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纯化水电导率标准是多少
2010版《中国药典》纯化水质量标准中对电导率的规定如下:
10℃ ≤3.6μs/cm,
20℃ ≤4.3μs/cm,
25℃ ≤5.1μs/cm;
药厂的纯化水一般都是0.8-1.4之间,温度低容易得到1以下的数据,温度高的时候一般都会是1.2左右。
在介质中该量与电场强度E之积等于传导电流密度J。对于各向同性介质,电导率是标量;对于各向异性介质,电导率是张量。生态学中,电导率是以数字表示的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单位以西门子每米(S/m)表示。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是从保护人群身体健康和保证人类生活质量出发,对饮用水中与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物理、化学和生物),以法律形式作的量值规定,以及为实现量值所作的有关行为规范的规定,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以一定形式发布的法定卫生标准。
电导率的测量需要两方面信息。一个是溶液的电导G,另一个是溶液的电导池常数Q。电导可以通过电流、电压的测量得到。
根据关系式K=Q×G可以得到电导率的数值。这一测量原理在直接显示测量仪表中得到广泛应用。
而Q= L/A
A——测量电极的有效极板面积
L——两极板的距离
这一值则被称为电极常数。在电极间存在均匀电场的情况下,电极常数可以通过几何尺寸算出。当两个面积为1 cm2的方形极板,之间相隔1 cm组成电极时,此电极的常数Q=1 cm-1。如果用此对电极测得电导值G=1000 μS,则被测溶液的电导率K=1000 μS/ cm。
(1)电解纯水的电流密度多大扩展阅读:
为贯彻《环境保护法》和《水污染防治法》,加强地表水环境管理,防治水环境污染,保障人体健康,现制定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为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该标准为强制性标准,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自2002年6月1日开始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二00二年四月二十六日颁布。标准名称、编号: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地面水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中国地面水分五大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回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各类水用途规定:
Ⅰ类水质:水质良好。地下水只需消毒处理,地表水经简易净化处理(如过滤)、消毒后即可供生活饮用者;
Ⅱ类水质:水质受轻度污染。经常规净化处理(如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其水质即可供生活饮用者;
Ⅲ类水质: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Ⅳ类水质:适用于一般工业保护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水质: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超过五类水质标准的水体基本上已无使用功能。
⑵ 电解水至少要多大电压
电压超过1.23V就可以电解水;理论上水分解产生氧气的电位是1.23V,阴极自产生氢气是0V,也就是说理论上电压超过1.23V就可以分解水了,但是电化学反应都会有过电位,使电位窗口变大,这样电压也会变大,如果电解的是纯水,那可以调控电压来控制氧气析出的速率。
根据电解时生成物的情况,电解可分为电解水型、分解电解质型、放氢生碱型、放氧生酸型等几种类型。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水通电生成氢气、氧气。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
(2)电解纯水的电流密度多大扩展阅读:
如何验证:
用排气法收集,则要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试管口朝下)使试管内可能尚未熄灭的火焰熄灭,收集好后,用大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火焰再移开,声音很小则表明氢气很纯。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这时需要重新收集和检验。
氢气能够燃烧,可用燃烧着的小木条检验氢气,氢气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可能你会看见是黄色火焰,是因为装有氢气的容器中含有其他的化学物质,一般是元素钠的黄色。
