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蒸餾問題 > 簡述油脂蒸餾脫酸脫臭的區別

簡述油脂蒸餾脫酸脫臭的區別

發布時間:2021-01-18 15:47:29

『壹』 脫臭損耗主要來自哪幾個方面

脫臭是油脂精煉中非常重要的工藝程序, 尤其是截面積, 使排氣管內蒸汽流速較大, 足以使油滴繼續被

氣流帶出脫臭器外, 帶出的油脂數量, 就是飛濺損耗。 高 級 食 用 油 的 精 煉, 為 了 提 高 其 煙 點, 該 工 序 必 不 可

二、影響脫臭損耗的因素 以上敘述了蒸餾損耗包少。 油脂中的臭味物質主要是低分子的醛、酮、游離脂

括的部分和飛濺損耗產生 肪酸以及不飽和碳氫化合物等。 為了脫除這些臭味物

的原因。 下面筆者就影響脫臭損耗的因素以及如何降 質, 工業上常使用油脂內這些臭味物質和甘油三酸酯

低脫臭過程中的附加損耗, 談談自己的看法, 僅供同行 揮發度的很大差異, 在高溫高真空下採用水蒸氣蒸餾

參考。 的方法完成脫臭。

( 蒸 餾損耗既包括工藝的當然損耗 臭味物質的損 ( ) 待 脫臭油 一般已經過脫酸中, 臭味物質的數量

) ( 耗, 也包括工藝的附加損耗 不皂化物和甘三酯的損 一般不超過油量的 011% , 然而, 實際脫臭損耗往往高

)耗。 蒸餾損耗不僅取決於油脂品種, 而且脫臭操作條 ( ) 於這個數字 一般在 013, 018% , 這說明在水蒸氣蒸

件 對蒸餾損耗也有很大影響。 試驗證明, 脫臭溫度越 餾脫臭的同時, 將不可避免地造成其它物質的損耗。現

高, 真空度越大, 蒸餾損耗越大; 溫度低, 真空度小, 蒸 筆者就油脂脫臭過程中的損耗問題淺談如下:

餾損耗就小。有關數據顯示, 溫度較真空度對蒸餾損耗 一、脫臭損耗的來源

的影響較為顯著, 尤其對不皂化物和甘三酯的影響。因 油脂脫臭過程中的損耗通常分為蒸餾損耗和飛濺

此, 筆者認為, 在保證臭味物質蒸餾脫陳的前提下, 為 損耗。

了降低不皂化物和甘三酯的蒸餾損耗, 對於間歇式脫 1、蒸餾損耗: 臭, 脫臭溫度最好在 220, 240?、真空度為 755; mm H g蒸餾損耗主要包括三個部分: 1、蒸餾出待脫臭油 對 於 連 續 式 而 言, 溫 度 230, 250?、真 空 度 在 中的低分子醛、酮、不飽和碳氫化合物以及游離脂肪酸 755以上。 另 外, 相 同 脫 臭 條 件 下, 油 脂 品 種 不 mm H g 等引起的損耗。 脫臭的目的就是通過水蒸氣蒸餾除去 同, 蒸餾損耗也不同, 一般平均分子量低的油脂, 其蒸 這些臭味物質, 所以這部分損耗應為工藝的當然損耗。 餾損耗高些, 如椰子油的蒸餾損耗就高於棉籽油、大豆 2、蒸餾出待脫臭油中甾醇、生育酚等不皂化物引起的 油和菜籽油等。 損耗。這些成分並不是脫臭需要除去的物質, 雖然它們 飛濺損耗是由於汽提水蒸氣的機械作用造成的油 較上述第一部分難於揮發, 但仍是不可避免會失一部 脂液滴損耗。它不同皂化物和甘三酯蒸餾損耗一樣, 也 分。尤其是溫度較高時, 不皂化物可能會占餾出物的大 屬於工藝的附加損耗, 當然也是在脫臭過程中應該盡 部分。 實踐證明, 當脫臭溫度為 250, 270?時, 油中不 量減少的損耗。實踐證明, 飛濺損耗的大小主要與蒸汽 皂化物含量約降低 60% 左右。 3、蒸餾出甘油三酸酯引 速率、真空度、脫臭時間以及脫臭器的結構有關。 在其 起的損耗。甘油三酸酯比起其它成分是非常難揮發的, 它條件一定時, 隨著蒸汽速率增加, 飛濺損耗增大, 尤 但由於它是油脂的主要組分, 所以在蒸餾脫臭中也有 ( ) 其是當蒸汽速率超過一定限度 大於臨界速度後, 油 一定的損失。 甘油三酸酯在脫臭條件下的蒸汽壓是很 滴飛濺損耗將迅速增加。 因此, 為了降低飛濺損耗, 必 低 的, 應該說很難直接蒸餾出去, 據貝雷《油脂化學與 須控制蒸汽速度的大小, 使其小於造成一定油滴飛濺 工藝學》介紹, 這部分損失很可能是在脫臭中先被水解 所需的蒸汽臨界速度, 該臨界速度可用下式表示: = V 成單甘油酯及二甘油酯, 然後被蒸出而成為附加脫臭 D ′ , 式中, V : 造成一定油滴飛濺所需的蒸汽臨界K 損耗。 ? ′2、飛濺損耗: ( 速度, D : 油滴的直徑, ?: 水蒸氣的密度, K: 常數 與油

