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表征反渗透膜性能的指标有哪些
山东科宇水处理专业从事水处理20年,专业帮您解答。
表征反渗透膜的指标主要有脱盐率,专回收率和水通属量。
① 脱盐率 =(1 - 产品水含盐量 / 给水含盐量)×100%
通常用电导率近似表示含盐量,一般系统的脱盐率大于98%。
② 回收率 = 产品水流量 / 给水流量
常见的反渗透系统回收率为75%。但是单支膜的回收率通常不超过18%。
系统没有浓水循环时,膜元件与系统回收率的一般规定为:
膜元件串联数量(支)
1
2
4
6
8
12
18
最大系统回收率(%)
<18
<32
<50
<58
<68
<80
<90
③ 水通量——单位膜面积的产品水量,m3/m2·h。
当反渗透膜污堵时,其脱盐率会下降,产品水流量降低,回收率降低,水通量下降。
㈡ 什么是RO反渗透系统 它的简介 功能及作用
RO反渗透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是:运用特制的高压水泵,将原水加至6—20公斤压力,使原水在压专力的作用下属渗透过孔径只有0.0001微米的反渗透膜。化学离子和细菌、真菌、病毒体不能通过,随废水排出,只允许体积小于0.0001微米的水分子和溶剂通过。
保安过滤器内装有过滤孔径为5μm的滤芯。这些滤芯会过滤掉任何尺寸大于5μm的颗粒。对下游RO膜起到保护作用,否则RO膜表面极易结垢。较常用的渗透膜类别为聚酰胺膜,膜型式为卷式复合膜,该种型式的膜的除盐率可达99.5%。
由于RO膜易受水中PH值、余氯及水温的影响,故RO膜运行前对进水水质有严格要求:
PH 值:3~10
余氯值:<0.1mg/L
SDI15值:<5.0
水 温:<45 ℃
以上任一指标超出范围,均有可能使渗透膜产生变形,从而影响出水水质和缩短膜的使用寿命。并且膜的种类不同对进水水质要求也有所不同。在调试前可以根据RO膜厂家提供的说明进行确认。
㈢ 反渗透膜污染物成分是什么
膜污染是指被处理深液中的微粒、胶体粒子或溶质与膜发生相互作用,或因浓差极化使某些物质在膜表面浓度而引起这些物质在水流通道、膜表面或膜孔内吸附、沉积,造成孔道或水流通道变小或堵塞的现象。
污染物类型:水源不同,污染物类型不同,污染物类型不同,则清除污染物的方法也不一样。
一、悬浮固体
悬浮固体普通存在于地表水中,颗料直径>1um,如砂、粘泥、SIO2颗料等,水流处理于停止状态时可以沉积下来,它很容易被反渗透系统设置的细砂过滤器或多介质过滤器滤除,经过预处理后,下列指标必须符合:浊度<1NTU,15分钟SDI值<5。
二、胶体污染物
胶体物普遍存在于地表水中,主要是铝类的粘土,如硅酸化合物,铁铝氧化物、硫化物、单宁酸、腐殖质等,这类胶体颗料大小在0.3~1.0um范围,带负电荷,单用过滤无法除去,帮采用凝聚,过滤或直流混凝方法,使胶体颗料增大至10-20um过滤除去,当悬浮物胶体含量过多时,还需凝聚、澄清、过滤。
三、有机物污染
有机物对膜污染是复杂的,其主要为腐殖类物质,凝聚澄清和活性碳过滤都仅能除去都分有机物;也可以采用超滤除去有机物。
四、生物污染
该类污染通常为细菌、生物膜、藻类和真菌。细菌会以醋酸纤维为食物,因而醋酸膜易受细菌的侵蚀;对于复合膜,虽不易被细菌侵害,但细菌粘膜会造成膜的污堵。进行反渗透工艺系统设计时,必须控制生物活性,原水细菌含量在10000CFU/CM以上时就必须考虑去除措施。膜污染通常为混合型,污染物是多种成分的混合物。
一般从被污染的膜元件的浓水隔网和膜表面取样分析污染物成分,浓水隔网的低流速区最易沉积体积较大的污染物,包括CACO3晶粒、生物膜、网状有机薄膜、微粒、胶体和絮凝剂。这些污物将导致系统压力升高和产水量降低。
膜表面上的污染物通常为紧密附着的硅酸化合物、硫酸盐、聚合物、有机物、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等污染物。这些污堵导致产水率降低和脱盐率的下降。
㈣ 反渗透膜中水的流向是怎样的
反渗透膜类别为聚酰胺膜,膜型式为卷式复合膜
一般自来水所含的成分比纯水要多的多..我们就来做个比较.把自来水比中浓溶液.纯水比做稀溶液.把他们同时放在一个容器中,中间隔一道半透膜...没多长时间稀溶液就会流向浓的那边..我们把这种压力叫做渗透压....所以我们需要用高压泵加压要超过渗透压.这时自来水就会经过膜.从而达到效果..水一般是从膜的最外通过压力压到中间去的。
详细情况也可以咨询020-36992380,广州溢康饮水设备有限公司..
