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离子交换器工作原理
离子交换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离子的交换过程。在运行时,阳树脂(H-R)与阳离子(M+)结合,形成(M-R)和氢离子(H+),而阴树脂(OH-R)与阴离子(X-)结合,生成(X-R)和氢氧根离子(OH-)。这个过程的逆过程即为树脂的再生。
在离子交换除盐水处理中,常见的是一级复床系统,由阳床和阴床组成。单元制系统中,阳床和阴床会同时再生当其中任意一方失效;而在母管制系统中,阳床与阳床或阴床与阴床并联运行,失效时只需再生对应失效的交换器。
检测和控制离子交换器的失效主要依据侍郑树脂层的保护层穿透。阳离子交换器通过监测钠离子(Na+)的泄漏来判断失效,因为Na+的吸附能力最弱;阴离子交换器则通过监测硅离子(HSiO3-)的泄漏,HSiO3-的吸附能力最弱。其反应方程分别描述了这两个过程。
控制点和方法上,母管制系统的优势在于能更高雹唤效地使用树脂和提高出水能力。以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的纯水站为例,该系统采用了母管制结构,通过单元失效控制策略,实现了对系统失效的有效管理。
至于出水水质,一级复床处理后的水,其电导率在25℃时低于10μS/cm,硅含量低于100μg/L,这表明系统的除盐效果显著,能满足大部分应用需求。
离子交换器钠离子交换器、阴阳床、混合床等种类。钠离子交换器是源谈凯用于去除水中钙离子、镁离子,制取软化水的离子交换器。有机玻璃离子交换装置耐腐蚀与无色透明、适用于食品、医药、制糖及电子工业小规模纯水制备。
㈡ 土壤中的阳离子交换量和 电导率之间有关系吗
有,离子交换量决定电导率的大小,成正比
㈢ 为什么经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的自来水,电导率增大
因为原水经过阳床时,阳离子Ca2+等二、三价离子转化成二、三个H+了,这样总离子数量反倒增版加了,电权导值就升高了。一般涞水阳床出水的电导率是原水的2-3倍。
经过阴床后,阳床产生的H离子和阴床的OH离子反应生成水了,这样一来导电离子少了,电导率就会很快下降。
同样,原水经过软化器,含盐量一样增加,电导率也会相应的升高。
㈣ 除盐水的导电原因
水中含盐是水导电的原因。水的含盐量越大,电阻越小,导电能力越强,或者说,水导电能力的强弱正是水含盐量高低的必然反映。水的导电能力很容易用电导率仪测定。可以用水的电导率衡量水的纯度。因为水温对电导率的影响比较大,一般水温每增加1℃,电导率增加2%左右,所以电导率应注明水温。各种离子导电能力有差异,故电导率相同的水,杂质种类及其含量也可能不同。25℃时仅由水电离的H、和OH-所产生的电导率为0.555us/cm,此值是除盐水纯度的理论极限。电导率与电阻率互为倒数,即电导率=1/电阻率,例如 , 0.2us/cm = 5MΩ.cm
上述有关除盐水的定义以及水质标准目前尚未完全统一,尤其是不同行业间差别明显。例如,有的行业将电导率小于O.lF6/cm (25℃)、pH值为6.8-7.0及去除其他杂质和细菌的水称为高纯水。在某些行业,除盐水又称为纯水、脱盐水、无盐水和纯化水。
除盐水含很少或不含矿物质,通过蒸馏、反渗透、离子交换或这些方法的结合可以做这点。
㈤ 离子交换设备出水电导率始终较高的原因是什么
(1)阳床的出水钠离子含量太高,当超过500ug/L时,阴床出水电导率升高比较明显,钠离子高,可能是阳床产生偏流泄露钠离子,或是制水周期将结束,树脂将要失效引起的。 (2)阴床前设有脱碳器的,要检查一下脱碳效率,有时可能由于二氧化碳未能去除,水中碳酸含量高,增加了阴床的负荷,离子交换设备致使电导率也会升高,此外,还要检查一下周围的空气,是否受到污染,因为这些污染物质,可由鼓风机吸入溶于水中,如是氨厂,有时大气中有可能含氨,当鼓风机吸入后,在除碳器中溶于水,因而使水中氨根离子增加,以致影响阴床出水电导率的升高。 (3)阴床用氢氧化钠再生后,没有置换好,或是正洗不彻底,钠离子残留于阴树脂中,当制水时释放于水中,也会使出水的电导率升高。 (4)由于疏忽,阴床混入了阳离子交换设备树脂,在阴床再生时,变成钠型树脂混杂在阴树脂中,而在制水时放出钠离子,因此,阴床的出水电导率始终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