在脫臭過程中由於汽提水蒸氣的機械作用而引起 )滴 密度等因素有關。 真空度越高, 飛濺損耗越大; 反 油脂飛濺造成的損耗, 即為飛濺損耗, 當汽提水蒸氣以 之, 飛濺損耗越小。 因此筆者認為, 為了降低油脂的飛 一定速度噴入油中, 在通過油層並由油層表面沖出達 濺損耗, 真空度達到 755就可以了。 從脫臭時間 mm H g

到脫臭器頂部時, 由於蒸汽本身的動能加上蒸汽在高 看, 無疑脫臭時間的延長、飛濺損耗是增加的; 反之則 真空狀態下膨脹產生的動能, 從而使部分油脂液滴隨 低。為此筆者認為, 在脫臭過程中可通過適當提高脫臭 蒸汽沖擊到排氣管內, 而且排氣管截面積小於脫臭器 溫度來降低脫臭時間, 以減少油脂的飛濺損耗。

『貳』 24度棕櫚油怎麼提煉 精煉、脫酸、脫臭都沒問題 。只是想知道 棕櫚油用什麼加工手段才能讓他的凝點降低

52度已經是從毛油中抽提的,與其他凝固點的棕櫚油分開了,如果要抽提的話,直接買毛油好了

『叄』 大豆色拉油的「四脫」指的是什麼

大豆色拉油的「四脫」指的是:脫膠、脫酸、脫色、脫臭這四道精煉工藝。

(1)脫膠

脫除油中膠體雜質的工藝過程稱為脫膠,而粗油中的膠體雜質以磷脂為主,故油廠常將脫膠稱為脫磷。脫膠的方法有水化法、加熱法、加酸法以及吸附法等。水化法脫膠在工業上應用最為廣泛,加酸法僅限於工業用油脫膠。

(2)脫酸

脫除粗油中游離脂肪酸的過程稱之為脫酸。脫酸的方法有鹼煉、蒸餾、溶劑萃取及酯化等,其中應用最廣泛的為鹼煉脫酸和蒸餾法脫酸。鹼煉脫酸又稱為化學脫酸,而蒸餾脫酸又稱物理精煉法脫酸。

(3)脫色

純凈的甘油三酸酯呈液態時無色,呈固態時為白色。但常見的各種油脂都帶有不同的顏色,這是因為油脂中含有數量和品種都不相同的色素所致,這些色素有些是天然色素,主要有葉綠素、類胡蘿卜素等,有些是油料在儲藏、加工過程中糖類、蛋白質的降解產物。油脂中的色素影響油脂的外觀和穩定性,要生產較高品級的油脂就必須進行脫色處理。油脂脫色的方法很多,工業生產中應用最廣泛的是吸附脫色法,此外還有加熱脫色、氧化脫色、化學試劑脫色法等。

(4)脫臭

純凈的甘油三酸酯是沒有氣味的。但經壓榨、浸出製得的天然油脂中含有程度不等的各種氣味,人們把這些氣味統稱為「臭味」。去除油脂中臭味組分的過程稱為脫臭。

『肆』 油脂精煉的目的是什麼它包括哪些主要過程

目的:清除植物油中所含固體雜質、游離脂肪酸、磷脂、膠質、蠟、色素、異味等的一系列工序。

內容:

