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么超纯水设备EDI的电压会不断升高,有400伏,之前只有50V左右。到底离子交换树脂出了什么问题
首先要说明的是EDI系统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电压是会逐步升高的。一般电压超过600伏的时候,就应该停用检修维护,因为模块因高电压而发热,将树脂烧坏。
引起电压不断升高的原因一般为以下几种:
1)如果一开始投用,短时间内就出现电压快速升高的现象,那么你首先得去检查树脂的装填量是否到位,如果装填量不够,那么就会出现空穴,会出现电压不断升高,而电流却没有的现象;
2)如果是长时间使用后出现电压不断升高,原因一般是因为电离水对树脂的再生速度与树脂交换离子释放的速度不能同步,可以理解为水电离生成的H+与OH-没来得及再生失效态的树脂引起的。这也是EDI系统运行到电压接近600伏就需要停机维护的原因所在。这种电压不断提高的情况是正常的
3)国产EDI和进口EDI系统的区别就是国产设备的运行时间较短,出水指标偏低而且不够稳定。维护周期比进口设备要提前。不过对于用户而言,如果你的生产用水对电阻率要求不是很高的话,目前的国产EDI的性价比还是不错的,可以选择国产EDI系统。
4)EDI设备的心脏主要是膜片和里面填装的树脂,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此衷心祝福国内水处理市场服务商能多花精力在提高自身产品设备的品质,少去搞低价竞争。当然市场终端用户也要配合给力,否则高端产业链都被国外企业垄断,还谈什么振兴中华啊!呵呵。
希望以上回答能帮上你忙。蒋
❷ 钠离子交换器常见故障
一、控制器工位与平面阀工位不一致。
根据“松床”排废量最小,“再生”流量计浮球上升,“清洗”排废量最大,“运行” 排废量最小判断。
例一:当确定控制器工位与平面阀工位不一致时,先按“确定”键,将各工位时间改为“一分钟”,观察平面阀排废管排水大小,当观察到排废水最大时,按“选位”键直到控制器出现“R或(E)后面是单数”时,再按“Λ”,将数值改为“3”(即将控制器调到清洗工
位)再按“确定”键。然后再观察其它工位现象是否一至,如果一至则平面阀与控制器工位一致,调节各工位时间为正常工作时间即可正常工作。否则从新观察。
二、 钠离子交换器出水量减少
A、进水压力不够(采取措施加大进水压力)
B、上下水帽或尼龙网脏、堵(清洗树脂或清洗水帽、尼龙网)
三、 钠离子交换器氯根超标
A、清洗时间不够(延长清洗时间)
B、再生电动球阀坏(更换或维修电动球阀)
C、平面阀密封圈磨损(更换密封圈)
四、 再生工位时盐液流量计浮球不上升,不稳或升不到要求高度
A、工位不正确(将控制器工位与平面阀工位调整一致)
B、再生电动球阀坏(更换或维修电动球阀)
C、盐液太脏(清洗盐罐,拧开盐罐底部排污阀放水冲洗)
D、流量计堵塞(清洗疏通流量计)
E、盐阀工位没有对准标记(把盐阀工位对准标记)
五、钠离子交换器电磁阀开启不灵活
A、电磁阀内先导孔堵塞(疏通先导孔)
B、膜片损坏(更换膜片)
C、线圈烧坏或老化(更换电磁阀线圈)
六、 钠离子交换器电机报警(过载灯亮,蜂鸣器发出警报声)
A、霍尔元件损坏(更换或维修)
B、电机坏(更换或维修)
C、平面阀螺栓太紧(松动平面阀螺栓,以能转动为准)
D、齿轮上磁铁脱落(重新粘磁铁,但要注意磁铁方向)
七、出水硬度超标
A、原水硬度增高(缩短运行时间)
B、再生液浓度不够(检查盐阀工位是否对准标记,补充盐或调节两流量计比例。稀释水高度与盐液高度比为2:1)
C、再生工位时流量计浮球不上升或达不到要求高度(参照第四条处理)
D、树脂污染(清洗树脂,严重时体外清洗)
八、钠离子交换器手动操作
第一步:将再生电动球阀两边直接连接。(即稀释水不通过再生电动球阀,直接进盐罐)
第二步:将进水电磁阀旁通打开(或将进水电磁阀膜片取出)
第三步:判断设备现在工位,根据设备正常时所设定的各工位时间,时间到,根据以前做的齿轮旋转方向进行转动,转动一圈(齿轮上只有一颗磁铁)或半圈
❸ 6.米家净水器1000G出水TDS呈现由低往上升再 降低的现象的原因是
ro膜的脱盐率不正常。
影响净化水tds高低的主要因素是ro膜的脱盐率,一般家用ro膜的脱盐率在95%左右。ro膜安装不到,o型圈密封不严,导致一部分浓水进水净水,也会导致净水tds升高。
传统的反渗透净水器,制水结束后浓水或自来水残留在ro膜内,由于离子交换的原因,净水器刚开始产生的净化水tds也会偏高。
❹ 001×7和201×7的阴阳离子交换树脂,阴床出水PH10.0左右、电导率39左右,阳床PH2.8左右、电导率933左右
是阳床+阴床的一级除盐系统吧?一级除盐阴床出水口电导应该小于10个。内按照你现在提供的阴床出容水PH值在10左右的话,我分析应该是阳床出口问题了。阳床树脂出水漏Na,导致阴床交换完氯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后,出水形成NaOH,所以阴床出水PH会偏高。正常情况下,用户都不会对阳床出水口进行监测,但现在由于树脂行业非常混乱,部分树脂厂家为了提高无序恶性的低价竞争实力,改变树脂生产工艺乃至偷工减料,很多用户购买那些低价的阳树脂后,导致阴床出水乃至混床出水出问题,而大部分用户很少会去关注阳床是否出问题,因为设备本身也不对阳床出水口进行监测。
