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简述edi的工作流程
首先了解下EDI工作流程,此为理解其基本业务和职能的基础:
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即电子数据交换,是将数据和信息规范化和格式化,并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交换和处理的信息交换系统,在国际贸易中,EDI处理的数据和信息是订单、发票、报关单等商业文件,它大大提高了国际贸易的工作效率。
EDI应用到国际贸易中,是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通过EDI网络中心,把与国际贸易有关的工厂、公司、海关、运输公司、保险公司、银行联系起来,可以大大加速国际贸易的全过程。
EDI网络服务中心的基本业务:
一个生产企业的EDI系统,就是要把买卖双方在贸易处理过程中的所有纸面单证由EDI通信网来传送,并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全部(或大部分)处理过程。具体为:企业收到一分EDI订单,则系统自动处理该订单,检查订单是否符合要求;然后通知企业内部管理系统安排生产;向零配件供应商订购零配件;向交通运输部门预订货运集装箱;向海关、商检等有关部门申请进出口许可证;通知银行并给订货方开出EDI发票;向保险公司申请保险单等。从而使整个商贸活动过程中在最短时间内准确地完成。一个真正的EDI系统是将订单、发货、报关、商检和银行结算合成一体,从而大大加速了贸易的全过程。因此,EDI对企业文化、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的影响是巨大的。
EDI网络服务中心职能:
集中处理各EDI用户的业务数据及EDI信息,并将其翻译、分发至目的方。它一般不是一个EDI的用户,只是作为EDI业务的第三中介方,向EDI的用户提供EDI增值网服务、信息服务以及其他EDI业务服务等,是EDI用户之间联接的主要方式。EDI服务中心不仅是一个大型的信息交换中心,必须提供完整的EDI服务,必须保障信息交换的可靠性,还具有权威性和合法性,能起信息公证机构的作用等。所以EDI中心建设和运行在我国EDI应用发展中十分重要。
② 什么是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
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EDI),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进行商务处理的新方法版。它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用权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实现各有关部门或公司与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处理。EDI不是用户间简单的数据交换,而是按照国际通用的消息格式发送和接收信息,这些信息由收发双方的计算机系统直接传送和交换,整个传输过程都是自动完成的,无需人工干预,减少了差错,提高了效率。
EDI工作流程:
⑴生成EDI平面文件
⑵翻译生成EDI标准格式文件
⑶通信
⑷EDI文件的接收和处理
如图:
③ EDI 如何使用
EDI:电子数据交换复 首先这是制使用于同一行业内部标准的物料及交易条件的资料. 其次这EDI与SAP的接口是使用中介文件IDOC,将客户传过来的EDI文件通过IDOC转换为企业内部文 件.例如:销售订单.可以减少输入的工作和出现错误的可能. 至于怎样处理:你能够联络你的系统管理员或BASIS人员进行处理. 我也不是这方面的高手,只是略了解这方法的资讯,希望能够对你有一点点的帮助. tiger 2003.01.27
④ EDI工作过程
在EDI工作流程中,第一步是发送方从其信息系统数据库中提取待发送的数据,然后将其转化为平面文件,也称为中间文件。
接着,这个平面文件会被进一步处理,转换为标准的EDI报文,形成一个完整的EDI信息包。接收方则会在其EDI信箱中接收这些信件。
收到的EDI信件随后会被拆解并重新翻译回平面文件格式。这个文件随后被接收方接收,并进行相应的转换,以便在他们的信息系统中进行处理。
在数据接入方面,EDI平台提供了不同的方式。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拥有单一计算机应用系统,他们可以直接通过电话交换网,借助调制解调器接入EDI中心,这种方式简便且成本较低。
而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由于需要处理多个计算机应用系统间的数据交换,通常会选择更为复杂的方法。他们会将各系统通过网络连接到一个专门负责与EDI中心通信的服务器,再由该服务器接入到EDI交换平台,以降低通信成本并方便网络管理。
最后,还有一些普通用户,他们可能没有自己的计算机系统,需要通过互联网或电话拨号方式接入EDI网络交换平台,以进行与贸易伙伴的业务数据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