1、脫膠:應用物理、化學或物理化學方法將粗油中膠溶性雜質脫除的工藝過程成為脫膠。食用油脂中,若磷脂含量高,加熱時易起泡、冒煙、有臭味,且磷脂在高溫下因氧化而使油脂呈焦褐色,影響煎炸食品的風味。

脫膠就是依據磷脂及部分蛋白質在污水狀態下溶於油,但與水形成水合物後則不溶於油的原理,向粗油中加入熱水或通入水蒸氣,加熱油脂並在50℃溫度下攪拌混合,然後靜置分層,分離水相,即可除去磷脂和部分蛋白質。

2、脫酸:游離脂肪酸影響油脂的穩定性和風味,可採用加鹼中和的方法除去游離脂肪酸,稱為脫酸,又稱鹼煉。

3、脫色:粗油中含有葉綠素、類胡蘿卜素等色素,葉綠素是光敏化劑,影響油脂的穩定性,而其他色素影響油脂的外觀,可用吸附劑除去。

4、脫臭:油脂中存在一些非需宜的異味物質,主要源於油脂氧化產物。採用減壓蒸餾的方法,並添加檸檬酸,螯合過度金屬離子,抑制氧化作用。

(4)簡述油脂蒸餾脫酸脫臭的區別擴展閱讀

油脂精煉的方法

1、機械的方法

機械方法包括沉降、過濾、離心分離等。主要用於分離懸浮在油脂中的機械及部分膠融性雜質。

2、化學方法

化學方法主要包括酸煉、鹼煉、以及氧化、酯化等,這類方法使用時存在明顯的化學反應。酸煉是用酸處理油脂以除去色素、膠溶性雜質;鹼煉是用鹼處理,主要除去原油中的游離脂肪酸。

氧化主要用於脫色;酯化法用的不多,主要用於添加甘油使油脂中的游離脂肪酸生成甘油三酯,從而降低游離脂肪酸的含量。

3、物理化學方法

物理化學方法主要包括水化、吸附、水蒸氣蒸餾、夜-液萃取等。這類方法使用時沒有明顯的化學反應但又不同於機械的方法。

水化主要用於除去原油中的磷脂等膠體雜質;吸附主要用於脫色;水蒸氣蒸餾主要用於除去原油中的臭味物質和游離脂肪酸;液-液萃取法適合於高酸值深色油脂的脫酸,是一種很有發展前途的脫酸方法。

『伍』 色拉油怎麼區分

色拉油是從國外音譯過來的,指的是國外用來拌沙拉和冷盤的油,色拉油要求油的熔點比較低,低溫下面也不會凝結。於是廠家把高烹油進行測試,選擇那些熔點比較低的種類,比如大豆油等,就做成了色拉油。因此色拉油和高烹油本質上沒有區別,只是熔點不一樣。
色拉油俗稱涼拌油,是將毛油經過精煉加工而成的精製食用油,可用於生吃,因特別適合用於西餐「色拉」涼拌菜而得名。
色拉油呈淡黃色,澄清、透明、無氣味、口感好,用於烹調時不起沫、煙少、在0℃條件下冷藏5.5小時仍能保持澄清、透明(花生色拉油除外),除作烹調、煎炸用油外主要用於冷餐涼拌油,還可以作為人造奶油。色拉油一般選用優質油料先加工成毛油,再經脫膠、脫酸、脫色、脫臭、脫蠟、脫酯等工序成為成品。色拉油的包裝容器應專用、清潔、乾燥和密封,符合食品衛生和安全要求,不得摻有其它食用油和非食用油、礦物油等。保質期一般為6個月。目前市場上供應的色拉油有大豆色拉油、菜籽色拉油、葵花仔色拉油和米糠色拉油等。
色拉油:
色拉油即新標準的一級油,是加工等級最高的食用油,它的特點是既可以炒菜,又可以涼拌菜。目前市場上色拉油的品種有:大豆色拉油、菜籽色拉油、棉籽色拉油、花生色拉油、葵花籽色拉油、米糠色拉油等
高級烹調油
高級烹調油屬新標準的二級油,品質和用途與色拉油比較接近,但不適合涼拌,煙點比色拉油低5至10℃。保質期為12個月,品種同色拉油
調和油又稱調合油,它是根據使用需要,將兩種以上經精煉的油脂(香味油除外)按比例調配製成的食用油。調和油澄清、透明、可作熘、炒、煎、炸或涼拌用油。調和油一般選用精煉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等為主要原料,還可配有精煉過的米糠油、玉米胚油、油茶籽油、紅花籽油、小麥胚油等特種油脂。其加工過程是:根據需要選擇上述兩種以上精煉過的油脂,再經脫酸、脫色、脫臭、調合成為調和油。調和油的保質期一般為12個月。今後,調和油的發展前景是好的,它將成為消費者喜愛的油品之一

