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多介质过滤器的原理
多介质过滤器是利用一种或几种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把浊度较高的水通过一定厚度的粒状或非粒材料,从而有效的除去悬浮杂质使水澄清的过程,常用的滤料有石英砂,无烟煤,锰砂等,主要用于水处理除浊,软化水,纯水的前级预处理等,出水浊度可达3度以下。
床的顶层由最轻和最粗品级的材料组成,而最重和最细品级的材料放在床的低部。其原理为按深度过滤——水中较大的颗粒在顶层被去除,较小的颗粒在过滤器介质的较深处被去除。从而使水质达到粗过滤后的标准。
设备是压力式的,其原理是当原水自上而下通过滤料时,水中悬浮物由于吸附和机械阻流作用被滤层表面截留下来。
当水流进滤层中间时,由于滤料层中的砂粒排列的更紧密,使水中微粒有更多的机会与砂粒碰撞,于是水中凝絮物、悬浮物和砂粒表面相互粘附,水中杂质截留在滤料层中,从而得到澄清的水质。经过滤后的出水悬浮物可在5毫克/升以下。
(1)介质过滤空气的机理扩展阅读:
一、特点
1、多孔介质过滤器广泛用于水处理的工艺中,可以单独使用,但多数是做为水质深度处理(交换树脂、电渗析、反渗透)的预过滤。
2、多介质过滤器是常用的水质深度净化的预处理装置,可根据工艺要求填加不同的滤料。
3、多介质过滤器材质可采用玻璃钢、A3钢防腐或衬胶、全不锈钢。操作方式有全自动和手动两种形式,自动控制是采用美国进口的自动控制器及气、液动阀控制,操作简便易于维护保养,在各行各业水处理工艺的前处理装置得到广泛的应用。
4、多介质过滤器(含双滤料过滤器)的过滤材料应有足够的化学稳定性,各介质的相对密度和粒径应有一定差别,由无烟煤与石英砂组成的双层滤料过滤器所用的无烟煤相对密度为1.4—1.6,粒径为0.8—1.8mm,石英砂相对密度为2.6—2.65,粒径为0.5—1.2mm。
3层滤料过滤器除了以上两种滤料外还可以用锰砂、磁铁矿之类的重质矿石,其相对密度为4.7—5.0,粒径为0.5—4mm。
二、注意事项
(1)要求出水槽与滤板的平行允差不大于2 mm。
(2)滤板的水平度及不平度均小于±1.5 mm。滤板的结构,采用整体加工最优。当筒体直径较大时,或受原材料、运输等方面制约时,也可采用两瓣拼接成形。
(3)对滤板和筒体各接合部位的合理处理,对空气反洗环节尤为重要。
①为消除因滤板加工和筒体卷制等方面误差造成的滤板和筒体的径向间隙,一般采用圆弧环板逐段焊接。接触部位必需采用满焊。
②中心管道和滤板的径向间隙处理方法同上。
备注:上述措施,确保了过滤和反洗只能通过滤帽或排管间隙连通。同时,也就保证了反洗和过滤通道的分布均匀性。
(4)滤板上加工的通孔,径向误差为±1.5 mm。滤帽导杆和滤板通孔之间配合尺寸的增大,不利于滤帽的安装或固定。通孔的加工必须采用机械设备。
(5)滤帽的材质,尼龙最佳,ABS次之。因上部添加的滤料,对滤帽的挤压负荷极大,要求强度要高,以避免变形。滤帽与滤板的接触面(上、下表面)需加弹性橡胶垫。
Ⅱ 空气介质除菌几种作用机理的相互关系是怎么样的哪一种机理起主要作用
空气过滤 使用抄的过滤介质其孔隙小于细菌或孢子,空气通过时,微生物被阻留在介质一侧.有的过滤介质的孔经间隙大于微生物,为了达到所需的除菌效果,介质必须有一定的厚度,发挥对空气中细菌或孢子的拦截作用.
过滤介质除菌原理:1.惯性冲击滞留作用2.拦截滞留作用3.布朗扩散作用4.重力沉降作用5.静电吸附作用.