⑶ 纯水的电导率是多少
在25摄氏度时的电导率:
一、工业纯水:
1、普通纯水:EC=1~10us/cm;
2、高纯水:EC=0.1~1.0us/cm;
3、超纯水:EC=0.1~0.055;
二、饮用纯水:
EC=1~10us/cm(国家标准)。
概念
纯水是具有一定结构的液体,虽然它没有刚性,但它比气态水分子的排列有规则得多。在液态水中,水的分子并不是以单个分子形式存在,而是有若干个分子以氢键缔合形成水分子簇( H2O),因此水分子的取向和运动都将受到周围其他水分子的明显影响。对于水的结构还没有肯定的结构模型,目前被大多数接受的主要有3 种: 混合型、填隙式和连续结构(或均匀结构)模型。
相关指标
在我国桶装饮用水市场上,主要有纯净水、矿泉水、泉水和天然水、矿物质水等,由于矿泉水、泉水等受资源限制,而纯净水是利用自来水经过一定的生产流程进行生产,因此市场上老百姓饮用最多的还是纯净水,纯净水的质量和老百姓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8年4月发布了GB17323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和GB17324-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在这两个标准中,共设有感观指标4项、理化指标4项、卫生指标11项。
感观指标
感观指标包括色度、浊度、臭味、肉眼可见物。这几个指标是纯净水质量控制中最基本的指标,其制定的标准值参照了饮用水(即自来水)的标准,而大多厂家生产纯净水的水源是自来水,又经过粗滤、精滤和去离子净化的流程,因此,一般纯净水都能达到国家标准所要求的数值。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中较重要的是电导率和高锰酸钾消耗量。电导率是纯净水的特征性指标,反映的是纯净水的纯净程度以及生产工艺的控制好坏。由于生活饮用水不经过去离子纯化的过程,因此是不考察此项指标的。而对于纯净水来说“纯净”是其最基本的要求,金属元素和微生物过高,都会导致电导率偏高。所以,电导率越小的水越纯净。
高锰酸钾消耗量是指1L水中还原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被高锰酸钾氧化时所消耗的氧毫克数,它考察的主要是水中有机物尤其是氯化物的含量。GB1732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中规定,饮用纯净水中高锰酸钾消耗量(以O2计)不得超过1.0mg/L。
如果高锰酸钾消耗量偏高,有可能水中有微生物超标,也可能是一些厂家为防止微生物超标而增加消毒剂ClO2的量,从而产生一些新的有机卤代物,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游离氯也会超标。
基本标准
高纯水的国家标准为:GB1146.1-89至GB1146.11-89[168],目前我国高纯水的标准将电子级水分为五个级别: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和Ⅴ级,该标准是参照ASTM电子级标准而制定的。
高纯水的水质标准中所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主要依据有:
微电子工艺对水质的要求;
2.制水工艺的水平;
3.检测技术的现状。
反渗透机理
1、优先吸附细孔模型:弱点干态电镜下,没发现孔。湿态膜标本不是电镜的样品。
2、溶解扩散模型:不认为有孔。
3、干闭湿开模型,上个世纪,1993年提出了“干闭湿开”反渗透模型,统一了两个最经典的反渗透机制模型,细孔模型,溶解扩散模型。
干闭湿开模型简述:膜干时收缩,孔闭合,电镜下膜“致密无孔”,称“干闭”;湿态时,膜溶胀,孔被溶剂撑开,生成动态活膜孔,叫“湿开”。合起来称“干闭湿开反渗透模型”。
⑷ 纯水的电解率是多少啊
^解:在25时纯净的水中h+浓度为1*10^-7moll/l
水的密度为1g/cm3,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00/18
mol/l
h2o
﹤=﹥
h+
+
oh-
初始时(mol/l)1000/18
0
0
发生内电离(mol/l)1*10^容-7
1*10^-7
1*10^-7
平衡时(mol/l)1000/18-10^-7
10^-7
10^-7
电离度[10^-7
/(1000/18
)]*
100%=(1.8*10^-7)%
⑸ 用电电解水。需要多大的电流和电压。用什么方法加氢气和氧气分离。
不一定,电解水有几个基本要求:
1,纯水,不含盐类物质,不然一开始出来的可能不是氢气和氧气;
2,加入NaOH适量;
3,一定要用直流电,电压6V以上,一般可以用12V,效果好点。电流大是效果好,但是越大越容易发热,在水中短路了,使电源变压器烧坏。
4,电源的正负极要分开远点
5,注意防火、防爆
⑹ 电解食盐水4.5毫安\平方厘米什么意思
电流密度:单位面积电极上通过电流的大小。
单位:毫安/平方厘米
⑺ 电解一立方米纯净水需要多少电能
电解水需要的是电来流,所需电源压与两电极间距离有关,间距越大,电压就要求越高,否则所需时间就越长。无用功(发热)做的就越多。只要电极间距足够小,给的时间足够长,只需很少的电能就能将其电解。
