且,用澄清汁製取的果酒膠體穩定性高,對氧的作用不敏感,酒色淡,鐵含量低,芳香穩定,酒質爽口。澄清的方法可參閱果汁的澄清。
4.二氧化硫處理:二氧化硫在果酒中的作用有殺菌、澄清、抗氧化、增酸、使色素和單寧物質溶出、還原作用、使酒的風味變好等。使用二氧化硫有氣體二氧化硫及亞硫酸鹽,前者可用管道直接通入,後者則需溶於水後加入。發酵基質中二氧化硫濃度為60-100mg/L。此外,尚需考慮下述因素:原料含糖高時,二氧化硫結合機會增加,用量略增;原料含酸量高時,活性二氧化硫含量高,用量略減;溫度高,易被結合且易揮發,用量略減;微生物含量和活性越高、越雜,用量越高;霉變嚴重,用量增加。
5.果汁的調整:
①糖的調整:釀造酒精含量為10%-12%的酒,果汁的糖度需 17-20°Bx。如果糖度達不到要求則需加糖,實際加工中常用蔗糖或濃縮汁。
②酸的調整:酸可抑制細菌繁殖,使發酵順利進行;使紅葡萄酒顏色鮮明;使酒味清爽,並具有柔軟感;與醇生成酯,增加酒的芳香;增加酒的貯藏性和穩定性。干酒易在0.6%-0.8%,甜酒0.8%-1%一般pH大於3.6或可滴定酸低於0.65%時應該對果汁加酸。
6.酒精發酵:
①酒母的制備:酒母即擴大培養後加入發酵醪的酵母菌,生產上需經三次擴大後才可加入,分別稱一級培養(試管或三角瓶培養)、二級培養、三級培養,最後用酒母桶培養。方法如下:
一級培養:於生產前10天左右,選成熟無變質的水果,壓榨取汁。裝入潔凈、乾熱滅菌過的試管或三角瓶內。試管內裝量為1/4,三角瓶則1/2。裝後在常壓下沸水殺菌1小時或58kPa下30分鍾。冷卻後接入培養菌種,搖動果汁使之分散。進行培養,發酵旺盛時即可供下級培養。
二級培養:在潔凈、乾熱滅菌的三角瓶內裝1/2果汁,接入上述培養液,進行培養。
三級培養:選潔凈、消毒的10L左右大玻璃瓶,裝入發酵栓後加果汁至容積的70%左右。加熱殺菌或用亞硫酸殺菌,後者每升果汁應含SO2 150mg,但需放置一天。瓶口用70%酒精進行消毒,接入二級菌種,用量為2%,在保溫箱內培養,繁殖旺盛後,共擴大用。
酒母桶培養:將酒母桶用SO2消毒後,裝入12-14oBx的果汁,在28-30℃下培養1~2天即可作為生產酒母。培養後的酒母即可直接加入發酵液中,用量為2%~10%。
②發酵設備:發酵設備要求應能控溫,易於洗滌、排污,通風換氣良好等。使用前應進行清洗,用SO2或甲醛熏蒸消毒處理。發酵容器也可製成發酵貯酒兩用,要求不滲漏,能密閉,不與酒液起化學作用。有發酵桶、發酵池,也有專門發酵設備,如旋轉發酵罐、自動連續循環發酵罐等。
果汁發酵:發酵分主(前)發酵和後發酵,主發酵時,將果汁到入容器內,裝入量為容器容積的4/5,然後加入 3%-5%的酵母,攪拌均勻,溫度控制在20-28℃,發酵時間隨酵母的活性
果酒
和發酵溫度而變化,一般約為3~12天。殘糖降為0.4%以下時主發酵結束。然後應進行後發酵,即將酒容器密閉並移至酒窯,在12~28℃下放置 1個月左右。發酵結束後要進行澄清,澄清的方法和果汁相同。成品調配:果酒的調配主要有勾兌和調整。勾兌即原酒的選擇與適當比例的混合;調整即根據產品質量標准對勾兌酒的某些成分進行調整。勾兌,一般先選一種質量接近標準的原酒作基礎原酒,據其缺點選一種或幾種另外的酒作勾兌酒,加入一定的比例後進行感官和化學分析,從而確定比例。調整,主要有酒精含量、糖、酸等指標。酒精含量的調整最好用同品種酒精含量高的酒進行調配,也可加蒸餾酒或酒精;甜酒若含糖不足,用同品種的濃縮汁效果最好,也可用砂糖,視產品的質量而定;酸分不足可用檸檬酸。