建议方法:
1)对阳床入水口与出水口水质的TOC进行检测对比,如果出水口TOC比入水口还高,说明你们购买的阳树脂有问题;
2)对阳床出水的Na离子进行监测,如果高于正常值,说明阳床树脂再生不彻底,具体再生方法请看附件内容。
如有问题欢迎追问。
❺ 全自动钠离子交换器树脂洗不干净出来的水是好的是怎么回事
树脂产水不达标的因素:
1、 如果进水的水质不符合厂家的进水标准的话,就会造成产水不达标的现象。
2、 水经过离子交换树脂时的流速也有可能会导致产水不达标,如果原水经过离子交换树脂的流速太快,离子交换树脂还没有将水中的杂质完全吸附,原水就已经过了离子交换树脂,直接产水,出现产水不达标的现象。
3、 离子交换树脂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预处理,如果没有进行预处理的话,可能离子交换树脂内会含有一些杂质,也有可能会导致产水不达标。
4、 离子交换树脂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能力会达到饱和,产水不达标可能是因为离子交换树脂吸附能力已经饱和,所以无法吸附水中的杂质。
5、 离子交换树脂在再生时,如果使用的再生剂质量不好,或者再生剂中含有大量的铁离子,对离子交换树脂造成铁污染,导致离子交换树脂无法正常工作,所以导致产水不达标。
6、 离子交换树脂再生之后,如无以上几种情况,那么可能是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能力已经无法吸附杂质了,也就是离子交换树脂的使用寿命已经耗尽,所以产水不达标。
❻ 阴离子交换树脂老化后的表现,阴床出水比原来突然减少一半,停床时不显硅,但停运几个小时后再运行硅特
阴床树脂老化后,树脂交换容量和交换能力都进一步下降,正常投运时,离子达到一种动态平衡,当停运一段时间,再投运时,吸附在树脂官能团上的离子会出现一个时间段的集中释放,这个时候,电导率和硅都会出现比进水还要高的现象,这是正常的,一般停运后继续投运时,需要冲洗一段时间,待产水指标稳定后再投用。
阴树脂老化一般是因为有机物污染和硅污染引起,有机物污染是因为原水中的有机物逐渐污染树脂引起,其表现为:1)阴树脂颜色变深;2)阴树脂工作交换容量下降;3)出水电导率增大;4)出水PH值降低;5)出水二氧化硅含量增大;6)再生清洗水量增加。
防止有机物污染的基本措施是在水处理系统前置预处理中,尽量去除有机物成分,最好采用抗有机物污染能力更强的阴树脂,比如大孔阴树脂比凝胶阴树脂要好,甚至更应该考虑采用丙烯酸系阴树脂替代苯乙烯系的阴树脂,比如我们公司生产的213在众多地表水作为原水的用户使用中,反映出很好的运行数据,不但有机物污染阴树脂情况根本得到改善,而且周期制水量提高了30-50%,最主要是因此降低了水汽中的氢电导指标(因为有机物穿透后,进入锅炉加热后,分解为有机酸,从而引起水汽H电导偏高)。有机物污染的阴树脂可以采用碱性盐法复苏(10%的NaCl+4-6%的NaOH混合再生溶液),混合液加温至40度以上,结合压缩空气擦洗,最后一倍再生液浸泡8小时以上,效果最佳。
硅污染更多时候是用户再生不充分引起,树脂失效后没有及时再生或者每次再生不彻底,都会引起阴树脂硅中毒现象。一般采用稀的温碱溶液浸泡溶解,碱液的浓度为2%,温度40度。污染情况严重时,可使用加温至40度的4-5%的NaOH溶液循环清洗处理。
希望以上回答能帮助你解决疑问。个人自1996年从事离子交换树脂技术型的销售工作以来,亲身经历了国内离子交换树脂用户的发展过程,其实说实话,目前国内的用户生存现状已远远不及上世纪90年代,究其根本原因,最主要的还是用户持续多年的低价中标法,导致更多离子交换树脂生产企业为了满足低价竞争而采用偷工减料的生产工艺,或者是一味的追求降低生产成本,套用回收化工原料,导致树脂质量在近10几年来不升反降。而用户现场运行工况(包括原水水质,运行设备的负荷等)也出现了较大的恶化,但在这期间,因为供应商感觉只有低价才具备最大的竞争力,所以技术交流和服务,尤其是技术应用研究方面,出现了一个断档真空期,这是国内整个离子交换树脂行业发展史的悲哀,也是因为盲目的低价中标制度导致国内用户最最得不偿失的一个阶段。真心希望国内市场能够理智的面对问题本身,而不是一边是崇洋媚外(殊不知,众多洋品牌提供的产品,原本就是国内贴牌包装,乃至是一些小厂贴牌包装),一边又认为国内企业不讲诚信,产品质量不佳。试问,您如此的“作”(国内供应商采用低价中标和盲目推崇洋品牌,可以唯一指定洋品牌),能有什么好下场呢。
以上纯为肺腑之言,不妥之处望谅,别无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