一立方米的水为55556摩尔,完全电解可生成氢气55556摩尔和氧气27778摩尔。这两种物质放在一起完全燃烧会放出热能为55556*285.83=15879兆焦,约合4千4网络电的能量。
由能量守衡定律可知,至少要4千4网络电才能将一立方米电解。
但电极间距是不可能无限小的,时间也不可能无限长,所以真正需要的电能要比这大好几倍。
还有,你给的是纯净水,我们知道纯净水是不导电的。没法电解。要在里面加入电势比氢离子的氢氧根离子高的多的电解质才行,如硫酸盐或硝酸盐
⑻ 电解水要用多大的电压和电流
我2000年左右,初一,化学里面讲到了制备氧气,我想电解水就有氢气和氧气,就自己去试了,亲自做过电解水实验,同时也学到了部分电极反应的知识,当时用的DC6V(DC就是直流的意思) 和 DC280V电压。
【注意事项】:
要用直流电压;
超过60V就不安全了,请做好防范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绝缘手套、护目镜、耳塞、防电弧面屏、电弧防护服、防电弧手套;
电源需要有保险丝,有能跳闸的开关;
要用比较干净的水,推荐纯净水;
推荐用石墨电极(用干电池正极碳棒,保持洁净即可)
【示意图】
【过程】
弄了一个广口罐头瓶,装了半瓶自来水,开始用的6V,直接铜导线剥了1cm当电极,结果正极几乎没有气泡,负极的氢气气泡也是很小(估计气泡直径0.2mm以下),甚至都不能叫气泡,就是很小的泡沫;很快(不到半小时)水变成蓝色了,正极的铜丝断了,瓶底出现了沉淀物,把带沉淀物的水煮沸,沉淀物变成了黑色,查了一下是氧化铜,说明之前瓶底沉淀物是氢氧化铜。然后又试了用铝丝做电极,一样是氢氧化铝;铁也试过一样,先是绿色后是红褐色的絮状物。最后用了电池芯,碳棒,这下正极也有气泡了,氧气。由于气泡太小太少,于是我调整电压,最高只能调到9V,气泡有增多,不明显。于是我自己用4个二极管一个400V 10uF电容做了一个桥式整流滤波电路,万用表实测电压为DC280V左右(千万不能短路或用手碰到!!),小心翼翼通电后,正负极碳棒上面的气泡冒的很多很快,就像水刚刚沸腾时那样,效果很不错,达到了我想要的效果。观察几分钟后,断电,收拾东西。作为一个农村娃,当时内心的喜悦和疑问,不知道该跟谁分享,后来跟读过高中的父亲说过,一些现象和原理他也说不清楚。再后来看到一本《中学生公式定理手册》,化学的电解反应部分略有提及,算是部分解惑了。那时还用DC6V电解过食盐水,那氯气的味儿(谨慎,氯气对人体有害),很久都忘不了,瓶子里都是淡绿色的氯气。
【总结】
推荐电压在24或48V(电压太低了看不到明显的气泡),电流1A左右为宜。纯净水电阻大,实际冒泡时电流很小的。其实干电池扔水里,也是有这个反应的,只是气泡太小看不见罢了。
电池需要妥善处理,不能扔饮用水或土壤里,否则有害物质进入土壤或饮用水,贻害子孙。
⑼ 纯水的电导率是多少
根据国家2010版药典标准,可以得知:
纯水的电导率是 ≤2μS/cm (换算为电阻率≥0.5 MΩ.CM)。
当然这只是标准而已,影响纯化水导电率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温度、水的纯度还有很多的因素。
纯水指的是不含杂质的H2O。从学术角度讲,纯水又名高纯水,是指化学纯度极高的水,其主要应用在生物、 化学化工、冶金、宇航、电力等领域,但其对水质纯度要求相当高,所以一般应用最普遍的还是电子工业。例如电力系统所用的纯水,要求各杂质含量低达到“微克/升”级。
电导率,物理学概念,也可以称为导电率。在介质中该量与电场强度E之积等于传导电流密度J。对于各向同性介质,电导率是标量;对于各向异性介质,电导率是张量。生态学中,电导率是以数字表示的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单位以西门子每米(S/m)表示。
影响因素:
1、温度
电导率与温度具有很大相关性。金属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半导体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一段温度值域内,电导率可以被近似为与温度成正比。为了要比较物质在不同温度状况的电导率,必须设定一个共同的参考温度。电导率与温度的相关性,时常可以表达为,电导率对上温度线图的斜率。
2、掺杂程度
固态半导体的掺杂程度会造成电导率很大的变化。增加掺杂程度会造成电导率增高。水溶液的电导率高低相依于其内含溶质盐的浓度,或其它会分解为电解质的化学杂质。水样本的电导率是测量水的含盐成分、含离子成分、含杂质成分等等的重要指标。
3、各向异性
有些物质会有各向异性(anisotropy) 的电导率,必需用 3 X 3 矩阵来表达(使用数学术语,第二阶张量,通常是对称的)。
⑽ 用220V的直流电来电解水,功率是多少通过的电流大概会是多少可能会跳闸吗1分钟生成氢气氧气多少ml
220V的交流电通过二极管是不可能变成220V直流电的,因为在桥整电路中的电阻和电路中的内阻是会产生一定的电压降的,你只有用个可调电压的升压器才可以达到你所要的直流电。还有在电解过程中阳极所要释放氢气的多少要跟你所施加电流的多少?也就是跟你阴,阳极电流密度的大小及温度等是有很大关系的,所以你要问的时候请注明才可以算出摩尔数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