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常用溶剂的介电常数分别是多少
常用溶剂的介电常数分别是多少
介质在外加电场时会产生感应电荷而削弱电场,原外加电场(真空中)与最终介质中电场比值即为介电常数.
常见溶剂的介电常数:H2O (水) 78.5 、HCOOH (甲酸) 58.5 、HCON(CH3)2 (N,N-二甲基甲酰胺)36.7、CH3OH (甲醇) 32.7 、C2H5OH (乙醇) 24.5 、CH3COCH3 (丙酮) 20.7 、n-C6H13OH (正己醇)13.3、CH3COOH (乙酸或醋酸) 6.15 C6H6 (苯) 2.28、CCl4 (四氯化碳) 2.24 、n-C6H14 (正己烷)1.88.
和溶剂的极性有关但不是同一回事.
② 查空气介电常数是1,而水在81左右,而又说介电常数越大,绝缘性越好,水明明是导电的,这怎么解释的
纯水的电阻率是很高的,等离子水电阻率更高。而含有杂质或电解质的水导电性良好。
③ 14摄氏度时水的介电常数
14摄氏度时水的介电常数为82.04,具体参数查看下表,如下图所示:
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粘度、介电常数和离子积常数Kw值不同,根据物质的介电常数可以判别高分子材料的极性大小。通常,相对介电常数大于3.6的物质为极性物质;相对介电常数在2.8~3.6范围内的物质为弱极性物质;相对介电常数小于2.8为非极性物质。
介电常数是物质相对于真空来说增加电容器电容能力的度量。
介电常数随分子偶极矩和可极化性的增大而增大。在化学中,介电常数是溶剂的一个重要性质,它表征溶剂对溶质分子溶剂化以及隔开离子的能力。介电常数大的溶剂,有较大隔开离子的能力,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溶剂化能力。
④ 25摄氏度水的介电常数
25摄氏度水的介电常数:
纯水的概念太模糊了,如果是蒸馏水,一道蒸馏的电导率在5μs/c㎡以下,二道蒸馏的电导率在2μs/c㎡以下。
如果是用离子交换树脂和反渗透膜制成的纯水,电导率一般在20μs/c㎡以下。
如果是用来喝的纯水,电导率一般在100~200μs/c㎡之间(也有低于100的)。
如果是自来水,电导率大多在300~500μs/c㎡之间,少数地区自来水电导率在800μs/c㎡左右。
物理、化学性质
水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水在3.98℃时密度最大(999.97kg/m³,近似计算中常取1000kg/m³)。固态水(冰)的密度(916.8kg/m³)比液态水的密度(999.84kg/m³)小,所以冰能漂浮在水面上。水结冰时,体积略有增加。
⑤ 岩、矿石的介电常数
表征岩、矿石介电性(傅良魁,1963;1983)的参数为介电常数(ε),它在高频电磁法勘探中有重要作用。
地电场与电法勘探
式中ε0 =×10 -9 F/m,或8.85×10 -12 F/m,为真空介电常数。εr为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量纲为一。它与物质成分、结构、湿度及外场频率有关。
表1-1-7列出了常见矿物和纯水的εr值。由表可见,大多数造岩矿物εr均很小,且变化范围不大(4~12)。金属矿物一般具有较大的εr(10~n×10)。纯水的εr最大,其值达80。
干燥岩石在高频条件下的εr值变化范围并不大。表1-1-8列出了几种常见岩石的εr实测值。(用f=105 Hz频率测定)。它表明一般胶结岩石的εr约在10上下。
表1-1-7 常见矿物和纯水等的相对介电常数值
表1-1-8 常见岩石的相对介电常数值
⑥ 水的介电常数是比真空大十几个数量级吗
真空的介电常数:ε0= 8. 854187817 × 10-12F/ m;
水的介电常数(25℃):78.36F/m,你所说的十几个数量级,应该是对的。
你可以这样想,介电常数就是物质对电荷量的储存能力,真空的介电常数非常小。
⑦ 4度时纯水的介电常数
在标准状态下,水的介电常数为78.5
⑧ 水的介电常数是81,水是电介质,那它是绝缘体么
纯水是绝缘体,但是大部分水是有杂质的。
⑨ 介电常数等于多少
常见溶剂
附常见溶剂的相对介电常数,条件为室温下,测试频率为1KHz。
温度对介电常数的影响H2O (水) 78.5
HCOOH (甲酸) 58.5
HCON(CH3)2 (N,N-二甲基甲酰胺)36.7
CH3OH (甲醇) 32.7
C2H5OH (乙醇) 24.5
CH3COCH3 (丙酮) 20.7
n-C6H13OH (正己醇)13.3
CH3COOH (乙酸或醋酸) 6.15
C6H6 (苯) 2.28
CCl4 (四氯化碳) 2.24
n-C6H14 (正己烷)1.88
n-C4H10(四号溶剂) 1.78
⑩ 水和水蒸气的化学性质相同,是因为同种分子的什么相同
水和水蒸气的化学性质相同,是因为同种分子的分子结构相同。
水和水蒸气的分子式都是:H₂O;
只不过水是液态的,水蒸气是气态的。
它们有相同的化学结构和化学性质。
(10)纯水的介电常数是多少扩展阅读:
水,化学式为H₂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可饮用。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无机化合、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纯水可以导电,但十分微弱,属于极弱的电解质。日常生活中的水由于溶解了其他电解质而有较多的阴阳离子,有较为明显的导电性。
水是无色无味液体,地球有72%的表面被水覆盖。水在空气中含量虽少,但却是空气的重要组分。
固态水(冰)的密度(916.8kg/m³)比液态水的密度(999.84kg/m³)小,因而冰会漂浮在水面上,水结冰时体积略有增加。水在3.98℃时达到最大密度(999.97kg/m³),不像其他液体的最大密度出现在熔点。水分子是极性的,即水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这使得水成为一种很好的溶剂。儿童体内有80%的水,老人体内则有50-60%,正常中年人体内则有70%的水。
水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101.325kPa),纯水的沸点为100℃,凝固点为:0℃。纯水在4℃时的密度为1.0000g/cm³。常温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1.00×10⁻¹⁴;纯水的理论电导率为0.055μS/cm。
介电常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介电常数的变化引起超临界水溶解能力的变化,有利于溶解一些低挥发性物质,相应溶质的溶解度可提高5~10个数量级,所以超临界水的介电常数与常温、常压下极性有机物的介电常数相当。
因为水的介电常数在高温下很低,水很难屏蔽掉离子间的静电势能,因此溶解的离子以离子对的形式出现,在这种条件下,水表现得更像一种非极性溶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