7.過濾、殺菌、裝瓶:過濾有硅藻土過濾、薄板過濾、微孔薄膜過濾等。果酒常用玻璃瓶包裝。裝瓶時,空瓶用2-4%的鹼液在50℃以上溫度浸泡後,清洗干凈,瀝干水後殺菌。果酒可先經巴氏殺菌再進行熱裝瓶或冷裝瓶,含酒精低的果酒,裝瓶後還應進行殺菌。
(4)黃酒:黃酒是用穀物作原料,用麥曲或小曲做糖化發酵劑製成的釀造酒。中國傳統釀造黃酒的主要工藝流程為:
浸米——蒸飯——晾飯——落缸發酵——開耙——壇發酵——煎酒——包裝。
❼ 黃酒和果酒度數都在多少范圍內啊
黃酒的度數一般在15度左右,有些稍微高一點,有些稍微低一點。 喝的話還是南方這邊喝的多一點,不過近年來北方喝黃酒的人也漸漸多起來了。
❽ 白酒、啤酒、果酒、黃酒在成分和釀制過程中的差異
同是天涯淪落人~~~~~~~~~~~~~~~~東北育才直升的兄弟姐妹們啊
關於白酒、啤酒、果酒、黃酒在成分和釀造過程的差異
一、成分:
1.白酒: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占總量的98%-99%),而溶於其中的酸、酯、醇、醛等種類眾多的微量有機化合物(占總量的1%-2%)作為白酒的呈香呈味物質,卻決定著白酒的風格(又稱典型性,指酒的香氣與口味協調平衡,具有獨特的香味)和質量。乙醇化學能的70%可被人體利用,1克乙醇供熱能5千卡。酸、酯、醇、醛等這些並沒有多少有營養的,只是香味而已。
2.啤酒:主要是水,95%以上,其次是酒精3-5%,二氧化碳0.5%左右,其餘成分不足1%,但組成非常復雜,不同品牌間差別較大,主要是未發酵的多糖、氨基酸、酚類物質、酯類等等。
3.果酒:成分多為水、酒精和水果本身含有的物質。
4.黃酒:(1)碳水化合物
黃酒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因類型的不同差別較大,最低的為干型黃酒,含量l%左右,是啤酒的2倍;最高的為甜型黃酒,含量在10%以上,是啤酒的20多倍。並且黃酒中的碳水化合物幾乎全部是微生物發酵所產生的葡萄糖、果糖和低聚糖,這些糖能直接被人體吸收利用或轉化為糖元備用,不會導致人體發胖或引發齲齒病等不良後果,而且所含的低聚糖易被腸道中有益於健康的微生物利用,起到調理腸胃的作用。
(2)氨基酸
每升黃酒中蛋白質和氨基酸的含量平均達30克以上,分別是啤酒的9倍和葡萄酒的3倍,而且主要以氨基酸的形態存在,種類多達18種以上,其中含有人體不能合成而必需的8種氨基酸,可被人體全部吸收,對組織細胞的生成和修補及一些激素、抗體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3)維生素
黃酒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有關分析表明,黃酒中一般都含有豐富的 Vb1;、Vb2和 Vpp,有些所含種類更多,除上述三種外還含有Vb5、Vb6和Vc等,在人體的新陳代謝中起重要作用。例如,黃酒中含Vb10.0186mg/100ml,若每天飲用200ml黃酒,即相當於需要量的2.86%,這在營養學上是很有價值的。
(4)礦物質