『陸』 精練二級菜子油如何鹼煉脫酸

毛油一般指從浸出或壓榨工序由植物油料中提取的含有不宜食用(或工業用)的某些雜質的油脂。

毛油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脂肪酸酯的混合物(俗稱中性油)。除中性油外,毛油中還含有非甘油酯物質(統稱雜質),其種類、性質、狀態,大致可分為機械雜質、脂溶性雜質和水溶性雜質等三大類。

1.油脂精煉的目的和方法

(1)油脂精煉的目的 油脂精煉,通常是指對毛油進行精製。毛油中雜質的存在,不僅影響油脂的食用價值和安全貯藏,而且給深加工帶來困難,但精煉的目的,又非將油中所有的雜質都除去,而是將其中對食用、貯藏、工業生產等有害無益的雜質除去,如棉酚、蛋白質、磷脂、黏液、水分等都除去,而有益的"雜質",如生育酚等要保留。因此,根據不同的要求和用途,將不需要的和有害的雜質從油脂中除去,得到符合一定質量標準的成品油,就是油脂精煉的目的。

(2)油脂精煉的方法 根據操作特點和所選用的原料,油脂精煉的方法可大致分為機械法、化學法和物理化學法三種。

上述精煉方法往往不能截然分開。有時採用一種方法,同時會產生另一種精煉作用。例如鹼煉(中和游離脂肪酸)是典型的化學法,然而,中和反應生產的皂腳能吸附部分色素、粘液和蛋白質等,並一起從油中分離出來。由此可見,鹼煉時伴有物理化學過程。

油脂精煉是比較復雜而具有靈活性的工作,必須根據油脂精煉的目的,兼顧技術條件和經濟效益,選擇合適的精煉方法。

2.機械方法

(1)沉澱

①沉澱原理 沉澱是利用油和雜質的不同比重,藉助重力的作用,達到自然分離二者的一種方法。

②沉澱設備 沉澱設備有油池、油槽、油罐、油箱和油桶等容器。

③沉澱方法 沉澱時,將毛油置於沉澱設備內,一般在20~30℃溫度下靜止,使之自然沉澱。由於很多雜質的顆粒較小,與油的比重差別不大。因此,雜質的自然沉澱速度很慢。另外,因油脂的粘度隨著溫度升高而降低,所以提高油的溫度,可加快某些雜質的沉澱速度。但是,提高溫度也會使磷脂等雜質在油中的溶解度增大而造成分離不完全,故應適可而止。

沉澱法的特點是設備簡單,操作方便,但其所需的時間很長(有時要10多天),又因水和磷脂等膠體雜質不能完全除去,油脂易產生氧化、水解而增大酸值,影響油脂質量,不僅如此,它還不能滿足大規模生產的要求,所以,這種純粹的沉澱法,只適用於小規模的鄉鎮企業。

(2)過濾

①過濾原理 過濾是將毛油在一定壓力(或負壓)和溫度下,通過帶有毛細孔的介質(濾布),使雜質截留在介質上,讓凈油通過而達到分離油和雜質的一種方法。

②過濾設備 箱式壓濾機、板框式過濾機、振動排渣過濾機和水平濾葉過濾機。

(3)離心分離 離心分離是利用離心力分離懸浮雜質的一種方法。

卧式螺旋卸料沉降式離心機,卧式螺旋卸料沉降式離心機是輕化工業應用己久的一類機械產品,近年來在部分油廠用以分離機榨毛油中的懸浮雜質,取得較好的工藝效果。目前國內油廠用於毛油除雜的WL型離心機的技術性能見表1-13。