惯性冲击滞留作用:
Ⅲ 过滤的机理有哪些,哪些因素会影响过滤效果
滤过机理与影响因素有哪些:
1.滤过机理
(1)介质滤过与滤器有关
①专表面(筛析)截留作属用:
② 深层截流作用:沉积粒子形成架桥。
(2) 滤饼滤过:聚集在滤过介质上的固体粒子层起拦截作用。
2.滤过的影响因素
由Poiseuille公式:V = Pπγ4t/8ηl可知:
(1)操作压力越大,滤速越快,故常采用加压或减压滤过法
(2)滤液粘度大则滤速慢,故采用保温滤过。
(3)滤材中毛细管半径越小滤过阻力越大,常采用活性炭打底(滤饼)减少阻力。
(4)滤速与滤层厚度成反比,滤饼量越厚,阻力越大。采用预滤过方式减少滤渣厚度。
提高滤过效率,使用助滤剂。
常用的助滤剂有:纸浆、硅藻土、滑石粉、活性碳等。
助滤剂的加入方法:①先在滤材上铺上一层助滤剂,然后开始过滤。②将助滤剂混入待滤液中。
Ⅳ 空气过滤器的原理
空气过滤器的工作原理是以过滤介质为主要过滤手段,当空气通过过滤式空气滤清器时,滤纸会阻挡空气中的杂质,并将它们粘在滤芯上,从而实现空气过滤的效果。
Ⅳ 空气过滤器的过滤原理是什么
空气过滤器的过滤原理将压缩空气中的液态水、液态油滴分离出来,并滤去空气中的灰尘和固体杂质,但不能除去气态的水和油。
空气中颗粒物去除技术主要有机械过滤、吸附、静电除尘、负离子和等离子体法及静电驻极过滤等。
机械过滤一般主要通过以下3种方式捕获微粒:直接拦截,惯性碰撞,布朗扩散机理,其对细小颗粒物收集效果好但风阻大,为了获得高的净化效率,滤芯需要致密并定期更换。
吸附是利用材料的大表面积及多孔结构捕获颗粒污染物,很容易堵塞,用于气体污染物去除效果更显著;
静电除尘是利用高压静电场使气体电离从而使尘粒带电吸附到电极上的收尘方法,其风阻虽小但对较大颗粒和纤维捕集效果差,会引起放电,且清洗麻烦费时,易产生臭氧,形成二次污染。
负离子和等离子体法去除室内颗粒污染物的工作原理类似,都是通过使空气中的颗粒物带电,聚结形成较大颗粒而沉降,但颗粒物实际上并未移除,只是附着于附近的表面上,易导致再次扬尘。
静电驻极过滤有效阻隔空气中颗粒污染物,如粉尘、毛屑、花粉、细菌等,同时超低阻抗确保空调稳定运行及制冷效果。
传统的标准过滤介质能非常有效地去除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当颗粒物的粒径除至5微米,2微米甚至亚微米的范围时,高效的机械式过滤系统就会变得比较昂贵,且风阻会显著增加。通过静电驻极空气过滤材料过滤,能以较低的能源消耗达到很高的捕获效率,同时兼具静电除尘低风阻的优点,但无需外接上万伏的电压,故不会产生臭氧,且由于其组成为聚丙烯材质,很方便抛弃处理。
拦截
空气中的尘埃粒子,随气流作惯性运动或无规则布朗运动或受某种场力的作用而移动,当微粒运动撞到其它物体,物体间存在的范德华力(是分子与分子、分子团与分子团之间的力)使微粒粘到纤维表面。进入过滤介质的尘埃有较多撞击介质的机会,撞上介质就会被粘住。较小的粉尘相互碰撞会相互粘结形成较大颗粒而沉降,空气中粉尘的颗粒浓度相对稳定。室内及墙壁的退色就因为这原因。
把纤维过滤器像筛子一样看待是错误的。
惯性和扩散
颗粒粉尘在气流中作惯性运动,当遇到排列杂乱的纤维时,气流改变方向,粒因惯性偏离方向,撞到纤维上而被粘结。粒子越大越容易撞击,效果越好。
小颗粒粉尘作无规则的布朗运动。颗粒越小,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撞击障碍物的机会越多,过滤效果也会越好。空气中小于0.1微米的颗粒主要作布朗运动,粒子小,过滤效果好。大于0.3微米的粒子主要作惯性运动,粒子越大效率越高。扩散和惯性都不明显得粒子最难过滤掉。测量高效过滤器性能时,人们经常规定测量最难测量的粉尘效率值。
静电作用
由于某种原因,纤维和微粒可能带上电荷,产生静电效应。带静电的过滤材料过滤效果可以明显改善。原因:静电使粉尘改变运动轨迹并撞上障碍物,静电使粉尘在介质上粘的更牢。
能长期带静电的材料也称作"驻极体"材料。材料带静电后阻力不变,过滤效果会明显改善。静电在过滤效果中不起决定作用,只起辅助作用。
化学过滤
化学过滤器主要有选择性的吸附有害气体分子。
活性碳材料中有大量看不见的微孔,有较大的吸附面积。米粒大小的活性碳中,微孔内面积有十几平方米大。
游离分子接触活性碳后,在微孔中凝聚成液体因毛细管原理呆在微孔中,有的与材料和而为一体。没有明显化学反应的吸附称为物理吸附。
有的对活性碳进行处理,被吸附的颗粒与材料进行反应,生成固体物质或无害气体,称为化学吸附。