由於黃酒的獨特工藝和對釀造水的特殊要求,其所含的礦質元素也異常豐富,不僅含鉀、鈉、鈣、磷、鎂這些常量元素,還含有鐵、鋅、銅。錳、硒等微量元素,其總含量高達130mp/100ml,是啤酒的1.5倍,葡萄酒的2倍,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其中鈣對人體骨骼的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鎂可增強人體代謝時酶的活力,鋅對人體的智力發育提高起關鍵作用,硒具有抗癌的功能。
二、釀造過程:
(1)白酒:由澱粉或糖質原料(主要為糧谷)製成酒醅或發酵醪經蒸餾而得。
(2)啤酒:有以下5道工序。主要是糖化﹑發酵﹑貯酒後熟3個過程。
原料粉碎:將麥芽﹑大米分別由粉碎機粉碎至適於糖化操作的粉碎度。糖化:將粉碎的麥芽和澱粉質輔料用溫水分別在糊化鍋﹑糖化鍋中混合,調節溫度。糖化鍋先維持在適於蛋白質分解作用的溫度(45~52℃)(蛋白休止)。將糊化鍋中液化完全的醪液兌入糖化鍋後,維持在適於糖化(β-澱粉和α-澱粉)作用的溫度(62~70℃)(糖化休止),以製造麥醪。麥醪溫度的上升方法有浸出法和煮出法兩種。根據啤酒的性質、使用的原料、設備等決定用過濾槽或過濾機濾出麥汁後,在煮沸鍋中煮沸,添加酒花,調整成適當的麥汁濃度後,進入迴旋沉澱槽中分離出熱凝固物,澄清的麥汁進入冷卻器中冷卻到5~8℃。發酵:冷卻後的麥汁添加酵母送入發酵池或圓柱錐底發酵罐中進行發酵,用蛇管或夾套冷卻並控制溫度。進行下面發酵時,最高溫度控制在8~13℃,發酵過程分為起泡期﹑高泡期﹑低泡期,一般發酵5~10日。發酵成的啤酒稱為嫩啤酒,苦味強,口味粗糙,CO2含量低,不宜飲用。後酵:為了使嫩啤酒後熟,將其送入貯酒罐中或繼續在圓柱錐底發酵罐中冷卻至0℃左右﹐調節罐內壓力,使CO2溶入啤酒中。貯酒期需1~2月,在此期間殘存的酵母﹑冷凝固物等逐漸沉澱,啤酒逐漸澄清,CO2在酒內飽和,口味醇和,適於飲用。過濾:為了使啤酒澄清透明成為商品,啤酒在-1℃下進行澄清過濾。對過濾的要求為:過濾能力大﹑質量好,酒和CO2的損失少,不影響酒的風味。過濾方式有硅藻土過濾﹑紙板過濾﹑微孔薄膜過濾等。
(3)果酒:
1.果酒釀造的工藝流程
鮮果→分選→破碎、除梗→果漿→分離取汁→澄清→清汁→ 發酵→倒桶→貯酒→過濾→冷處理→調配→過濾→成品
2.工藝簡述
1.發酵前的處理:前處理包括水果的選別、破碎、壓榨、果汁的澄清,果汁的改良等。破碎、除梗:破碎要求每粒種子破裂,但不能將種子和果梗破碎,否則種子內的油酯、糖苷類物質及果梗內的一些物質會增加酒的苦味。破碎後的果漿立即將果漿與果梗分離,防止果梗中的青草味和苦澀物質溶出。破碎機有雙輥壓破機、鼓形刮板式破碎機、離心式破碎機、錘片式破碎機等。
2.渣汁的分離:破碎後不加壓自行流出的果汁叫自流汁,加壓後流出的汁液叫壓榨汁。自流汁質量好,宜單獨發酵製取優質酒。壓榨分兩次進行,第一次逐漸加壓,盡可能壓出果肉中的汁,質量稍差,應分別釀造,也可與自流汁合並。將殘渣疏鬆,加水或不加,作第二次壓榨,壓榨汁雜味重,質量低,宜作蒸餾酒或其他用途。設備一般為連續螺旋壓榨機。
3.果汁的澄清:壓榨汁中的一些不溶性物質在發酵中會產生不良效果,給酒帶來雜味,而且,用澄清汁製取的果酒膠體穩定性高,對氧的作用不敏感,酒色淡,鐵含量低,芳香穩定,酒質爽口。澄清的方法可參閱果汁的澄清。
