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水的相图里固液平衡曲线是怎么画出来的
老师的说法理解起来会有些抽象。意思大概是这样的:可将固液体系分开,单独考虑。在一个较大容器中有一隔板,左边放的是A的固体,右边放的是A的液体。在没抽掉隔板前,两方都处于平衡态,但是它们之间存在化学势的差。一抽掉了隔板,双方接触。当再一次平衡时候,其实就是气液的化学势与气固的化学势
Ⅱ 水的蒸汽压和相图
一般是横坐标为温度t,纵坐标为饱和蒸汽压p。
在零度以下,固液转换压力P随温度t的增大而呈抛物线下降,而固气升华P则随温度t上升。到零度后,气体饱和P随t的增大而上升,P的整条曲线形状如英文字母y。字母上面的区域为水相区,左下面为冰的相区,右下面为汽的相区。
另外:水的相图中,汽水相区的分界线就是你说的“水的饱和蒸汽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Ⅲ 水的三相图中的三相点与水的冰点是否重合为什么
不重合,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冰点并不等于水的三相点,两者相差 0.01 K。
原因:
水的三相点是水的固、液、汽三相平衡共存时的温度,其值为273.16K ,也就是0.01℃。它是在一个密封的装有高纯度水(水的同位素成分相当于海水)的玻璃容器—水三相点瓶内复现的。
冰点指的是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1.013×10^5 Pa)下的凝固点,也就是0 ℃(273.15 K),在不同的大气压下,冰点不同。如果想估计在某个压强下的冰点,可以从水的相图上找到答案。冰点的高低还和水的纯净度有关。纯净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冰点是 0 ℃,但是当水中含有杂质时,冰点会降低。
(3)画出纯水的相图扩展阅读:
关于水的相图:
对一种物质的初步理解见于该物质的 p-T 相图。水三相图的气液固三相共存的点对应固定的气压和温度(T),这个温度 Tc=273.16 K 是绝对温标的唯一参考点。
气液两相的分界线终结于处于(218 atm.,647 K)的临界点,在此处右上角一定 p-T 范围内的水处于超临界状态,具有极大的且灵敏地依赖于 p-T 的溶解度。
水的液固两相界限的斜率 dp/dT<0,这一点异于大部分其它物质,一般物质的液相和固相可能只有一种或者不多的几种不同结构,水的结构却是出乎意料地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