3.水化法

(1)水化原理 所謂水化,是指用一定數量的熱水或稀鹼。鹽及其他電解質溶液,加入毛油中,使水溶性雜質凝聚沉澱而與油脂分離的一種去雜方法。

水化時,凝聚沉澱的水溶性雜質以磷脂為主,磷脂的分子結構中,既含有疏水基團,又含有親水基團。當毛油中不含水分或含水分極少時,它能溶解分散於油中;當磷脂吸水濕潤時,水與磷脂的親水基結合後,就帶有更強的親水性,吸水能力更加增強,隨著吸水量的增加,磷脂質點體積逐漸膨脹,並且相互凝結成膠粒。膠粒又相互吸引,形成膠體,其比重比油脂大得多,因而從油中沉澱析出。

(2)水化設備 目前廣泛使用的水化設備是水化鍋。一般油廠往往配備2~3隻水化鍋,輪流使用。也可作為鹼煉(中和)鍋使用。

(3)工藝流程

(4)水化脫膠工藝參數

①毛油的質量要求:水分及揮發物≤0.3%;雜質≤0.4%。

②水的質量要求:總硬度(以CaO計)<250毫克/升;其他指標應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

③間歇式脫磷加水量可採用膠質含量的3~5倍;連續式脫磷加水量可為油量的1%~3%。

④水化溫度。通常採用70~85℃,水化的攪拌速度,應能變動,間歇式的應至少有兩種速度選擇。

⑤水化脫磷工藝中如添加酸類等情況時,添加量可考慮為油量的0.05%~0.10%。

連續式脫磷設備因膠質分離時帶有少量雜質,大型廠宜採用排渣式離心機,以節省清洗碟片的時間。

⑥水化脫磷設備的選用,處理量小於20噸/天的宜採用間歇式設備;處理量大於50噸/天的應採用連續式設備。

⑦水化脫磷設備布置宜在二層樓房車間,主要設備及操作的儀表開關應放在樓上,中間貯罐及輔助設施放在樓下。

⑧一般新設計車間中,間歇式水化鍋之間的凈空距離可為0.6~0.8米,兩兩成組,組之間凈空距離可為1.2~1.5米,連續式水化離心機之間距離可為1.5~1.8米。

⑨成品質量:

磷脂含油(干基) <50%

含磷脂量 <0.15%~0.45%(據不同油品和要求)

含磷量 <50~150毫克/千克

雜質 <0.15%

水分 <0.2%

⑩(連續式)消耗指標:

蒸氣(0.2兆帕) 60~80千克/噸

水(20℃) 0.2~0.4立方米/噸

電 3~5千瓦·時/噸

4.鹼煉法鹼煉,是用鹼中和游離脂肪酸,並同時除去部分其他雜質的一種精煉方法。所用的鹼有多種,例如石灰、有機鹼、純鹼和燒鹼等。國內應用最廣泛的是燒鹼。

(1)鹼煉的基本原理 鹼煉的原理是鹼溶液與毛油中的游離脂肪酸發生中和反應。反應式如下:

RCOOH+NaOH→RCOONa+H2O

除了中和反應外,還有某些物理化學作用。

①燒鹼能中和毛油中游離脂肪酸,使之生成鈉皂(通稱為皂腳),它在油中成為不易溶解的膠狀物而沉澱。

②皂腳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因此,相當數量的其他雜質(如蛋白質、黏液、色素等)被其吸附而沉澱,甚至機械雜質也不例外。