4.二氧化硫處理:二氧化硫在果酒中的作用有殺菌、澄清、抗氧化、增酸、使色素和單寧物質溶出、還原作用、使酒的風味變好等。使用二氧化硫有氣體二氧化硫及亞硫酸鹽,前者可用管道直接通入,後者則需溶於水後加入。發酵基質中二氧化硫濃度為60-100mg/L。此外,尚需考慮下述因素:原料含糖高時,二氧化硫結合機會增加,用量略增;原料含酸量高時,活性二氧化硫含量高,用量略減;溫度高,易被結合且易揮發,用量略減;微生物含量和活性越高、越雜,用量越高;霉變嚴重,用量增加。
5.果汁的調整:
①糖的調整:釀造酒精含量為10%-12%的酒,果汁的糖度需 17-20°Bx。如果糖度達不到要求則需加糖,實際加工中常用蔗糖或濃縮汁。
②酸的調整:酸可抑制細菌繁殖,使發酵順利進行;使紅葡萄酒顏色鮮明;使酒味清爽,並具有柔軟感;與醇生成酯,增加酒的芳香;增加酒的貯藏性和穩定性。干酒易在0.6%-0.8%,甜酒0.8%-1%一般pH大於3.6或可滴定酸低於0.65%時應該對果汁加酸。
6.酒精發酵:
①酒母的制備:酒母即擴大培養後加入發酵醪的酵母菌,生產上需經三次擴大後才可加入,分別稱一級培養(試管或三角瓶培養)、二級培養、三級培養,最後用酒母桶培養。方法如下:
一級培養:於生產前10天左右,選成熟無變質的水果,壓榨取汁。裝入潔凈、乾熱滅菌過的試管或三角瓶內。試管內裝量為1/4,三角瓶則1/2。裝後在常壓下沸水殺菌1小時或58kPa下30分鍾。冷卻後接入培養菌種,搖動果汁使之分散。進行培養,發酵旺盛時即可供下級培養。
二級培養:在潔凈、乾熱滅菌的三角瓶內裝1/2果汁,接入上述培養液,進行培養。
三級培養:選潔凈、消毒的10L左右大玻璃瓶,裝入發酵栓後加果汁至容積的70%左右。加熱殺菌或用亞硫酸殺菌,後者每升果汁應含SO2 150mg,但需放置一天。瓶口用70%酒精進行消毒,接入二級菌種,用量為2%,在保溫箱內培養,繁殖旺盛後,共擴大用。
酒母桶培養:將酒母桶用SO2消毒後,裝入12-14oBx的果汁,在28-30℃下培養1~2天即可作為生產酒母。培養後的酒母即可直接加入發酵液中,用量為2%~10%。
②發酵設備:發酵設備要求應能控溫,易於洗滌、排污,通風換氣良好等。使用前應進行清洗,用SO2或甲醛熏蒸消毒處理。發酵容器也可製成發酵貯酒兩用,要求不滲漏,能密閉,不與酒液起化學作用。有發酵桶、發酵池,也有專門發酵設備,如旋轉發酵罐、自動連續循環發酵罐等。
果汁發酵:發酵分主(前)發酵和後發酵,主發酵時,將果汁到入容器內,裝入量為容器容積的4/5,然後加入 3%-5%的酵母,攪拌均勻,溫度控制在20-28℃,發酵時間隨酵母的活性
果酒
和發酵溫度而變化,一般約為3~12天。殘糖降為0.4%以下時主發酵結束。然後應進行後發酵,即將酒容器密閉並移至酒窯,在12~28℃下放置 1個月左右。發酵結束後要進行澄清,澄清的方法和果汁相同。成品調配:果酒的調配主要有勾兌和調整。勾兌即原酒的選擇與適當比例的混合;調整即根據產品質量標准對勾兌酒的某些成分進行調整。勾兌,一般先選一種質量接近標準的原酒作基礎原酒,據其缺點選一種或幾種另外的酒作勾兌酒,加入一定的比例後進行感官和化學分析,從而確定比例。調整,主要有酒精含量、糖、酸等指標。酒精含量的調整最好用同品種酒精含量高的酒進行調配,也可加蒸餾酒或酒精;甜酒若含糖不足,用同品種的濃縮汁效果最好,也可用砂糖,視產品的質量而定;酸分不足可用檸檬酸。
