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底滤鱼缸正确换水方法是什么,换水要注意什么
2. 鱼缸底部过滤的工作原理最好有图,粪便是如何吸走的
鱼缸底部过滤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溢流或虹吸的方式,使主缸的水进入滤缸,经过滤缸材料过滤后再由水泵抽回主缸。
见图:
溢流式
粪便是随着水流进入底缸了。
(2)底缸过滤排水扩展阅读
过滤方式
当前过滤方式主要有:物理过滤、生物过滤、化学过滤等,只要插上电源就会不停的工作。
过滤器必须有2种或以上的过滤方式即:物理过滤、生物过滤、化学过滤
物理过滤:它是利用机械办法将水中较大的颗粒隔出掉。如剩余的饲料颗粒、死亡鱼只的尸骨、鱼体的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体表粘液等,一般多使用海绵、喷胶棉、细网目的尼龙网、棕榈叶纤维等。通常是设置在过滤系统的初始端,便于清洗。
生物过滤: 培养有益菌菌,通过细菌分解有害元素,如:氨盐、亚硝酸盐、硝酸盐、磷酸盐等等。常用的滤料有:生化球、陶瓷环、玻璃环、珊瑚砂等等(最主要的过滤方式,维持生态系统)
化学过滤: 它是利用化学制剂除去水的杂质的办法,所使用的制剂有水质安定剂、絮凝剂、除藻剂、蛋白质分解剂、除臭剂等等。
吸附过滤:它是木材、煤炭、果壳、动物骨等含碳量极高的物质能吸附海水中的蛋白质、微量元素、脱色、除异味,连臭氧的分子也能被它吸收。鱼儿的尿液,水中的微藻以及药物也都能被它吸附掉
因为硝化细菌必须生活有流动的水的滤棉、玻璃环或底砂里,所以过滤器应该24小时开。
3. 鱼缸底滤什么原理
你想像一下,我说明。底滤系统核心就是3个管子套在一起连接鱼缸底部3通管件,其中中间两根互相隔离并和鱼缸底部密封,里边细的是上水管,这个管子连接水泵上水很好理解,中粗的是下水管,下水管连接底滤池的进水管路,下水管的高度决定鱼缸水平面高度,它和最外边的(最粗的漏再在外边的)挡水管组成一个环形上下进水回路,因为最外边的的大粗管上下都有进水口,这个外边也能看到的。当水泵工作时不断向鱼缸打水,鱼缸水平面不断上升,首先下进水口由于水平页面也随着上升,当高于中间下水管(中粗)口高度时,就自然留向下水管内,当水泵流量够大,超过下部进水流量时页面升高超过上水高度时上下进水大量涌入下水管(中粗)由于水泵进水管和下水管密封隔离,进排水互不干扰,经3通阀流入滤池,水泵循环完成底滤过滤过程。当水泵停止工作,同理水平面随之下降到低于排水管高度时就停止下水了,此时比较鱼缸水平面下降大概1到2CM【我说的是当前最好的底滤原理,就是鱼缸就开一个孔的那种]
4. 我是新手请问底滤鱼缸怎么换水,下面的循环水都换了吗
底部过滤的鱼缸基本上只加水就可以了,一般来说如果水质没问题的话,半年换一次水,而且换1/3就可以了。 可以在鱼缸的下过滤的出水口用软管引水出来。进新水进去时,新水不能直接进缸,而是先通过过滤再进入鱼缸。
由鱼缸底部水孔下方排水阀控制,可以外接水管吧水引到住家的排水孔。底滤是鱼缸过滤方式的一种,可以为滤材提供的空间最大,有利于硝化细菌的培养,缺点是体积巨大,要占用鱼缸底柜空间并且对水泵要求较高。通常设有物理过滤区、生物过滤区、器材区、沉淀仓。
鱼缸养鱼技巧:
可以让鱼每天都保证在半饿着的状态,这样消化会比较快。每天喂一次,不能一下喂太多,可以保证鱼更活跃。要保证喂的饲料是新鲜的保证它们的营养平衡,定个时间给它们进行喂食。不要随意的更改时间,每次喂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个固定的地方进行投喂。
不能使用生水,生水是没有经过晾晒处理的自来水。于鱼缸里的水温度相差太大。可以选择一个星期换一次水,换水是不用换的太勤。换水的时候要先把水放到太阳下晒几天,水温要保持和鱼缸里的温度差不多。
自来水需要经过晾晒的几天并且和鱼缸里的水温是一样的。使用老水养是最好的,因为老水里的绿藻比较多,这也是金鱼非常好的辅助饲料。如果发现老绿水颜色变澄清水,有很多的绿藻在缸的底下,这种水就要及时的更换。这样水非常容易让鱼生病。给鱼换的水必须经过几天存放,还要注意养多少鱼。
5. 鱼缸底滤槽的水怎么排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