③毛棉油中所含的游離棉酚可與燒鹼反應,變成酚鹽。這種酚鹽在鹼煉過程中更易被皂腳吸附沉澱,因而能降低棉油的色澤,提高精煉棉油的質量。

鹼煉所生成的皂腳內含有相當數量的中性油,其原因主要在於:鈉皂與中性油之間的膠溶性;中性油被鈉皂包裹;皂腳凝聚成絮狀時對中性油的吸附。

在中和游離脂肪酸的同時,中性油也可能被皂化而增加損耗。因此,必須選擇最佳條件,以提高精油率。

(2)鹼煉方法 按設備來分,有間歇式和連續式兩種鹼煉法,而前者又可分為低溫和高溫兩種操作方法。對於小型油廠,一般採用的是間歇低溫法。

①間歇式鹼煉工藝流程

②連續式鹼煉連續式鹼煉即生成過程連續化。其中有些設備能夠自動調節,操作簡單,生產效率高,此法所用的主要設備是高速離心機,常用的有管式和碟式高速離心機。

(3)鹼煉脫酸工藝參數

①脫膠油的質量要求:水分<0.2%;雜質<0.15%;磷脂含量<0.05%。水的質量要求:總硬度(以CaO計)<50毫克/升;其他指標應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燒鹼的質量要求:雜質≤5%的固體鹼,或相同質量的液體鹼。

②從處理量來考慮,小於20噸/天的宜採用間歇式鹼煉,大於50噸/天的應採用連續式鹼煉。

③鹼煉中鹼液的濃度和用量必須正確選擇,應根據油的酸價(加入其他酸時亦包括在內)、色澤、雜質等和加工方式,通過計算和經驗來確定,鹼液濃度一般為10~30波美度,鹼煉時的超鹼量一般為理論值的20%~40%。

④間歇式鹼煉應採用較低的溫度。設備應有二級攪拌速度。

⑤連續式鹼煉可採用較高的溫度和較短的混合時間。在採用較高溫度的同時,必須避免油與空氣的接觸,以防止油的氧化。

⑥水洗作業可採用二次水洗或一次復煉和一次水洗,復煉宜用淡鹼,水洗水應用軟水,水洗水量一般為油重的10%~20%,水洗溫度可為80~95℃。

⑦水洗脫水後的油的乾燥應採用真空乾燥,溫度一般為85~100℃,真空殘壓為4000~7000帕,乾燥後的油應冷卻至70℃以下才能進入下面的作業或貯存。

⑧成品質量:

酸價 間歇式≤0.4

連續式≤0.15或按要求

油中含皂 間歇式<150~300毫克/千克

連續式<80毫克/千克,不再脫色可取<150毫克/千克

油中含水 <0.1%~0.2%

油中含雜 <0.1%~0.2%

⑨消耗指標:

蒸氣(0.2兆帕) 200~250千克/噸

軟水 0.4~0.6立方米/噸

冷卻水(20℃,循環使用的補充水量)1~1.5立方米/噸

電 5~20千瓦·時/噸

燒鹼(固體鹼,含量95%) FFA含量的1.5~2倍

鹼煉損耗 (1.2~1.6)×韋森損耗

⑩非冷卻用水廢水排放量及其主要指標:鹼煉時的非冷卻用水是植物油廠產生廢水的重要方面,應盡量減少廢水的產生和對環境的污染程度。

排放量<0.4~0.6立方米/噸

主要污染指標:

pH 8~10

SS 2000~5000毫克/升

COD 5000~10000毫克/升

BOD 8000~15000毫克/升

含油量 500~1000毫克/升

5.塔式煉油法 塔式煉油法又稱"澤尼斯煉油法"。該法已用於菜籽油、花生油、王米胚油和牛羊油等的鹼煉,同時也適用於棉籽油的第二道鹼煉。

一般的鹼煉法是鹼液分散在油相中和游離脂肪酸,即油包水滴(W/O)型。塔式煉油法與一般的鹼煉方法有明顯區別;它是使油分散通過鹼液層,鹼與游離脂肪酸在鹼液中進行中和,即水包油滴(O/W)型。

塔式煉油法由三個階段組成:第一階段是毛油脫膠,第二階段是脫酸,第三階段是脫色。其工藝過程如下:

6.物理精煉 油脂的物理精煉即蒸餾脫酸,系根據甘油三酸酯與游離脂肪酸(在真空條件下)揮發度差異顯著的特點,在較高真空(殘壓600帕以下)和較高溫度下(240~260℃)進行水蒸氣蒸餾的原理,達到脫除油中游離脂肪酸和其他揮發性物質的目的。在蒸餾脫酸的同時,也伴隨有脫溶(對浸出油而言)、脫臭、脫毒(米糠油中的有機氯及一些環狀碳氫化合物等有毒物質)和部分脫色的綜合效果。