7.過濾、殺菌、裝瓶:過濾有硅藻土過濾、薄板過濾、微孔薄膜過濾等。果酒常用玻璃瓶包裝。裝瓶時,空瓶用2-4%的鹼液在50℃以上溫度浸泡後,清洗干凈,瀝干水後殺菌。果酒可先經巴氏殺菌再進行熱裝瓶或冷裝瓶,含酒精低的果酒,裝瓶後還應進行殺菌。
(4)黃酒:黃酒是用穀物作原料,用麥曲或小曲做糖化發酵劑製成的釀造酒。中國傳統釀造黃酒的主要工藝流程為:
浸米——蒸飯——晾飯——落缸發酵——開耙——壇發酵——煎酒——包裝。
❾ 白酒、啤酒、葡萄酒、果酒、黃酒、米酒、葯酒、洋酒……你更喜歡喝哪個
以前喜歡啤酒,現在越來越喜歡喝白酒了。
白酒伴隨著我們成長,見證了我們每一場熱鬧幸福的團圓飯。
小時候的團圓飯,自己喝著果汁飲料,看著父親、叔伯們在歡聲笑語中,舉起酒杯,「滋溜」一口乾了杯中的白酒。依稀記得有景芝景陽春、青州雲門春等等的,是我們當地的好酒了。
年齡越大,在家陪爸媽長輩的時間就越少。每次回老家,都喜歡帶上兩瓶白酒孝敬父親。陪著父親喝兩口,聽聽父親年輕時的故事。
父親說幾口白酒下肚之後,身子暖了,這心也跟著暖了。
昔日一起喝啤酒吃夜宵的夥伴,如今再次聚會,清一色選擇喝點白酒。
作為年輕的一代,酒桌上並沒有父輩們的那些勸酒文化,我們總是點到為止,朋友的情誼並不是酒量來決定的。
身邊的長輩喝慣了白酒,對他們來說喝白酒才是正確的社交方式。
中國人喝白酒的習慣是一代代傳承下來的,身邊這些長輩也是看著他們的父輩喝白酒長大的。
所以喝白酒,是一種傳承的社交習慣。
這獨特、濃厚、醇香的白酒,承載著中華民族堅韌、頑強的精神品質,見證了老一輩建設者付出的汗水與激情。
當然,現在越來越喜歡喝白酒,最重要的是源於情感上的因素。
年少不知酒滋味,喝懂已是中年人!白酒是需要細細品味的。
當我們從懵懂無知到八面玲瓏,漸漸地喜歡上了白酒。白酒的味道是豐富的,它只有細心品味才能感受得到。
❿ 自己想泡一些果酒,怎麼泡比較好
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自己泡酒喝。
說到酒,除了紅酒、白酒和啤酒,很多人想到葡萄酒。我相信很多人也用水果釀酒。但是怎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呢?
葡萄酒
配料:紅葡萄600克,冰糖200克,黃酒50毫升。
功效:葡萄酒具有放鬆肌肉,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消化和抗癌的作用。長期睡前喝少量酒,可有效改善手腳冰涼。
步驟:
一,倒入一瓶黃酒,用酒洗凈紅葡萄;
二,用手把紅葡萄壓碎,放進玻璃瓶中;
三,在底部放一層紅葡萄;
四,再加一層冰糖覆蓋紅葡萄的大部分表面;
五,重復葡萄和糖的重疊。
六,倒入50ml黃酒,密封,置陰涼處。
紫蘇梅酒
配料:青梅600克,紫蘇葉數片,冰糖240克,黃酒一罐。
功效:紫蘇梅酒中的紫蘇能治寒風,增加胃腸蠕動,適宜熱飲。
步驟:
一,把紫蘇葉洗凈,放到陰涼處晾乾。
二,李子洗後在陰涼處晾乾;
三,取出中間芯,將青梅放入玻璃瓶中;
四,在底部放一層青梅;
五,再加一層冰糖,覆蓋青梅的大部分表面;
六,把紫蘇葉撕碎,撒在糖果上。
七,反復將青梅、冰糖和紫蘇葉層層疊起;
八,最後倒入整罐黃酒,密封,放涼處。
以上就是一些自己製作果酒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