活性碳在使用过程中材料的吸附能力不断减弱,当减弱到某一程度,过滤器将报废。如果仅为物理吸附,用加热或水蒸汽熏可使有害气体脱离活性碳,使活性碳再生。
重力效应
微粒通过纤维层时,在重力作用下,发生脱离气流流线的位移而沉降在纤维表面上,这种作用只有在微粒较大(>0.5um)时存在,这是微粒重力作用太小,当它还没有沉降到纤维上时已随气流通过纤维层。因而,对粒径小于0.5um的微粒的过滤,重力沉降完全可以忽略。
Ⅵ 空气过滤器工作原理
1.空气过滤技术主要采用过滤分离方法:通过设置不同性能的过滤器,除去空气中的悬尘埃粒子和微生物,也即通过滤料将尘埃粒子捕集截留下来,以保证送入风量的洁净度要求。它所用的滤料为较细直径的纤维,既能使气流顺利通过,也能有效地捕集尘埃粒子。
2.洁净技术控制过滤的灰尘一般是0.1---10μm的尘埃粒子,粒径较小,包含有固态微粒和液态微粒;大气中悬浮的有机微粒有微生物、植物的花粉、花絮与绒毛,微生物一般包括病毒、立克次氏菌、细菌、菌类、原生虫和藻类。空气净化控制的主要是细菌和菌类、病毒。因为微生物主要附着在尘埃粒子上,因此将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有效地控制,也就能有效地控制空气中的细菌、菌类及病毒。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通过阻隔性质的微粒过滤器,方可加以过滤。一般地,普通高效过滤器对细菌的过滤效率可达99.996%,基本上可以满足生物洁净室的过滤净化要求。。
过滤器的过滤层捕集微粒的作用主要有5种:
1.拦截效应:当某一粒径的粒子运动到纤维表面附近时,其中心线到纤维表面的距离小于微粒半径,灰尘粒子就会被滤料纤维拦截而沉积下来。
2.惯性效应:当微粒质量较大或速度较大时,由于惯性而碰撞在纤维表面而沉积下来。
3.扩散效应:小粒径的粒子布朗运动较强而容易碰撞到纤维表面上。
4.重力效应:微粒通过纤维层时,因重力沉降而沉积在纤维上。
5.静电效应:纤维或粒子都可能带电荷,产生吸引微粒的静电效应,而将粒子吸到纤维表面上。 图很难找,我争取。
Ⅶ 空气过滤器的工作原理
空气过滤器的工作原理是以过滤介质为主要过滤手段,当空气通过过滤式空气滤清器时,滤纸会阻挡空气中的杂质,并将它们粘在滤芯上,从而实现空气过滤的效果。汽车空气滤芯脏了会有以下症状:1、汽车行驶中使用过脏的空气滤清器,会使发动机进气不足,使燃油燃烧不充分;2、导致发动机工作不稳定,动力下降、耗油量增加的现象发生。因此,汽车必须保持空气滤清器的清洁;3、空气格发生故障,会造成节气门体受到污染,导致怠速不稳,发动机抖动异常等症状。
Ⅷ 过滤的原理是什么
原理:利用物质的溶解性差异,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方法。如用过滤法除去粗食盐中少量的泥沙。
过滤是使水通过滤料时去除水中悬浮物和微生物等的净水过程。滤池通常设在沉淀池或澄清池之后。目的是使滤后水的浊度达到水质标准的要求。
水经过滤后,残留的细菌、病毒失去了悬浮物的保护作用,从而为过滤后消毒创造了条件。所以,在以地面水为水源的饮用水净化中,有时可省去沉淀或澄清,但过滤是不可缺少的。
(8)介质过滤空气的机理扩展阅读
粗盐水的过滤的实验步骤
1、仪器组装
(1)取一台带铁圈的铁架台,将小烧杯放在铁架台台面上。
(2)将漏斗放入铁圈中,并调整铁圈的高度,使漏斗末端的管口紧贴烧杯内壁。
(3)取一片滤纸,对折两次,分开,使一边三层,另一边一层,放入漏斗中,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并用少量蒸馏水润湿滤纸,使其紧贴漏斗,即滤纸与漏斗壁间无气泡。
2、过滤
(1)用烧杯取适量粗盐水,倒粗盐水时,试剂瓶盖倒放,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烧杯口,沿玻璃棒倒入漏斗中,烧杯的尖嘴轻靠在玻璃棒上。
(2)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上,倒入的粗盐水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3、整理
将用过的滤纸丢入垃圾箱中,盐水倒入废液缸中,用清水洗涤仪器,擦干净实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