我们可以为你提供满意的服务
㈤ RO反渗透膜技术是什么
196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洛布(Loeb)与素里拉简(Sourirtajan)发明了第一代高性能的非对称性醋酸纤维素膜,反渗透(RO)首次用于海波及苦咸水淡化。
1961年美国Hevens公司首选提出管式膜组件的制造方法。
196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制造出用于苦咸水淡化的管式反渗透装置,生产能力为19m3/d。
1970年开发成功高效芳香聚酰胺中空纤维反渗透膜,使RO膜性能进一步提高。超滤70年代进入工业化应用后发展迅速,已成为应用领域最广的技术。
20世纪80年代后进入工业应用的膜
用渗透汽化进行醇类等恒沸物脱水,由于该过程的能耗仅为恒沸精馏的1/3-1/2,且不使用苯等挟带剂,在取代恒沸精馏及其它脱水技术具有很大的经济优势。
20世纪90年代出现低压反渗透复合,为第三代RO膜,膜性能大幅度提高,为RO技术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德国GFT公司是率先开发成功唯一商品GFT膜的公司。90年代初向巴西、德、法、美、英等国出售了100多套生产装置,其中最大的年产4万吨无水乙醇的工业装置,建于法国。除此之外,用PV法进行水中少量有脱除及某些有机/有机混合物分离,例如水中微含氯有机物分离,MTBE/甲醇分离,近年也有中试规模的报导。
目前,膜分离技术已在许多领域进行应用,例如,超纯水制造、锅炉水软化,食品、医药的浓缩,城市污水处理,化工废液中有用物质的回收。
反渗透膜孔径为0.0001-0.001微米,细菌的直径为0.4—1.0微米,病毒
的直径为0.02—0.4微米,反渗透膜孔径是细菌、病毒的几千分之一,因
此只有水分子和比水分子小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能通过,而泥沙、铁锈等
大颗粒物质被彻底清除;细菌、病毒等大分子物质也被滤除,砷、铅、汞、
铬等重金属离子,卤代烃、农药等有害成分,放射性粒子等去除率大于96%
以上。
RO
是英文reverse
osmosis的缩写
㈥ 反渗透膜清洗剂配方
反渗透膜清洗几种常用配方:
反渗透膜清洗配方剂1:
1%-2%柠檬酸溶液或0.4%HCl溶液,适用于铁污染及碳酸盐结晶污堵。
反渗透膜清洗配方剂2
0.2%NaClO+0.1%NaOH溶液,适用于清洗由有机物及活性生物引起的膜组件的污染。
反渗透膜清洗配方剂3
0.3%H2O2+0.3%NaOH溶液,适用于清洗由glutamic acid发酵液引起的膜组件的污染。
反渗透膜清洗配方剂4
1%甲醛溶液,适用于细菌污染的超滤;
反渗透膜清洗配方剂5
HNO3的0.5%水溶液,适用于电泳漆处理过程中磷酸铅对膜组件造成的污堵(此清洗必须在其他常规化学清洗之后进行。);
反渗透膜清洗配方剂6
20%的Na2CO3、7%的Na3PO4、3%的NaOH、0.5%的EDTA,主要用于胶体污染物造成的膜污染;
反渗透膜清洗配方剂7
9%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9%的表面活性剂、0.4%的NaOH、0.15的无水碳酸钠、11%的磷酸钠、10%的硅酸钠,清洗时需注意pH的控制,有些膜不适用于高pH清洗液的清洗,要慎重选择,主要用于清洗含油废水所造成的膜污染。
反渗透膜清洗配方剂8
3%的H3PO4、0.5%的EDTA-2Na、0.5%的LBOW专用清洗剂,主要用于清洗蛋白质和油脂污染物造成的污染。
反渗透膜清洗配方剂9
20%的H2SO4,主要用于硅垢结晶造成的污染。
RO膜元件是反渗透设备系统中重要的部分,其日常维护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系统出水水质的好坏,这里对于反渗透膜的清洗方法加以概述,系统说明反渗透膜在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污染物以及相对应的清洗方法。
㈦ 制作纯净水的反渗透膜与超滤膜的区别
反渗透膜和超滤膜主要有以下区别:
而反渗透膜主要用于处理纯净水,超回滤膜主要用于处理矿答泉水。
反渗透RO膜
是一种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RO是英文Reverse Osmosis
