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全自动过滤器的技术参数
1流量范围:来4~2350 m³/h
2过滤精度:源10~3000μm
3工作压力:0.15~1.0 Mpa
4压力损失:≤ 0.05Mpa
5排污阀口径:DN 50 mm
6排污时间:10~60秒
7适用温度:≤ 95°C
8电源:交流三相380V/ 50Hz
9控制界面:数显、旋钮、开关
10-1全自动过滤器过滤精度换算 微米 10 25 30 40 50 80 100 120 150 200 400 800 1500 3000 目数 1500 650 550 400 300 200 150 120 100 80 40 20 10 5 毫米 0.01 0.025 0.03 0.04 0.05 0.08 0.1 0.12 0.15 0.2 0.4 0.8 1.5 3.0
Ⅱ 全自动自清洗过滤器的特点
1全自动自清洗过滤器底部带有离心盘,可以使水流产生旋涡,形成离心力,这样可以让固体颗粒远离过滤盘片,聚集在过滤器顶部,减少过滤器清洗频率。
2、反洗时滤芯中央四根喷水柱切向喷水,打击盘片,使盘片旋转,让沾在盘片上的污物产生离心力脱离盘片,便于清洗,减少清洗时间。
3、外壳为ABS或尼龙工程塑料,耐酸碱腐蚀,抗冲击性强。
4、盘片直径较大,同等数量的盘片相对应过滤器过滤面积大,从而增加过滤能力。
5、过滤器内腔结构符合水力学特点,具有流线型结构,可降低水流水头损失,减少能耗。
6、独创的滤壳整体成型、加工技术,避免钢制滤壳焊接造成的各种滴漏;高强度球墨铸铁材料防腐性能极佳,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7、专有的滤芯设计制造技术,高精度滤芯永不磨损;
8、可靠的智能化控制,过滤、清洗、排污自动化运行,实现无人看守,给水不间断;
9、领先的产品结构功能设计,结构紧凑,过滤面积大,纳污量高,管路压损小,电源能耗低;
10、优化的控制方式设计,反洗时间短,排污耗水量少,节约水资源;
11、产品线覆盖各流量及精度范围,多种结构形式,适应用户复杂工况;
12、各参数可按实际工况进行调整,操作简便,免维护,寿命长。
13、 过滤精度默认为 100 微米,且从 10至 3000 微米可选,过滤面积大,纳污量高,用户可根据实际工况定制。
14、清洗方式简单,且清洗循环电子监控,可实现自动清洗排污。全自动自清洗过滤器控制系统中的各参数均可调节。
15、设有电机过载保护,可有效保护电机。
16、具有在清洗排污时不间断供水、无需旁路的特点,且清洗时间短,排污耗水量少,不超过总流量的 1%。
17、维修性强、安装拆卸简便易行。
18、与用户管线的连接方式为法兰连接,法兰采用国标法兰,通用性强。
Ⅲ 全自动反冲洗过滤器的控制方式
无锡的好,过滤器
精密过滤器
不锈钢过滤器
反冲洗过滤器
气体过滤器
全自动过滤器
自清洗过滤器
袋式过滤器
全自动清洗过滤器
混合器
静态混合器
管道混合器
滤芯
液体过滤器
管道过滤器
Ⅳ 全自动过滤器的制造工艺
1领先的产品结构功能设计,结构紧凑,独创的滤壳整体成型、加工技术,避免钢制滤壳焊接造成的各种滴漏;
2高强度球墨铸铁材料防腐性能极佳,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3专有的滤芯设计制造技术,高精度滤芯永不磨损,压力检验永不变形,出厂精度测试满足用户要求;
4粗、细滤网均采用不锈钢焊接网,筛板和筛网组成内外双层结构;由于对滤芯采用主动清洗方式,因而增强了其抗干扰能力,清洗彻底,特别适宜较差的水质条件;
全自动过滤器的优势说明
1、全自动过滤器采用316不锈钢铸造,有效防止不锈钢体生锈及防腐蚀。
2、全自动过滤器安装人机界面,人机界面具有彩屏显示功能,并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全自动过滤器的安装要求,操作方式等内容,方便使用者的使用。
3、全自动过滤器安装电机,可以自动排污。主要用于排污启动,即当全自动过滤器内部压差达到一定得压力值,全自动过滤器会启动电机带动电力马达打开排污阀进行自动排污。
4、全自动过滤器具有四种控制方式,即压差控制,手动控制,时间控制,PLC智能控制。各种控制方式都简单易于操作,完全的人性化设计理念。
5、全自动过滤器的排污时间极短,压力损失小,耗水量仅是总水量的1%.