油脂的物理精煉適合於處理高酸價油脂,例如米糠油和棕櫚油等。

油脂的物理精煉工藝包括兩個部分,即毛油的預處理和蒸餾脫酸。預處理包括毛油的除雜(指機械雜質,如餅渣、泥沙和草屑等)、脫膠(包括磷脂和其他膠粘物質等)、脫色三個工序。通過預處理,使毛油成為符合蒸餾脫酸工藝條件的預處理油,這是進行物理精煉的前提,如果預處理不好,會使蒸餾脫酸無法進行或得不到合格的成品油。蒸餾脫酸主要包括油的加熱、冷卻、蒸餾和脂肪酸回收等工序。物理精煉的工藝流程如下:

物理精煉使用的主要設備有除雜機、過濾機、脫膠罐、脫色罐、油熱交換罐、油加熱罐、蒸餾脫酸罐、臘肪酸冷凝器和真空裝置等。

『柒』 葵花油什麼是脫膠,脫酸,脫臭,脫醋求大神幫助

就是利用油裡面各種雜質的融點溫度不同、凝固點不同等手段,把油裡面的雜質回去除 追問: 通具答體說什麼嗎,謝謝 回答: 哥們這個真比較難。我知道脫膠是用水脫。然後利用 離心機 脫膠。具體的要工廠才知道。不好意思了。

『捌』 毛油經脫膠、脫酸、脫色、脫臭、脫蠟、脫酯等工序需要哪些設備

色拉油一般選用優質油料先加工成毛油,再經脫膠、脫酸、脫色、脫臭、脫蠟、脫酯等工序成為成品。色拉油的包裝容器應專用、清潔、乾燥和密封,符合食品衛生和安全要求,不得摻有其它食用油和非食用油、礦物油等。保質期一般為6個月。目前市場上供應的色拉油有大豆色拉油、菜籽色拉油、葵花仔色拉油和米糠色拉油等。
色拉油: 色拉油即新標準的一級油,是加工等級最高的食用油,它的特點是既可以炒菜,又可以涼拌菜。目前市場上色拉油的品種有:大豆色拉油、菜籽色拉油、棉籽色拉油、花生色拉油、葵花籽色拉油、米糠色拉油等 高級烹調油 高級烹調油屬新標準的二級油,品質和用途與色拉油比較接近,但不適合涼拌,煙點比色拉油低5至10℃。保質期為12個月,品種同色拉油
調和油又稱調合油,它是根據使用需要,將兩種以上經精煉的油脂(香味油除外)按比例調配製成的食用油。調和油澄清、透明、可作熘、炒、煎、炸或涼拌用油。調和油一般選用精煉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等為主要原料,還可配有精煉過的米糠油、玉米胚油、油茶籽油、紅花籽油、小麥胚油等特種油脂。其加工過程是:根據需要選擇上述兩種以上精煉過的油脂,再經脫酸、脫色、脫臭、調合成為調和油。調和油的保質期一般為12個月。今後,調和油的發展前景是好的,它將成為消費者喜愛的油品之一

閱讀全文

與簡述油脂蒸餾脫酸脫臭的區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紹興污水凈化工程哪裡有 瀏覽:973
apache過濾掉url非法參數 瀏覽:823
純凈水的儲存溫度是多少 瀏覽:841
臨潼農村污水規劃 瀏覽:232
柴油濾芯下面感測器怎麼拆 瀏覽:883
浩澤廚上凈水器怎麼樣 瀏覽:150
三星空氣凈化器怎麼拆開 瀏覽:143
污水處理化驗室監測方法 瀏覽:841
RO膜出來的水PH值 瀏覽:852
奶瓶消毒鍋水垢有毒嗎 瀏覽:617
用廚房裡的什麼除水垢 瀏覽:595
江西宿舍污水處理設備哪裡賣 瀏覽:151
現代汽車怎麼樣換空調濾芯 瀏覽:327
樹脂切割片紅片與黑片區別 瀏覽:135
小米凈化器顯示屏數字分別是什麼意思 瀏覽:302
世界上的污水源 瀏覽:580
樹脂模具廠家聯系電話 瀏覽:352
超濾產水壓力低是什麼原因 瀏覽:777
tea在污水中代表什麼 瀏覽:789
龍頭凈水器能除水垢 瀏覽: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