membrane的缩写,中文意思是逆渗透。一般水的流动方式是由低浓度流向高浓度,水一旦加压之后,将由高浓度流向低浓度,亦即所谓逆渗透原理:由于德兰梅尔RO膜的孔径是头发丝的一百万分之五(0.0001微米),一般肉眼无法看到,细菌、病毒是它的5000倍,因此,只有水分子及部分有益人体的矿物离子能够通过,其它杂质及重金属均由废水管排出。
超滤膜
是一种膜分离技术,其膜为多孔性不对称结构。过滤过程是以膜两侧的压差为驱
动力,以机械筛分原理为基础的一种溶液分离过程,使用压力通常为0.01-0.〇3Mpa,德兰梅尔超滤膜的微孔孔径大致在0.005-1 |um之间,截留分子
量为1000-500000道尔顿之间,因此超滤膜分离 过程曾被看作是一种单纯的物理分离过程。
㈧ 什么是渗透膜
反渗透膜技术,可将溶液分离,制备出所需水质! 反渗透膜又称逆渗透膜专,是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属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对膜一侧的料液施加压力,当压力超过它的渗透压时,溶剂会逆着自然渗透 的方向作反向渗透。从而在膜的低压侧得到透过的溶剂,即渗透液;高压侧得到浓缩的溶液,即浓缩液。
若用反渗透处理海水,在膜的低压侧得到淡水,在高压侧得 到卤水。 反渗透膜脱盐层的材料主要为芳香聚酰胺。此外还有哌嗪酰胺、丙烯-烷基聚酰胺与缩合尿素、糠醇与三羟乙基异氰酸酯、间苯二胺与均苯三甲酰氯等。
反渗透膜的结构,有非对称膜和均相膜两类。当前使用的膜材料主要为醋酸纤维素和芳香聚酰胺类。其组件有中空纤维式、卷式、板框式和管式。可用于分离、浓缩、纯化等化工单元操作,主要用于纯水制备和水处理行业中。 反渗透膜能截留水中的各种无机离子、胶体物质和大分子溶质,从而取得净制的水。也可用于大分子有机物溶液的预浓缩。
㈨ 反渗透膜阻垢剂(PH-150)分子式
反渗透膜阻垢剂(PH-150)主要成分 含磷小分子有机物
第一个借用的阻垢剂就是六偏磷酸钠(SHMP)。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国外市场上不断出现许多新型反渗透专用阻垢剂,如Pfizer公司的Flocon100、BFGoodrich的AF-100、Calgon的EL-5600等,这些新型的反渗透专用阻垢剂能在大范围的给水pH范围内使用,与酸相比没有腐蚀性,而且操作安全;与SHMP相比不易分解,储存期长。由于竞争的目的,这些新型反渗透专用阻垢剂的配方和组成往往被其制造方和销售方保密,并且大部分是专利配方。其配方属于制造方和销售方的商业机密。从国内外已发表的反渗透阻垢方面的文章中,其反渗透专用阻垢剂的种类及配方都没有提及。反渗透专用阻垢剂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使得反渗透阻垢剂的研制者和生产者对其配方进行高度保密,不像锅炉水和循环冷却水工业用的阻垢剂那样有极高透明度,这也给反渗透专用阻垢剂的研究带来了困难,没有可借鉴的基础。
阻垢剂本身(就锅炉水和循环冷却水工业来说)的发展经历了无机聚磷酸盐——有机磷酸(盐)——聚羧酸类——二元及三元含磷共聚物——二元及三元不含磷共聚物几个阶段,而无磷阻垢剂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低磷、无磷配方的迅速发展,低磷、无磷的绿色水处理剂已成为国内外水处理剂研制方面的热点课题。
为了使研制的反渗透专用阻垢剂符合当今的发展方向,对新型无磷、可生物降解的绿色环保型阻垢剂聚天冬氨酸(PASP)和聚氧琥珀酸(PESA)的合成进行了研究,并且药剂工业化生产。对其性能的研究表明能同时且有效地控制CaCO3、CaSO4、BaSO4、SrSO4CaF2、SiO2等垢,并且对钙离子浓度、碱度、氧化性杀菌剂二氧化氯及铁、锰等金属离子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将PESA、PASP与其它阻垢剂进行复配,研制出针对不同水质条件的系列反渗透专用阻垢剂TJRO101、TJRO102、TJRO103,它们能在大范围的给水pH范围内使用,与酸相比没有腐蚀性,而且操作安全;与SHMP相比不易分解,储存期长。反渗透专用阻垢剂RO101、TJRO102、TJRO103符合绿色水处理剂的发展方向,属于低磷、无磷绿色环保配方;能同时且有效地控制阻止CaCO3、CaSO4、BaSO4、SrSO4、CaF2、SiO2等垢;并且与反渗透膜具有相容性;功能要大大优于传统反渗透阻垢剂SHMP,接近甚至超过进口阻垢剂的功能(如美国LeeKing公司的PTP2000);且在价格上有竞争力。