Ⅳ 全自动过滤器和手动过滤器有哪些区别
不知你的全自动过滤器用于何处。给你一个参考答案吧。过滤器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会挡住一些较大颗粒的东西,而这些较大颗粒的东西多了,就会堵塞过滤器,因此,过滤器必须要定期反冲洗,将堵塞的东西冲洗下来。手动过滤器就是需要人工看着过滤器的脏污程度,一旦达到规定的程度(通常用过滤器前后压差来衡量)就关闭进、出口阀门,打开反冲洗阀门和排污门,将过滤器冲洗干净后,再重新投运。而全自动过滤器,就是用程控装置或其它类似装置,控制压差到一定数值时自动启动反冲洗程序,反冲洗完毕后,再自动投运。
Ⅵ 全自动清洗过滤器好用吗
自清洗过滤器是一种利用滤网直接拦截水中的杂质,去除水体悬浮物、颗粒物,降低浊度,净化水质,减少系统污垢、菌藻、锈蚀等产生,以净化水质及保护系统其他设备正常工作的精密设备。
自清洗过滤器主要组件有:电机、电控箱、控制管路、主管组件、滤芯组件、316L不锈钢刷、框架组件、传动轴、进出口连接法兰等。
QCE自清洗过滤器克服传统过滤产品的纳污量小、易受污物堵塞、过滤部分需拆卸清洗且无法监控过滤器状态等众多缺点,具有对原水进行过滤并自动对滤芯进行清洗排污的功能。
自清洗过滤器清洗排污时系统不间断供水,可以监控过滤器的工作状态,自动化程度很高。覆盖了由10um到3000um的各种过滤精度的需求。
QCE自清洗过滤器采用国际水处理行业设备先进技术,可立式、卧式、倒置任意方向任意位置安装,可用于工业、农业、市政电力、电子、医药、食品、印染、建筑、钢铁、冶金、造纸等各行各业水过滤。
自清洗过滤器特性:
进行反冲洗时不间断供水,整个反冲洗是以吸嘴净滤网每一点这样的方式实现的。反冲洗时只是吸嘴与细滤网之间很小的局域压力发生变化,而收集器与液压缸的动作也不影响正常的供水。同时,在进行反冲洗时所消耗的水量很少,以流量为300m3/h.的过滤器为例:其反冲洗流量为35—40m3/h,反冲洗时间为7—15秒,反冲洗水量为80—160L。
全自动过滤器是过滤行业广泛应用的一套设备,克服传统过滤产品的纳污量小、易受污物堵塞、过滤部分需拆卸清洗且无法监控过滤器状态等众多缺点,具有对原水进行过滤并自动对滤芯进行自动清洗排污的功能。
全自动过滤器由壳体、多元滤芯、反冲洗机构、电控箱、减速机、电动阀门和差压控制器等部分组成。壳体内的横隔板将其内腔分为上、下两腔,上腔内配有多个过滤芯,这样充分利用了过滤空间,显著缩小了过滤器体积,下腔内安装有反冲洗吸盘。
全自动过滤器工作时,浊液经入口进入过滤器下腔,又经隔板孔进入滤芯的内腔,大于过滤芯缝隙的杂质被截留,净液穿过缝隙到达上腔,最后从出口送出。
全自动过滤器优点:
全自动过滤精度默认为 100 微米,且从 100 至 3000 微米可选,过滤面积大,纳污量高,用户可根据实际工况定制。清洗方式简单,且清洗循环电子监控,可实现自动清洗排污。全自动自清洗过滤器控制系统中的各参数均可调节等。
全自动过滤器工作原理:
水由入口进入,首先经过粗滤网滤掉较大颗粒的杂质,然后到达细滤网。在过滤过程中,细滤网逐渐累积水中的脏物、杂质,形成过滤杂质层,由于杂质层堆积在细滤网的内侧,因此在细滤网的内、外两侧就形成了一个压差。
当过滤器的压差达到预设值时,将开始自动清洗过程,此间净水供应不断流,清洗阀打开,清洗室及吸污器内水压大幅度下降,通过滤筒与吸污管的压力差,吸污管与清洗室之间通过吸嘴产生一个吸力,形成一个吸污过程。同时,电力马达带动吸污管沿轴向做螺旋运动。吸污器轴向运动与旋转运动的结合将整个滤网内表面完全清洗干净。整个冲洗过程只需数十秒钟。排污阀在清洗结束时关闭。过滤器开始准备下一个冲洗周期。
Ⅶ 全自动过滤器的工作原理
全自动自清洗过滤器来一源般的有吸咀式的和刷式自清洗过滤器,北 京中远 通自清洗过滤 器根据两种清洗方式的不同,原理也有些许不同:ZYT-A300吸咀式自清洗过滤器工作原理:水自入水口进入经过粗、细滤网过滤,然后流向出口。在过滤过程中,细滤网表面逐渐积累水中的杂质,形成过滤杂质层。由于杂质堆积在细滤网的内侧,因此在细滤网的内、外两侧就形成了一个压力差。当压差达到系统预设值时,自动清洗功能被启动,此间系统的供水不中断,反冲洗阀或者排污阀打开,污水由排污阀排出。此时水力马达室及集污器内的压力大幅下降,由此通过吸咀吸污总成开始吸污过程。与此同时电机带动集污器绕轴进行旋转做轴向运动将整个细滤网内表面完全清洗干净。
Ⅷ 全自动过滤器的全自动过滤器过滤过程水质下降原因及对策
(1)如果采用的是滤料来进行过滤,则有可能是滤料级配不合理或滤料层厚度不够,应当专更换滤料的类型或属增加滤料层的厚度,如果是采用自清洗过滤器则有可能是精度选择不合适,建议更换高精度滤网。
(2)进水污染物浓度太高,过滤负荷过大,杂质很快穿透滤料层。对策是加强前级预处理,降低进水中有机物的含量。
(3)污水的可滤性差,滤池进水中的杂质颗粒不能被滤料层有效截留,这种情况下的杂质颗粒都极小,需要加强进水的混凝处理效果,筛选使用更有效的混凝剂。
(4)采用滤料过滤时还会因为反洗配水不均匀,导致反冲洗后滤料层出现裂缝,使污水在过滤过程中出现短路现象,原水中的杂质颗粒直接参与穿过滤料层,对策是停池检修反洗配水系统,如果采用自清洗过滤器则不会存在这种问题。
(5)滤速过大,使原水中的杂质颗粒穿透深度变得过深直到逐渐穿透滤料层,对策是降低滤速。
(6)滤料层出现气阻现象加大了过滤时的阻力,使水流在滤料层内流速过快,对策是找到气阻的原因并予以消除。
(7)滤料层内产生泥球,对水流的正常通过产生阻塞作用,并使滤料层的截污能力下降,出水水质下降,对策是找到泥球产生的原因并予以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